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

還有三天便大年三十,趙禎此時最放不下的反而是蕭撻裡和蕭仁母子倆,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年不好過吧?

眼看過年了,都城陷落,無奈北側,也許蕭仁這孩子覺得新奇,但蕭撻裡這個久居皇位高高在上的女人心中,應該是覺得苦澀吧?

每到年節之時,總是人多愁善感之際,趙禎相信自從耶律宗真戰死燕雲之後,蕭撻裡的年基本上就過好過,每逢佳節倍思親嘛!

這個時候有一個身在遠方的人送上一份溫暖和記掛,對與蕭撻裡這個苦守閨房的人來說應該是莫大的溫暖和慰藉。

威脅要有,武力征伐也要有,當然也少不了溫柔的攻勢,雖然這一切看似是自己造成的,但趙禎相信,蕭撻裡一定也知道大宋北伐契丹乃大勢所趨。

蔡伯俙這次帶着東西很多,足足三年馬車才裝下,其中吃的東西就佔了一整輛的馬車,剩下的都是些衣服和珠寶。

既然要過年了,無論是孩子在那裡,無論是兩國狀態如何,趙禎都打算給孩子送一個大紅包,畢竟這麼多年來少了如此多的父愛實在不像話。

蔡伯俙得了旨意後自然不會懈怠,把所有的東西全部裝車,並且要求士兵把東西固定好,有些東西進步的太大的震動,三天時間,完全足夠他們一路北上前往巨母古城的了。

高高舉起使節的旌旗和節杖,有了這兩樣東西,契丹人不會有任何阻撓,畢竟大國交戰是一回事,兩國一直沒有中斷使節的來往。

經過改造的馬車一路向北,蔡伯俙坐在車上無奈的撇了撇嘴,這也意味着自己要在契丹過年了,年節的時候不能回家就算了,但要替皇帝送禮物給“情人”。

………………怎麼想都覺得有些酸酸的。

北上還算是順利,路上只用了兩天半的時間就抵達了巨母古城之外,來的路上順便把消息告訴了鼠三和背嵬軍的楊懷玉,讓他們先撤軍回上京城中休整,待開春之後再連同火炮一起進攻巨母城。

背嵬軍全是騎兵組成,速度很快,眼下要過年了,也是歸心似箭,行軍速度極快,蔡伯俙看着鼠三和楊懷玉興奮的模樣就氣不打一處來。

真是豈有此理,他們兩人都能回上京城過年,自己倒好,北上苦寒之地,萬一那位契丹女皇帝心情不好,說不定還會刁難自己。

車隊來到巨母城下,契丹的士兵白便團團包圍過來,當他們看到蔡伯俙以及大宋的旌節後,臉上的表情恨不得吃了蔡伯俙。

不過蔡伯俙知道自己在氣勢上絕不能輸,越是如此越被人瞧不起。

“呦!這不是大宋的財神爺嗎?怎麼來我契丹的城池了?這是想要通商還是出使啊!”

蔡伯俙並不在意,看着來人笑了笑:“聽聞蕭家遭了難,我便前來送點東西,聊表慰藉不是?”

“你!”

蕭捷大怒,蕭家這次是有不少人死傷,而且都是死在了皇帝手中,他雖然知道這是爲何,但通過蔡伯俙的嘴說出來,便是羞辱!

眼看着蕭捷捏着拳頭“怎麼,這次我以使節之尊而來,不可放肆,你對我之不敬,便是對我大宋以及大宋皇帝不敬!”

“蕭將軍,萬萬不可動氣,敵之詐,乃激將之!”

蕭捷怒氣頓時消除,而蔡伯俙微微驚訝,望向來人不禁開口道:“畢先生?!”

“什麼先生,畢相公現在是我大契丹的相公了!”

這在情理之中又在蔡伯俙的意料之外,契丹的朝堂上能擔任相公的文臣確實不多,但也輪不到畢世傑,他的才能是出衆,可資歷尚淺。

但稍稍一想蔡伯俙便明白了,此乃契丹非常之時,而蕭撻裡又是一個魄力不輸與男兒的國君,這時候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在情理之中。

瞥了一眼邊上囂張的蕭捷,蔡伯俙雙手相疊,恭恭敬敬的給畢世傑行禮道:“蔡伯俙拜見畢相公!”

畢世傑溫文爾雅的回禮:“蔡駙馬客氣了,舟車勞頓,還請入城休息!”

畢世傑說完便一揮衣袖,城牆上伸出的黝黑火炮在一瞬間齊刷刷的收起,整齊劃一,氣勢驚人。

即便是蔡伯俙知道這些火炮遠不及大宋,可心中也是莫名的打了一個突,這東西的威懾實在是太驚人了,是個人被黑洞洞的炮口指着都會害怕,即便是炮口在自己的頭上。

蕭捷有些不舒服,蔡伯俙在面對畢世傑的時候恭恭敬敬,但對自己的態度便要囂張的多,顯然是看不起自己,只尊重文臣的,當然他也不傻,這可能就是蔡伯俙的又一個激將法而已。

即便是要護送蔡伯俙進入城中,蕭捷也是強壓着內心的憤怒,因爲他知道一旦自己表現出發怒,便在蔡伯俙面前落了下乘。

當蔡伯俙進入城池之後才發現這裡的規模已經遠超自己的想象,這巨母古城並不比上京城小多少,而且有着大量的空地,契丹的百姓不光在空地上臨時搭建的帳篷中居住,還在那裡蓄養馬匹。

城中的街市,醫館,店鋪,水渠等等一應俱全,完全就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城池!

不光如此,城中的士兵數量也不在少數,來回巡邏的士兵鮮衣怒馬,一點也不像是疲憊的大軍,無論是武器還是士氣都算是相當不錯的了。

城中西南角甚至還有驛館,裡面也是設施齊全,完全看不出是臨時準備的樣子。

待把馬車之中的東西卸下,蔡伯俙便對一路相伴的畢世傑道:“未曾想到,你契丹之巨母城居然已經如此完善,莫不是……”

畢世傑一聽就知道他要說什麼,微笑着擺了擺手道:“這乃是太傅和陛下的先見之明,早就料到大宋會北伐我契丹,便準備了這一處後方城池。”

話裡有話啊!蔡伯俙面色不改的笑道:“哦!果真是有先見之明!但我大宋崇尚勇氣之說,從無退路可留,陛下常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畢世傑哈哈大笑,望着蔡伯俙道:“駙馬好辯論!”

“客氣,客氣…………”

蔡伯俙面色僵硬,這畢世傑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往人心上捅刀子,駙馬,駙馬,誰不知道自己是駙馬?這是在嘲笑自己嗎?!

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六百章對策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