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感覺到的更大的不安,慌忙道:“官家難道是要出遠門?這可萬萬使不得,太子繼位需要時間過渡,您要是走了,大宋便是真的沒有主心骨了!”

趙禎笑了笑:“朕能去哪?不過是去西面轉一轉而已。”

“西面,吐蕃已經被滅,官家去西面作甚?”

“朕把內事交給了旭兒,自然要把外事做好,朕之所以要提前傳位給他,就是要爲大宋開一個好頭,當然外事便是朕的重中之重了。”

蔡伯俙的臉色稍稍變了,緩緩開口道:“官家是要看看角廝羅等人西征吉慈尼做的如何?”

趙禎微微點頭:“差不多,但要比這件事更加重要,大秦國最近在內亂,而塞爾柱人和大秦人之間也在爆發衝突,來自一賜樂業人的消息已經把情況說的很清楚了,朕要讓西方變得更加混亂,也要讓大宋的影響力變得更大!”

蔡伯俙有些迷惑的看向趙禎道:“官家,西面的事情和我大宋何干,不過是蠻夷之地,眼下已經劍拔弩張,官家何必親自涉險其中?”

趙禎無奈的嘆息一聲:“不去不行啊!你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這甚至關係到大宋未來百年,甚至是千年的國運,也關乎到華夏一族未來的命運,你不明白其中的意義,這個世界已經被大宋連接起來了,一切的事物都在受到大宋的影響,或多或少而已。”

“如此一來豈不是好事?”

“好事嗎?朕卻不覺得,他們是給大宋的商隊賺取了無數的錢財,可要知道這錢財背後是什麼?是不滿,是憤怒,是貪婪,是慾望,是嫉妒,是毀滅!”

蔡伯俙覺得官家有些誇大其詞了,畢竟大宋的貨物到哪裡都暢銷,無論是大秦還是塞爾柱都離不開大宋的貨物,再說大宋的強大他們敢掠其鋒芒嗎?

趙禎瞧見了蔡伯俙的不以爲然,笑了笑道:“大宋就像是擁有金山的商號,即便是有大把的力量來維護這座金山的安全,可賊人難道就不惦記了?他們即便是得到了商號的貨物也無時無刻的不在打它的主意,因爲別人的東西永遠是別人的,自己沒有便只能讓別人賺錢,而幾年,十幾年,可以人數,數百年,數千年你還能忍受嗎?”

蔡伯俙被趙禎說的不自覺嚥了一下口水,他是大宋的朝臣是趙禎的駙馬,但他也是一個商人,他太清楚趙禎的這個比喻了,別說是十幾年,便是幾年這個“商號”就要成爲衆矢之的,因爲蔡伯俙瞭解人性,貪婪這東西最後就會演變成官家所說的那樣。

“大宋就是這個擁有金山的商號?”

“你說呢?!”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再次陷入沉默,沒想到原本以爲官家是來開解自己的,誰曾想官家再次讓自己心驚膽戰起來。

他哪裡知道,趙禎其實更加擔心,因爲他已經改變了世界,這個世上的許多問題已經開始暴露出來,大宋的貨物已經遠超這個時代的生產能力,並且數量還是相當巨大的,這會引發一系列可怕的後果。

西方世界正在變得不同,趙禎知道這是全新的歷史,所以他要去應對全新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擁有許多難以猜測的變數,而這些變數增加起來便會成爲難以解決的麻煩。

事實上現在的大宋正處於一個傾銷貨物的階段,大宋的製造業強大,成本並不高,而造出的許多東西都是西方人所需要的,而這些恰恰是西方人無法制造出來的東西。

其實差距也並非那麼大,西方人也能製造出大宋的某些東西來,只不過他們的成本要比大宋的高,而且高出不少,大宋已經通過傾銷的手段控制了西方市場,當然這裡的西方也包括塞爾柱人。

黑火藥已經不再是秘密,大宋的火藥彈名揚天下,而趙禎卻希望大宋的貿易更加多樣化,畢竟軍火生意是這個時代最賺錢的生意…………

在趙禎的腦海裡已經有了初步的設想,神聖羅馬帝國和塞爾柱帝國之間的矛盾已經越來越大,但眼下還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他想要看到兩國之間劍拔弩張,希望看到兩國之間進行激烈的衝突。

神聖羅馬帝國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便是利用十字軍的東征滅亡併吞並了拜占庭帝國,當然他們自己並不這樣稱呼自己,他們還有另一個名字“羅馬帝國”拜占庭從來就沒有這個叫法,這是後世人爲了區分神聖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而劃分的稱謂,在大宋他有另外一個名字“拂菻”。

去年趙禎得知了“拂菻”滅國的消息,這是最讓趙禎驚訝的,因爲在之前的歷史中拜占庭還勉強維持了幾個世紀,即便是國都“拜占庭”被攻陷過,但最終也都收復回來。

由此可見,神聖羅馬帝國和拜占庭之間的局勢越來越緊張了,趙禎可以肯定,亨利三世之所以還能坐在他的寶座上把皇位傳給亨利四世,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吞併拜占庭的功績。

即便是羅馬教廷也無法給予這個君王以“絕罰”,畢竟拜占庭的覆滅使得天主教再一次對東正教掌握了絕對的優勢和壓倒性的勝利。

誰能想到機會來的這麼突然?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的對抗最後居然是因爲世俗力量的終結而宣佈結束。

於是所有人都發現,原來宗教的力量需要依附在世俗力量之上,這樣它纔會愈發的強大和不可戰勝。

其實這也是格里高利七世開始瘋狂索要權利的原因,他發現與其把天主教的未來交給皇帝,不如讓教會自己掌控。

世俗力量是宗教力量的最好體現,自己不如在這個時候爲教廷建立起一個世俗力量,如此便可使教會更加強大。

而教皇國便是開始,格里高利七世甚至打算把教會世俗力量擴張到整個神聖羅馬帝國,這樣一來他就能掌控這個國家,使得宗教成爲獨一無二的存在,讓上帝的力量統治整個世界!

這是一個瘋狂且大膽的想法,原本的格里高利七世並不敢這麼想,但現在的歷史給了他這個機會。

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