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勢所難免

章惇是一個脾氣爆裂,又不苟言笑的人。

能讓他長篇大論的,要麼是噴人,要麼是有關他重視的政務。

對於他得意門生的話,他沒有說什麼,目光看着遠處的田野,嚴肅的神情有一絲晦澀一閃而過。

曾經的他,連神宗皇帝都敢當面硬懟,後面的司馬光等人,更是直接破口大罵,毫無懼色。

但這次回來,他一直在隱忍。

他之前,一直認爲,是爲了‘新法’,擔心重蹈覆轍,所以忍辱負重,一直強忍,收斂暴躁脾氣。

但今天他才發現,似乎還有別的原因。

那就是,宮裡的那位年輕官家,看上去沒有多少火氣,一直春風和煦,實際上,該狠厲的時候,從不手軟,對朝局的控制,細緻入微,即便他想‘爆裂’都做不到。

‘宣德門下’這件事,更是令章惇明白,除了帝王心術外,可能還有這位官家異乎尋常的手段!

每每出人意表,走在他們前頭。

‘敬畏嗎?’

章惇心裡自語。

‘文吏’倒是不知道章惇所想,等了片刻,見章惇不說話,又道:“先生,北面就是陳橋鎮了。”

章惇擡頭向更遠處看去,道:“再走一點,你們四散開,扮作行商,投親等,仔細看一看,做好記錄。”

‘文吏’應着,繼續說道:“先生,有官家這次訓話,朝廷的情勢必然大爲扭轉,或許開封府的試點,會有更快的進展。”

章惇卻沒有那麼樂觀,道:“熙寧年間還算和緩,都引出那般動靜。而今更爲徹底,他們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最多一個月,他們必然捲土重來,我們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文吏’也是經歷過被流放的人,神色肅然三分,道:“是。學生明白。”

章惇回頭看了眼京城方向,斟酌片刻,道:“回京之後,你記得提醒我,給皇后娘娘送份賀禮。”

‘文吏’一怔,道:“官家的生辰是上個月的二月二十三,特意囑咐朝廷不得慶賀,只在宮裡與太妃娘娘等吃了頓飯。先生要給皇后娘娘送賀禮,什麼名義?”

章惇沉默一陣,道:“以國太的壽辰。”

‘文吏’這會兒真的愣神了,這回去之後,還得查查孟皇后之母的生辰。

章惇起身,他的隊伍,繼續向陳橋鎮方向進發。

開封城裡的熱鬧還在持續。

幾乎口口相傳,都是趙煦在宣德門下的‘承諾’,蓋過了所有事情,再也不見往日那些詆譭、謠言。

嚴梓舒沒人理會,在人羣散後,他又去求見一些大人物,想問清楚情況,卻也知道,現在問不清楚,等待這件事過後,官家或許不會怎麼樣,就是不知道那些大人物會不會記恨他。

要是在他科舉上橫欄一道,怕是這輩子只能蹉跎了。

“醉酒誤事!”

嚴梓舒悔恨不已。他現在在他原本的圈子裡很不受待見,沒幾個人願意見他。

嚴梓舒明顯是被朝廷記上,鬼知道朝廷裡那些大人物有多小心眼,誰敢拿前程開玩笑?

嚴梓舒是跳出來的那個,但過往那些一直痛罵朝廷,大言不慚,散播謠言的人,這個時候在被迅速的區分,孤立出來,十分突出。

開封城的輿論環境,轉化的速度超過所有人的預計。

兩天之後,開封城裡的熱鬧還是沒有徹底減退,處處都是議論聲。

伴隨着大宋這邊的熱鬧,西夏的使者再次來到開封城。

他們在禮部派員指引下,前往鴻臚寺。

鴻臚寺已經被裁撤,留下的鴻臚寺原址,被改做了接待賓客的‘國棧’。

夏使來的人數沒有上兩次的多,總數就五個人,同時還更低調了一些。

他們與迎接的禮部郎中不遠不近,交頭接耳的低聲交談。

一個魁偉大漢,走在一個高大的絡腮鬍中年人身後,神情有些得意,低聲道:“侍郎,從我們這一路看來,宋人內鬥的很兇,確實是我大夏的大好機會!”

絡腮鬍名叫嵬名淵剡,他貌似粗獷,不動聲色的道:“還是不能小覷,現在宋人佔據要塞,有主動權,我們還需虛以爲蛇,趁其不備,發動致命一擊!”

魁梧大漢應着,繼而瞥了眼前面的禮部郎中,低聲道:“還得想辦法將嵬名阿山救出來,這是太后點名的。”

嵬名淵剡神色不動,道:“嵬名阿山深得太后寵信,雖然在宋人牢獄中,還想辦法傳遞了多條關鍵情報回去,有大功,必須要救。”

魁梧大漢嗯了一聲,說着就來到了鴻臚寺。

他們以夏語低聲交談的聲音陡然停止,看向鴻臚寺,他們已經知道,曾經巍名阿山就住在這裡,後來被宋人給拿了。

禮部郎中站在臺階上,俯看着夏使,面無表情的淡淡道:“廢話我就不多說了,你們前面的一個在牢裡,一個被砍頭,本官不希望你們讓我難做,知道嗎?”

宋人什麼時候對他們有過這般態度?簡直與訓斥家畜無異!

五個人除了嵬名淵剡外,臉色都不太好看。

嵬名淵剡倒是從容不迫,擡手道:“我們爲和睦止戈而來,自有分寸。敢爲這位迎使,我們時候能見到貴國官家?”

禮部郎中抱着手,道:“官家豈是你們想見就見的?你們先住下,晚上的時候,兵部那邊可能會先見你們。想好怎麼說,要是再敢囂張跋扈,小心你們的腦袋!”

上一次的那波,在政事堂衝着章惇叫囂,被章惇直接給砍了。

聽着這郎中毫不客氣的話,連嵬名淵剡的神情都不太舒服了。

他還是強忍着怒意,道:“有勞。”

禮部郎中淡淡又看了他們一眼,轉向鴻臚寺裡面,道:“給我看好了,要是出什麼事情,你們的腦袋也不夠砍的。”

鴻臚寺有過經驗,一個衙役當即沉聲道:“郎中放心,膽敢擅動,殺無赦!”

禮部郎中似乎滿意的嗯了一聲,甩了甩袖子,徑直離開了。

將西夏這幫使臣,就這麼扔給了鴻臚寺。

嵬名淵剡身後一個侍衛,忍不住的怒色道:“侍郎,宋人未免太過囂張了!完全沒有把我們,把大夏放在眼裡!”

那魁梧大漢雙眼冷漠,也道:“侍郎,宋人看來是因爲去年一戰,起了驕縱之心了。”

嵬名淵剡輕輕點頭,暗暗壓着憤怒,道:“等我再來之時,我要住他們的皇宮!”

他身後的四人聽着,想到了那種畫面,登時暢快了。

那意味着,他們大夏將大敗宋人,宋人不得不再次求和,任由他們宰割!

禮部的郎中回到禮部,與李清臣奏報剛纔的事。

他站在李清臣值房內,擡着手,道:“尚書,下官能聽懂一些,雖然不大細緻,但從他們交談內容來看,並無止戈之意。”

李清臣正在着手收拾今年會試的殘尾,寫着什麼,快速放下筆,放到一旁,道:“不奇怪,夏人國內氣焰囂張,沒那麼容易放棄。多半是來拖延時間以及探聽虛實的。”

郎中想着北方各路正在變法,尤其是‘軍改’,有些擔心的道:“尚書,小章相公正在北方各路戮力改革軍制,今年或許難有結果,若是今年再啓戰端,怕是有危險。”

李清臣看了他一眼,道:“朝廷裡同樣顧忌這些,不過不用擔心,以環慶路爲主的軍隊沒有大動。雖說迎使歸我吏部,但涉及軍國大政,禮部不能擅端,這樣,你去通知一聲兵部的許尚書,我們一起進宮去見蔡相公。”

章惇出去考察,宮裡能做主的,只有蔡卞。

蘇頌近來‘告假’,極少出現在政事堂。

“是。”郎中應着,快步出去。

他剛走,又進來幾個人,彙報着各種事情。

禮部現在忙的一塌糊塗,李清臣快刀斬亂麻的處理好,穿戴整齊,出了禮部,等許將出來後,兩人交談着,一起入宮。

此刻,蔡卞正在垂拱殿。

他滿面振奮之色,與趙煦說道:“官家,短短三日不到,就收到了超過五十份各地府州縣的奏本,全部都是讚頌官家,並表示支持朝廷變法的,這是前所未有之事,全賴官家聖德!這還是暫時的,再過些日子,想必會更多!”

趙煦正看着蔡卞送來的這些奏本,果然都是對他那天在宣德門下的講話的支持,大力稱頌,並且將趙煦描述成了‘千古第一聖君’、‘古來仁德無雙’、‘心繫萬民仁德之主’等等。

趙煦儘管知道是馬屁,還是很爽,又見他們沒有任何藉口,表態全力支持他,支持朝廷變法,就更加高興了。

趙煦看了好一會兒,臉上笑容深厚,拿起茶杯,笑着與蔡卞道:“是好事情,但也不能盲目。還是要仔細甄別,防止有人投機取巧,濫竽充數。”

蔡卞擡手,道:“是,臣記下了。官家,現在情勢大好,是否趁機再做些事情?臣等早就考慮,對轉運司進行變革,向着都稅司轉化。轉運司在地方本就很有實權,一來分化他們的權力,二來也對稅務進行明確,細化,進一步梳理地方權職……”

趙煦果斷的道:“準!先從開封府試點以及北方各路開始,章楶相公估計還要幾天就回來了,咱們再好好商議。”

‘政改’與‘軍改’是兩條腿,有前有後,但少了誰都不行,必須通力合作。

蔡卞聽着,就神色微肅,道:“官家,夏人到了,不知該如何處置?”

趙煦雙眼冷芒一閃,淡淡道:“先晾他們幾天,等章楶相公回來,再好好計議。”

蔡卞一想也是,便道:“是。”

說完這件事,趙煦又道:“趁此機會,命各部門對近來各種嘈雜紛擾的事情收尾、了結,咱們輕裝上陣,不要揹負那麼多。”

“是。”蔡卞明白,擡手道。

不過,仔細想想,確實又有些麻煩,只能趁亂處置,將來時過境遷,勢必還會有人企圖翻案。

蔡卞顧不得日後,道:“臣這就去辦。”

趙煦點頭,等蔡卞走了,趙煦拿過一道奏本,隨口的道:“告訴擎天衛,加強對夏人的滲透,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報。另外,給朕盯緊遼國!”

大宋與西夏的對戰已經持續幾十年,但始終有些‘小打小鬧’,其中最爲關鍵一點,除了彼此雙方沒有實力相互吞併外,遼國在其中扮演了‘宗主國’的角色。

遼國不允許宋夏有任何一方過強,一旦出現那種情況,必會出手打擊!

“是。”陳皮應着,快步轉身。

趙煦現在困手於國內的弊政,還無暇多顧。

“等朕騰出手來,再好好陪你們玩!”

趙煦雙眼微微眯起,閃動着兇光。

西夏根本就不在趙煦眼中,以宋朝的國力,兵力,將帥,其實是有能力吞掉西夏的。

但遼國不同,遼國現在還很強,宋朝沒有能力去吞併,甚至奪回幽雲十六州都做不到!

不過,遼國現在也是垂垂老朽,各種反叛此起彼伏,算算時間,完顏阿骨打今年都快三十歲了,不遠了。

“不遠了……”

趙煦看着外面的天空,不止是夏人那邊蠢蠢欲動,很多事情同樣迫在眉睫。

趙煦以及大宋朝廷忙碌不休,對於西夏使臣就沒那麼在意了。

大宋朝廷都已經知道,兩國再戰勢所難免,既然如此,虛與委蛇都沒那麼認真,敷衍的很。

一晾就是三天。

嵬名淵剡坐在院子裡,揮舞着長矛,呼哈的練着。

門邊上的衙役,一直盯着那長矛,虎視眈眈。

這是這個院子裡唯一的兵器了,是兵部特批給的,這令鴻臚寺的衙役十分警惕,緊緊看着不放。

嵬名淵剡練了一陣,無視院門口的衙役,走回了屋。

魁梧大漢站在門口,盯着外面,低聲道:“宋人這是要幹什麼,故意拖着我們,想激怒太后嗎?”

嵬名淵剡擦了擦臉上的汗,道:“他們激怒的還不夠嗎?這是覺得大戰在所難免,也就無所謂了。”

魁梧大漢明白了,道:“那我們也不能這樣坐等着,巍名阿山必須救出來。宋人正在封鎖邊境,我們得儘快把我們得到的消息傳回去。”

嵬名淵剡點點頭,扔掉毛巾,道:“想辦法動用我們的人,活動一下,看看能不能見到他們的高層,實在不行,得創造機會。先從他們的禮部開始。”

魁梧大漢又看了眼外面,道:“他們現在很亂,應該容易找到機會。”

嵬名淵剡抹了把大鬍子臉,站在門口,也看向門外。

他看似鎮定,平靜,實際上內心有些焦躁,宋人這邊一副勵精圖治模樣,而夏國那邊是日趨激烈的內鬥。

此消彼長啊……

必須儘快開戰,打斷宋人的變法!

禮部。

李清臣正在主持部會,主要是討論的是‘元祐禮法’,也被稱爲‘新禮法’,其中對很多模糊不清以及不適合現在的禮法等進行廢除,修訂,刪改。

‘禮法’二字,在封建王朝最重,哪能輕易動,因此部會十分艱難,哪怕李清臣強壓,涉及真正的問題,還是出現了諸多爭議,吵嚷不休,不肯退讓。

李清臣沒有糾結,不能動的就暫時擱置,全力推動‘新禮法’前進。

吏部。

吏部正在對‘考銓法’進行最後一次審議,其中內容大幅度增加了對官吏政績的考察,尤其是民生,吏治,民風,外加就是簡政,主要目的還是削減臃官,遏制腐敗,解決人浮於事,提升地方行政效率。

吏部是實權部門,權力正在不斷累積,擴大,沒了過往的掣肘,吏部正在越來越熟悉,嫺熟的使用他們的職能。

戶部。

戶部尚書樑燾,侍郎吳居厚,正在對‘轉運司’的問題進行討論,他們在考慮分解轉運司,比如,下設都稅司,漕運司,度量司,倉儲等等。還計劃將收稅與漕運拆分,同時將盤管,監察,巡視的職權削減、明確、規劃化轉運司與朝廷的體制,權責。

工部。

隨着春暖冰化,工部的各項工作正在準備開啓。

工部尚書王存,召開部會,他看着坐在兩手遍的侍郎,郎中,員外郎等二十多人,沉聲道:“以‘黃河,淮河,長江三道河爲主,五年投入至少一千萬貫,力爭五年內解決水患,十年沒有大患,二十年不決堤!’

衆人肅色以對,以往朝廷也花大力氣想要解決水患,甚至幾次改易黃河,非但沒能解決,反而越演越烈。

這一次,朝廷是真的要決心解決,投入了不可估量的人力物力!

刑部。

來之邵站在桌前,用拳頭敲打桌子,大聲道:“繼續擴充巡檢司,一定要加強控制,不能讓巡檢司,朝廷的法司,淪爲地方貪官污吏,豪強惡霸的打手!昨天在政事堂的例會,我差點就鑽到桌子底下!你們要是不知道丟人,下次你們就代我去!”

一衆人面上緊繃,身體坐的筆直。

而兵部尚書許將,正在機要房,與剛剛回來的章楶喝茶敘話。

章楶臉上有風霜之色,倒是精神特別好,笑着與許將道:“仔細看了看,問題應該不大,今年應該能有個大概,再有三年就能成型,五年能戰……”

以往大宋軍隊,那都是養廢物,缺少訓練,能戰,敢戰的極少。章楶說的‘能戰’,不是簡簡單單能打仗那麼簡單。

那是精銳之師!

許將神情振奮,擡手道:“章相公不辭辛苦,居功至偉!”

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形第一百九十四章 震懾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抓!全抓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微妙第六百三十一章 悍匪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動山搖的改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反將一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弄死幾個也無所謂第七百一十七章 基礎第五百七十八章 上上下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學問第兩百二十四章 那就開始吧第六百四十六章 百態第兩百七十九章 狗皇帝第四百三十二章 舉步維艱的遼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條命你們滿足了嗎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政禍國第九十七章 奸臣有道(求收藏~)第六百六十七章 發兵大理第六百六十五章 恩科第四百五十三章 共識第五十八章 決戰第兩百五十九章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第兩百九十一章 嚴厲迴應(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九章 上岸第五百七十八章 上上下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行事如風第兩百九十七章 鼠有鼠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親軍(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一百一十五章 空虛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第四十六章 權力薰心者第六百九十六章 熬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親軍(求訂閱)第兩百八十一章 新法的第一個困境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九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五百一十九章 事始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恩典第兩百零八章 於平淡中殺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備時第三百一十七章 烏雲下的希望(爲‘西仙山陡寂’加更)第兩百二十七章 冬天裡的熊熊烈火第五百七十四章 重心第兩百四十七章 巫蠱第七百零六章 掩人耳目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的摯友第三百零三章 火燒翰林院(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一章 見你一次打你一次第三百二十五章 冥頑不靈第三百零一章 元祐不佑第七十二章 不對勁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火如荼第六十八章 權勢擴張第一百五十八章 背鍋俠第四百六十章 黑鍋第三百九十七章 和成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臉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七十四章 可怎麼辦第五百二十六章 軟弱第七十章 立靶子(求收藏~)第八十章 不從(求收藏~)第四百九十章 容第兩百八十九章 清算第兩百三十九章 高俅第五百五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六百四十三章 狠招第四百八十四章 怎是一個複雜第兩百三十三章 分化第六百二十一章 險阻第兩百三十六章 新的熱點第四百九十四章 釣魚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十三章 殺第三章 愚蠢第三百五十章 挑戰心裡底線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氣第十一章 打弟弟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勢紛亂第六百三十章 監審第五百六十八章 青天大老爺第九章 球,進了!第十五章 受驚的兔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態度與真誠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交子發工資第四十八章 後進之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協力同行第三百八十章 誰敢置喙?第三百三十章 童子軍第四十章 天子垂堂第二十七章 醒來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國內亂第七百三十七章 現身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然爆發的大戰第三百章 官場百態(求訂閱)第三十章 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