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糾結的宋太宗

宋太宗雙手背在身後,在殿內來回的走了幾步,最後他嘆了口氣,對楊榮說道:“楊榮啊楊榮,你該讓我如何處置你纔好?”

聽了宋太宗的話,楊榮擡起頭,一臉茫然的看着他。

從宋太宗說出的這番話裡,楊榮隱隱的聽出了一些不好的意味,不過他並沒敢說話,只是低着頭,默默的等着宋太宗把話說完。

一旁站着的李繼隆圓睜着雙眼,一眨不眨的看着宋太宗。

擰着眉頭原地又走了幾圈,宋太宗擡起手,用一隻手指點着楊榮,對他說道:“最近你不要返回忻州,先回你的府裡住下。”

“聖上,党項人言而無信,李繼隆是屢次宣誓效忠大宋,屢次叛亂,爲他們而讓楊將軍閒置,是否……?”宋太宗的話剛落音,李繼隆就迫不及待的對他說道:“如今街頭巷尾對楊將軍返回東京已是議論頗多,若是再如此處置,恐難安撫百姓和臣子們的心啊!”

“不用多說!”宋太宗朝李繼隆做了個止住的手勢,對二人說道:“你們且下去吧,這件事朕自有曲處。”

楊榮和李繼隆告了個退,退出了勤德殿。

出了皇宮,二人又並肩走了幾步,李繼隆對楊榮說道:“楊將軍,你我二人一直以來都在外帶兵打仗,雖說以往也曾有過兩次把盞的機會,終究不是十分盡興,今日李某做東,到李某家中飲宴一番如何?”

“眼下末將乃是戴罪之身,別人避之唯恐不及,李將軍如何還敢與末將把酒盡興?”想到剛纔宋太宗說的那番話,楊榮苦笑了一下,輕嘆了一聲,緩緩的搖了搖頭。

“那些人,他們算個屁!”李繼隆伸手攬住楊榮的肩膀,一邊和他朝前走,一邊向着側旁啐了口唾沫,高聲罵道:“想害楊將軍的,都是像狗一樣的東西,莫要理會他們,只把他們不當個人看待便是!”

在李繼隆啐唾沫的時候,正好有一頂轎子從二人身旁經過。

楊榮扭頭朝李繼隆看了看,發現李繼隆的眼睛正瞟着剛過去的那頂轎子,他又伸直了脖子,朝那頂轎子看了看。

“莫要看了!”李繼隆攬着楊榮,壓低了聲音對他說道:“這廝一準是到聖上那裡參劾楊將軍的。莫要管他,當今聖上是顯明的君主,他們這些小人,縱然是再惡毒百倍,也是難動楊將軍分毫。”

“從聖上的語氣中,我聽着不像那麼回事啊!”楊榮搖了搖頭,嘆了一聲,對李繼隆說道:“聖上或許是已經考慮着如何懲治我了。”

李繼隆並沒有馬上接話,只是攬着楊榮的肩膀,帶着他快步朝着遠離皇宮的地方走。

二人都沒有騎馬,他們走到哪條街,哪調街道上的百姓就會自覺的站到一旁,朝他們拱手行禮。

與此同時,勤德殿內,剛剛到了殿上的李昉躬身站在一側,偷眼看着宋太宗。

“李昉!”宋太宗雙手背在身後,面朝龍椅站着,用一種冷冷的語氣對李昉說道:“你來求見朕,難道只是爲了彈劾楊榮?”

“是!”李昉微微躬着身子,對宋太宗說道:“楊榮在忻州擁兵自重,且又不經過聖上首肯,對在忻州的党項人大肆屠殺,着實是有不臣之心。他在征戰時也是經常縱兵行兇,惹的百姓怨聲載道,還望聖上明察!”

宋太宗轉過身,看着李昉冷笑了一下,對他說道:“擁兵自重?西塞軍在天柱莊一戰中,各部共計戰死一萬兩千餘名將士,重傷者更達到了三萬多名。溫榆河邊,他們剿滅了十餘萬遼軍,使遼軍不敢過河半步,也讓遼國徹底的失去了屏障,最終纔不得不與我大宋和談!說他擁兵自重,他爲何避開天柱莊一役,卻偏偏要在那一戰中消耗如此多的兵馬?想要謀反,難道兵多一些不更好嗎?”

話說到這裡,宋太宗轉過身,擡腳走到勤德殿門口,伸手將殿門打開,擡起一隻手臂,朝外面指着,對李昉說道:“至於縱兵行兇,你見過哪個縱兵行兇的將領能得到百姓如此歡迎?朕知道你與楊榮之間有着過節,可是李昉,你既生爲大宋股肱,就應當有開闊的胸襟,如何能與那些小人一道企圖謀害一位爲大宋立過汗馬功勞的將軍?”

被宋太宗訓斥了一番,李昉低着頭,可他卻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彈劾楊榮,而是對宋太宗說道:“党項首領李繼遷提出若處置了楊榮,党項人將會投靠大宋,從此依附我大宋。聖上,孰輕孰重,當有所決斷啊!”

李昉提到党項人,宋太宗猛的轉過身,擰着眉頭瞪着他,冷哼了一聲,對李昉說道:“那李繼遷數次降順,爾後又數次反叛。像這般背信無義之人,說出的話,如何可信?”

微微躬着身子,李昉沒敢再說話,只是偷眼望着暴怒的宋太宗。

宋太宗緊皺着眉頭,擡起手臂像是想說什麼,可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什麼也沒說出來,只是重重的拂了一下對李昉說道:“你且下去吧,此事朕自有決斷!”

被宋太宗驅趕出了勤德殿,李昉不敢做絲毫耽擱,低着頭,快速的朝着皇宮外面去了。

他剛走出兩道宮門,迎面就和正打算進宮的趙普撞了個正着。

見到李昉,趙普的臉色微微變了變,不過他終究是朝堂上的老臣,並沒有像李繼隆那樣破口大罵,只是雙手抱拳朝李昉拱了拱笑道:“李大人莫非也是爲楊榮之事而來?”

看到趙普,李昉臉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兩下,冷哼了一聲,甩了一下袍袖,徑直走了過去。

回頭朝李昉的背影看了看,趙普嘴角掛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直到李昉的背影在他視線中消失,他才轉過身向勤德殿方向去了。

趙普來到勤德殿的時候,宋太宗正緊鎖着眉頭,在殿中來回踱着步子。一見他來到,宋太宗連忙對他說道:“朕正要着人去傳趙愛卿,不想愛卿自己卻來了。”

第90章 一睹芳容第40章 意外的答案第9章 勸降楊業第34章 調查素娥第51章 身旁睡着的死屍第26章 調用北漢人第1章 聖旨召回第105章 殺進山谷第141章 琴律隨心第7章 勇士不能殺第18章 斜陽下的搏殺第104章 拜壽賀禮第87章 莫名其妙的撤軍第156章 自古華夷不兩立第59章 怪異的死亡第25章 冒雨挺進第114章 作惡撞上了正主第29章 琴律隨心第103章 用火藥攻城第70章 觀稼殿聽詔第81章 不合時宜的審案第6章 賣唱的孿生女第156章 一個不留第20章 虐審第63章 破爛流丟第20章 官封節度使第136章 夜入遼軍主陣第87章 他已承受的太多第39章 奉旨提人第21章 封賞諸軍第139章 抓了個重要人物第5章 少年也貪酒第35章 黑松林第12章 應州攻防戰8第115章 外面的村子都在亂第79章 忻州地震2第153章 想怎麼揉就怎麼揉第35章 女刺客第92章 被無視的軍隊第138章 戳穿陰謀第33章 懲治盧漢贇第73章 回頭幹他娘第73章 回頭幹他娘第65章 把玉搶回來第64章 要不要試試手氣第44章 真兇第105章 夫妻重逢第27章 長城之戰4第88章 立誓第52章 聖旨召見第134章 好牛的縣尉第56章 兵出西北第68章 殺了他們第135章 欲擒故縱第155章 兵甲換戰馬第11章 後面出事了第80章 逛青樓第56章 抽出的鞭子第81章 琴律如人生第81章 忻州地震4第148章 遠在南京的組織第108章 兵家之術第10章 宣旨的宦官第15章 事情複雜了第97章 攻破易州第2章 放棄刺殺的刺客第10章 宣旨的宦官第58章 不許碰她第91章 歷史是個婊.子第1章 聖旨召回第72章 是不是遼國人的探子第58章 不許碰她第48章 暗行者第63章 刺中馬鞍的吹箭第107章 一定能活着下山第90章 党項人的掙扎第7章 勇士不能殺第4章 不是圍城打援第5章 應州攻防戰1第49章 有人攔路第143章 苛刻的和平條件第71章 造訪者第139章 成也女人敗也女人第88章 立誓第81章 忻州地震4第38章 一張絹布第5章 青山埋忠骨第21章 男生女相第13章 必誅李繼遷第35章 沒受多少影響第148章 遠在南京的組織第79章 意外第4章 滿臉青包第95章 被困小山崗第11章 應州攻防戰7第83章 血染蔚州第23章 放棄原計劃第43章 不過是號稱第44章 發國難財的騙子第101章 男人也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