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

趙仁當然不會聽任何解釋,格里高利七世從一開始就錯了,只要東方港受到威脅和傷害,那無論是大宋還是趙仁都會第一時間的把怒火撒到羅馬城的頭上。

如果是羅馬人做的,是羅馬教廷做的,那趙仁出兵沒有任何問題,如果不是…………那便是羅馬沒有保護好大宋的東方港!

外交?不存在,弱國無外交!

羅馬這個教皇國在大宋這個龐然大物的眼中那裡有外交的存在?

只要東方港受到一點損失,那來自大宋的南海艦隊以及來自方丈洲做生意的“商船”隊便會在趙仁的調配下組成聯合艦隊。

他們沒的目標只有一個,進攻羅馬城!

當大量的宋軍士兵從艦隊中走出來,當大量的士兵從東方港向羅馬城趕去,這個城池就基本上淪陷了。

趙仁早就派出使者警告過羅馬教皇國以及亨利四世,無論羅馬帝國自己斗的如何,前往不要危及東方港的安全,因爲東方港不光是泰西州的,更是宋帝國在西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即便是趙仁打過了招呼,還是有人動了東方港這塊蛋糕。

於是早已推演過,並且演練過的聯合艦隊便從臺伯河進入了羅馬城,沒有任何的警告,沒有任何的戰書與國書,甚至沒有任何的消息泄露。

艦隊直接要求羅馬城投降,要求教廷承擔責任,要求教皇出來登上大宋的囚車前往大宋受審,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商量餘地。

羅馬的軍隊剛剛組織起來準備反抗,就“迎接”了艦隊的火炮,大量的實心彈摧毀了羅馬的城牆,塔樓,城堡,接着便是爆炸彈的襲擊。

近千人在第一波進攻後被撕成碎片,清理出了一片登陸區域之後,接着便是宋軍登陸開始了地面作戰。

火炮依舊在不斷的發射,每一發炮彈都是對羅馬人的一次摧殘,摧毀了他們的軍隊,摧毀了他們的防禦,也摧毀了他們心中的最後防線。

宋軍推進的速度很快,火槍不斷的發射,不斷的收割着羅馬軍隊的生命,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火力全開”的宋軍。

冷兵器與熱兵器直接的碰撞是不堪一擊的,宋軍的火槍已經非常成熟,幾乎做到了三息一發的恐怖程度。

最後還在堅持的軍隊也全部投降,任何拿着兵器的人,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都會被宋軍列爲敵人。

宋軍用當地人漢話並且通告羅馬人,大宋的士兵不會濫殺無辜,更不會進行劫掠,無家可歸的人可以到真神教的教堂中躲避,等待覈查!

整個羅馬城已經被宋軍封鎖,他們的主要目的不是來報復,畢竟東方港的損失很大,但大多是在基礎設施或是經濟上的,並沒有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

宋軍的目標只有一個,羅馬教廷,羅馬教廷的所有神職人員。

教皇國之所以叫教皇國,那是因爲教宗領導了這個國家,教皇是這個國家的領袖,所有的一切責任自然應該由教皇來承擔。

而這個時候格里高利七世居然消失了,並且一同消失的還有羅馬教廷中的主教們,顯然他們是通過地道逃走了。

那問題就很明顯了,下令襲擊東方港的人就是他!

所有的矛頭都被指向了格里高利七世,羅馬城被泰西州所控制,趙禎不打算把這裡變成泰西州的土地,但羅馬的地理位置相當好。

他實在有些不忍放棄這個位置,並且邊上就是東方港,幾乎能給羅馬城提供來自大宋或是泰西州源源不斷的支援。

並且羅馬的位置正好位於現在羅馬帝國的中間,自從東羅馬帝國被吞併之後,整個羅馬帝國便開始躁動了。

陷入混亂的不再是施派爾的周邊地區,也不再是幾個小國,而是整個羅馬帝國。

某人爲了混淆視聽,開始不斷的挑撥各個諸侯國之間的關係,當然是要打着幫助亨利四世的旗號來做的。

亨利四世在起初對趙仁非常的相信,甚至把自己最爲忠心的屬下交給趙禎以及黑手,運作方式非常簡單,就是在亨利四世攻伐周邊諸侯和領主的時候,挑撥較遠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

只有在混亂中才會產生秩序,新的秩序是什麼?當然是以亨利四世爲主的統一帝國。

只不過讓亨利四世沒想到的是,挑撥戰爭的代價會很大,尤其是在遭到背叛之後,整個羅馬帝國陷入了混亂。

在趙仁覺得他足夠強大的時候,發動了致命一擊,把亨利四世的謀劃公之於衆。

羅馬帝國在這個消息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原來年輕的皇帝在得到了真神教的加冕後,在得到了宋帝國的幫助後,居然打算拋棄羅馬帝國原有的制度,打算消滅所有的諸侯國成爲一個凱撒式的人!

這當然是不能答應的,不光不能答應,還要推翻這種皇帝,因爲他已經觸及到了所有貴族,領主,諸侯的權利!

於是羅馬帝國的內戰全滿爆發,雖然名義上是諸侯領主們聯合起來推翻亨利四世,但事實上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人心中的慾望,骯髒,黑暗一旦與政治接觸到了一起,那立馬就會變成最讓人無法直視的醜惡。

每個人都不希望亨利四世成爲獨裁皇帝,但每個人都想讓自己成爲獨裁之人。

至於人民的未來,至於羅馬帝國的未來,誰會去關心呢?

西方世界拉開了一場混亂的帷幕,每一個諸侯都希望自立爲王,即便是羅馬帝國四周的國家也希望從中分一杯羹。

而混戰的開始便是大宋獲取源源不斷財富的時候。

無論是趙禎還是趙仁都在等待這一天,都在等待西方陷入徹底的混亂,在這個時候,泰西州的軍隊就能出現在西方的土地上維護自己的利益。

戰爭是血肉屠場,同樣也是財富之源,大宋的貨物在西方成爲最暢銷的東西。

戰爭伴隨着掠奪,大量的財富會聚集到極少部分的人手中,於是已經被大宋培養出足夠見識以及奢侈的西方人開始了大肆採購。

而泰西州的軍隊出現在西方,唯一的目的就是俘虜一個人,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

是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了,一點羅馬帝國失去自己的皇帝,那這場混戰便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

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二百章真相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