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

西方世界已經被攪得如火如荼,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羅馬帝國已經陷入混亂之中,大宋的武器如同流水一般向羅馬帝國匯聚,這時候已經不是他們自己在控制購買的數量,而是源源不斷的需求。

當戰爭開始打武器裝備的優劣,打武器裝備的數量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是開始打的國力了。

而當亨利四世企圖要統一整個羅馬帝國的時候,和他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畢竟現在的羅馬帝國並非正統意義上的羅馬帝國。

長期的分裂和諸侯制,使得這裡的人充滿了對帝王寶座的慾望。

之前的法蘭克尼亞王朝雖然是帝國的皇朝,但實際意義上與諸侯國區別不大,只不過是在對外戰爭的時候,皇帝能夠領導各國的聯軍而已。

地方上的政策或是稅收與皇帝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當然也會進貢,只不過在數量上實在太少了些。

這也給了諸侯國們以積攢力量的機會,雖然漢家的歷史上也有這種類型的分封制,可封國的數量和質量都無法與中央相比。

這才導致了諸侯會有叛亂,會爭奪地位,但國家的統一卻是最優先的前提。

羅馬帝國在多年以來已經達成了一種共識,所有的諸侯國都不會主動去發動戰爭,因爲即便是攻陷了王朝的國都又能如何?

還是要去羅馬加冕,還是隻有原本的土地,最多稍稍擴大一些領土,可隨着時間的推移,四周的諸侯國,領主,貴族們又會不斷的蠶食。

但現在不同了,亨利四世在攻陷了四周的小領主,小貴族,小諸侯之後,便打出了統一整個羅馬帝國的旗號,開始向大諸侯國用兵了。

原本他認爲自己的軍隊應該所向披靡,所有的抵抗都會在強大的皇帝近衛軍前灰飛煙滅,但結果卻相去甚遠。

亨利四世仿照了大宋的兵制,用募兵替換了役兵,他非常清楚的認識到一個問題,用錢僱傭來的士兵要比依靠信仰和忠誠抽調來的士兵更爲勇猛善戰。

有些士兵甚至願意一輩子以作戰爲工作,從中賺取豐厚的報酬,但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用錢招募來的士兵開銷巨大,成本高昂。

當他不斷的獲勝,不斷的佔據富庶的地區時,軍隊規模的龐大對於亨利四世來說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當他擴張的步伐受到阻礙時,當那些諸侯國,大小領主團結起來的時候,他的擴展腳步便開始逐漸放緩。

尤其是在武器裝備上不在佔據優勢的時候,推進的速度明顯放緩的時候,亨利四世在財政上遭遇的危機便更爲強烈了。

從他發動統一戰爭開始,趙仁就寫信明確的告訴他不是時候,他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強大。

準備的時間太短了,即便是大宋在當初進行一場大戰時也要準備數年時間,何況是法蘭克尼亞王朝?

但亨利四世一意孤行,他的執着完全用錯了地方,他只需要趙仁給他承諾的加冕,給他名正言順開始擺脫羅馬教廷的力量。

於是作爲守信用的人,趙禎按照當初的約定去做了,派遣了真神教的祭祀前往了施派爾給他進行了加冕。

即便如此趙仁還是在最後提醒了他,但亨利四世並沒有再次相信老朋友的提醒。

他以最快的速度發動了統一戰爭,他希望在段時間裡統一整個羅馬帝國,在段時間內席捲整個羅馬帝國的土地,讓土地上的那些諸侯國望風披靡。

說到底還是亨利四世太過崇拜力量了,在他看來,絕對的力量可以做到一切,甚至是讓上帝給自己擦鞋。

www ☢TTKдN ☢¢○

但事實上,這世界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力量,法蘭克尼亞王朝的軍隊是需要錢財堆積起來的,快速的擴張土地和劫掠當然能給他們帶來財富和土地,但這並非是長久的。

亨利四世的軍隊有一個致命傷,他們的武器裝備和軍餉佔據了亨利四世最多的支出,以至於他不得不把其他地方的財政支出給減少甚至是取消。

這樣也就導致了後方物資的匱乏,市場環境的惡化,繼而導致了交易的減少,人民沒有錢財消費,甚至於不得不從城鎮中搬離到農村去生活。

而如此一來,稅收必定會減少,稅收優勢維持軍隊運轉的重要所在,於是原本強大的法蘭克尼亞軍隊在統一羅馬的時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沒錢了!

四周的諸侯國開始團結起來對抗亨利四世,因爲他們不想成爲東方商人口中的那些宋帝國勳貴。

這是他們爲數不多的機會了,只有團結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於是他們成功的抑制了亨利四世進軍速度。

同時派遣了大量的使者以不費的價格從“特殊”的渠道中購買到了宋帝國的武器裝備。

雖然價錢有些高,但他們卻能承受得起,相比失去自己的領地,這些錢花出去了又有什麼不好?

時間拖的越長,佔據對他們越有利,相反對亨利四世來說卻是極爲危險的事情。

最終這場攻伐在泰西州的軍隊抵達羅馬時徹底亂套了,原本還只是亨利四世單方面挑起的統一戰爭,主要的矛盾和敵人也集中在了利益雙方的身上。

可羅馬教廷在這個關鍵時候下令教皇國進攻了東方港,他們希望通過羅馬帝國的內亂來混淆視聽,把罪名栽贓到亨利四世的身上。

如此一來格里高利七世便可渾水摸魚,一舉兩得既能讓宋帝國與法蘭克尼亞王朝交惡,又能一舉重創泰西州,並且收回東方港!

但可惜的是,趙仁沒有派出使者調查,或是責難任何人,他直接派遣了大宋最爲強大的南海艦隊,夥同方丈洲的“商船隊”發動了進攻。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首先在第一時間摧毀了羅馬帝國所有的海上力量,任何海上飄着的船隻片板不得下海。

在此之後更是命令艦隊進入臺伯河直趨羅馬城!因爲這座城池就在臺伯河下游,跨臺伯河兩岸。

臺伯河的水很深,完全可以同行海船,爲了萬全,除了必要的東西之外,所有的重物都被艦隊拋棄,使海船提供了最大的漂浮力。

當猛獸一般的艦隊進入羅馬城,並且炮擊了連接羅馬城的橋樑後,格里高利七世徹底驚慌了,他沒想到趙仁根本就不去調查自己精心設計的計劃,而是直接出兵羅馬了…………

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