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鷺島

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這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畢竟人都要活,逼急了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

而建安自古就是窮山僻壤,從先秦到隋,人口一直就在萬把戶徘徊,始終難得什麼大發展。歷史上要到唐末五代時,纔算開始人口迅速提升,達到數十萬戶。而到了宋朝後,福建路藉助於海上航線的幫助,纔算有了真正的飛躍。

但在此時,閩地依然落後,隋初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反抗和鎮壓後,閩地更是人口稀少,經濟落後。曾經比較強的造船業等,也完全被摧毀。

當地的一些豪強大族,或死的死或逃的逃,要麼就被強行遷往了中原,於是閩地便更加蠻荒了。

大業末年,閩地又經歷了一輪動盪,哪怕這幾年稍安定了點,可這裡已經是完全被封閉起來了。

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閩北的百姓們,於是開始嘯聚山林,許多人成了賊匪。而閩東沿海一帶的百姓,許多人本來是漁民的,但沈法興控制江東,面對着中原大秦的強大威脅,只能維持着一支很龐大的軍隊,爲此對下面的稅賦徵的很高。

漁民們打漁是難以維持生活的,沿海又多臺風,經常受災。日子過不下去,就只能爲盜。靠山就當山賊,靠海就爲海盜。

過去的漁民們於是搖身一變,駕着小船出沒沿海,打動過路的商船,成了海賊。

相比起辛辛苦苦種地打漁,結果還養活不了妻子兒女,打劫雖然很危險,但明顯還更有點養家活命的機會,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成了海賊。

這些海賊們悍不畏死,反正爛命一條,只能靠打劫維持生活這樣子了。

沈法興對於建安郡的控制其實很弱,只在四縣駐了少數兵馬。

中原人歧視閩人,稱他們爲蛇人,說他們好鬼信巫。

程名振提醒衆人。

“我們東海艦隊設立的目的,就是要維護東海的海上絲路安全,可現在建安郡的這些蛇人海賊,猖狂的緊,嚴重威脅着航線。皇家商船艦隊還好,有武裝護衛不怕,可是一般的商船卻極易被他們打劫。”

如今朝廷雖說收復了湖南、江西,可經陸路越過五嶺通往嶺南,但兩地剛收復,原來的通道關閉封鎖多年,要重新開通還需要時間維修,更別說,現在嶺南三道與中原的往來極大,更多的還需要海上交通,甚至雲南也一樣有時要借道廣南。

“太守,咱們這是要跟沈法興開戰嗎?”一名軍官興奮的說道。

江南三藩,湖南和江西都已經先後被朝廷收復,如今僅剩下一個江東沈法興還試圖負隅頑抗,但大秦上下都不把江東放在眼裡。

所有人都認爲,只要皇帝願意,一聲令下,三月就可平定江東。

“不,朝廷暫時還沒有對江東開戰的計劃,但是呢,我們也不能容忍建安海賊們繼續肆虐東海。朝廷幾次下旨斥責沈法興治理地方不利,可沈法興皆以閩地偏僻,交通不便,又以閩地百姓民風彪悍,不服王化爲由敷衍朝廷。故此朝廷決定,我們自己動手。”

“怎麼個動手法?出兵佔領建安嗎?”

程名振搖頭。

“不管怎麼說,建安郡現在是在江東道沈法興的控制下,他現在還是朝廷的藩鎮,朝廷也暫時還維持着與他的太平關係,故此,直接出兵攻佔建安是不合適的。要維持航線,還是有其它辦法的。”

有軍官便喊道,“建安郡總共才四個縣,下面萬把戶人,直接滅掉多方便。”

“建安確實只有四縣,可是除了沿海的縣,其它地方,全是山區,根本就沒有什麼道路可言,要進攻建安內陸地方,不但行軍不便,而且後勤糧餉也是個大麻煩。”

閩地的地形確實是極奇特的地方,可以說嶺南雖偏,但也只是偏遠而已,但起碼嶺南還是有許多平原的,而且也沒有那麼多山。可是閩地的山那叫重重疊疊,不僅多,而且缺少交通孔道。

“我們現在的目的是控制東海航線,尤其是建安這一段。”

程名振當然也想打建安,可朝廷沒讓打,他就很老實的不去亂想。

他手指着建安郡龍溪縣附近。

“看到此處沒?”

“九龍溪海口,難道要打龍溪縣?”

程名振無奈,“早說了不攻城不掠地,不是龍溪縣,而是九龍江口海上的這兩個大島,此二島一名鷺島(廈門)一名仙洲(金門)。”

九龍江,又名柳營江,這是建安郡僅次於閩江的第二大河流。九龍江由幹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匯合,過龍溪縣在鷺島對岸注入流球海峽。九江龍的下游龍溪平原,也是閩地少有的四個平原之一。

上游水流湍急,下游江寬水穩,可通航,全長五百多裡。

“此二島很大,自晉朝開始,便開始有人在上面耕種打漁,不過如今,上面全是海賊聚集。”

一名軍官道,“這個鷺島我知道,大島外小嶼星羅棋佈,而鷺島還有深水港灣,港深水闊,就算是再大的海船都可不受潮汐影響自由進出,這是一個條件優越的天然良港。故那些海賊們喜歡聚集島上。”

“不止如此。”另一名軍官道,“因爲這島上聚的海賊多,這裡現在還成了一個重要的黑市,許多海賊把搶來的東西直接放在島上售賣,不少商人會跑到島上收贓。”

程名振笑着道,“鷺島和仙洲島現在都是在海賊手裡,這裡既無江東沈家的官吏也無駐軍,所以咱們這次就先打下此二島。”

他的計劃很簡單,拿下鷺島,然後在島上建立海港、碼頭,以後東海艦隊在此駐軍,同時還要在這裡建立一個港市,既做爲東海艦隊水師的駐點軍港,同時也是海上絲路商船們在東海的一處補給港,甚至還可以與建安龍溪的陸上百姓交易,收購土產,出售商貨。

當然,等這二島控制在手,那也意味着朝廷真要對付江東的時候,那麼就能隨時沿江而上,直接把小小的龍溪縣城給拿下。

第658章 賜國姓第1392章 三尺白綾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725章 公敵羅成第222章 後院起火第607章 背水列陣第602章 羅成的瘋狂(第四更!)第788章 帝王術第1043章 朝廷請借天子錢第350章 假降真受第864章 將軍決戰豈在戰場第1342章 兩手硬第1126章 鏈枷騎士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516章 再臨滄海第1415章 頭鐵失智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1094章 冰消雪化成甘露第1309章 則天第1243章 行刺第1277章 猛士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349章 比狠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44章 臨時徵召第180章 七石弓第711章 十二帝第43章 及時雨王薄第390章 絕戶計第157章 反了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1235章 牛腿稅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232章 君子第510章 萬人難敵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59章 身披明光甲,揚威羅成名!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763章 真龍天子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810章 虎牢第412章 羅成的煩惱(感謝大萌萬勝萬賞!)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14章 傻弟弟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385章 孤軍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811章 秦皇揮劍,意在唐王第100章 夜未央第63章 爺爺在此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404章 天子之怒第853章 五娘子第826章 反噬第1287章 藍突厥第1335章 馬知縣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316章 血戰第323章 斬將奪旗第715章 攻城巨獸第207章 四猛第303章 羽翼豐滿第50章 逐鹿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1127章 女王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754章 奉正朔第584章 段姥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513章 江淮之王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198章 李密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722章 張須陀奉詔第428章 死士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1477章 藩王、邊帥第10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69章 養兵第1355章 雙頭蛇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319章 刺殺第1518章 雙刃劍第1462章 菩薩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1300章 有罪第807章 虎口拔牙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732章 三尺白練弒昏君第206章 家底第734章 自立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羅成奪太原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