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御書:

夜,因爲漫天的火光而提前迎來了黎明。

整個不大的五國城沒有人短兵相接,更沒有敵我雙方的彼此廝殺,有的只是硝煙瀰漫哀嚎四起。

城池血染,炮火連天,血肉橫飛,彷佛整個五國城都被鮮血清洗過一般。同時這座承載種種故事的五國城,也正在無情地轟炸中慢慢走向消失……

“轟轟轟!”

炮火在上空雨點般落下,鐵砂在發呆的契丹頭上轟然炸開,當即有數人捂着鮮血泠泠的腦袋慘叫着翻倒在地。

近十萬契丹遼軍四處奔逃,卻終究躲不過命運的喪鐘,硝煙瀰漫,流火四濺,連續的爆炸聲此起彼伏,所有東西都被火光吞沒了。

不算宏偉的五國城,漸漸地被夷爲平地,位於南面中軍掠陣的完顏允棠,與麾下衆將看到這一幕,各自的臉上均流露出驚恐之色。

同時在那驚恐之色中,卻夾雜着一種莫名的悲慼,陣陣的無力之感襲上心頭,致使掠陣的大部分金軍紛紛低下了頭。

就在方纔中軍吳挺調兵後,他們的心理沒有活躍想法嗎?

很顯然是有的,而且這種活躍的心理還非常的強烈。因爲站在他們的女真族的立場,滅國之仇強烈牴觸心理,又豈能輕易地平息?

尤其是完顏允棠麾下的幾員將領,在回到金軍駐軍營帳內,就一起勸說完顏允棠乘着這個機會擺脫宋軍。

但最後卻遭到了完顏允棠的嚴厲呵斥,並且在營帳之內揮刀斬了其中一名家將,這纔將麾下不安的軍心暫且穩住。

雖然完顏允棠以此種手段暫時壓制了不穩的軍心,但是卻與麾下衆將開始有了隔閡。

女真族向來崇敬強者而不是懦夫,而完顏允棠如今這種委曲求全的行徑,已然讓他們感到的十分不齒。

可如今眼前的一切,看的他們是目瞪口呆驚恐不已,他們此時此刻倒是慶幸聽了完顏允棠的安排,否則他們……,他們不敢在想下去……

因爲眼前他們所看到的,已經不是人力所能爲之,一座城池即便再狹小,即便它只是荒蕪之地一座土城,即便……但是它,終究還是一座城!

可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就在他們的眼前徹底轟然倒塌,最後在轟鳴聲的火光中,漸漸地消失於視野之中,這種視覺性的強烈衝擊,已然讓他們有了深入骨髓般的恐懼!

而此時的完顏允棠,凝眸望着眼前這一幕沖天火海,心中的震撼也是讓他心頭顫抖,因爲這個情景也是他沒有想到的。

不過他也長長地舒了口氣,慶幸自己在關鍵時刻做了正確地判斷,否則他無法想像自己與麾下的五萬大軍,若是心生叛逆的話,又會會落得一個什麼樣的下場。

面對亡國之恨,他完顏允棠心中就沒有仇恨嗎?

答案是,有!而且非常強烈!因爲他不僅是正宗的女真族人,而且還是完顏皇族、金皇完顏允中的皇弟!

對於亡國之恨,自古以來只有皇族之間的感觸最深,他完顏允棠又豈能例外?

但是大勢所趨之下,他又能作何選擇。

況且他完顏允棠貴在有自知之明,至少他不是漢高祖劉邦那一類梟雄,更不可以不顧親屬宗族衆人的安危。更沒有兄長完顏允中的才華與志向,去完成復國大業的艱難使命。

他尤其記得,當初在他護送皇嫂與皇侄離開錦州返回上京時,皇兄完顏允中與他的一次談話。

談話之中,完顏允中的臨終之言讓他感慨很深。

“若錦州朕能守住,則我大金氣運未盡;若錦州失守,上京之地已不堪負隅,不妨歸降於宋,以換得我完顏氏一線生機,切不可心生僥倖,因爲你永遠不會知道,葉宇的手段究竟有多少……”

也正是由於這幾句話原因,他纔會在那道聖旨到手之後,不曾多少掙扎後便歸降了宋朝。

在歸降之後,他是默默地牢記皇兄之言,沒有再心存僥倖妄圖光復金國。且對不久前麾下將領們的慫恿更是置之不理,反而以壯士斷腕的鐵血手段鎮壓了軍心。

如今眼前的一切,充分證明了完顏允中當年忠告的正確性。而他完顏允棠心中釋然的同時,也慶幸自己沒有心存僥倖,將完顏一族帶向絕望之路……

……

五國城內所有建築紛紛倒塌,使得駐紮於城內的九萬遼軍從四門紛紛逃竄。

猶如網狀的地雷,深埋於五國城的地下,配合着漫天飛進的火炮將整個五國城徹底毀了,同時也直接埋葬了將近七成的遼軍。

哀嚎聲,踐踏聲,馬踏屍體的骨骼碎裂聲,不絕於耳慘狀驚人~!

望着四散奔逃的狼狽遼軍,穩坐中軍的吳挺輕捻鬍鬚冷眉以待。因爲此時此刻,正是收割潰散的遼軍士兵腦袋的最佳時機。

四面大軍將五國城圍成了密不透風的巨形大網,只待那些驚慌的小魚一個個竄入其中,然後迎來他們生命最後一刻絢爛!

整個戰場頃刻間成了一場屠殺,方纔還因黎明而放亮的天際,這一刻卻顯得有些陰沉暗淡了下來。

一片廢墟的五國城周圍,濃濃的血腥將乾燥的空氣釅得溼溼的,蒸騰的熱氣中,也透上了黑紅的顏色。

屍橫遍野的五國城,一切活着的生命都因透支而乾癟下去。

一座五國城,成了近十萬大軍的葬身之所,成了從古至今少有的巨大墳墓!

期間自然有大量遼軍兵將主動投降,但是三軍將士卻遵循了葉宇的一貫作風,以至於這種作風成了宋軍的軍規,那就是:反叛者,殺!;投降者,殺!

投降不等於誠服,誠服又何須反叛?與其這樣,只有以殺止殺,故而先讓其臣服,再讓這些人誠服!

所以謹守五國城的近十萬大軍無一人倖免,屍首殘骸綿延整個五國城,染紅了整個大地。

殘陽西斜,晚霞似血,仿若是浸透染紅的大地,埋葬近十萬遼軍是五國城不復存焉!

硝煙散盡,獵獵作響的大宋軍旗,傲然佇立在了整個北方!

夷爲平地的五國城形成一座山丘墳墓,吳挺在率軍準備回撤之際,命人在那埋葬十萬遼軍的墳墓上,赫然立了一塊巨型石碑,上面篆刻着大宋皇帝的御書——天道煌煌,國祚永昌,漢魂不朽,宋世流芳!

第288章 天生犯賤第554章 成都城下戰局開第345章 神力少年摔倒馬第300章 另闢蹊徑圖大勢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31章 才子佳人第393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269章 忍耐片刻第462章 其實我叫富二代第410章 永生銘刻炎黃魂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675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第749章 何謂十六字箴言第94章 一場鬧劇第57章 不忘初心第16章 月下中秋第83章 古稀老人第320章 宮中時局幾變換第534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670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69章 男兒本色第108章 三元定頂第631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219章 林中相談第292章 第011名爲清流第18章 冰釋前嫌第169章 游龍戲鳳第784章 莫忘當初爲官心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592章 宋夏交戰進行時第17章 一波三折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468章 白髮女鬼尋上門第531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23章 紅袖添香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45章 生財有道第350章 惡狼谷中形勢危第559章 二把刀力斬敵帥第502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158章 三觀盡毀第530章 不要懷疑我的話第299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415章 一株茶花惹心幽第33章 玉屏山匪第743章 血染北映山紅第14章 經商之道第665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799章 但願是我想多了第463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3章 無言以對第402章 並非泥巴任你捏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238章 廳中認女第162章 啞口無言第99章 考試腹瀉第495章 針尖麥芒暗爭鋒第302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603章 順利攻下宣化府第59章 上元佳節第784章 莫忘當初爲官心第330章 無名大火內有因第467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299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377章 起伏不定波濤怒第66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34章 暗蘊清風第580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422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572章 榻前訓斥黎大隱第91章 上架之前第83章 古稀老人第166章 口氣不小第336章 新科狀元上大學第15章 何人爲證第467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52章 疑惑不解第605章 大軍又踏新徵程第186章 出乎意料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421章 宋金之戰近在前第655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182章 草木凋零第431章 血腥不燃畏難消第27章 孤星獨吟第581章 硝煙再起戰意濃第58章 好色者來第742章 愚弟的良苦用心第72章 佛前發難第682章 見與不見已陌路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386章 柳家三代皆忠勇第775章 相國寺內閱經人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477章 玉佩之事莫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