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

孫良被捕,這事情在他看來會被傳出去,畢竟那麼多的啓稟觸動圍捕之的莊子,只要不是瞎眼的人都會看出來。

孫良寄希望與東城豪門的營救,以及皇帝對自己的需要。

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死騎在行動之前已經把莊子的四周全部清空,其中不光有死騎的功勞,還有北平府,禁軍的參與在其中。

北平府得到了來自朝廷的文書,派出從神都四周徵召的勞役休整道路,這條路便是通往孫良莊子上的必經之路。

一車車的水泥和黃沙被運了過來,同時還有小山一般的石子堆積在道路上,完全把道路封死以及四周給封死了。

在以往他們不會這麼做,但這一次卻是北平府的差人和官吏讓他們如此的。

這些差人和官吏在看到皇城司出現的時候就知道出了事,油滑的他們直接變成了“聾子”“瞎子”什麼都沒聽見,什麼都沒看見,也不敢把事情透露出去,否則一旦追查下來,他們這些人一定是最倒黴的。

當孫良看到四周的官差,勞力賣力勞作看都不看他一眼的時候,他便知道不可能有人把自己被捕的消息傳遞出去了。

整個莊子上的所有人都被制服,十來號人一個不少的被留在莊子上,只不過和他們一起留下的還有死騎的士兵。

用師橫的話來說,這莊子還是要保留原本的模樣,一點也不能有所改變!

當師橫所部帶着孫良離開後,孫良莊子附近恢復了平靜,和之前的模樣別無二致,唯一少了的便是孫良這個主人以及和他偷情的孫氏。

神都城外有一座營地,這裡不是禁軍的營地,也不是背嵬軍的營地,而是十六衛中右千牛衛的營地。

大宋的軍事力量看似錯綜複雜,有禁軍,有背嵬軍,有十六衛,還有獨立於他們之外的親衛軍,等等。

但實際上卻是條理清晰,禁軍是大宋的軍事力量的主體,每場戰爭都你不還他們,而背嵬軍是大宋一支獨立的騎兵,也是一支重裝力量,至於十六衛便是大宋的預備役,只不過他們和當初成立時不一樣,已經完全由軍中退役的老兵組成。

十六衛在某種成熟上已經是大宋多年戰爭中儲備下來的精銳,在趙禎眼中,老兵纔是軍中的精銳,纔是一個國家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軍事力量。

能在京畿路,北平府,神都城外駐紮的右千牛衛自然是最爲忠誠,精銳,可靠的軍隊。

親衛司負責皇帝的貼身保衛,而右千牛衛則是負責趙禎隱藏起來的一支精銳力量,即便是神都城動盪的時候也沒捨得拿出來。

趙禎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留一張底牌,這樣的底牌不光是爲了有備無患,更是爲了應對未知的危機。

大宋已經被他帶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軌道,在這條軌道上的大宋會如何前進即便是趙禎自己都不清楚,唯一的辦法就是給予更多的保障。

在這裡趙禎是絕對安全的,所以親衛四散在各處和千牛衛的人閒扯,親衛司的士兵都是從千牛衛中挑選出來的,趙禎對老兵有着絕對的信任,雖然他們有些是老兵油子,但他們的能力和忠誠無需質疑。

師橫單膝跪地,聲音中帶着一絲哽咽道:“啓奏官家,奎大已經被我等抓到,還請官家發落!”

趙禎默默的點了點頭,這些人心中對奎大的恨意已經到了滔天的程度,沒有當場擊殺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營帳之中是被鎖的如同柴犬一般的人,蓬頭垢面,披頭散髮。

孫良的整張臉憋得通紅,不是因爲別的而是累的,他的手被拷在了一根木杆上,只能維持他半蹲的狀態,一時半會還守得住,可時間長了便是一件極爲疲勞的折磨。

他的腿已經開始抽筋,額頭上的汗水和青筋顯得格外猙獰。

“孫良……或是朕該叫你奎大?朕和死騎尋得你可不容易嘞!”趙禎隨意的拉過一條凳子,坐在孫良的對面望着他道。

“官家明鑑,孫良乃是地地道道的神都商賈……”

“你覺得對朕說這些還有意義嗎?或是說能夠逃得了性命?證據確鑿容不得你抵賴,若是招供,戴罪立功朕便繞過你的一家老小。”

“嘿嘿嘿……”

孫良突然笑了,隨後便道:“孫家人都是該死的,死不死的與我何干?”

趙禎點了點頭:“果然如此,你心中根本就沒有孫家的人,否則也不會和孫氏通姦,孫氏以被你親手斃命,也省的朕動手,髒了天家的名聲。”

“官家若是繞過我的性命,那孫良比爲官家所用,東城豪門孫良知之甚詳……”

趙禎不待孫良的話說完便擺了擺手道:“不可能,你必須死,朕只是給你一個繞過孫家無辜之人的機會,你沒有任何權利和朕討價還價,朕也不可能和你這個背叛大宋的人討價還價。”

“師橫所部難道就不是背叛大宋的人?”

趙禎點頭道:“是,他們當然是,所以朕一直在懲罰他們,他們見不得光,不能和親人團聚,除了朕的旨意外永遠也不能離開營地。”

孫良顫抖着雙腿叫道:“孫良也可以!”

趙禎搖了搖頭:“不一樣,這些對於死騎來說是巨大的折磨,但對你這個自私到極致的人來說卻並不是。

你自私自利,終究只在乎自己,孫氏是你的堂姐,也是你的情人,但你卻能毫不猶豫的掐死她,可見在你眼中什麼都是不在乎的,除了你自己!所以朕懲罰你的辦法就是剝奪你的生命,至於這個過程是否痛苦,那就要看死騎們對你的恨意了……”

趙禎的話讓孫良徹底陷入絕望,他沒想到皇帝居然會毫不猶豫的拒絕他的所有“籌碼”,但他不知道,這些所謂的籌碼在趙禎眼中一錢不值。

說到底,孫良不過是一枚棋子,既然被東城豪門利用完了,那也就是到了捨棄的時候,事實上他早已被捨棄,從那張人皮面具被放在白雲寺的時候他已經能被捨棄。

趙禎起身道:“你已經被東城豪門所捨棄,對於朕來說你一點用處也沒有,該知道的事情即便你不說朕也知道,留不留你有何差別?”

“官家饒命啊!官家饒命,孫良招供,孫良全部招供!”

崩潰的孫良衝着趙禎的背影大喊,但趙禎卻置之不理,轉頭對邊上顫抖不已的師橫道:“他是你們的了,如何處置全看你們心意,這便算是朕對死騎的獎賞!”

師橫以及邊上的死騎將士推金山,倒玉柱的拜下:“罪臣謝官家!”

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二百章真相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