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

鵬珈羅的平定給大宋鬆了一口氣,蘇軾在鵬珈羅進行管理,並且開始從雲南路抽調百姓前來耕種土地,鵬珈羅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不說,且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水稻,溼熱多雨,河道縱橫密佈,河運發達。

這樣的土地對於傳統農耕的華夏民族來說是一片誘人的土地,經過這麼多年的移民和發展,思想的進步,大宋的百姓對遷徙並沒有那麼牴觸,甚至不斷的加入到遷徙的隊伍之中。

而鵬珈羅的土地對大宋的南方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並且蘇軾很快在鵬珈羅發現了一個極有價值的東西,黃麻。

當地的一些人掌握了一種驚人的技術,以麻桿爲原料,可生產優質紙漿,用於生產優質書寫紙而這種紙也適合印刷,在加工中的麻纖維下腳料可用於生產出一種結實如牛皮一般的紙張,用來包裹食物或是包裹精美的器物都有很好的效果。

一條生財之道在蘇軾的腦海中閃現,隨着大宋文明的越來越進步,所需要的書籍紙張越來越多,學生要書籍,日常生活中更是離不開紙張,而鵬珈羅盛產黃麻,在這片土地上大量開設造紙的工廠一定會給大宋帶來收益。

鵬珈羅既有地理優勢,又有土地優勢,還能給大宋帶來經濟利益,這塊土地對大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經營得好,那日後也能成爲出口紙張的最佳產地。

更爲重要的是,這裡的勞動力太過廉價,宋人百姓抵達這裡就處於一種高人一等的存在,當地的百姓大多是賤民或是首陀羅,吠舍之類的,他們在背叛大宋之後根本就沒有什麼地位和尊嚴。

土地被收歸大宋之後他們連容身之地都沒有了,只能依靠大宋百姓的僱傭來獲取食物,至於錢財,根本不需要…………

大宋百姓在抵達之後幾乎搖身一變成爲農莊的地主,或是莊園主,無論大宋的農產品還是當地的農產品都能生長,並且在這裡產量喜人。

茶葉可以種植,產量不錯。稻米、小麥、甘蔗、黃麻等等都是收穫頗豐,幾乎沒有天災的存在,聽當地人說最多便是大風的襲擊但次數並不多。

有甘蔗就有白糖,棉花在這裡也能種植,棉花就能製造棉布和棉紗,大豆在這裡產量驚人,豆油自然也成爲重要的商品。

這裡的農業並不發達,但產量驚人,在大宋百姓帶來先進的農耕技術後,蘇軾做夢都能笑醒了,這塊土地簡直就是富得流油,幾乎是農耕民族的福地,天竺人不好好經營,反倒是把這塊土地拱手送給了大宋。

土地資源豐富的鵬珈羅在蘇軾心中已經是大宋的土地了,在實際之中也是如此。

天竺和大宋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大宋佔據的土地沒有理由再還給天竺,並且還要繼續出兵不斷的攻伐天竺,戰爭纔剛剛開始怎麼能輕易結束?

別忘了大宋要麼便不發動戰爭,一旦開戰就是滅國之戰,“國不滅,師不還!”已經成爲大宋的口號,也是大宋百姓揚眉吐氣的吶喊。

而這段時間蘇軾不斷接到朝廷的傳報,全部都是關於鼠三率領福建水師的戰況。

讓他沒想到的是,福建水師在鼠三的帶領下援助僧伽羅後戰果驚人,天竺的泰米爾人根本就不是大宋水師的對手,在鉅艦巨炮的進攻下節節潰敗。

而僧伽羅的條件也不算高,只要保證他們自己的獨立性與土地就好,並沒有反攻泰米爾人的打算。

在強大艦隊的威懾下,泰米爾人向宋軍投降,宣佈接受大宋的管理,泰米爾的土地就是大宋的海外飛地,並且一切都遠聽從大宋的調遣和安排。

沒辦法,泰米爾人無論是兵器還是鎧甲都無法與大宋相比,強大的火炮更是把泰米爾人打的心驚膽顫,完全沒有還手的能力與勇氣。

福建水師的不斷增援已經讓泰米爾人絕望,僅存的一點鬥志也在大宋步卒登陸作戰後被徹底毀滅。

泰米爾人的頭領向大宋皇帝投降,由鼠三暫代官家接受,從此以後泰米爾人就是大宋的附庸,泰米爾人的土地就是大宋的土地,不過他們是主動投降,所以待遇比鵬珈羅的天竺人要好得多。

不僅如此,可能是大宋對泰米爾人的進攻頗爲猛烈,威懾到了僧伽羅人,他們對待大宋的態度更加謙卑與恭敬,並且承認大宋宗主國地位的同時,也願意大宋在當地駐兵。

保護他們安全的同時,派出質子前往大宋,爲的是讓官家放心,同時以示誠意和效忠。

大宋在天竺打了兩場戰爭,鵬珈羅之戰大獲全勝,奪得了鵬珈羅的土地,僧伽羅之戰三戰三捷,獲得了泰米爾人的土地和僧伽羅的效忠。

天竺一時間東南兩面落入了大宋的手中,而天竺和大宋之間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輿論這東西很重要,天竺人向大宋控訴,控訴大宋的侵略行爲,他們的使者就在鴻臚寺的門口哭號,處處指摘大宋的對鵬珈羅的侵略,以及對泰米爾的侵略。

只不過大宋的官員非常強硬,因爲大宋有證據指出是天竺人先一步挑釁大宋,大宋才施以手段回擊,至於侵略說不上,這是自衛反擊。

並且大宋的官員羅列出大量的證據指出,是天竺人先一步妄圖侵略大宋,而大宋出兵進行攔截………至於爲何在天竺的土地上開戰,並且佔領鵬珈羅。

大宋的官員當着鴻臚寺外的大量使節解釋道:“非我大宋侵略天竺鵬珈羅,而是天竺人的侵略太慢,行軍速度不及我大宋萬一…………我大宋防守之軍提前趕到,並且發現天竺人的進攻,由此先發制人。”

大國的外交就是這麼強硬,一時間外朝使者目瞪口呆,這話聽着有道理,可無論如何也是你在天竺發動進攻之前先一步打到了天竺的土地上,至於是不是天竺打算入侵大宋,這還不好說。

大宋拿出來的證據都是大宋自己收集的,這麼能作爲證據?

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請假!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二十一章君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