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章 碰我試試?(補更)

第二天,趙煦一大早就出宮,出城,來到城西的馬場。

兵部尚書許將,以及兵部郎中,統領虎畏軍的宗澤陪同。

走在馬場裡,全部都是那種騷臭味,趙煦站在一處馬槽前,摸着眼前紅色大馬,聽着許將的話。

“官家,”

許將站在趙煦邊上,道:“太僕寺、羣牧司和駕部等的一部分權職,都已經併入戶部,南北各處的十二馬監正在廢除中。‘保馬法’、‘戶馬法’等確實多有弊端,臣已經力阻不列入新法……”

趙煦靜靜的聽着,也在思索。

大宋的馬政,可以說是一塌糊塗,從太宗時候,就逐漸的傾頹,到了真宗時候,因爲耗資巨大,已經養不起了。

再到前朝神宗年間,一年馬政就消耗近五百萬貫!

朝廷本就入不敷出,這麼一大筆,哪裡支撐得了。

所以,王安石的‘保馬法’,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爲之。但即便是朝廷不養,推給百姓,隨着下面執行的變味,也成了士紳剝削百姓的工具,短短時間就成了弊政。

這成了‘舊黨’攻擊‘新黨’現成的靶子。

“目前,馬政基本落在兵部身上,兵部計劃建造兩個馬場,不再推給百姓,也不再設立諸多馬監,徒耗朝廷財力……”許將繼續說着。

趙煦摸了一陣子,也聽了好久,面色平靜,語氣卻十分堅定的說道:“朕支持你不再復起‘保馬法’等。馬政,現在還是有很多問題的。第一個,是機構組織與效率的問題。朕將這些機構併入兵部,是希望兵部能改變之前的人浮於事,要戮力同心的養馬。以前養一匹馬五百貫,這種事情朕不希望繼續發生,錢要用在刀刃上。”

“第二,開封城一帶,確實不太適合養馬,但京東兩路還是有不錯的地方,兵部來選。馬場就是來養馬的,任何人不得插手,朝廷會提供諸多便利,削減限制。五年內,朕要至少五萬匹良馬。至於馬種,兵部要是力有不逮,朕會讓章相公來辦,夏、遼那邊是不難的。”

“第三,朝廷會盡快推出新的馬政,要依照馬政來行事,組建完善的架構,高效有效的管理,尤其是錢糧、馬匹進出的監督與驗收,要充分,精細,合理。”

“第四,……”

許將認真的聽着,記着,而後開始說他的想法以及兵部的詳細計劃。

趙煦聽着暗自點頭,許將是能做事的人,方方面面考慮的還是比較周全。

趙煦擡頭又看了看,馬場裡已經有不少馬,有人正在訓練,轉過身,沿着路向前走,道:“我大宋與遼、夏,最爲吃虧的就在騎兵,騎兵是戰爭中,是最爲重要的一種力量,甚至是決定性力量。朕的計劃裡,我大宋,起碼要有三十萬匹以上的戰馬,騎兵起碼也要有二十萬,依我大宋的國力,完全養得起!不說要收復西夏,燕雲十六州,朕是一定要拿回來的!”

趙煦不止想要十六州,還想直搗黃龍!

自然,這些話,還不能說出口,否則可能嚇到現在的文武百官。

許將知道趙煦素來有大志,一直應着。

宗澤越來越有模樣了,臉角硬朗,氣質堅毅,寡言少語。

趙煦漫步走着,看着這些馬,心裡多少有些欣慰。

這些馬,以他的眼光來說還算不上好,至多是‘中等’,但大宋馬政久廢,短時間能有這樣已經不錯,他不能要求太過,給壓力太大。

說了一陣,趙煦轉向宗澤,道:“這次演練,除了檢驗軍隊的實戰能力,還有就是對北方的支持,如果有戰事,開封怎麼支持,多久能到,支持到什麼程度等等。我大宋軍隊久疲,能戰的寥寥無幾。你們是朕親政以來,第一支訓練的軍隊,不能丟朕的臉。”

宗澤擡起手,沉聲道:“官家放心,虎畏軍絕不會墮官家威風!”

趙煦見宗澤的聲音中氣十足,點頭一笑,道:“不錯。卿家能有這般信心,朕就放心一半了。”

許將微笑,道:“官家,臣仔細看過虎畏軍軍容,確實與以往迥異,軍風硬朗,氣勢恢宏,臣認爲,可堪一戰!”

趙煦笑容更多,道:“那就好,朕這邊實在走不開,不然真想去親眼見見。”

宗澤不語,身姿挺拔,氣度儼然。

趙煦心裡有底,道:“其他的目的相信你們應該也看出來了。第一,威懾北方各路的匪盜、第二,威懾一些心懷不軌之徒、第三,是堅定變法的決心。這些,你們心裡有數,怎麼做,你們自行掂量。樞密院與兵部的計劃,朕看過了,很好,要嚴格執行。既要檢驗軍隊,也不能擾民。我大宋的軍隊,是保國安民,是堂堂正正的天子之師,不是官盜!”

“臣明白。”宗澤沉聲道。

許將暗自凜然,對軍法的嚴厲執行,心中更加堅定。

……

趙煦在馬場待了半天,又前往軍器監視察,對一些武器提出了一些意見,傍晚,轉道離開開封府,前往第一站,雍丘縣。

一路上,趙煦走的很慢,在觀察各處的田地,農作物以及灌溉,牲畜,交稅,農民的生存情況等等。

到了夜裡,趙煦在一處早就準備好的驛站住下。

坐在桌前,他拿起筆,神色認真的寫着記錄:

‘馬場的配種,需要謹慎小心,我不是很懂,還得交給馬場來研究,試驗。馬場的情況差強人意,還需要逐步推進,力爭五年形成系統,可以量化戰馬的產出……’

‘武器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戰刀,甲冑,箭矢等,我在《夢溪筆談》看過一些,也有些想法,等太學的研究機構建立,我可以悄悄的展開科技樹,對一些事情進行跨越式發展……’

‘農民所擁有的土地非常少,目前看來,十之二三,並且多是差田。農作物長勢並不好,只有後世畝產的三分之一左右。灌溉,耕牛都很差,稅收相對來說比較重。大部分農戶是士紳階層的佃戶,日子居然比農民還好一些,這應該是農民願意做佃戶的原因吧……’

‘農民願意做佃戶,他們懼怕改革,因爲沒有保障,恐日後再次淪爲佃戶,那就生不如死了,這對朝廷,對我來說,是一個警告,得着手加強對不法士紳的打擊,鼓舞百姓,爲分地做準備……必須要得到的百姓的支持!’

‘政事堂以及六部的計劃纔剛剛展開,還沒有影響或者大的影響。‘開封府試點’的衝突,不止是‘新舊’兩黨的衝突,根本還是利益決定的,士紳階層不會放棄既得利益,朝廷要想進行再分配,需要更強的力道,態度必須堅定,持之以恆,做好十年的打算!’

這些都是趙煦所見以及心得,回去之後,還得整理,付諸行動。

第二天一大早,趙煦就啓程,在中午的時候,來到了雍丘縣。

趙煦沒有進城,專門在田地附近走着。

趙煦下了馬車,帶着一羣人,在乾燥的河道走着,觀察着農作物以及交錯的壟田。

趙煦還沒走多久,就看到不遠處,忽然間,田地的兩邊聚集了一大羣人,迅速對峙。

一邊明顯是官差,而另一邊,則是穿着有些破爛的百姓模樣。

“給我滾,我是童生,碰我試試,沒你們的好!”

趙煦正好奇,就聽到一聲中氣十足又有些蒼老的大喝聲傳來。

第四百一十五章 暗涌如濤第六百五十三章 界限第兩百三十七章 讀書人所仰賴第五百七十二章 親信第兩百四十章 誅國賊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歧第七百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百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六章 千萬人吾往矣(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形第三百三十七章 宣告着失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官家的臉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往第四百四十一章 屬意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非我既敵第一百九十五章 拽(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二章 行軍第兩百三十章 怪象的源頭在官家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錢第四百八十章 套路第五百一十九章 事始第二十章 窗戶紙第三百一十二章 勢所難免第五百零四章 嚴肅整頓第七十一章 快快快第二百零五章 震動天下第九十一章 還得再快第四百二十九章 圍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環州被圍第一百八十九章 古來第一大奸佞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第六百四十二章 進不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立決第兩百九十四章 暴力(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看陛下的意思第兩百五十九章 十三衛第八十二章 杖斃(加更,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一章 險阻第一百零七章 怒氣騰騰第七百零三章 博弈第兩百三十五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一百五十章 酷似隋朝末年第五百四十二章 備時第兩百三十三章 分化第六百六十七章 發兵大理第兩百五十二章 我其實在五層第五百三十九章 磨刀霍霍第四百三十四章 皇太孫第六百章 離心第三十九章 上朝第一百一十二章 進一步第三百八十章 誰敢置喙?第四百零三章 方略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太后的憤怒第兩百二十一章 貶爲庶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水師第兩百四十七章 巫蠱第四百四十一章 屬意第六百七十四章 一甲第六百二十章 欲速則不達第三百零三章 火燒翰林院(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一章 熱烈第七十四章 可怎麼辦第一百一十五章 空虛第六百二十一章 險阻第三十三章 意想不到第二十一章 驚變第六百九十九章 舊事新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無法作答第兩百二十四章 那就開始吧第三百六十章 不同以往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吃席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的天子親軍(求訂閱)第兩百一十五章 都是錢惹的禍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太后的憤怒第八十三章 請官家正身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能忍敢狠第七百六十五章 吃席第九十五章 權力的瘋狂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數罷黜第六百九十八章 矛頭所向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京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內外第七十二章 不對勁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個第三百二十二章 決然第五百九十三章 小人的作用第八十四章 無恥無德(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拽(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二章 捆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根鬍子第兩百一十二章 故人故事第五十章 謠不可止第六百三十四章 抵達第三百七十九章 是時候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籌錢三兄弟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條命你們滿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