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

趙禎的話然整個校場陷入了呆滯,在場的人都知道官家的謀劃如同山嶽一般高瞻遠矚,但誰能想到角廝羅居然猜測到了官家的想法,這簡直是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蘇洵有些驚訝的開口道:“官家,是否是角廝羅怯戰,謹小慎微而把青塘部內遷?”

趙禎搖了搖頭:“朕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從青塘部撤走的種種安排來看,他就是擔心朕親征青塘,此人擁有大智慧,最擅揣摩人心。

當年李元昊率軍親征河湟,角廝羅便算準了李元昊必會攻伐青塘,早早準備,此人不僅在政治上已經成熟,而且,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知道,西夏軍隊勇猛善戰,剛到河湟,士兵正旺,且衆寡懸殊。

於是,他下令堅守青唐,不與敵軍交戰,以此來拖垮西夏軍隊,能在戰場上第一時間便發現西夏人的弱點,足以說明他的眼光。

另外,他又派人探聽西夏軍隊的虛實,得知西夏軍隊渡宗哥河時,插旗幟表示水淺。他就暗中派人將旗幟移到宗哥河的最深處。當兩軍會戰時,唃廝囉親率精銳的吐蕃軍隊衝向疲憊不堪的西夏軍隊。

西夏軍隊逃歸時,以插旗的地方爲標誌渡河,水深流急,倉惶失措的西夏軍隊溺死十之八九,善用天時地利和奇謀,這樣的人豈是好相與的?

宗哥河之役,將所向無敵的西夏軍隊打得威風掃地,爾後,又數以奇計破元昊,使李元昊這位驕狂無比的西夏皇帝再也不敢侵犯唃廝囉的疆土,而那時我大宋軍隊還未全面進攻西夏!”

趙禎這麼說無疑是在提醒所有人不要小看角廝羅,這段時間大宋的風氣很不正常,邊軍的將士開始裹足不前,因爲範大勇和種諤的失敗對角廝羅過於恐懼,而大宋內部則是赤裸裸的藐視青塘所部,以及所有的吐蕃人。

這樣的風氣對大宋有百害而無一利,趙禎要及時的遏止。

蘇洵緩緩開口道:“官家,臣聽聞當年宗哥河之役蘇魯兒所部三萬五千衆死傷大半從此一蹶不振,角廝羅也是從那時在朝堂上被我大宋朝臣津津樂道,眼下無論什麼原因他成了我大宋的敵人,那就要小心對待。”

趙禎望向吳成道:“寧夏路前往青塘的大軍是否已經接受青塘防務?”

吳成立刻抱拳道:“啓稟官家,寧夏路的威武軍已經抵達溪哥城,同時分兵一公城,至此我大宋全線佔據河湟之地!”

這是最好的結果,也在趙禎的預料之內:“命人傳令威武軍,讓他們繼續向前推進,駐紮到黃河沿線,以及措溫布附近,既然拿下了,就要給朕死死的咬在嘴中,朕要讓他角廝羅後悔撒手河湟之地!”

黃河是一道天然屏障,而錯溫布在吐蕃語中就是青色的海,這片巨大的湖泊對大宋意義非凡,不光能提供灌溉還能爲河湟之地提供大量的漁業資源,減少這片土地對中原糧食的依靠。

河湟之地出產青鹽,價格是大宋普通細鹽的數十倍,且藥用價值極高,豪富之家甚至用青鹽刷牙,神都城所需萬巨,而這些都是河湟之地收入大宋之後的好處。

大宋從來都不是單純的獲取土地,重要把土地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纔算是真正擁有了這片土地。

青塘本就地廣人稀,也就是這幾年大宋的醫療傳入青塘之後,青塘人的生育率和存活率纔不斷增加,可最終被角廝羅看的死死的,在遷徙的時候全部帶走,沒有留下一個人給大宋。

至今趙禎都不知道角廝羅是如何辦到的,畢竟茫茫的草原上想要把所有人都集合起來幾乎無法做到。

青塘的城池不在少數,這些城池留給宋軍簡直就是一份大禮,即便是已經被燒燬,即便是已經變成殘垣斷壁,但這些問題對於大宋來說根本就不算事。

河湟之地產馬,草場萬頃牛羊無數,盛產青鹽和各種草藥,而這些東西都是中原所需要的,商賈自然會蜂擁而至。

重建河湟的城池對大宋來說是一件好事,原本的城池在大宋眼中根本就沒有利用價值,反而是城址的選擇和附近的交通水利等等爲大宋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待朝廷遷徙移民前來,商賈再次紮根,城池建設便會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快速發展,大宋最拿手的就是城市化建設。

商品經濟的發展,商業的繁榮,基礎工業的出現,交通的便利,種種因素成就了大宋的城市化進程。

大宋的遷徙自由不僅爲城市發展創造了空間,也促進了經濟的繁榮。有了城鄉人口的對流,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要好很多,激發了大量技術進步。

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文明先進的一個集中體現,沒有相當程度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根本無法支撐大規模的都市,糧食、交通、安全,管理,運輸等等都是一系列的複雜問題。

而大宋的神都城的人口已達二百萬,這是地球上第一次出現如此龐大規模和人口的都市,現在的神都城比唐時的長安城大一倍,是漢長安城的五倍,是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的十四倍,是最輝煌的巴格達城的六倍,是羅馬城的十二倍。

一國的首都便能看到這個王朝的城市化進程,也能看到這個文明的強大。

大宋擁有非常豐富的建造經驗,即便是將作監都專門開設了有關建造學的科目,爲的就是研究出更爲高效,合理,完善的城防城池建設。

都說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在大宋最能體現這一點。

趙禎相信,只要有大量的宋人抵達河湟的土地,那這裡就能煥發出別樣的生機,當然也能爲朝廷繼續減少一部分的負擔。

大量的土地和城池意味着大宋需要更多的官員來安置,管理地方是一門管理學的藝術,大宋的官員已經在這上面傾注了太多的經歷。

地方上的能臣幹吏會被調遣到這些剛剛歸附的土地上,而那些已經被調教了差不多的地方會有年輕的官員進駐,學習基層的管理知識。

華夏千百年來幾乎都沒有改變這種狀況,所有的高層官員都要先從地方上的歷練開始,青塘是一片沃土,但卻不適合給新任官員練手。

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