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建安

東海。

流球郡,澎湖縣。

澎湖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此處東距流球大島不過八十里,西距大陸也纔不到三百里。

三島嶼環抱而成的內海形成澎湖灣,南北長約二十四里,東西寬約十六裡,海灣水深三丈以上,灣內水靜如湖,是極佳的避風錨地。

尤其是澎湖列島居於海峽中樞,扼守東海的海運交通要衝,是爲東海鎖匙。

在朝廷正式在流球島上設立正郡後,澎湖列島也被編爲郡下之縣。

緊接着,朝廷新設東海艦隊,澎湖便也成爲艦隊的軍港。

流求太守程名振暫代東海艦隊提督,做爲新設的一支水師艦隊,程名振擁有二十條大寶船,以及四十艘武裝商船。

澎湖港內。

程名振召集手下的艦隊軍官們議事。

在衆人面前,擺着一副沙盤,沙盤相對簡陋。

“諸位,這是江東道建安郡的沙盤。”

建安郡,秦爲閩中郡,到三國孫吳時設建安郡,直到如今。建安郡地方很大,武夷山以東,皆爲建安郡,其地寬廣如中原一道。但是這麼大的地方,卻僅設一郡,甚至這個郡,其實直到三國孫吳時纔是真正的一級區劃。

秦朝時的閩中郡,下面連縣都沒有,根本稱不上有效統治。

“說來這個建安郡還是比較奇特的,地處東部沿海,這裡是早期閩越土著的聚居地。在戰國末時,越王無諸敗於楚入閩,爲閩越王,並在建甌溪南建無諸行宮。”

說起這個海峽對面的鄰居,程名振也是不由的想笑,這確實是一塊很奇怪的地方。

“後來秦一統天下,廢無諸閩越王號,置閩中郡,降無諸爲郡長,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在武夷山東面設立的行政單位,可實際上秦朝卻從沒有過朝廷任何有效的管理,只是虛設,連郡治都沒有具體記載,甚至不如秦對嶺南的統治。”

後來劉邦代秦建治,復立無諸爲閩越王,之後又以閩越民風強悍爲由,強行遷徙閩越王族平民於江淮,閩越族逐漸沒落並同化於漢,可是直到不漢末年,兩漢也不曾對閩地有過真正有效的控制,甚至連一個縣都不曾設立過。

直到三國東吳孫策廢侯官都尉,以其地設立建安、南平、漢興三縣,寓意建安年間、南方平定、漢室復興之意,連同侯官縣成爲此地最早的真正正式設立的四縣。

這也是這片地區頭一次有了縣一級區劃。

而此時經歷秦漢,都已經數百年了。

中原王朝纔算是真正第一次開始設縣統治,這比更南的嶺南交趾等地晚了幾百年設縣,可知這塊地方的特殊性。

幾百年的時間,漢人沿着閩江南下,直抵閩江海口,花了數百年時間,才勉強建立了四個縣,有了幾個據點城池。

東漢末年,三國紛爭。

東吳割據江東,面臨着魏蜀兩國的威脅,於是只得不斷向南方開拓,不僅把建安等幾縣組建了建安郡,還新設了邵武、綏安、將樂,使的建安郡下轄十縣,基本囊括了後世福建全境。

建安郡也從此一直到隋,地界沒怎麼變動過。

西面武夷山,東面大海。

東吳不斷加大對建安郡的開發,不斷遷移人口進來,實行屯田駐軍等政策,甚至還一度派人從建安渡海往流求島上屯田種糧。

沿海的建安縣(福州),也成爲吳國最大的造船基地。

到西晉、南北朝時,建安郡一度析分爲建安、晉安、樑安三郡,於是形成了閩南、閩北、閩東三大區域,不過後來隋一統北方,南征攻陳,在攻郡安郡的時候受到頑強抵抗,遭受重創,日久破城,隋軍屠建安。

後來江南大造反,建安地方豪強也是紛紛而起,隋軍全力鎮壓之後,對當地的豪強勢力大清洗。到楊廣繼位後,閩地只設建安一縣,併爲閩縣、建安、龍溪、南安四縣,可知在隋平閩地時當地遭受的重創。

在三國東吳之前,中原對於閩地幾乎沒有建立有效的統治性,雖然也曾經把割據閩地的土著勢力擊敗,但也僅是軍事征服,卻未真正建立起有效的統治,連個縣都不曾設立過。

到了東吳時,東吳向南開發,對於閩地的開發力度增強,通過閩江南下,開始設立城池、屯莊等,尤其是此時海上水路的發展,使的東吳還開始從海上抵達閩地沿海,有了海水的交通路線,使的東吳對閩地的開發極大增強,短短几十年裡,閩地建立起了十個縣。

此後直到隋末,閩地的發展雖然持續向前,但遠遠不及中原。關鍵原因就是在於陸路不通,武夷山橫亙連綿,把閩地封閉起來,使的閩地成爲一個很封閉的區域。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閩地,就算是過了武夷山,可是境內也都是大大小小的山脈,把閩地割裂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封閉之地。

在隋平地閩地後,罷郡設州時,閩地設爲泉州,下只轄四縣,總共戶口不過一萬二千戶。

一個這麼大的地方,人口卻長期只有一萬戶左右,這可以說當地確實是非常落後的。

“諸位,如今建安郡在沈法興的江東道控制之下,這幾年建安倒也安穩,不過依然還是十分落後。”程名振手指敲打着桌子,今天與部下們談建安,原因在於有皇帝的旨意。

如今朝廷全力扶持對外貿易,西域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都十分重視,但是海上絲路,現在有很長一段要經過沈法興的地盤,從長江口直到員江口(汕頭),這中間沿海岸太長了。

現在皇帝在渤海艦隊和南海艦隊之間,新設了一個東海艦隊,目的就很明顯了,就是要加強對於東海這一段的控制力。

流球郡和東海郡隊都是在這個策略下設立的。

如今流球郡的建設還不錯,穩步推進,與土人的交戰斷斷續續,但都是一直向內陸推進,節節勝利的。如今土人遠遁深山密林,程名振已經奪取了流球島東部沿海的大量平原地帶,暫時他也不急着繼續推進。

因此現在調轉頭來,開始盯上了海對岸的建安郡。

第1491章 韓侯第473章 亂世之梟雄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325章 堅城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342章 刁難第342章 刁難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第832章 截胡第1309章 則天第720章 悔婚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272章 追第1467章 騎士領第732章 三尺白練弒昏君第571章 長孫無忌第1373章 上國天使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345章 孽緣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1017章 恐秦突厥盡奔逃第552章 裁軍第815章 魏王掛帥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1441章 護犢子第1498章 夜未央第436章 羣英會第825章 唐帝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1256章 劉文靜第1252章 銀堡第1533章 欽定太孫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1100章 七十二營羽林郎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1511章 飛地建國第719章 三藩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965章 白龍化魚淵中游第211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500章 孤臣純忠第1363章 獵騎兵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1245章 人約黃昏後第589章 虎斑突騎第690章 外援第205章 魚俱羅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888章 天威第1475章 最後一個反王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1111章 和稀泥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1320章 天上掉糧食第1268章 蕭閻王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714章 十二年秋第1386章 秦皇東巡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974章 羌管悠悠霜滿地第167章 根據地第169章 養兵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318章 分道揚鏣第519章 裂土封疆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363章 李三娘第428章 死士第379章 瘋狂第1280章 破城第1356章 利益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359章 再折一員大將第1459章 上柱國第145章 霸王餐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1394章 奴隸起義第1502章 欲加之罪第891章 夜哭第1427章 太子妃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370章 聰明人第318章 分道揚鏣第22章 幫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