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

隨着話題的延續,趙禎發現費薩爾管理阿母城的辦法中有許多非常先進的想法,並且也付諸於實踐,這是大膽到大宋的官員都不敢效仿的地步。

比如在城中設立專門的巡查官員,每天巡查的城池的同時,也在爲城中的商賈和百姓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就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政務處理一般,在大宋地方上的政務都是直接有衙門處理,哪有派人巡查同時上門處理的。

但就是這樣的舉動,使得城中的矛盾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被消滅於無形之中,房舍的越界,百姓之間的矛盾,等等諸多會引起不滿和動盪的事情都被費薩爾輕鬆化解掉。

並且還在不斷的優化,使得城中的矛盾被降到了最低,同時犯罪的可能性也被降到了最低。

對於這樣的人趙禎是尊重的,他的能力已經完全能夠勝任阿母城城主,事實上他採用的管理辦法是漢家文明中最爲傳統,也是最爲典型的“無爲而治”。

對待所有人都是一個態度,只要不觸犯阿母城的規矩,那你在城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法無禁止即自由。

在這裡人的行爲可以受到道德以及良心的約束,但也完全可以不受約束,許多時候的選擇還是依靠自己的本心。

這樣的制度好嗎?蔡伯俙問過趙禎,而趙禎的回答是:“好,也不好。”

阿母城的制度只適合阿母城,若是在大宋推廣,其代價就是地方上一團糟,朝堂上不問世事,沒有精準的管理辦法,沒有科學有效的手段,只依靠強大的威脅而對人施加以最基本的規矩約束,這樣的城池是自由的也是可怕的。

如果沒有了大宋和塞爾柱的支持,若是沒有繁忙的絲綢之路,那阿母城將會變得一團糟,同時成爲一個巨大的鬥獸場,而費薩爾的腦袋也一定會被人摘下當球來踢!

與費薩爾的談話是相當有意思的,這個中亞人常說自己是突厥的後裔,這在趙禎看來是可笑的,現在早已沒有了突厥這個說法,即便是塞爾柱人也不願把自己歸納到突厥體系中,雖然他們的祖先是。

突厥是被漢家文明趕到西面的,在西面他們展現了強大的一面,但這同時也在說明一個道理,漢家文明要比他們的祖先更爲強大。

費薩爾小心的描述着阿母城的未來,他的猜測與趙禎的猜測不謀而合,以後的阿母城只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繁榮,而阿母城的管理者也會越來越受到尊重,當然塞爾柱以及大宋也會從阿母城賺到越來越多的錢。

這是一個三贏的結果,而前提是大宋與塞爾柱之間形成一種盟約,一種因爲利益而牽絆在一起的盟約。

瞧見費薩爾小心的模樣,趙禎就知道他的內心真實想法,他不是作爲說客而來的,相反他是爲了自己而來,爲了阿母城的利益而來。

“你不需這般的小心,朕知道你心中的想法,你這話不會只講給朕聽,還會講給圖格魯克聽吧?朕召見過你之後,圖格魯克也會召見你,希望你原封不動的把這話再重複一遍。”

趙禎端起建盞飲了一口茶水,來自大宋的清茶味道非常清新,獨特的茶味在口中久久不散。

費薩爾長舒了一口氣,顯然大宋的君王是認同了自己說的話,同時也希望促成這次會盟的。

“陛下放心,外臣一定會把話原封不動的與塞爾柱皇帝說的,阿母城是最期盼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睦鄰友好的!”

趙禎已經端茶了,費薩爾就知道自己應該離開,作爲阿母城的城主,他對東西方規矩和禮儀十分了解。

瞧見費薩爾邁着小步倒退着的離開,蔡伯俙緩緩開口道:“官家,這個人長得一般,但說話辦事頗爲練達,若非是阿母城的城主,臣都想招攬爲己用。”

趙禎笑了笑:“你以爲塞爾柱人之前沒有招攬他?黑手招攬他失敗了,但沒有死纏爛打,不丟臉,也不惱人,而塞爾柱人招攬失敗來便什麼辦法都開始用,有些甚至是見不得人的下作手段,你覺得在他心中誰更好一些呢?”

蔡伯俙想也不想的回答:“自然是我大宋了!”

“那你覺得在他心中誰更看重他?”

蔡伯俙微微一愣,隨即醒悟道:“怕是塞爾柱人!”

趙禎在椅子上換了個姿勢又道:“那你覺得他更不敢得罪誰?或者說更怕誰?”

“塞爾柱!”

蔡伯俙的聲音幾乎是從嗓子裡擠出來的,趙禎笑了笑:“是啊!有時候你的善良反而會被人當作愚蠢和可欺,當然這個費薩爾卻對大宋保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誠意,所以咱們不能動他。”

三才的聲音陰陰的響起:“官家,您說此人會不會已經成爲塞爾柱人的棋子?”

趙禎果斷的搖頭道:“不會的,他若是塞爾柱人的棋子,就不會說這些話了,在朕看來,他更多的是想要從兩邊獲利,而採用不同的兩種策略,在大宋這邊他選擇恭謙,但保有底氣,在塞爾柱人那便他選擇更爲恭謙同時保有戒心,若是有一天形勢逼得他不得不做出選擇的的時候,他必定會對大宋俯首稱臣的,等着吧!”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和三才的心瞬間繃緊,他們從官家的口氣中聽到了戰爭的氣息,但眼下官家前來不是與塞爾柱人會盟的嗎?

這話是萬萬不敢問的,趙禎並沒有說出更爲詳細的,事實上他自己也不知未來的走向會如何,但他知道大宋與塞爾柱之間必有一戰,必有一場大戰!

眼下的世界格局已經相當明顯,神聖羅馬帝國吞併東羅馬之後便要開始雄起,這已經偏離了歷史,而大宋的強大依舊在擴展,塞爾柱這個中亞的強大文明也在不斷的發展。

亞歐大陸已經被這三個強大的文明所佔據,他們的影響力無處不在,也使得周圍的小國越來越少,但世界上的局勢與中原的局勢卻是相似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裡的分合不是指領土,而是指安定與混亂,安定時間長了,必會買下混亂的種子,混亂的時間長了,人心就祈求安定。

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簽訂盟約,這已經達到了安定的巔峰,而接下來卻會不可避免的一路向下,只是時間問題和向下的幅度激烈與否。

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