第1441章 護犢子

“這徐小鳳真他孃的是個人才!居然能惹出這麼多事來。”

“可也都是好事啊,徐小鳳以前畢竟曾在衛府做到營司馬的,也是條軍中好漢。這次他們雖然膽子大了點,但終究一沒丟咱們大秦的臉,二來也沒吃虧,所以咱們也就沒必要再去追究他什麼,何況,他還獻上了這枚金印,正好可以讓朝廷以後對倭人倭地的統治有據可言,也是大功一件了。”

單雄信道,“可他徐小鳳雖說已經退役了,但也依然是我大秦子民,也還有個水師預備役的身份在,他現在卻接受了蘇我馬子的封賞,做了這東瀛道筑紫郡志賀縣令,還他孃的成了什麼志賀守護大名,這他孃的是要改換門庭,投靠倭人了?這算什麼,有奶便是娘?”

這位國舅爺似乎對徐小鳳他們的行爲很看不懂。

“我覺得倒沒這麼嚴重的,志賀島他是以一年一金幣的代價租了一百年,至於這什麼志賀縣令,那也是蘇我氏表奏天子請封的,他就算當了這縣令,那也是大秦朝的縣令,又不是他蘇我馬子的縣令。”

長孫無忌跟單雄信兩個都是皇戚,一個是皇后兄長,一個是賢妃兄弟,不過兩人一文一武,卻也性格不同。

如今安東主持大局的卻是長孫無忌,他做事比較看重大局。

現如今朝廷趁倭國內部皇室與貴族爭鬥之機,扶持了貴族蘇我馬子回國掌權,開設幕府,架空倭王,同時利用他帶領倭國歸附,設爲內藩,並趁機索要了肥國大部,已經算是正式滲入倭國,開始佈置經營。

但現階段,也僅僅是剛開始。

這個時候,徐小鳳他們那夥人蠻衝橫撞,卻硬是在倭國最大的海港那津港海灣弄下來一片地盤,雖然不大,但戰略位置很重要啊。

朝廷完全可以扶徐小鳳他們一把,然後加強志賀,在這裡建上一堡,增派點兵,那就是一條繩索套倭國的脖子上。

“我打算向朝廷表奏,以徐小鳳他們開拓海外殖民地有功,爲他請封求賞。另外,我也打算從我們百濟道拔派些人馬過去幫他建設這志賀。”

單雄信捻着鬍鬚,“有這必要嗎?咱們百濟道現在也還事多着呢!”

“我們百濟道確實百廢待興,但倭國距咱們這麼近,這那津港和志賀島更是處於中間,咱們百濟道要發展,必然也是離不開貿易的,咱們提前佈局,也就早收益。”

百濟道的長孫無忌插手東瀛道事務,單雄信認爲是多管閒事,可長孫無忌卻認爲這是當管之事,維持東瀛的安穩,有利於百濟道的發展,而若是能夠加強與倭國的貿易,那麼處於中原和倭國之間的百濟,就必然也會被帶動起來。

山東,蓬萊港。

皇帝封禪過後,並沒直接回京,而是先回了章丘老家,呆了幾天後,便繼續東巡,到了青島、煙臺、蓬萊三港。

皇帝下一步,還計劃從蓬萊港出海,經廟島羣島到旅順、大連港,再前往遼陽奉天府。他還將北上到遼北,去那巡視北疆,接見奚契室韋靺鞨等諸部藩屬,巡視邊市情況。

再然後經遼西走廊回到順天府范陽,然後經軍都關去雲內、馬邑、太原等巡視,最後再往河套五原、朔方靈武等,再到河西武威、張掖,直出玉門關,然後到達伊吾、高昌、最後還要去伊麗,然後到焉耆、且末,再回到青海、隴右,再回長安、洛陽。

這個行程幾乎將繞大秦北疆一圈,雖然安東、百濟、新羅、東瀛幾道不會去,海東諸郡也不去,可依然是十分驚人的。

雖有百官勸阻,皇帝還是打算巡視這一圈。

今年會在遼陽過年,但是在蓬萊出海前,許多隨駕官員和後宮嬪妃便都會一起先回洛陽,其它自願跟隨東巡的那些人,也不會允許跟隨。

皇帝只會帶少量官員,和兩三萬將士北巡。

“聖人請三思,當年楊廣西巡張掖,遇暴風雨,凍死將士宮人數萬啊。”

羅成卻道,“楊廣巡邊,喜歡講排場,動不動帶着數十萬人,整個宮廷和百官都隨駕,遠巡邊關當然不便。朕只帶幾萬將士巡邊,不帶他人,不會有這些麻煩,沿途也不需要太多的補給供應。”

“朕去看看邊關,慰問下將士,看看移民邊疆的百姓,不親眼走一走看一看,哪裡知道邊關怎麼樣了。更何況,朕也要去跟邊塞的那些藩屬的胡夷諸侯們會會面。”

“只帶幾萬將士巡邊,怕有萬一啊。”

“能有什麼萬一呢,邊塞如今也就一個薛延陀敢作死,但朕不是已經派了羅克用和尉遲恭他們北上嗎,年後就能出兵了。朕也正好可以去北疆慰問下將士們,激勵下士氣。”

“可萬一要是薛延陀幾十萬騎南下,就怕驚擾聖駕!”

“他們還沒這樣的本事,如今可不是隋時,大秦的北方邊防固若金湯,薛延陀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突破到陰山燕山一線來,朕巡邊,也只是在長城內線,驚不到。”

三五萬精銳的將士,怕什麼?

三五萬人雖不多,可地方上到處都是衛營府兵,六京重鎮還駐于禁軍精銳,隨時可以招來。

羅成還是想要多走走,親眼看看外面的情況。

這次東巡,中原沿途所見,都還不錯,可是邊疆之地如何,他還是沒有什麼直觀印象。聽下面人奏報,都不如自己去看看瞧瞧。

“此次北巡,後宮一個都不帶,皇后和太子等都回洛陽去。諸王也各自回藩,宰相里就留中書左侍郎侯莫陳乂和門下左侍郎魏徵,大學士裡留溫彥博與孔潁達,另外內三省監隨駕,再皇城司提督李憲和錦衣衛都督指揮使賈潤蒲隨駕,其餘大臣都不用隨駕。”

就算皇帝不在京,可有一衆宰輔在,有太子監國,也不用擔心了。

“聖人,百濟長孫無忌奏章。”秘書監王珪進來。

“很重要?”

“有些意思。”王珪道。

羅成接過看了,果然露出了笑意。

“這個徐小鳳,朕若記的不差的話,他過去也在朕的親軍裡當過侍衛吧,後來外放了?”

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788章 帝王術第1479章 雪藏第858章 五百里魏王國第400章 軟禁、稱王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179章 百斤大刀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819章 遷都避秦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173章 鄉黨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331章 老狗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588章 流民第567章 拜封節度使第1512章 退盟威脅第674章 突破限制第655章 張須陀第353章 天威第165章 賞官第1049章 秦皇殺妖坑術士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459章 釣大魚第1404章 龍兄虎弟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92章 民賊民憤第520章 驅趕李淵第61章 八風第1280章 破城第1397章 殖民者第1441章 護犢子第1355章 雙頭蛇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316章 血戰第81章 鄉兵校尉第237章 懷才不遇第904章 遷都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531章 以帥爲餌第826章 反噬第196章 歃血爲盟、義結兄弟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第759 紅槍會第1521章 傳位第726章 江都密謀第230章 你等着第710章 五鳳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80章 聚夥第680章 連殺三相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865章 拒詔抗旨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1013章 皇帝賦詩決戰心第708章 登基改元第1447章 請君入甕第361章 昏招迭出第581章 老鼠拜貓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948章 跑單幫第185章 秦瓊第435章 大婦第552章 裁軍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1429章 那津第1443章 打秋風嗎第82章 佔領第1450章 沃野第1410章 豪華陣容第1129章 國仙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1235章 牛腿稅第836章 滅世族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1495章 永鎮西域第21章 孃家人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113章 義子第491章 蛟龍入海,虎進洛陽第1396章 不虧第362章 攔路虎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603章 草原屠夫第170章 牢丸第1326章 賠本賺吆喝第237章 懷才不遇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959章 禁中新拜羽林郎第638章 太原兵變第151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772章 後院起火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