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

大宋的疆域有多大能使趙禎放棄辛辛苦苦打下的城池?能使得他收起一個人貪婪的野心?

實在太大了,大的讓趙禎有些害怕,當年元朝的崩潰是多麼的驚人,一個揮兵劍指多瑙河的帝國居然不到百年便消失了……

可見龐大的疆域根本就沒有給那個帝國帶來無盡的資源,相反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麻煩,因爲許多土地都不是蒙古人能直接控制的。

而現在大宋的疆域呢?趙禎之前觀看過完整的《皇宋乾坤輿圖》,大宋的疆域已經遠超盛唐,陸地上的面積向北,東北,拓展了數百甚至是上千裡,而海外的土地更是超越了唐時的無數倍。

遙遠的澳洲土地上都有漢家百姓的耕種,貝加爾湖上全是漢家百姓的漁船,連日本海上都是飄揚着宋字大旗的商船!

前段時間蒲甘國,越朝已經向大宋提出歸附,成爲大宋的藩屬,爲了避免兵災,甚至兩國國王親自上疏趙禎,要求大宋駐軍,理由居然是慣匪太多…………

琉球羣島上的琉球國已經派遣使者向鴻臚寺正式的提出認祖歸宗,他們覺得自己就是漢家百姓,應該回到華夏的行列之中。

至於倭國富士山下最大的行宮已經變成了趙禎的御用行宮,倭國人在得知良子提出趙禎有可能會去富士山看雪的後便開始修建這座皇宮了。

趙禎是不會住在那裡,畢竟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誰知道它什麼時候再次噴發?

這樣遼闊的疆域趙禎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滿足了,他的胃口也只有這麼大,再大就會把大宋的肚皮城破,在大宋的通訊技術產生質的飛躍之前,大宋是不會,也不能再度再度進行擴張的。

貪婪的人最後的結果便是一無所得,這一點趙禎很清楚,而眼下大宋從未停下的事情就是對基礎設施的建設。

趙禎來“自基建狂魔”的時代,發達的交通對一個國家意味着什麼他太清楚不過,一旦大宋基建完成度達到他的預期,火車縱橫全國各地。

到那個時候,旱災,洪災,蝗災,等一系列的天災都不用擔心,糧食會沿着鋼鐵的“血管”流淌到大宋的各地,同樣的各種貨物和物資也會流通的極爲便利,政令,詔令,公文同樣能及時傳達。

最重要的是,大宋的士兵也能從全國的各地抵達前線或是戰場上,地方上的叛亂根本就不再可能發生,即便是叛變的成本也會大幅增加。

在沒有外力的干涉下,想要顛覆趙氏的統治和皇權簡直是癡人說夢。

但同樣的,腐朽也會逐步出現,人的文明程度會越來越高,國家對思想的控制也會越來越困難,至於走向民主,走向共和…………

趙禎稍稍的打了個寒顫,雖然自己不一定能看到,但趙禎肯定,自己的子孫會看到那一天,一定會看到那一天…………

原本趙禎想要親手毀滅自己對大宋做出的改革,但隨即打消了這個想法,自己的目的很簡單是要讓華夏領先於這個世界,而且永遠保持領先。

而不是讓老趙家永遠的無敵下去,即便是要毀滅,也要毀滅在華夏人自己的身上,“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爲土灰。”

當民智開啓的時候,封建主義終究會走不下去,這個世界也會越來越公平,這是歷史的袞袞大勢,自己可以把通過外力的擠壓稍稍提前一些,但卻無法改變。

既然是無法改變的事情,那自己爲什麼要去毀滅來之不易的改變呢?

時代終究要前進,人類終究要走向更高的文明,那就讓自己作爲華夏的先驅,早早的買下這個跳板,待到時機成熟,助華夏這條巨龍騰飛…………

眼下大宋的疆域已經足夠大,而接下來就是需要讓塞爾柱人服軟,讓圖格魯克把重心放在防備西方上去。

大宋和塞爾柱的戰爭一定要贏,只有勝利者的“仁慈”才能讓圖格魯克放心把軍事力量部署到西方,去對抗不斷崛起的西方世界。

說來可笑,大宋的發展不但幫助了塞爾柱帝國,同樣也幫助了歐洲,這麼多年來大宋一直在東正西戰,一直在向西方提供貨物。

這導致了全球性的貿易活躍,塞爾柱人發財了,國力迅速增強,歐洲人也富裕起來了,貿易也給他們帶來了紅利,世界上不缺乏聰明人,不是隻有大宋的商賈纔會賺錢。

就連天竺人都在大宋的大規模貿易之下開始膨脹,大宋的戰爭讓趙禎無暇他顧,誰讓華夏正處於一個混亂的時代?也讓其他勢力矇頭發財。

趙禎對塞爾柱的進攻事實上有一種警告的意味在其中,他要讓塞爾柱人知道,大宋有能力輕鬆的打垮他,只是不願這麼做。

同時也讓西方世界知道,大宋的強大不是他們能夠挑戰的,他們的敵人不是大宋,而是近在眼前的塞爾柱人。

讓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發生衝突,發生戰爭,發生混亂,然後大宋在後面坐收漁翁之利,這纔是最有利的格局。

戰爭是和平的手段,之前趙禎不太理解這句話,曾經還是理想主義的他認爲戰爭就是戰爭,會引發更多的戰爭,報復等等問題,後世不也是如此?即便是以米國的強大依舊能受到小小組織的威脅?

現在他理解了,那是因爲米國還不夠強大,在這個時代大宋的強大完全凌駕於後世的米國,超越這個時代的科技,文化,智慧等等諸多領先的因素雜糅之下的大宋已經是類似於更爲高等的文明存在。

現在的大宋可以碾壓任何一個文明,而十年後的大宋,二十年後的大宋會更加強大,所以和平這東西卻是能從絕對強權總誕生。

趙禎儘量的不去再想的更遠,在角樓上這種安靜的環境中他卻總是會產生遙遠的想象,邊上的三才和范仲淹已經不敢說話,靜靜的看着眼前這位自信的快要飛起來的君王。

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趙禎,不準確的說三才曾經在皇宮的闕樓上見過一次,但卻沒有這次來的震撼。

靠在椅背上的趙禎猶如神人,渾身上下透露出一股常人不敢靠近的氣息,這種氣息他說不上來,但卻能真實的感受到。

而范仲淹卻知道,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己站在一個神的面前,卑微,無比的卑微,自己彷彿一個可憐而又無知的小小螻蟻,在面對蒼穹一般的浩渺,那種無限的廣大讓他心生恐懼!

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