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體檢

老丈人的身體是第一大事,他的健康也關係到王靜輝以後計劃的實行,這種事情如果落在潁王趙頊身上,那其後果真是讓人很難預料,無論是從蜀國公主和自己的關係上,還是現實的需要,他都必須盡力保住趙曙的生命。

王靜輝這次受召回汴都開封,除了要向朝中大員推薦王韶這個軍事奇才,對免役法進行說明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任務便是對英宗趙曙的身體進行一次細緻的檢查,以便他對趙曙的身體狀況有個比較詳細的瞭解。

歷史上的英宗趙曙早就在治平四年正月的時候去世了,現在由於王靜輝的插入,他多活了一年,並且通過王靜輝的觀察,趙曙的氣色還是不錯的,這在平常人眼中,趙曙繼續執政兩三年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過此時王靜輝最擔心的便是自己老丈人的身體狀況,因爲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幾乎沒有什麼徵兆,都是突發性的,他甚至懷疑幾年前仁宗在垂拱殿突然駕崩就是因爲他也患的是心腦血管疾病。比仁宗更爲糟糕的便是趙曙的身體實在是太弱了,一箇中年人動不動就生病,可見他的抵抗力和身體素質有多差了。

王靜輝走進自己的藥房,這裡雖然很小,但所需之物一應俱全,這也是拜中醫用具向來都很少,都是看醫者的水平,不像西醫那樣離開必要的裝備就活不了,連看病都不會了,尤其是像心腦血管或是內科病症。西醫離開了裝備根本就沒有辦法來判斷到底是身體的那個器官或系統出了問題。

王靜輝打開房中的一個箱子。那裡面非常整齊地碼放着基本封皮泛黃地書冊,這是他通過自己的身份。在贏得了趙曙和韓琦地同意後,才從校正醫書局中借出來的幾本醫書孤本,這些書冊在別人眼中可能是一堆廢紙,但在他的眼中簡直就是無價之寶。這些在後世只有傳說中出現過的醫書就擺放在他面前。

在這個時空可沒有現代化地醫學設備和特效藥來對心腦血管疾病進行檢查和治療,而且這種病症也不是能夠治癒的,好在中醫在這種疑難雜症面前有非常好的療效,對現代化設備的依靠比較少,不然王靜輝可就束手無策了。並且他還有一個好處便是校正醫書局裡面的藏書可以供他借閱,這可是一個寶庫,這些醫書最早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用竹簡寫成的醫書,都是前人上千年的積累,裡面的內容豐富多樣,王靜輝這隻箱子中裝的便是基本關於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地書籍。這是也是中醫的奇蹟。放在這個時代,除了中醫對這種病症還有能力控制外,其他地方文明的醫學還處於夢寐狀態,這也是激發了王靜輝打算推行中醫文明,徹底把西醫扼殺在胎兒狀態。

現在王靜輝針對英宗趙曙的身體狀況,也只能期待能夠依託自己的醫學水平結合這些珍貴的醫學書籍資料來產生奇蹟了。王靜輝在藥房中除了按照手頭上一些醫書中所列的藥方進行配藥外,還要對其進行品嚐以試藥性如何,給自己的老丈人服用地藥物必然要小心。如果出了什麼簍子可就糟糕了。

人們都認爲中醫還是老的好,同理“中醫書籍”也是老的好。如果說看中醫選擇老中醫還有道理,但後者則不見得是正確了,尤其是後世武俠小說中的一些描寫更是誤人子弟,其實中醫典籍中的錯誤也是比比皆是,一定要從中學會分別。王靜輝自己出身於後世的中醫家族。對此自然是明白地,這些珍貴的典籍固然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但中間的錯誤也是很多的,尤其是他按照這些典籍中的藥方給老丈人開藥,那更需要慎重,中間嚐嚐藥性那是難免的了。

王靜輝在藥房讀書配藥的時候,蜀國公主也從皇宮中回來了,這段時間她每天都要進宮陪伴太后和皇后,王靜輝還沒有到汴都前,她大多數時間都是住在皇宮中的。不知不覺中她和王靜輝成家已經一年多了,本來宋朝慣例駙馬很少被調離汴都開封到外地出任地方官的,大多數時候都是頭上掛個虛銜度日,駙馬有着無上的榮耀,但卻是一個埋葬政治才能的墳墓,但丈夫在她的眼中是一個可以經天緯地的人才,儘管成爲駙馬後,這個外戚的身份依然沒有阻擋父皇對他的任命,可見對其之器重。

不過聖眷在身也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可苦了她這個公主了。趙淺予自出生長大都是在皇室重要成員下無微不至的呵護下長大的,她對曹太后和高皇后的依戀不是幾句話便能夠說清楚的。王靜輝被放任外地,她作爲妻子還是選擇了離開從小到大呵護她的長輩,義無反顧的跟隨着丈夫,但心中的那份失落無論如何也是不能抹除的,不過好在自己的丈夫對自己簡直是倍加愛護,才彌補了這份失落。這次回汴都來陪家人過年,這中間少不了丈夫的善解人意,更讓她知道自己託付終身的選擇沒有錯。

蜀國公主回到駙馬府後,問了管家王福後才知道王靜輝從王安石那裡回來後就進了小藥房,到現在還沒有出屋。趙淺予知道丈夫雖然有着駙馬的榮耀,也頂着大宋最年輕的學士,同時又是個富甲一方的商人,但在他的心中只想當個懸壺濟世的郎中,若非機緣巧合,恐怕他早就不知道隱藏在人海中的那個角落當一個名醫了。

蜀國公主來到廚房,今天她還特意向宮中的御廚請教了幾道小菜的製作方法,正好拿來給丈夫開開胃口。對於蜀國公主親自下廚房,駙馬府中的僕役早就見怪不怪了,這兩口子似乎對廚房有着特殊的愛好,兩個人經常下廚房給對方做一些小吃。連他們有時候都能跟着沾光。他們的手藝還真地不錯,連那幾個大廚品嚐之後都讚不絕口。

蜀國公主端着自己精心準備地小菜來到小藥房。打開門後看到王靜輝還在那裡一邊看書,一邊配藥,還不時的品嚐一下草藥地藥性。蜀國公主笑着說道:“夫君,還是不要嘗那份苦藥了。看看我新做的小菜味道怎麼樣?”

王靜輝擡頭一看原來是蜀國公主站在房門口,手裡端着一個托盤,上面有三道看上去挺稀奇的菜餚,他知道這一定是嬌妻在皇宮中的收穫。潁王趙頊早就和自己說過,蜀國公主在回汴都這段時間,對下廚有着特殊地愛好,英宗趙曙和曹太后、高皇后非常寵愛蜀國公主,大手一揮便是宮中的御廚都圍繞這她一個人轉,複雜的菜餚做法她是學不會的,但能夠在當今大公主面前展示自己的御廚們可不會被難倒。絞盡腦汁創出了不少製作簡單但味道爽口的菜餚供蜀國公主來學習製作。

王靜輝接過托盤,小心的放在一旁的矮几上,雙手抱着蜀國公主說道:“娘子怎麼又下廚了?交給那些大廚幹不就行了嗎?你也都累了一天了,要好好休息!”

蜀國公主聽後心中充滿了甜蜜的感覺,輕聲說道:“看見夫君這麼辛苦,淺予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給夫君你準備些可口的飯菜了。夫君還是趁熱嚐嚐,看看我今天新學會地菜式味道怎麼樣!”

王靜輝握着蜀國公主的小手說道:“只要是公主做的。我都喜歡吃!”看着蜀國公主那張猶如紅蘋果的臉龐,他在嬌妻的額頭上輕輕的吻了一下,然後把她輕輕的按在矮几旁的椅子上,說道:“夫人,你也忙了半天了,咱們一起來嚐嚐。等改天爲夫也做幾道新鮮地菜式給夫人嚐嚐!”

對於丈夫親暱的動作,蜀國公主雖然成家一年了,但還是像當初那樣心中有些慌亂,臉龐更熱了,不過王靜輝的體貼更讓她心動。在兩個人獨處的時候,王靜輝經常喂蜀國公主吃飯,弄得她即感到好笑,又是很甜蜜。

兩個人在吃飯的時候說起這一天的經歷,不時地從房中傳出一陣笑聲,當蜀國公主問起王靜輝怎麼這麼晚了還要在藥房配藥的時候,王靜輝對她說道:“明天我想進宮面聖,對聖上的身體再檢查一下,看看聖上是否健康,以備不測。”

蜀國公主知道丈夫醫術高超,年初英宗趙曙的那場大病確實讓所有的皇室成員和大臣都着實的擔心了一場,當時如果沒有王靜輝的話,那趙曙十有八九會不治身亡。英宗趙曙的身體虛弱也是大宋統治高層的隱憂之一,這個蜀國公主自然知道,所以聽到王靜輝正在爲入宮給父皇看病的時候,當然是極力支持,正好明天和自己一起入宮。

第二天,王靜輝退掉了本來在東陽郡王府的詩詞宴會,在蜀國公主的說項下進宮去了。東陽郡王趙顥與潁王趙頊雖然是親兄弟,但兩人性格卻是南轅北轍,他不同於哥哥這麼關注國事,自己的身份使他從小就自覺的遠離權力,只是忘情於文學當中,他的圈子大多都是當世的文豪、畫家和詩詞名家,東陽郡王府這樣的宴會是很多的。

王靜輝推掉東陽郡王趙顥給他專門舉辦的宴會,心中還是非常不好意思的,原本他打算晚上進宮的,但老婆蜀國公主聽說他想要給英宗趙曙檢查身體的事後,立刻讓管家王福到他哥哥趙頊那裡送信,讓趙頊安排好王靜輝進宮的事情,最後定下來的便是上午去,他也只好推掉宴會的請帖,雖然很過意不去,但他還是寫了兩首詞送給趙顥,以表達他的歉意。說實在的,王靜輝對宋朝的宗室還是非常欣賞的,他們不像別的朝代一樣爲了皇位的權力而發生兄弟反目成仇,非要到不死不休的地步才罷手,他們大多數都像趙顥這樣非常自覺的遠離權力,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都非常密切。甚至在這些重要的皇室成員的眼中,皇位在他們手中成了燙手山芋,碰見了都是推辭,英宗趙曙便是一個例子。趙曙便是在韓琦等大臣的強力要求下才繼承地皇位。他也是繼太祖趙匡胤之後第二個被黃袍加身地皇帝。雖然不知道他們心中是怎麼想的,不管怎麼說宋朝還沒有發生過爲了皇位而誅殺或放逐皇室親族地事情。在封建皇權至上的時代,這是極爲罕見的,也有利於國家的穩定。

東陽郡王趙顥受到王靜輝地致歉信後,並沒有怪罪王靜輝。相反他還打算和王靜輝一起進宮看望英宗趙曙,這讓王靜輝對趙顥的產生了很大的好感。

“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也許這句話並不是這麼絕對,這也歸功於宋朝的開創者在開始的時候便定下了比較完善的制度,也許趙匡胤定下的這些制度並不是每一條都是好的,像廂兵、嚴酷的壓制武將等等政策在百年後便成爲制約宋朝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但相對於其他中國地王朝,宋朝的起始制度卻是最開明有效的,也是最有長遠眼光的,要不是周圍強敵太厲害。不時的騷擾加上天災的干擾,也許宋朝將會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可能突破千年王朝更替怪圈的朝代。”王靜輝心中暗暗的想到,也許他地力量非常弱小,但現在他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王朝更替的怪圈在宋朝上演的,更加不允許那些野蠻的遊牧民族來破壞這迷人的宋朝文明,保護自己的子孫不受到異族地奴役。

第二天一早,王靜輝便進宮來到他常到的福寧殿,和他一同等候英宗趙曙到來的還有趙曙所有的直系子女。除了三個兒子外,英宗趙曙還有三個女兒,其中徐國公主在他和蜀國公主成婚後不到兩個月便出嫁了。王靜輝看看周圍這些皇室重要成員,便知道趙宋皇室對英宗趙曙身體狀況的重視程度,太醫院也有非常傑出的醫生可以爲趙曙檢查身體,但去年是王靜輝一手把趙曙從鬼門關里拉出來的。再加上他又是皇帝所最器重的駙馬,所以纔對王靜輝檢查趙曙身體的事情給予了最高的重視。這中間也少不了太醫首領孫用和的推薦,對於王靜輝手中的那幾樣小玩意兒,老孫同志可是惦記的很,這次他也領着五名太醫在旁邊。

王靜輝給老丈人量過血壓,聽過心肺功能後,覺得趙曙身體的各項指標還都算正常,但僅憑這幾件非常簡陋的監測手段還是不行的,最主要的還是依靠把脈,通過趙曙的脈相來對他的身體狀況作出最後的判斷。加上孫用和帶來的五個太醫,他們七個人分別都對趙曙把過脈後,便在福寧殿偏殿的一間屋內進行閉門討論,分別把自己的意見和結論說出來。

可能是在仁宗暴斃事後,英宗趙曙曾經嚴厲處置了幾個當時給仁宗看病的太醫,讓他們到很遠的海邊去釣魚的結果,幾個太醫的意見和結論都很保守,王靜輝一看便知道這些太醫已經被趙曙先前處理的那幾個太醫個嚇壞了,心中不免有些感嘆。

宋朝的技術官員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像這些太醫也只能身穿綠色官服,“紫、緋、綠”這是宋朝官服品級的第一感官,而且升遷等方面十分困難,待遇也非常差,甚至連婚姻都加以限制,不允許技術官員與宗室通婚。慶曆三年延安郡王趙允升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翰林醫官許希之子,多事的御史中丞王拱辰就上書彈劾這項婚事,結果最終這樁婚事以流產爲結局。王靜輝想到這裡甚至還惡意的想到,那個鳥人王拱辰是不是得罪了這幫醫官而最後有病得不到最好的醫治而喪命。

王靜輝當初進入校正醫書局也是名技術官員,在這樣的制度下王靜輝還能夠成爲駙馬,這也是多虧老丈人事先下了功夫,還有他的詩詞大家的身份也淡化了他的初始身份,這才與蜀國公主結爲連理之好。

王靜輝把孫用和給拉到一旁,他和孫用和的兩個兒子關係十分密切,在修訂醫書的時候曾經有許多功勞都讓給他們兩個人,爲此孫用和也是十分感激這位駙馬的。在王靜輝的一番勸慰下,孫用和代爲說項,這才使那幫御醫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說了實話,幾個人在屋中辯論了半天才最終確立了英宗趙曙的治療方案,從日常用藥到吃飯作息等等方面都給出了詳細的建議。

王靜輝看着這開出的長長的治療方案,心中不免感嘆到:“自己能夠做到的也只有這些了,以後就看老天的安排了!”他終究還是要離開汴都開封會楚州的,所以他把血壓計交給了孫用和,並且教會了他使用方法,讓他每天都給趙曙量血壓,如果要是有異常情況也好及時做準備,王靜輝也是名醫了,但他不是神仙,對與趙曙的健康他雖然希望朝好的方向發展,但能不能如他所願,他的心中一點兒底都沒有。

第223章 收帳第428章 安內第299章 范進中舉第349章 道義第302章 取捨第257章 變而變第129章 銷路第346章 殺伐西夏(十)第87章 戰報第422章 根本第401章 急流勇退第31章 安排第335章 定西軍第55章 難治第172章 以史爲鑑第202章 攻守第357章 迷霧第204章 激將第426章 圈套第220章 三封信第167章 種子第158章 芥蒂第321章 經濟評論第173章 拒受第360章 政治交換第103章 準備第254章 沈括改行第327章 埋伏第115章 退讓第401章 急流勇退第271章 重建第158章 芥蒂第206章 兵敗第333章 緩兵第72章 妙用第26章 漣漪第357章 迷霧第239章 沉醉第142章 不速之客第141章 因勢利導第183章 情報第214章 蘇頌沈括第95章 徵兆第29章 文化產業第288章 序幕第185章 教訓第187章 烽火第312章 反治第382章 泛舟西湖第365章 叛亂第175章 聯手第54章 上邪第127章 利誘第380章 功成第212章 正名第145章 急招第38章 收徒第66章 互援第135章 互算第97章 捷報第340章 殺伐西夏(四)第222章 火器之王第371章 軍制改革第315章 完勝第329章 削藩第412章 抉擇第10章 孤寂第363章 團聚第260章 紅利第164章 推託第9章 揚名第85章 外放第295章 主戰第362章 分裂第101章 來信第181章 擴張的心臟第399章 接力第301章 設套第197章 搶劫第68章 平息第94章 農書第85章 外放第271章 重建第170章 預示第391章 突襲第39章 盤算濮議第332章 送行第8章 起步第115章 苦惱第111章 巧合第17章 身份第1章 英雄第136章 科舉第242章 地產第142章 不速之客第164章 推託第391章 突襲第157章 十里送行第250章 堅持第70章 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