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曠野(一)

事實總是出乎人們預料,當你對前途開始絕望的時候,希望往往會悄然而至。下午申時,正當商販們走得筋疲力盡,心中充滿絕望的時候,一大羣羊,憑空出現在他們正前方的草原上。

羊羣,那是真正的羊羣,足足有上萬頭,白雲般從枯黃的草地上“飄過”。商販們驚呆了,一時間居然忘記了歡呼。有羊的地方肯定有牧人,如此大的一羣羊,則意味着一個空前富庶的部落於此間存在!之前大夥在途中所受種種苦難,馬上就能收穫到豐厚的回報!

沒等他們從震驚中緩過神,三名身穿褐紅色皮衣,衣角和馬棕上綁着無數鈴鐺的牧羊人飛速馳近。兩前一後,彼此保持着五十步左右的距離。最前兩人中一人彎弓,一人手持號角,在距離商隊二十步左右帶住了戰馬。

“遠方而來的客人,是什麼風把你們吹到了蘇啜部的氈帳前!”持弓的人提高了聲音,用速度極快,但唱歌般悠長的突厥語問道。

如今塞上諸國以突厥最爲強大,其餘一衆部族紛紛依附。所以突厥語幾乎是北方部落的通用語言,經常行走於塞外諸部的商販們爲了交易的需要,每人都能對付上一兩句。聽到牧人的問話,大夥趕緊把手從兵器上離開,向對方表示自己沒有惡意。作爲衆人的頭領的孫九則縱馬緩步上前,先用右手按住左肩,躬了躬身體,然後依次用突厥語和漢語回答:“秋風把我們從中原吹來,我們跋涉千里,只爲把貨物與朋友分享!”

“尊貴的客人,中原距此可不止千里,途中有高山大河阻擋,是誰給你們做嚮導,是誰指示了我們氈包的位置?”持弓的人微微躬身還禮,卻不肯將箭離開弓弦,追問的語氣裡充滿了警覺。

也不怪霫族牧人多疑,此地天氣遠比中原寒冷。每年八月,天空中已經開始飛雪。所以,不熟悉草原的漢族商販絕對不敢在八月後還到草原深處冒險。而眼下已經到了九月初,秋雪早下了兩三場。在牧人眼中孫九這大幫人的身份實在可疑,比起商隊來更像敵對部落的探子。

沒等孫九向牧人解釋自己爲什麼這個季節還敢深入草原內部,帶路的郝老刀在隊伍後已經不耐煩地扯着嗓子罵了起來,“蘇啜杜爾,難道你忘了兩個月前跟你在火堆旁同飲一罈子酒的郝家老刀了麼?難道你們家埃斤就是教導你這樣對待客人麼?”(注1)

那牧人聽到罵聲,臉上的表情先是一愣,旋即露出了明快的笑容。手中的弓依然舉着,箭卻從弓弦上鬆了下來,換了種柔和語氣對郝老刀說道:“你是郝家的附離(突厥語,狼,亦指侍衛,敬語),我記得你的酒量。但草原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昨天你帶着哈達離開部落,轉頭亦可能手擎弓箭而來!”

“我們有弓箭,卻只會射向攔路的土狗。我們有刀槍,卻只用來對付被長生天詛咒的強盜。我,中原人孫九,以及我的朋友,絕不會將讓刀箭染上善良人的血!”孫九再次躬身,用突厥語交涉道,“你可以縱馬到我們的身後,看看草原上可有馬蹄濺起的煙塵。朋友可能欺騙你,你的眼睛卻永遠不會背叛他的主人!”

牧人見孫九說話如此坦誠,提防之心漸漸去了。被郝老刀喚做蘇啜杜爾的那牧人策馬向前,繞過孫九,徑直奔向商隊的背後。另外兩個霫族牧人依然拎着報警用的號角,手卻緩緩地垂到了馬鞍前。

在商隊左、右、後三個方向馳騁了二里左右的一個大圈子,發現的確沒有大隊人馬到來的跡象。蘇啜杜爾快速跑到了孫九的面前,收起弓箭,屈身直到馬首,“魯莽的杜爾給長者賠罪,你們的確是朋友。草原秋來後豺狗肆虐,所以我不得不小心提防!”

說罷,回頭向距離商隊最遠的那個牧人大喊了幾句,命令他趕快回部落去給族長送信,說遠方有貴客到來。然後伸直手臂,向所有商販做了個請的手勢。

商販們早已耽擱得不耐煩,卻不敢快速向前奔。跟在孫九和蘇啜杜爾之後,慢慢地向遠處炊煙飄起的地方靠近。

半柱香的時間過後,天地間隱隱傳來的風雷之聲。前方煙塵大起,百餘匹戰馬洪流般奔涌而來。商販們哪裡經歷過這麼大陣仗,一個個臉色發白,目光不停地看向孫九。只要領頭人一聲令下,大夥就立刻拋了輜重遠遁。孫九卻鎮定地用突厥語與那個名字叫杜爾的蘇啜部牧人聊着天,二人彷彿談得非常投機,不時還迸發出一陣大笑。

爽快笑聲使得商販們漸漸安心,手按在護身短刀的柄上,繼續前進。片刻之後,迎面滾來的洪流越來越近,一杆天藍色,繡着一隊人字形高飛天鵝隊列的大纛,從駿馬之間高高地挑將出來。

“諸位貴客在此稍後,我家埃斤親自前來相迎了!”蘇啜杜爾用突厥語說道。接着,打馬上前,遠遠地迎住了那杆大纛。

洪流慢慢減速,在即將與商隊相遇的地方,嘎然停滯。一個身披淡綠色斗篷,衣服四周鑲嵌着褐紅色黃羊皮邊的中年男人,衝着衆人躬身施禮:“從中原來的兄長,白天鵝的後人蘇啜部兄弟歡迎你們光臨!”

“白天鵝的子孫恭迎中原來的兄長!”隊伍前方,六十多名身穿黃羊皮夾襖,精赤着胳膊,頭髮和衣服下襬上綴滿銅鈴的霫族壯漢同時躬身。

“白天鵝的子孫,中原來的兄長特來看望自己的手足!”孫九彎腰表示回敬。衆商販學着孫九的樣子以手按肩膀,俯身施禮。蹩腳的突厥話說得南腔北調,動作的整齊程度也遠遠不及對方萬分之一。

那蘇啜部首領見商販們動作混亂,臉上反而綻放出了笑容。側轉身,向後招了招手,二十幾個身穿彩色錦衫,衣角綴滿銀鈴的女子立刻跳下馬背,從皮袋中倒出一碗碗香氣濃郁的酒漿。族長甩蹬離鞍,舉起第一個銅碗送到了孫九馬前,兩個女子隨後跟上,雙手拉開一條潔白的哈達。

六十多名壯漢同時下馬,舉着酒碗來到衆商販面前,邊走,邊歌。歌聲婉轉悠長,無法辨識其中詞彙,旋律中卻包含了濃濃的歡迎之意思。

徐大眼幾次欲跳下馬背,都被李旭牢牢地拉住了胳膊。臨北行前,父親曾經向李旭灌輸了許多突厥人的規矩。霫人既然依附於突厥,其中規矩想必與突厥相差不大。此刻如果徐大眼跳下馬背,肯定會給主人留下不好印象。而商隊中其他人雖然成心看着兩個少年出醜,一旦影響到他們的生意,想必也不會原諒少年人的無知。

孫九接過族長中的酒碗,躬了躬身子,先用手指沾了幾滴灑向藍天。又重複了一次,把酒漿灑向大地。最後,才捧起酒碗,對着族長謝道:“中原人孫九感謝長生天安排這次機會讓你我相逢。中原人孫九願草原見證你我的情誼。蘇啜部的兄弟,讓我們共同暢飲此碗!”

那族長見孫九等人絲毫不怠慢霫族人的禮節,臉上的笑意更濃。從族中少女手中捧起潔白哈達,翹起腳,輕輕地搭在了孫九的脖頸上。孫九彎着腰,以極其不舒服的姿勢坦然相待。直到族長搭完哈達,才舉起酒碗與族長對飲,然後輕輕地跳下了馬背。

衆商販待孫九和族長飲畢了第一碗酒,也捧起酒碗與蘇啜部霫人共飲。隨後,紛紛下馬,在霫族人的幫助下,牽着坐騎走向部落聚居之所。

幾十名霫族女子用歌聲相伴,一直將客人送進部落的第一道圍欄。熱情的霫族男人們則肩抗手擡,將商販們的貨物卸下,整齊地擺放進族中特意騰出來的,幾座靠近部落中央的大氈包中。

商販們享受到了貴客待遇,渾身的疲倦一掃而空。特別是王麻子、杜疤瘌等人,自從飲完了酒後,眼睛就眨也不眨,直盯着倒酒的那些霫族女子看。那些女子也不害羞,反而回之以微笑,並且不時以儘量簡單的突厥詞彙拼湊成句子與王麻子等人交流。

“那一碗是下馬酒,未飲之前,你是萬萬不能下馬的!”兩個少年走在隊伍最後,低聲交流。有着父親多年薰陶,李旭也懂得一兩句突厥語。把突厥族的規矩和方纔孫九和族長的交談大概向徐大眼介紹了一遍,徐大眼聽得滿頭霧水,又是迷茫,又是好奇。

“你那天替我出頭,打了王麻子和杜疤瘌。他們幾個老江湖懷恨在心,一定想方設法讓咱兩個出醜。一會兒進了帳篷,你多留心。草原人性子雖然直,對族中規矩卻執着得很。”李旭低聲叮囑道。不知不覺間,他與徐大眼已經調換了在互相照顧時的角色。

才安頓好了坐騎,早有好客的主人用銅盆打來井水,招呼衆人洗手淨面。此舉暗合漢語中“洗塵”之意,所以徐大眼不用問也明白其中道理。看看衆人先後把手伸進了面前的銅盆,也跟着捧起了井水。

草原上天冷,井水很寒。抹在臉上,登時讓衆人清醒了幾分。待大夥都洗完了臉,換上了乾淨衣服。部落首領又熱情相邀,請商販們到大帳中奉茶。對於主人家的美意,孫九不敢推辭,說着感謝的話跟在了首領身後。就在這當口,本該跟隨在孫九身後的商隊副頭領張三卻突然腳下沒了力氣,步子越邁越小。看到張三如此,王麻子、杜疤瘌等人彼此使了個眼色,陸續把腳步放緩。很快,衆人就把徐大眼“讓”到了孫九身後。

徐大眼知道有幾個老商販居心叵測,所以事事小心,一改沿途中義氣縱橫之態。唯恐不小心走錯一步路,說錯一句話,成爲衆人日後的笑柄。但是百般小心之下,卻沒料到入帳的次序也有花樣存在。他跟在孫九身後緩緩而行,眼看就來到了大帳口。李旭心道一聲不妙,快行兩步,直接插到了孫九和徐大眼之間。

“小兔崽子!一會兒叫你好看!”張三心裡暗罵。在喝“下馬”酒時,他與杜疤瘌等人已經打定主意要出徐大眼的醜。如果當時不是被李旭硬拉着,徐大眼肯定會成爲今日霫人部落中最不受歡迎的惡客。此刻見李旭再次於大夥的圈套中橫插了一槓子,心中對他的積怨更深。

主人家卻不知道客人們中間的這些齷齪事,見孫九身後緊跟的不是商隊中的長者而是兩個衣衫相對光鮮的少年,再聯想到其中一個少年居然以狼爲伴,旋即以爲這兩個面目清秀的少年是商販中的富貴人物,笑了笑,指着大帳西北角讓道:“貴客自遠方來,令蘇啜部的牛羊、草場都沾染了福氣,但請上座,喝一碗小女親手熬製的奶茶!”(注1)

孫九微笑着上前,先衝氈帳的西北角躬了三次身。然後,拉起主人的手說道:“是我等不請自來,給主人家添麻煩。尊敬的埃斤請落座,讓我等接受長老的祝福!”

賓主之間客套了幾句,隨後部落首領自己坐在了北方鋪着羊皮的胡牀上。隨着銅鈴聲響,兩個鬍子與頭髮一樣長的霫族老人緩緩入內,緊挨着首領坐下。待輪到九叔,他卻選擇了正東方的位置,然後才招呼衆商販依次落座。

那部族待客用的氈帳足有尋常氈帳的五倍大小,四周以木條相拼,外圍裹以雪白的毛氈。穹頂和氈牆的各個方向都開了大窗,窗子採用中原人家的細木格方式,上面糊的卻不是厚紙,而是一種薄而透光的膜,所以顯得分外敞亮。

依照李旭推測,那層膜應該是動物**之類的東西。但他卻不敢亂問,父親李懋曾經跟他警告過,胡人性子野,熱臉和冷臉之間變化往往是一瞬間的事。所以,能不觸犯人家的忌諱,儘量別去觸犯。碰到稀奇之物也別亂問,以免是胡人的部族秘密。

衆商販團團圍座,聚攏成大半個圓。唯獨空出了族長先前指示的氈帳西北角和供人出入的門口。徐大眼看得好生奇怪,又無法出言相問。正百抓撓心的時候,李旭悄悄伸過手來,在他的後背上寫了一個“祖”字。

“原來那是他們供奉祖先地方,不知道出自什麼教義!”徐大眼心中驚訝地想道。北行之前,他讀過很多記述草原各部族的文章。衆典籍都描述說突厥之名起源於金山,因爲此山形似兜鍪,而其語言中兜鍪發音爲突厥,所以用突厥爲整個部族之名。漢時,此部曾亡於匈奴,全族盡被屠戮。只有其中一個小兒因爲年幼,匈奴士兵不忍殺之,棄於荒野任其自生自滅。羣狼圍攏而哺育這個孩子長大,這個孩子又取狼女爲妻子,生育十個孩子。其中的長子後來就成了突厥王,姓阿使那(初乳),所以突厥人又自稱爲狼的後代。

眼前這個霫人部落雖然依附於突厥,部族名稱亦與突厥中的一個大部落相類。但在其戰旗、氈帳和族長的座位上,繡得卻全是天鵝。

“這兩個少年應該不是商販!”曾經閱人無數的兩個部族長老心中嘀咕。突厥人以蒼狼爲圖騰,視其爲舉族之聖物。而草原上的蒼狼性子極其剛烈,如不是機緣巧合,鮮有人能把狼崽養大。所以能擁有一頭蒼狼爲伴的少年,絕對會被視作族中的傑出人物。

目光從李旭臉上掃過,就無法忽視坐在他身邊的徐大眼。比起骨架粗壯、皮膚粗糙、沉穩如石頭般的李旭,徐大眼給人完全另外一種感覺。在長老眼中,他就像一頭不羈的白馬,無論多大的馬羣,你都無法忽略他的存在。而這種人物,無論在盛世還是亂世,註定一生要活得豐富多彩。

賓主間客套着天氣、旅途、牛羊肥膘厚度,眼睛裡卻把彼此的底細掂量了個盡。幾句閒話過後,族長輕輕拍了拍手,隨着清脆悅耳的鈴聲,有一隊少女拎着銅壺入內。蘇啜部的族長捧起第一碗茶,緩緩離座,雙手奉於孫九面前,唱歌般吟道:“遠方來的大兄,請喝一碗粗奶茶。雖然沒有中原的茶葉精細,卻也是我部落中的珍藏!”

“蘇啜部的兄弟給我最白的奶,不是草原最佳,卻是母牛的初乳。給我最香的茶,不是天下最細,卻是人間最純!”孫九亦起身,用突厥語唱和。接過奶茶,卻不肯先飲,轉頭遞給了身邊的同伴。

到了此時,孫九才注意到距離自己最近的人居然是李旭,不覺微微一愣。再看看李旭身邊緊挨着的是徐大眼,立刻明白了是有人搗鬼。生性豁達的他不覺有些惱怒,卻不肯多說話,只是用目光鼓勵李旭和徐大眼,一定要把這口氣爭下來。

李旭會心地衝孫九點了點頭,將盛滿奶茶的銅碗傳給了徐大眼。徐大眼何等剔透人物,見孫九不喝,李旭不喝,立刻明白的其中關鍵。衝李旭微微頷首,轉身將奶茶下傳。衆商販一個接一個傳下去,直到傳給了最末的同伴,方纔停住。

族長見衆商販把自家的禮節遵守得一絲不苟,心中大樂。加快速度,一碗接一碗將奶茶捧給孫九。孫九一碗接一碗地將奶茶傳出,直到所有人手中都捧了一個銅碗,才端起了最後一碗茶,頷首向族長領致謝。

蘇啜部的族長和幾位長老相視而笑,端起茶碗,率先品嚐。衆商販這纔開始痛飲,一番看徐大眼出醜的心思再度落了空。

那奶茶是用鮮奶、粗茶加了鹽巴熬製而成,消食順氣,是草原上不可或缺的一樣寶物。衆商人旅途勞頓,剛好可以用它來補養身體。主人家是一番好意,卻不是所有客人有福氣消受。特別是李旭、徐大眼兩個,平素只聽說過奶茶之名,待見了手裡着稠乎乎、油滋滋夾雜着茶香和奶羶的一大碗濃湯,胃腸立刻開始翻滾。四下偷看,見九叔等人正喝得香甜,一皺眉,一閉眼睛,揚起脖子直接狂灌了下去。

“就當是在喝藥!苦其心智!”徐大眼緊閉着雙目想。一碗奶茶“咕咚、咕咚”灌了個乾淨,嘴巴里卻渾然不知道其是什麼滋味。

那族長見兩個少年一口氣就幹了一大碗奶茶,眉頭微皺,喉嚨滾動不止。以爲他們是在欣賞自家濃茶的滋味,高興得心花怒放。拍拍手,命令少女們上前給二人續茶。

徐、李二人心中叫苦不疊,早知道主人家如此熱情,第一碗奶茶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喝得那麼快。正愁眉苦臉地琢磨着如何不再咽那又鹹又羶的草藥湯子時,耳邊突然響起了一串銀鈴般的輕笑。

二人聞聲擡頭,只看見兩雙湖水般明澈,天空般幽藍的眼睛正在笑吟吟地向自己看來。頭皮登時一炸,身子如遭雷擊般麻在了當場。

那眼睛的主人鼻樑修挺,皮膚白皙。一人身穿鵝黃,一人身着淡藍。雖然與其他霫族人一樣,在衣服的邊緣上鑲嵌着褐色皮革。裙子卻明顯裁剪成了中原女子常穿的屈裾狀。除了蘇綢曲裾外,兩個少女還在上身套了一件黃羊皮裁減的比肩。整個比肩分爲四大塊,每一塊之間用金色絲線相綴。肩角輕端,腰部緊收,在長長曲裾的襯托下,更讓整個人顯得修長高挑。(注2)

徐大眼出身於鉅富人家,平素見慣了各種年青粉黛,卻從來沒見過似眼前霫族女孩這般,渾身上下充滿活力,如鮮花般綻放的異族少女。只覺得眼前亮亮得,整個氈帳都被少女得笑聲染上了金色。比起他,李旭見過的女子更少,平素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的妗妗,一手持刀,一手擰着雞脖子的英雄模樣。這種形象固然親切,卻無論如何與《詩經》中所描述的美妙搭不上邊。而年少他的亦認同縣學裡老夫子們的觀點,即所謂美人香草,都是古代士人託物而言志的。如果把詩經裡的那些古風當作“淫詞爛調”來讀,非但是誤解了古人的本意,而且是對先賢的大大不敬佩。

此刻,氈帳中的少女卻讓他想起了學過的那些詩詞。比詩詞給人的印象更明快,也更生動。他聽見自己的心在跳,想讓心跳停下來,卻發現身上練就的定力早已無影無蹤。只是覺得傍晚的陽光很亮,很亮,透過糊窗的膜,照得人目眩神搖。

見兩個少年端着茶碗發呆,少女更覺有趣。雙目數度流轉之後,那個身穿淡藍色蘇綢曲裾的女子露齒而笑,低聲催促道:“快喝啊,難道我親手熬的奶茶味道不好麼?”

這兩句,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原腔調。徐、李二人被嚇得手一哆嗦,差點把整碗的奶茶扔到地上。意識到自己失態,二人臉上顏色更紅,彷彿剛剛過了火焰山般,連脖子都給烤成了血色。

“陶闊脫絲,不要故意捉弄客人!”族長見兩個少年滿臉尷尬,低聲呵斥道。

那名字叫陶闊脫絲的少女卻扭了扭身子,髮辮末梢的銀鈴隨着身形晃動發出一陣亂響。在鈴聲繚繞之間,少女撒嬌般用突厥語說道:“父親您快看這兩個中原伢子啊,大男人居然也會臉紅!”

能聽懂幾句突厥語的商販們鬨堂大笑,大夥設了半天圈套讓徐、李二人出醜,居然不如女孩子家看上兩眼好使。衆奉茶少女聞言,果真湊上前仔細觀察,直把把徐大眼、李旭二人看得如煮熟了的大蝦般,從頭到腳都變成了鮮豔的紅色。

“你們不要胡鬧嚇了客人,出去看一看阿思藍他們整治的羊肉可曾好了!他們旅途勞頓,走了上千裡呢”族長大人顯然也拿自己的女兒沒辦法,揮了揮手,笑着把少女們趕出了大帳。(注3)

經過這一番嬉鬧,賓主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兩個族中長老也被少年的靦腆和少女的頑皮逗得老懷大慰,隨着客人笑了一會兒,說了幾句客套話,接着就問起孫九等人的目的來。

孫九雖然直爽,卻也不敢說自己是因爲去奚人的部落撲了一空,纔不得不來到霫人聚居區。只是託辭說自己帶着商隊北上,半途中遇到了郝老刀,聽對方說霫人熱情好客,所以纔不遠千里趕過來交朋友。

兩個族長也知道孫九所言未必盡實,但霫人部族聚居區離大隋太遠,中間又有奚族各部相隔,所以平素很少有中原的商隊來到這裡。而經過奚族、突厥、契丹等部族轉手倒賣給霫人的貨物,非但價格居高不下,質量也比中原商販們手中的貨物打了不少折扣。所以自從上次郝老刀護送的商隊無意間闖入了這片草原後,部落中的貴胄們就日日盼着有漢人商販再度光臨。孫九等人此刻冒昧而來,卻正好如了霫人的願。

所以,長老們也不深究孫九說的話有幾分是真,先感嘆了幾句旅途勞苦,然後向族長建議道:“西爾,不如你派人給臨近的幾個部族送個口信,讓他們三日後到咱們部落裡來與中原來的兄弟交易。這樣,中原來的貴客可以早日把貨物脫手,在暴雪遮斷道路前南返!”

孫聞聽此言,連忙站起來致謝。“感謝兩位長者,長生天會記住您的善行!”

“感謝長老的美意!”衆商販紛紛起身施禮。大夥在陸上耽擱了太長的時間,正發愁一個部落是否能把所有貨物吃得下。如果爲了甩貨而忍痛壓價,大夥這番辛苦難免有些不值。而長老們的建議剛好解決了他們面臨的困境,幾個部落同時趕來交易,非但可以讓貨物迅速出手,價格上,商販們也能討到不少好處。

部族首領蘇啜西爾非常聰明,立刻明白了長老所提建議中的長遠打算。揮揮手,大度地說道:“兄弟們何必客氣,給客人們提供便利,是我蘇啜部之責!”

“恐怕過不了幾年,蘇啜部的天鵝頭上會多一頂金冠!”在一片紛亂的感謝聲中,徐大眼用極低的聲音,悄悄地跟李旭嘀咕。在進入部落之前,他就發現對方的戰旗所繪的天鵝頭頂,沒有胡人特製的那種山峰般的金冠。這說明蘇啜部只是霫人中間的一個小部落分支,霫族諸部公認的大頭領並不是出身於附近幾個氈帳。

商販不顧旅途危險,冒死北上,求的就是一個財字。一旦蘇啜部善待商隊的名聲傳揚開去,不出兩年,在暴利的誘惑下,無論路途多遠,各地商隊肯定會蜂擁而來。周圍的各部族,也肯定以蘇啜部爲核心形成一個小而緊密的交易圈。長此以往,蘇啜部的實力會以最快速度膨脹。而草原上各部向來是以實力爲王,沒有太多的正統顧忌。

李旭輕輕地點點頭,好像對徐大眼的見解表示認同。實際上,族中長老在講什麼,徐大眼在說些什麼,他一句也沒聽見。內心深處,此刻的他所想的決不是如何脫手貨物,如何觀察蘇啜部長老的謀事風格。

就在半柱香前,那名藍衫少女,陽光般灼傷了他的眼睛。

第三章 無衣(五)第五章 歸途(一)第四章 醉鄉(三)第八章 疊唱(三)第五章 無家(六)第一章 雷霆(四)第一章 盛世(六)第七章 盛世(十)第五章 獵鹿(五)第三章 曠野(五)尾聲二(架空版)第七章 盛世(十二)第二章 出塞(一)第一章 雷霆(五)第三章 浮沉(七)第一章 擊鼓(二)第三章 無衣(二)第六章 持槊(七)第二章 展翼(五)第三章 無衣(七)第一章 雷霆(四)第五章 獵鹿(三)第一章 盛世(一)第一章 雷霆(七)第五章 君恩(六)第四章 干城(五)第八章 疊唱(一)第四章 醉鄉(一)第二章 背棄(七)第三章 無衣(一)第四章 取捨(七)第七章 盛世(八)第三章 爭雄(一)第七章 盛世(八)第一章 大賊(一)第五章 獵鹿(五)第三章 出仕(四)第一章 出柙(六)第七章 盛世(七)第一章 出柙(四)第二章 展翼(七)第三章 曠野(五)尾聲 一(正劇版)第四章 故人(四)第二章 虎雛(四)第三章 烽火(五)第三章 曠野(二)第三章 爭雄(八)第四章 故人(二)第五章 無家(一)第五章 君恩(一)第二章 虎雛(六)第五章 歸途(四)第五章 無家(四)第一章 出柙(一)第四章 變徵(七)第三章 扶搖(七)第五章 無名(五)第三章 烽火(一)第二章 背棄(一)第三章 何草(三)第四章 國殤(二)第四章 醉鄉(一)第四章 補天(二)第四章 醉鄉(五)第八章 疊唱(二)第四章 取捨(三)第一章 擊鼓(二)第一章 雷霆(四)第一章 肱股(一)第七章 盛世(六)第三章 曠野(一)第二章 吳鉤(八)第三章 曠野(三)第三章 無衣(一)第二章 背棄(二)第四章 變徵(七)第四章 補天(三)第五章 無名(六)第二章 展翼(二)尾聲二(架空版)第七章 盛世(十一)第五章 君恩(三)第四章 故人(五)第三章 浮沉(八)第五章 無家(五)第三章 何草(四)第二章 展翼(二)第三章 何草(一)第二章 壯士(五)第六章 錦瑟(四)第六章 持槊(五)第二章 背棄(四)第七章 盛世(九)第五章 無名(六)第五章 歸途(七)第一章 盛世(六)第一章 出柙(二)第三章 扶搖(一)第七章 盛世(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