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

如同趙禎料想的一樣,角廝羅在邏些城中收到前線戰報之後便立刻向馬爾丹薩增兵了,只不過增援的十萬人還沒抵達,馬爾丹薩便易主了。

宋軍的進攻速度時快時慢,行軍的速度很快,但推進的速度很慢,彷彿在故意給吐蕃時間一樣,這一點在角廝羅看來是因爲宋軍不適應吐蕃的環境,而在不斷的休整。

宋軍的行動一直在給角廝羅造成一種錯覺,這也是趙禎的高明之處,在每一個地方設置陷阱,一步步的讓角廝羅的思維方式深陷其中。

楊懷玉的三十萬大軍一直都不是主力,但表現出的戰力卻是強悍的,因爲眼下的吐蕃人還沒有發現王韶所部的強大。

這是一場戰術欺騙,趙禎一顆三十萬大軍的“煙霧彈”把角廝羅籠罩在霧中,王韶的軍隊要比楊懷玉的大軍慢上許多,這也是最好的時間差。

在楊懷玉的大軍攻陷馬爾丹薩的時候,王韶所部纔剛剛開始對察瓦崗和察瓦絨發動進宮。

攻城戰原本就是宋軍最爲擅長的,裝備大量火器的宋軍更是對此得心應手,數萬吐蕃雜軍慘死在瑪兒敢的城下,這已經讓察瓦崗和察瓦絨的殘餘軍隊驚恐不已。

吐蕃人也是人,他們也有快樂和恐懼,同樣也怕死,尤其是一些逃回來的人見識過宋軍的火器之後,心中的恐懼便更加令他們喪失鬥志。

火炮轟鳴,巨大的呼嘯聲伴隨着強大的衝擊力擊打在矮小的城牆上時,吐蕃雜軍崩潰了,他們四散而逃,根本不敢觸及宋軍的鋒芒。

即便是瑪兒敢有再多的利益和誘惑他們也不會再爭取了,那裡簡直就是人間地獄,尤其是宋軍的火炮進行過一次轟擊造成城牆倒塌之後,吐蕃人更是失去了唯一的防線。

火炮的不斷的發射,宋軍的步卒也在不斷的挺進,這是一場極爲輕鬆的攻城戰,火炮把實心彈砸在城牆上,吐蕃人根本就不敢登上城牆進行反擊。

一路上暢通無阻的前進到了缺口,火槍舉起,任何敢於向宋軍發動進攻的吐蕃人都會被精準的射殺在衝鋒的路上。

相比之下,高原不是天塹,城牆不是天塹,大宋的火器纔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萬餘人的宋軍攻入城池之後,火炮便停止了發射,這時候再不斷的開炮很有可能越過城牆擊中友軍,在這宋軍之中是堅決不允許的。

越過城牆之後的宋軍迅速組成軍陣,這是把火器威力發揮到最大的辦法,刺刀已經裝在了槍筒上,遠近皆可攻殺。

靠近的敵人用刺刀突刺,而遠處的敵人則是被火槍無情的殺戮。

在這個時候,依舊有宋軍將士負責用吐蕃語大聲的喊話,無非就是放下刀兵,繳械不殺,但凡有反抗者或是出現在街道上的人,宋軍殺無赦!

平民百姓這時候躲還來不及,怎可能出現在街面上?只有吐蕃的軍隊無處可藏。

肅清街道,讓大軍快速開進,如此便能最快的控制和穩定城池,這是宋軍作戰的法則也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王韶率領所有軍隊全部進入城池之後,吐蕃雜軍也被消滅的差不多,剩下的人幾乎一鬨而散,要麼離開城池,要麼丟盔卸甲躲在百姓家中,但很快也會被宋軍搜查出來。

察瓦崗,察瓦絨在短短的三天時間內全部告破,不光如此宋軍殲敵五萬餘人,俘虜一萬三千人,經此一役吐蕃聯軍幾乎覆滅殆盡。

想要佔便宜的人,往往最後倒黴的是他們自己,吃虧是避免不了的,甚至會賠上身家性命。

吐蕃人爲此付出了代價,當然這也是貪婪的後果,角廝羅利用了這些人的貪婪,但同樣也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消息,這支從吐蕃東南進入的宋軍具裝火器!

一邊是楊懷玉的三十萬大軍,另一邊則是王韶具裝火器的宋軍,角廝羅一時間有些發矇,他知道大宋皇帝是一個穩重之人,但沒想到會如此的小心謹慎。

以大宋的強悍,進攻吐蕃完全沒有必要這般的兇猛,當年宋軍攻伐遼朝也不過是這般的模樣,而且宋軍眼下是具裝火器,太過兇猛!

事實上角廝羅並沒有趙禎想象的那樣放鬆對東南宋軍的關注,這支軍隊出自大宋的四川路,而且之前一直在和康巴人交易互市。

眼下這支軍隊如此犀利,怎能讓角廝羅不上心?

之前多吉率領的數千人可不是白給了,之所以在瑪兒敢留守這區區數千人不是因爲瑪兒敢不重要,只有角廝羅自己知道多吉這些人乃是精銳中的精銳。

也是完全效忠於吐蕃贊普的精銳騎兵,他們的全軍覆沒讓角廝羅很震撼,但同時也知道如何把利益最大化。

於是纔派遣吐蕃那些並不老實的吐蕃各部聯軍而去,眼下還能擁有自己部族的人都是一些殘存的舊貴族。

這些人和吐蕃朝廷的關係很複雜,既需要他們又厭惡他們,這些人只要丟出一塊利益,就好比狗看見了骨頭一樣瘋狂的撲上去。

眼下吐蕃部族聯軍的覆滅也證明的角廝羅的猜想,果然這支宋軍和以往不同,區區七萬多人便能有如此戰力,可見這支偏師的強大。

雖然知道了這一點,但也是角廝羅始料未及的誰能想到宋軍的偏師都是如此的戰力驚人?

但傳統的思想還是佔據了他的上峰,在他看來王韶所部雖然強大,但楊懷玉的三十萬大軍纔是一股毀天滅地的力量。

這不光是因爲人數,更是因爲背嵬軍和踏白軍的番號,這兩支軍隊的強大非同一般,當年無論是党項人還是契丹人引以爲豪的騎兵在他們也是奈何不得,雖說不是被宋軍全面碾壓但也旗鼓相當。

這足以證明宋軍騎兵的戰力驚人,輕易角廝羅也不敢放棄對楊懷玉大軍的阻截,一旦三十萬宋軍精銳全力攻伐吐蕃,只會讓吐蕃分崩離析。

眼下只能依靠時間和漫長的補給線來對宋軍不斷的削弱,這纔是角廝羅一開始就定下的計劃。

他要的是生存,而不是被大宋消滅,更不是想着不切實際的反敗爲勝。

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