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考試是完全在白天進行的,而且由京城派來的學士和其他翰林院執事負責監考,一般說來是無法作弊的。
一天的緊張考試之後,除了有兩三個考生沒有完成答卷外,其餘考生均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好了文章。
文章當即進行了密封保存,然後送到了監考學士蘇洵的住處由專門的士兵看守,除了欽派的學士外,無人可以直接接觸這些文章。
當然,盡職盡責的蘇洵更是守着這些文章寸步不離。
第二天,衆多負責閱卷的官員到達以後,蘇洵才下令打開封條,把所有考生的文章共六十三篇悉數拿了出來。
閱卷採取的是密封的形式,每一份考卷由三個負責官員分別閱讀後打上成績,最後再由翰林院學士蘇洵定論。
緊張的閱卷工作很快就過去了,這些閱卷者也不時爲出現的一些好文章而拍案叫絕。
最終,有兩篇文章得到了很高的評價,這也是大家一致的看法。一篇文章名爲《策論》,另一篇文章名叫《國略》。
當最後打開封條一看,果然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這兩篇文章正是司馬光和趙鼎的考卷。
其中司馬光的是《策論》,他在文章中主要闡明瞭自己對個人修養之論,即用仁、明、武三種品德修練自己。在治國方略上,司馬
光主張取賢任能,有功必賞,有罪必罰。
而趙鼎則在他的文章《國略》中把“修德”作爲最重要的治國方略,所謂“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正下無之”、“吏不善,政雖善不行”。
“後生可畏也。將來的朝廷必是這些年輕人的天下了。”蘇洵感嘆道。
兩天後張榜公佈省試的成績時,百姓觀者如潮,一時時人人稱讚,說是考試公正,選出的都是真正的人才。
而蘇洵也召見了司馬光和趙鼎兩人,兩人聽聞學士大人召見,紛紛恭恭敬敬地前來聆聽教誨。
“學生司馬光拜見學士大人。”
“學生趙鼎拜見學士大人。”
“兩位勿用拘禮,相信不久以後大家就能同殿爲臣。我是先識兩位的大作,這纔有今日相見,只爲先認識認識兩位青年才俊。”
“大人過獎了,學士大人的《六國論》,讓學生萬分佩服。”司馬光恭敬地說。
“是呀,老師的見解獨樹一幟,發古今先人未發之言,讓學生們欽佩。”趙鼎也連忙拉近關係。
“謬獎了。來,兩位坐下說話。讀了兩位的考卷,我也是感觸頗多。對兩位的才思和抱負,讓我感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呀。”
“我們這些後輩,還是應該多學習大人
們的風範和學識的。”
“以後還望大人多多提攜,我們感激不盡。”
兩位年輕人的態度讓蘇洵很是喜歡,不由得留下他們徹夜長談,增進了不少的感情。
三個月後,各省才子紛紛雲集京都——汴京城裡,完成他們人生中的一次最大的考試。
人們常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句話道出了古董代這些士子們的無盡淒涼之情。
有的讀書人苦讀一生,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得到,更有像范進那些的讀書人,潦到不通事務,到得老來才中了舉人,高興過度而發瘋發狂了的。
司馬光和趙鼎因爲是同一個省出來的,所以他們在驛館中分到了同一間客房,二人也是早就相識,彼此惺惺相惜,互相欽佩。
“這次殿試司馬兄定是手到擒來,名列榜首了。愚弟在此提前祝賀了。”趙鼎在見到司馬光時對他如此說。
“豈敢豈敢,天下賢才倍出,在下如何能夠獨佔鰲頭?其實就是趙兄的文章才華也是不遜小弟的,在我看來,趙兄纔是這次殿試的熱門人選吧。”司馬光也謙遜地回覆。
“咚”“咚”“咚”,二人正在互相推崇之時,外面傳來了敲門聲。
趙鼎連忙打開門一看,原來是蘇洵在外面笑吟吟地望着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