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

趙禎不光改變了戰爭的方式,甚至連戰爭的利益都進行了改變,原本的漢家文明對外發動戰爭都是統治者基於遙遠而又虛無縹緲的利益來進行的。

甚至有些戰爭完全沒有好處,只是爲了自己的面子,當然也爲了重新對國內的統治階級進行“洗牌”。

但趙禎不同,趙禎把大宋的每一個人都拉入到了戰爭之中,讓所有人都知道大宋的戰爭和他們息息相關,甚至所有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趙禎不光是把統治階級拉了進來,還有最平凡的普羅大衆,這些人在趙禎的眼中不是無關緊要的存在,相反他們是組成大宋的一部分。

而看穿這一點的人不在少數,其中便有楊懷玉…………

曾經身爲殿前司都指揮使的楊懷玉豈能不知道官家的想法?不過官家這樣做他自然是贊同的,當戰爭使整個天下人獲利的時候便不是獲利,而是大義!

楊懷玉調兵駐守青塘城的四座城門,不是封堵而是大軍圍繞青塘城駐紮,四座城門外全是宋軍連成片的軍營,對外防備,對被也防備。

宋人這樣的“操作”立刻讓喬裝的吐蕃密探驚覺起來,他們不傻自然知道這是異常現象,但當他們打算離開青塘城的時候,卻被人立刻撲殺。

死騎的效率很高,也很專業,沒人會想到一個在市面上賣餛飩或是湯餅的小攤主會是手段高明的轄騎。

不光有這些人,還有一些甚至是隔壁的鄰居,偶爾路過的路人。

吐蕃密探在青塘城,宗哥城,溪哥城三處都受到了秘捕,死騎的做法很簡單,他們並不需要從吐蕃人口中獲得怎樣的情報,畢竟在吐蕃向大宋滲透的同時,大宋也在向吐蕃滲透。

甚至可以說大宋早早的就掌握了吐蕃的地形,人口分部等消息,這些都在吐蕃和大宋的“蜜月期”時便已經收集到的。

這本就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吐蕃人之前的密諜根本就沒有任何建樹,他們雖然也存在於大宋,但基本上都是和聾子瞎子一樣,因爲無論是黑手還是皇城司都在極力的收買這些人。

基本上仁欽桑波派到大宋的所有密諜都變成了大宋的“人”,這是一副荒謬的畫面,吐蕃人從大宋得到的消息幾乎都是大宋想要讓他們知道的消息。

唯一讓吐蕃人獲得的重大情報便是火藥的組成材料,這一點實在是難以杜絕的事情,只需要把每日進出格物院的貨物記下來,在互相進行試驗,長久之後便能得到。

當然吐蕃人更多的是從當初走私的奎大那裡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有了火藥彈的吐蕃人幾乎可以復原大宋的火藥彈,但前提是他們能夠弄清楚火藥的比例。

這對於吐蕃人來說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好在他們的密諜居然從大宋獲得了火藥彈的配方和比例,並且還有詳細的製造方法,這邊讓吐蕃人興奮的無以復加。

經過試驗之後,他們發現這些火藥彈的威力和宋軍的也相差無幾,於是更加篤定他們的密諜在大宋的作用。

狡兔三窟,仁欽桑波是聰明的,他並沒有再次使用大宋境內的密諜來獲取大宋在青海路的部屬,相反而是派出新的密諜僞裝成塞爾柱人和西方人來大宋探查消息。

眼下被捕殺的吐蕃密諜顯然已經暴露,他們誰也不會去管誰,只是想着自己去逃命,這也是他們當初收到仁欽桑波的告誡。

以吐蕃利益爲重,這時候就不應該優柔寡斷,更不應該去救助同伴,他們最要緊的是把手中的情報送回到吐蕃去。

吐蕃密諜四散而出,但對於已經被大軍包圍的青塘城來說,即便是掏出城外也會被宋軍所追殺。

他們得到的情報非常重要,關係着宋軍的調動和佈防,也是宋人即將對吐蕃作戰的證據,當然也有從何處出兵的消息,這些對吐蕃來說極爲重要。

想要逃出被圍的如鐵桶一般的青塘城幾乎等於癡人說夢,但吐蕃人有自己的辦法,他們早早便收買了城中的牧人,從他們那裡獲得了大量的馬匹。

當抓捕開始的時候,吐蕃密探便開始在城中瘋狂策馬,死騎對他們的抓捕自然要圍繞這些人進行。

但即便是再怎麼抓捕終歸是出現了漏網之魚,只有一個人僥倖逃脫,其他人全部被死騎射殺的乾淨。

看着身上插滿弩箭的密諜,師橫準備率人去追殺那個漏網之魚,但卻被蔡石給攔了下來,作爲死騎的管事,雖然沒有什麼身份,甚至還和死騎頗有間隙,但死騎上下對於這位謀略過人的管事還是有些尊重的。

“賊人就要跑遠,城外的禁軍可堵大部密諜,但對落單走脫者束手無策,此人騎術必定高明!”

蔡石點了點頭道:“確實高明,但卻沒有必要追殺他,這樣才能證明他能從咱們手中拖走是因爲騎術高明,也是靠的真本事而不是咱們放走了他。”

“放走?!”

師橫稍稍錯愕便驚訝的盯着蔡石:“你的意思是故意讓他走脫?把青海路這段時間的調動和部署全部告訴角廝羅?”

蔡石點了點頭,用腳挑了挑地上的死屍道:“不光咱們這裡要有走脫的的密諜,宗哥城也要有,但溪哥城必須全部撲殺,如此一來便不顯做作,還能兩兩印證他們探聽到的消息,豈不極好?”

師橫這下明白蔡石的意思了,看來這其中必定有詐,可當他繼續想向下詢問的時候,蔡石卻不搭理,轉身對黑手的將士道:“速速清理這裡,派人去青海路衙門讓他們發出安民告示,便說是有些吐蕃毛賊企圖作亂以被大軍收拾了。”

一羣人開始忙活起來,師橫拉着蔡石的衣角小聲嘀咕道:“便是有事也和行動兄弟說一聲,我等乃是官家的死騎,難道還不比別人可靠?”

蔡石搖了搖頭:“這件事我不說你也會知道,何必從我這裡來探聽?”

師橫笑了笑:“猜到的事情是猜到的,從你嘴裡說出來是你說的…………”

蔡石揮了揮衣袖:“無恥之尤便是爾之模樣!官家根本就不打算從青海路用兵,這樣的障眼法難道你看不出來?”

“難怪官家讓你放了那些漏網之魚嘞!”

“你怎生知曉?!”

“咳咳………………今日天光不錯,不如先生與我出城狩獵如何?”

“滾!”

雖然被師橫詐出了一些消息,但蔡石並未真的生氣,這事情從一開始就瞞不住他的。

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