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

趙禎這麼多年來唯一長進最多的便是心性,這方面他幾乎已經到達了相當平靜的地步,因爲久居皇位,因爲做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情,因爲曾經的身份,他對許多東西都已經看淡。

權利當然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金錢同樣也是讓人會捨去性命追求的,但恰恰作爲皇帝這兩樣東西他都不缺。

趙禎掌握了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在大宋這個國家暴力機器面前,什麼樣的反抗都將是徒勞的,這就是權力的巔峰,是強大到無可匹敵的力量。

而財富這東西在權利的輔助之下會比滾雪球還要快的積累,而當這兩樣東西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他們便都失去了意義,整個大宋最賺錢的買賣源自何處?

當然是蔡記和和官營買賣,這倆個產業甚至能把大宋最強大的利益集團給碾壓的體無完膚,錢的多寡對趙禎來說根本就毫無意義。

至於權利……這東西早已被趙禎放下,否則也不會讓趙旭主持國朝大政,自己退居幕後,雖然這麼做是別有用心,但確確實實是把一部分的政治權利下放。

古來君王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趙禎甚至爲了避免和趙旭產生不必要的矛盾,而把兩人之前處理的政事詳細劃分開。

同樣這也是爲了方便朝臣們作出最正確的判斷,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這是必須要堅持的事情。

趙禎現在的心態已經不會有太大的波瀾,唯一在乎的東西就是把眼下大宋的強大傳承下去,這甚至已經成爲趙禎的一種執念。

想想也是,大宋被他打造成了這個模樣,女真人已經歸附大宋,成爲一支用生命橫跨亞洲和美洲大陸的“冒險考察隊”。

女真人對漢家文明的威脅幾乎被趙禎消滅的一乾二淨,東海都護府和海東都護府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意義非同的存在。

趙禎在馬車之中看着奏疏上的內容有些覺得不可思議,在大宋保障了女真人的“後方”安全之後,這些女真人居然對冒着生命危險不斷的向美洲大陸前仆後繼。

這種瘋狂和執着令趙禎開始懷疑,女真人不會在打算在美洲建國吧?!

當然這種憂慮完全是多餘的,在奏疏的末尾,東海都護府的大都護鼠三在奏疏的末尾特意說明,“女真人,至情至性也!夫婆羅洲相距甚遠,卻趨之若鶩,常言:大自由也!大歸宿也!我等漢民不解,然其卻心中已有九死不回之勢!”

趙禎在看到這些話後便默默無語,沒想到女真人對自由和冒險的嚮往是如此的熾熱,甚至到了“不自由毋寧死”的地步。

他們熱愛自有,追求冒險,甚至不惜放棄生命。

趙禎其實很佩服這些女真人,他們過不慣大宋的安穩日子,尋求的便是冒險和刺激,也許他們也是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每一次從遙遠的美洲回來時,這些女真人的探險隊是最受大宋歡迎的人,朝廷不光要給他們大量的貼補和犒賞,甚至會在第一時間高價購買他們從美洲帶回來的任何東西。

趙禎知道美洲大陸是一座寶庫,所以不惜一切代價搜尋那些特殊的東西,當然趙禎會給出公平的價格,讓這些出生入死的女真人獲得應得的回報。

輕輕的合上奏疏,趙禎已經完全放心鼠三治理下的東海都護府,不光把女真人管理的很好,甚至已經開始想到把女真人和漢人進行無差別的對待。

這樣的管理方式只會讓女真人覺得他們在大宋和漢家百姓是一樣的,甚至比漢家百姓生活的還要好。

大宋不強迫他們所有人內遷,而遷徙到女真土地上的漢民也不願前往遙遠的北方,他們只會在女真的土地上把那些黑色的土地當成寶貝一樣去開墾耕種。

這些土地對女真人來說是束縛,但對漢家百姓來說卻是不能放棄的寶貝,是他們未來的基業!

沒有利益衝突就不會產生仇恨,相反女真人和漢家百姓之間出現了一種全新的關係,漢家百姓滿足女真人的生活所需,而女真人從遙遠之地帶回來的東西換取財富之後便用來購買漢家百姓的商品…………

這就是鼠三治理下的東海都護府,趙禎知道其中必然也有唐括多保真的功勞,哪個女真的女子可不簡單,若是鼠三沒有她的幫助,做不出這等巧妙的事情來。

趙禎眼下最關心的事情不是在東城豪門,也不是在國朝大政,更不是西面的高原吐蕃,即便是角廝羅已經“建國開元”但趙禎也依舊沒有把他和吐蕃人當作威脅。

因爲在趙禎眼中,無論是和党項人,還是和契丹人,女真人,甚至是和倭人之間的戰鬥和衝突都屬於大宋的內部衝突。

這其中當然要包括高原上的吐蕃,在趙禎的印象中,吐蕃這個詞有些陌生,高原這個詞卻很熟悉,高原上的吐蕃人在趙禎眼中是“藏人”而吐蕃是“西藏”。

兩者之間只有歷史的區別,卻不存在其他的本質區別,那裡的土地就應該屬於華夏,就應該屬於大宋。

即便天下所有人都說,吐蕃不是華夏的一部分,吐蕃曾經是一個強大的王朝,但對不起,在趙禎眼中大宋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就是在處理“家務事”,青藏高原始終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終是華夏領土。

對於趙禎來說什麼最爲要緊?什麼是他最爲擔心的?

不光是大宋的完整,更是如何要把這麼多的種族進行大融合,這纔是他一直以來的打算,只有大融合之後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分歧,避免問題的發酵,矛盾的擴大。

最簡單的一點便在於大宋和草原民族之間的融合,和党項人以及契丹人之間的融合,這種融合的速度幾乎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

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最大的矛盾在何處?趙禎現在纔看明白!雙方互相攻伐上千年,不是生活習慣,不是地域差異,而是最微不足道也是最要命的東西上……糧食!

糧食是一切的根本,物資是相輔相成的存在,當大宋把一車車糧食,一車車貨物運送到草原上的城池中,只要價格合理,幾乎所有的草原人都會以金錢來購買,而不是依靠武力來奪取!

所以那些爲了犯邊出擊的“漂亮口號”都是騙人的,總不能喊着“我快餓死了,你們有糧食我們就要來打劫!”的口號發起戰爭吧?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