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種子

李清臣揹着手,笑了一聲,道:“他的文章我也看過,文風古樸,莊嚴大氣,有盛唐之風,就是還略顯浮誇,言之無物。”

沈括一邊走,一邊看着,道:“還有明星的模仿痕跡,說是,他仰慕郭子儀,想做柱國之臣。”

李清臣見李綱在那緊擰着眉,頗有些抓耳撓腮,笑着道:“再等等吧。”

沈括點頭,李綱才十五六歲,機會多的是。

兩人走過李綱的考棚,繼續向前。

李綱才十五六歲,這一次的恩科,估計也就是提前來感受一下。大宋大人物中進士的時間,有相當一部在三十歲以上。

章楶是,宗澤也是。

沒走幾步,李清臣就有些意外,咦道:“這是,範家的吧?”

沈括看去,是聯排的三個比較相似的年輕人,門上掛着名字,抱着手,道:“是。文正公功績彪炳,官家不忍,格外開恩了。”

李清臣知道這事,道:“官家寬仁。”

沈括擡眼看去,又看到了一些熟悉的人的後人,不過,他沒有提。

李清臣自是知道今天入考場的都有誰,漫步走着,道:“來考試的,不代表他們支持‘紹聖新政’,沒來的,也不代表反對。我們閱卷的時候,儘量小心一些。”

沈括道:“確實如此,試題中,有‘紹聖新政’的論述,先看看他們到底會怎麼寫吧。”

李清臣兩人一邊巡視着考場,一邊說着。

不足一炷香時間,忽然有禮部官員走過來,低聲道:“尚書,官家與大相公來了,穿的便服。”

李清臣與沈括兩人連忙整理了下衣服,倒是不意外,快步迎了過去。

這會兒,趙煦與章惇正在漫步走入貢院,隨意的看着四周。

趙煦手裡提着一個挎籃,章惇懷裡抱着權哥,兩人一路走,一路說。

章惇任由權哥的小手在他臉上抓來抓去,十分少見的笑呵呵的逗弄着。

權哥才幾個月,小手根本沒力氣,他就是喜歡這樣抓,尤其是對章惇的鬍子情有獨鍾。

趙煦走進貢院,笑着道:“我記得,我第一次見卿家的時候,好像也才七八歲。”

“是在紫宸殿。”章惇道。那時,趙煦還沒改名,也沒有被正位,只是普通的皇子。

趙煦將權哥按在章惇雙眼上的手撥開,笑着道:“十年了,朕想着以後,情況會大不同,咱們用不着這麼憂心忡忡。朕就做個無爲之君,垂拱天下。大相公差不多,也該是兒孫繞膝,頤養天年了。”

或許是有權哥在,章惇臉上都是輕鬆的笑容,不是以往的嚴厲色,道:“臣也希望有那一天。”

章惇六十多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

這時,李清臣,沈括迎了出來。

趙煦對他們擺了擺手,道:“我與大相公正說着,十年之後,等考棚裡這批人成長起來,咱們就都可以輕輕鬆鬆的過日子了。”

沈括擡起的手輕輕放下,附和的微笑道:“官家說的是,十年之後,這次恩科的進士,正是當年,足以承前啓後,爲君分憂,爲國效力。”

李清臣看到了權哥在章惇懷裡,神情微動。

趙煦微笑,向裡面看了看,道:“走,咱們進去看看。大相公抱累了吧?李相公,替朕抱一會兒?”

李清臣一怔,連忙道:“是。”

他上前,雙手小心的從章惇懷裡抱過權哥。

權哥大眼睛看着章惇,又看向趙煦,而後就趴在李清臣的肩膀,沒有絲毫反抗。

章惇看着李清臣的抱姿,道:“右手託着屁股,左手攔着腰,放到胸口,不然會累。”

李清臣倒不是沒抱過孩子,就是抱着這位嫡長子有些不得勁。

調整好幾次,李清臣纔算抱穩。

趙煦感嘆了一聲,道:“這小傢伙,除了他老爹,其他人都能抱。”

章惇,沈括都笑着不語。

趙煦見李清臣抱穩了,就向前走,道:“二位卿家,有沒有發現什麼好苗子?”

李清臣是大主考,聞言道:“官家,是有幾個,但還得看看他們的卷子。”

趙煦走在最前面,對於見禮的人都擺手,道:“好苗子,就先不要在乎那些試卷以及能夠及第,江南西路缺人,恩科之後,先將他們派去歷練,歷練個一兩年,咱們就不缺人了。”

有近三千人蔘加科舉,錄取的比列是十分之一,會有近三百人,這對大宋來說,數字很小,但對於變法來說,這是新鮮血液,彌足珍貴。

是第一批種子!

章惇臉上又變回了肅色,道:“官家,十三路監察御史,御史臺那邊已經擬定好了人選,不日出京,巡視各路。順帶着,也考察一些人,可用之才,臣等考慮,先調到江南西路以及附近。”

趙煦點頭,道:“可以。朕的態度,還是十分明確。我大宋,沒有什麼黨爭,朝廷戮力同心,除弊政,革陳害,強國富民。在處理一系列問題上,不管是大理寺,刑部,御史臺,還是十三路監察御史,都要秉持公正公開,要服人心,不能一味的強壓。對於科舉,朕的想法也是一樣。唯纔是舉,不問出身,德才兼備者上,庸庸碌碌者下。朝廷的俸祿,都是民脂民膏。我們要的是爲國爲民者,不是父母官,縣太爺……”

李清臣與沈括不動聲色的對視一眼,兩人心裡明瞭。

官家這一趟,其實是爲了錄取進士的方針定調。一些原本已經被他們排除或者猶豫的人,可以正常判捲了。

章惇伸手給權哥理了理頭髮,看着李清臣道:“禮部的綱紀法規,要鬆弛有度,不能一味的非白即黑。”

李清臣抱着權哥,微微傾身,道:“是。”

趙煦等人說着,已經來到了考場,看着一個個考生擰眉苦思,下筆緩慢,話頭不止。

趙煦道:“科舉,是歷朝歷代以來的頭等大事,關乎國社安危,家國未來,不能小視。對於考場出現的種種齷齪,要嚴厲打擊,絕不能手軟!南太學,南貢院已經建起來了,明年南太學開學,貢院開放,對於科舉的提綱,要認真梳理。對於‘弘揚教化,普建書院’,朝廷要當做頭等大事來抓。不能鬆懈……”

章惇,李清臣,沈括等人認真的聽着,朝廷現在有很多急切的事務要做,教育是繞不開的一項。

趙煦很快就看到了孟唐,不由得笑了,回頭看向章惇,李清臣等人,道:“孟慕古你們怎麼看?”

這句話,問中了要害。

李清臣,沈括不知道如何接話,章惇則在給權哥擦鼻涕。

第三百九十四章 毛骨悚然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礎第六百一十二章 統合第一百七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非我既敵第五十六章 發策使第兩百三十九章 高俅第兩百八十七章 朕是大惡人?第六百五十章 揣度第四百八十一章 帝心第四百六十章 黑鍋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一個皇后娘娘第五百六十一章 協力同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嚴肅第五百二十九章 堅定意志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兩百八十章 人心叵測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堅定意志第一百零三章 厄需變法第七百四十四章 依託第四百零五章 阻力如山第四百六十八章 策略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個第兩百八十五章 蠻橫推進(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千萬人吾往矣(求收藏~)第五百四十六章 昭告天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立決第七百六十二章 江南西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朕要減你們的薪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木匠皇帝第兩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第一百零八章 競相入場第七百五十五章 馬不停蹄第十一章 打弟弟第五百四十七章 開禁第兩百一十八章 太妃生世第六百三十章 監審第三百七十八章 夏人瘋了第七百零二章 難第六百九十九章 舊事新人第兩百三十五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一百六十四章 弄死幾個也無所謂第六百二十五章 推進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京之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軟弱第一百七十章 彈劾太皇太后第兩百七十三章 醒來(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三章 提前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捷報第四百七十八章 很生氣第六百二十五章 推進第兩百四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反了反了第六百五十四章 面聖第三百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章 最大的黨爭詩案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手段第五百四十章 開不了口第六百八十二章 蛔蟲第六百八十一章 拓邊第五十五章 劇本錯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插曲第五百零八章 風聲雨聲第三百四十一章 斬遼使第四百零一章 潮起潮涌第四百五十八章 議立太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口含天憲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兩百六十章 戶部發財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時間第四百七十四章 衝突第二十七章 醒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蘇州府第八十二章 杖斃(加更,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祖宗之法(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一章 唯一路第六百六十章 環繞第四百七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六十七章 喝罵第四百零九章 賀軼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冰山第四百六十八章 策略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個圈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訪第六百八十五章 微妙第兩百二十八章 針對第五百九十四章 陸陸續續第七百六十五章 吃席第四百一十四章 凝結如冰第八十三章 請官家正身第六百一十四章 勸歸第一百六十八章 囂張的夏使第兩百七十九章 狗皇帝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錢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大宋必勝第七百四十六章 自信第六百七十章 蠢貨第四百五十七章 隱秘第六百五十五章 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