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急招

王靜輝在汴都開封幾個熟知的朋友知道他又要南下楚州了,蘇軾兄弟、孫氏兄弟等人結伴邀請他,他也過了將近一個月的太平日子,雖然也抽出些時間和他們會面,終究還是少了些,所以他便應承下來,在凝翠閣酒樓訂下了一桌宴席。

和蘇軾兄弟在一起免不了要吟詩作詞,但王靜輝現在在宋詞上自身的造詣已經有些根基了,除了幾首應景的詞外再加上“抄襲後人”的一首經典之作便可以應付過關。王靜輝對他們四個人來說都是大有恩惠的,除去蘇軾和他的一些政見不同之外,無論是對王靜輝的才學和人品都很敬重,這一頓飯可把王靜輝給喝趴下了。

兩日後的清晨,王靜輝在汴都城外的碼頭上辭別了衆多爲他餞行的好友和自己的嬌妻後,便乘船南下楚州,返回自己的治地繼續做他的軍州事。不過英宗趙曙和惠壽宮的曹太后都曾經向他允諾:三個月後蜀國公主臨盆待產前一個月會允許他再次回到汴都,以陪伴自己的妻子。

聽着陣陣江水拍打船舷的聲音,王靜輝在船頭嘆了口氣回到船艙中,這艘船上還有和自己一起回楚州幫助自己支撐楚州商會的李管事,不過李慎由於金秋大比,所以便不回楚州了,安心住在蘇軾那裡,由他們兩兄弟來照顧輔導李慎,自己身邊的書童則是他在自己所收養的孤兒中另外選中的一個。

李慎是王靜輝和徐氏結盟地標誌,雖然給他當書童不離他地左右,但李慎終究是要考科舉步入仕途的。在這個時候。王靜輝能夠做到地唯有將李慎委託給蘇軾兄弟來代爲培養三個月,在汴都準備考試了。

王靜輝現在身旁的書童名字叫無計。他是王靜輝最早收留的那批孤兒當中的一個,和他哥哥無心在一起是那羣小乞丐地頭兒。當時王靜輝見到他們的時候其中一個小女孩快要死了,好在他伸手救了那個女孩順便還收留了他們,自此這些孩子便有了着落。而無心、無計兄弟的名字都是王靜輝給起的。他憐憫兄弟二人在那種情況下還不拋棄同伴的可貴品質,收留他們後通過良好的教育和他們兄弟二人的用心,成長的非常快,除了李慎之外,便是這兩兄弟給自己做書童。

王靜輝坐在船艙的書案旁,無心立刻端上一杯茶,他隨口問道:“無心,咱們的船到哪裡了?”

無心回答道:“先生,剛纔聽林護衛說過了,再有兩三個時辰。我們便要到應天府了。我們地船並不靠岸,而是到淮南東路的永城停泊,如果先生不上岸休息的話,我們便連夜行船朝楚州趕。”

王靜輝喝了一口茶說道:“我沒有什麼大礙,你告訴林護衛,如果船上的人沒有什麼不適應的話,讓他連夜趕路最好早些到達楚州,免得誤事!”

無心聽後點點頭便出去找林護衛了。而王靜輝則坐在書桌前想着進一步裁汰廂軍的方案。這兩年英宗趙曙通過使用王靜輝提供的方案對廂軍進行了裁汰,雖然規模相對與龐大的廂軍總數來說比例很小,但幾萬廂軍地退役讓大宋的財政收支壓力大大減輕,而且還上交了很大的賦稅。

這次回到汴都後幾次受到老丈人的召見,談得最多的便是廂軍裁汰問題,顯然大宋統治高層對於裁汰廂軍產生的效益有些上癮了。以前雖然也想裁汰廂軍,但苦無沒有什麼門路,簡單地裁撤必定會引起廂軍內部的波動——這些廂軍還要靠自己微薄的收入來養家餬口,若是有太大的波動,那又是一場災難!現在有王靜輝出謀劃策,雖然裁汰的不多,但都是腳踏實地的在前進,這讓英宗趙曙等人對此非常感興趣,希望王靜輝能夠想出更多的方法來減少廂軍的數量,爭取把它控制在一個更合理的數量上,以減輕帝國的財政負擔創造更多的財政盈餘。

在王靜輝的腦子裡面還有很多門路來裁汰廂軍,不過這都需要準備,他不希望自己被以前所取得的成績所矇蔽雙眼,飯還是一口一口吃,踏實點最好,如果貿然採用廂軍移民開荒變成農墾兵,出現什麼問題,那會打擊自己在老丈人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楚州沒有什麼可供開荒的大面積耕地,廂兵轉化成農墾兵最佳地區莫過於荊湖兩路地區,那些地區現在還處在蠻荒時代,只有少數民族大量散居在那裡,如果不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王靜輝是不會出這個主意向那裡移民開墾的——如果移民和原住民發生武裝衝突該怎麼辦?那自己只有等御史彈劾一條路了,這個時代的大宋君臣已經享受了太久的和平,只要有武裝衝突也會讓他們的情緒非常波動,倒黴的只有肇事者和當初出主意的人。

王靜輝現在遠離汴都和老丈人的關係有些生疏了,這個時候去桶馬蜂窩是十分不明智的,看來農墾兵只能是在自己回到汴都後把上下關係理順些之後再開始謀劃了,現在還是動動剛剛有些規模的工程兵的腦筋吧!

王靜輝之所以這麼急着回到楚州,一個是因爲距離大宋皇家海運船隊返航的日期越來越近了,自己必須在那裡坐鎮纔可以,他要第一時間知道這次大規模跨海遠洋貿易的結果是什麼樣的,無論是好還是壞,他都必須在第一時間制定以後的方針;再加上新組建的工程兵主要便是在鹽城和阜寧兩個港口建設,他也正好到那裡瞭解一下新的情況,好準備實施擴大工程兵而上奏朝廷中樞的條陳。

正當王靜輝在紙上寫奏章的時候,艙外林護衛高聲說道:“駙馬在嗎?”

王靜輝站起身打開艙門讓林護衛進到他的船艙中,林護衛朝他抱拳行禮後說道:“駙馬,前面已經到應天府了。屬下想上岸讓兄弟們買些東西上船補充一下給樣。還請駙馬恩准!”

王靜輝笑着說道:“林護衛說哪裡話?既然船上要補充給樣,那便靠岸就是了。不過能夠儘量快些回楚州便快點,一切全憑林護衛來安排!”

林護衛笑着說道:“駙馬放心,這條水路都走過不知多少遍了,絕對不會誤了駙馬地大事!”說完便走出船艙去安排客船停泊在應天府地碼頭上。準備人手去採購必要的補給。

駙馬所乘坐地船隻是徐氏開辦船行的,自從王靜輝出任楚州軍州事後,爲了讓他能夠快捷和舒適的來往於楚州和汴都,徐氏專門特製了這艘快船,並且沿途都有徐氏的商號代爲照顧。不過王靜輝使用這艘快船地時候不多,倒是蜀國公主用的次數要比他多多了,徐氏的人早就和林護衛交代過了沿途可以得到照顧的碼頭,無論是駙馬還是公主回汴都,他都隨行所以很快便在徐氏商號的協助下補充了補給更換了水手,歇人不歇船日夜向楚州行進。

快船行進了四天。這天夜裡剛過臨淮,王靜輝和林護衛正在船頭說話,就隱隱約約的聽到河岸邊上有數十支火把如條蛇一般快速行進還喊着“駙馬”兩字,一看便知道這支隊伍是騎着快馬。大宋缺少馬匹,汴都雖然繁華無比,但大街上用來拉貨的多是牛車,雖然隨着王靜輝對遼國和西夏採取走私貿易,並且還繳獲了數萬匹西夏戰馬。但總體上還是沒有什麼改變,在官道上有如此多的快馬在行進,除了官府的軍隊外,便只有強盜了。

林護衛是大內護衛一個不小的頭領,據說祖上曾隨太宗皇帝北伐,因爲滿門忠誠纔會被被英宗趙曙欽點專門負責王靜輝夫婦地安全。其本事自然是不可小視,他立刻站起來吹了個口哨,客船的前後船艙中便衝出來王靜輝的護衛隊,人人手持鋼刀弓弩等武器立於船頭和船舷兩側。此時船老大也把船停穩,林護衛送王靜輝進入船艙。此處也會有當地落草的匪寇,在他看來無論來者是誰,駙馬的生命是第一位的,這也是當初英宗趙曙親自交代過的,如果駙馬出了什麼事情,那所有人以後的日子恐怕都會很難過,單看駙馬居然可以使用閹人這份受寵地程度,搞不好連掉腦袋都有可能。

林護衛立於船頭因爲天黑看不清對方的裝束,對方人數雖然多,但好在沒有發現有什麼船隻攔住河道,心中不由的踏實起來:憑藉這艘性能優異的快船,一旦發現對方來者不善,就順流前往用不了三個時辰便可以到達泗州,只需要防住對方的火箭來燒船便立於不敗之地。

對岸的隊伍看到王靜輝地船停下來後,便也停住高聲問道:“此船上可有楚州軍州事王學士?在下捧日軍都虞候謝封,奉太后諭旨召駙馬緊急前往汴都!”

林護衛一聽對方來頭不小,居然是個禁軍都虞候,但還是不放心的問道:“你說是奉太后諭旨,可有信物!”

謝封高喊道:“這裡有太后手諭,在下綁在箭上射到船上,你們讓出地方來!”

林護衛聽後便讓他的人將船樓一塊讓出來,就聽“嗖”的一聲,一支綁着黃色紙卷的利箭釘在船樓上,林護衛暗讚一聲好功夫,便叫人把上面的黃色紙卷取來,打開應着火把的光亮一看上面真還有曹太后的印押,便急忙把太后手諭送到王靜輝的船艙中。

王靜輝在船艙中也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心中還奇怪怎麼曹老太太費這麼大勁來找他幹什麼?莫非爲了濮議那檔子糊塗帳來找自己泄憤?!想到這裡就暗暗叫苦,感覺這老太太的火氣也實在是太火爆了,自己可要有大麻煩了。

林護衛把曹太后的手諭交給王靜輝,他打開一看臉色都變了:“聖上身體欠安!召駙馬速速回京!”下面還有太后的印押和樞密院簽發的金牌快遞的印鑑。

王靜輝就是不認識曹太后地印押,但對樞密院地印鑑可是熟識的得很,知道這肯定不是假貨,便立刻對林護衛說道:“林護衛。快快將船靠岸!”他心裡面都有點發毛了:他走地時候還給英宗趙曙做過檢查。沒有發現什麼不對的地方,怎麼會變成這樣?!

靠岸後。那個叫謝封的都虞候見到王靜輝後便單膝跪地說道:“參見駙馬!請駙馬隨屬下速速前往汴都,太后、韓大人、富大人等都在急盼駙馬回京!”

王靜輝上前扶起謝封說道:“謝將軍不用多禮,現在聖上怎麼樣了?”

謝封說道:“駙馬,此處不便。屬下也是不知內中詳情,等到了汴都就知道了!”

王靜輝一想也是,這可不是一個都虞候所能夠清楚的,不過他眼角一瞥看到謝封內裡地衣服邊角上有一抹黑色,才意識到這傢伙多半是和林護衛差不多,都是宮內的人,這一抹黑色正是宮中負責巡邏禁軍的服裝上那隻黑雕的翅膀,登下什麼疑慮都退了:英宗趙曙果然出事了!

王靜輝知道英宗趙曙身體的病情實在是耽誤不得,老丈人無論在哪個角度上來說都是對自己極爲重要的人,他要是有什麼問題。那以後的事情可就難說了,他急忙對林護衛說道:“林護衛,這艘船先交給你的副手,讓他們開往汴都待命,你我先乘馬去汴都!”

王靜輝身上這一身便服不便騎馬,便又回到船艙中換了一身衣服,順便將書案上的那些手稿收拾一下打包帶走,而林護衛也叫來了他的副手。趁這段時間做好安排,隨後便和王靜輝分乘兩匹謝封手下讓出來地兩匹快馬順官道北上。

王靜輝和謝封一行人沿途憑着樞密院的令牌連續換乘快馬直奔汴都開封,謝封他們爲了追王靜輝可是連續追了兩天一夜,這一路上也着實讓他們受得了,不過他們都是從拱衛汴都的幾十萬禁軍中層層選拔上來的,都是這個時代頂尖的戰士還算撐的住。但對於駙馬,謝封他們心中可是一點兒底也沒有。

這個時候王靜輝經過莫名其妙改造後的身體優勢顯露出來了,雖然是第一次這麼騎馬快趕,但他居然能夠承受的住,到了樞密院設置在各地地專門驛站,匆匆吃喝後便立刻換馬上路,而且不顯疲態,不像他們所見過的那些書生那樣吃點苦就哭天喊地撒潑不走了,這讓謝封和林護衛心中佩服的很,不過事出緊急他們一路上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幾十個人悶不吭聲的俯在馬背上向前趕路。

高強度的趕路這對於王靜輝來說不算什麼,但英宗趙曙地身體狀況卻讓他非常擔心,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老丈人的病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在這個缺少現代化醫療手段的時代,他也只能帶着老丈人碰運氣,比其他的太醫強不了多少,可以控制病情的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能夠早一步趕到便多一份希望,他現在已經沒有功夫去後悔再在汴都賴上兩天陪公主了,只希望老丈人能夠堅持到他回來。

英宗趙曙對他的重要性,王靜輝就是用腳趾頭也能夠想出來,韓琦等大臣畢竟是歲數老了,歷史上就算神宗趙頊不把他們趕出朝廷中樞,他們也不可能幹多久,至於潁王趙頊本人,他雖然也很重視和潁王趙頊的關係,但畢竟趙頊還是年輕氣盛,其中的變數可要比他老丈人差遠了。這一路上王靜輝越想越急,恨不得肋生雙翼飛回汴都開封,不過好在快要到陳留了,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趕,在陳留換馬最多一個時辰便可以到達汴都了。

有謝封的金牌開路,輕鬆的便將開封已經封閉的城門叫開,一行人匆匆進城直奔皇宮。王靜輝在宮門外跳下馬,旁邊的守衛一看是謝封回來了,便上前說道:“謝統領,富大人說過了,如果駙馬回來了,便讓小的直接帶進宮,您可以到樞密院繳令便可!”

謝封指着旁邊的王靜輝說道:“這位便是駙馬,快帶進宮去,免得誤事!駙馬,小的先去繳令了!”便匆匆告辭了。

王靜輝在更換了三個領路人穿越了重重宮門後來到了他所熟悉的福寧殿,這一路上到處都是巡邏的皇帝親衛兵,就是傻子也知道皇宮內部的氣氛非比尋常,這更讓他擔心了許多。來到福寧殿後的寢宮,王靜輝第一個便看到了本已經準備去蔡州的文彥博,這更讓他心中一沉:文彥博是兩朝重臣,現在居然出現在這裡可是大大的不妙!

文彥博還是那張萬年寒冰臉,不過今天的臉色遠比平時沉重的多,讓人看起來更加的不舒服。他對王靜輝說道:“駙馬來了,快隨我進去,太后已經久候多時了!”

第1章 英雄第167章 種子第308章 暗流第246章 燃燒彈第279章 矛盾第308章 暗流第50章 進策第44章 目的第143章 言弊第318章 藉口第83章 思慮第63章 路難第405章 牛刀小試第428章 安內第25章 技驚四座第163章 雙刃劍第323章 倒計時第119章 體檢第192章 難耐第49章 彌合第97章 捷報第20章 言論之防第251章 乘風第19章 蜂窩煤第4章 鑑寶第235章 教誨第280章 毒藥第378章 風起雲涌第286章 契機第396章 變局第307章 投身第227章 狀元第297章 擴張第410章 鐵與血第380章 功成第115章 退讓第204章 激將第385章 官制改革第271章 重建第48章 治療(下)第293章 質疑第271章 重建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369章 奴隸第128章 借雞生蛋第224章 大力支持第368章 後院起火第76章 裝備第4章 鑑寶第363章 團聚第394章 生疑第243章 測度第154章 軍火第144章 最後的寧靜第246章 燃燒彈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54章 上邪第418章 新政治勢力第362章 分裂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46章 收官第417章 格局第149章 利之所在第47章 人口販子(下)第70章 漸變第48章 治療(下)第263章 遇襲第115章 退讓第328章 歸宋第269章 應對第189章 說親第203章 決絕第27章 新年第197章 搶劫第280章 毒藥第63章 路難第335章 定西軍第261章 答辯第143章 言弊第174章 質疑第158章 芥蒂第288章 序幕第414章 做戲第356章 圖謀第197章 搶劫第393章 扯動第39章 盤算濮議第420章 馬屁第23章 請帖第153章 空頭支票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291章 蛻變第387章 法律第81章 賜婚第64章 懇求第232章 武策第122章 曹太后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432章 劫船第295章 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