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

羊皮的水囊被裝滿,同時他還掠奪了別人的水囊和乾糧,即便是被水泡成了糊糊,但這些糧食卻足夠他在沙漠中行走。

阿赤臺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橫跨過沙漠和戈壁,但他不甘心現在就走,而是回頭看了看曾經的阿母城,這座城原先是那麼的繁榮。

往來的商賈都會在這裡休息和販賣貨物,大宋的絲綢之路必須要經過這裡才能繼續向西。

但現在,這曾經繁榮的城池已經變成廢墟,城池之中的刺耳聲音已經消失,那些宋人的火器非常強大,輕而易舉的便能屠戮掉一羣強壯的勇士。

任何盔甲在他們面前形同虛設,不用費力的上弦,不用複雜的瞄準,只需要對準敵人動動手指,便能取敵人性命。

這個恐怖的武器出現的一瞬間,阿赤臺便覺得自己的汗毛都豎了起來,躲在灌木之中不敢有任何動作,甚至連呼吸都被他放棄。

直到宋軍離開之後他才從地道之中慢慢的鑽出來,四周全是屍體,這麼多天來他已經摸清楚宋軍的進攻方式。

潮水一般一浪接一浪的進攻,不斷的削弱阿母城中防守的力量,這已經是城池的一角,沒有更多的人被驅趕到了這裡。

拖着一具屍體進入地道中,點上油燈細細的觀察,這是一個身穿鐵葉甲的士兵,身上除了脖子上的那一刀之外,並沒有明顯的傷口。

但阿赤臺知道,這個士兵不是被宋軍的橫刀砍死的,而是被火器擊敗,人後纔是長刀割喉。

在胸口仔細的尋找,果然鐵葉甲上的一個小洞引起了他的注意,扣開這個碎掉的甲葉便能看見一個猙獰的孔洞出現在這個士兵的胸口。

孔洞很深,阿赤臺把手指生進去勉強摸到一個硬硬的東西,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那東西從他的身體中摳了出來,一個金屬的體塊出現在他的手中。

他必須要把這個東西待會國都,只有並且把自己所見所聞全部告訴皇帝,否則自己也難逃一死。

宋軍的火器太過強大,塞爾柱的勇士在他們面前毫無反抗之力,盔甲擋不住,盾牌也擋不住,威力太大了。

最關鍵的是操作簡單,精準度極高,他見過宋軍使用火槍的步驟,那動作已經被他刻進了腦海中。

把屍體再次拋出地道,並用石塊擋住,這裡的土地很鬆弛,沒爬行一段距離阿赤臺便把地道弄塌掉一點,只有這樣他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離開阿母城之後,他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直接跑到一個河岸的邊上,高高的京觀已經壘起,此時再不離開就沒有機會。

兩座高高的京觀給了他無限的恐懼,城中的近六十萬軍民恐怕已經沒剩下多少了,宋軍的強大並非他們能夠抵擋,眼下宋軍就證明了他們的強大。

京觀這東西可要比曾經的羅馬人的十字架要震撼的太多,便是一條路上擺滿十字架也不如這京觀對人的震懾。

不敢觀望這座京觀,阿赤臺擔心自己鼓起的勇氣會被它們所磨滅,他這段時間經常升出許多念頭,都是和逃跑有關,他甚至不願回到國都,而是離開塞爾柱,向北走,走的越遠越好。

再次度過紀渾河,冰冷的河水讓他清醒,此時唯有帶着重要的消息返回國都才能讓皇帝知道大宋的強大,這已經是超越了眼下世上所有所有軍隊的強大。

若是宋軍每個人手中都有那樣的火器會怎樣?

這個念頭剛剛升起就被阿赤臺撲滅,宋軍不可能大規模裝備這種火器,否則阿母城早就被夷爲平地,天竺人也不會抵抗這麼長時間。

上岸的阿赤臺回頭看了看已經平靜下來的阿母城,快速的走進沙漠之中,在這裡他藏了很多東西。

有駱駝,有水囊,有乾糧,離開的時候很方便,阿赤臺上了駱駝便開始趕路,他不願把自己的性命留在這裡,越是朝國都去他便越覺得自己活下來了。

只要抵達沙漠中最大的綠洲馬魯城自己就算是活下去了,阿赤臺知道,那座城池纔是塞爾柱帝國的最後的防線。

有沙漠作爲天塹,宋軍很難打過馬魯城,可一旦馬魯城丟掉,塞爾柱帝國在東面的防線將會全線崩潰,作爲一個一方統帥,阿赤臺從戰略上明白阿母城的作用。

但皇帝的一系列動作讓他不明白爲何會這樣,最少在戰略上不該是這樣,六十萬的軍民即便不是宋軍的對手,但若是有馬木留克騎兵在,再加上城中士兵的頑強抵抗多少也能拖延一些時間,再加上襲擊宋軍糧道。

雖然不一定能擊敗宋軍,但卻可以逼迫宋軍撤軍,畢竟阿母城的戰略意義也很很重要。

阿母城和馬魯城兩座城池配合,才能使得塞爾柱的東面防線萬無一失。

可當阿赤臺抵達馬魯城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錯了,這座城池已經被武裝到了牙齒,突兀的出現在阿赤臺的視野之中,令他渾身顫抖。

沒想到這段時間皇帝已經把這裡變成了一座沙漠上的堅城,曾經低矮的城牆消失了,而是一座由石頭堆砌起來的高大城池。

這些石頭在沙漠中很難尋覓,既然能出現在這裡,也意味着有大量奴隸埋葬在這沙漠之中。

不光有城池,還有軍營和駐兵,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當阿赤臺見到這裡的守將時,守將正在收拾行裝。

很快這座城池也將不復存在,或者說是整個綠洲都將不復存在,守將接到了皇帝圖格魯克的命令,命令他毀滅這個城池以及綠洲,讓這個沙漠徹底變成死亡之地。

這是一道殘酷的命令,沒有馬魯城的存在,很難穿越這片沙漠,尤其是大軍,人員多,輜重多,更加不可能。

相反,小股的商隊,駝隊,反倒是能在經驗老道的嚮導指揮下穿過這裡,這並不意味着商路的斷絕,相反這是一次全新的開始。

毀滅馬魯城意味着塞爾柱的妥協,圖格魯克毀滅了宋軍進攻的通途,同時也毀滅了塞爾柱今後向東方用兵的可能。

阿赤臺躺在僅剩不多的草地上長舒一口氣,他不自覺的想要歌頌皇帝的偉大,避免和宋軍作戰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