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

趙禎的戰果在遼朝軍中傳開,一時間前來中軍宮帳打賭圍觀的人不在少數,遼朝和大宋一樣,都有誇功之事,只不過大宋誇耀的是考試製度,文武狀元纔有誇耀功績的機會。

而對於遼朝來說,只有猛士纔有這樣的機會,文臣即便是再厲害,也極少有可以誇耀的,即便是張儉在遼朝也不夠是人人敬重,而非敬畏。

契丹人最敬畏的是強者,他們逐水草而居,草原上的生存法則講的就是強存弱亡,弱肉強食。

只要能戰勝他們,比他們強大,在契丹人的眼中,無論是敵人,還是朋友這樣的人才是天地間的真男兒,嫉妒是有的,嫉妒強者是正常的,但他們卻不會說酸話,而是真正的,光明正大的嫉妒強者。

趙禎忽然覺得契丹人很可愛,他們說話直,做事也不會留那麼多的後手,絕對是性情中人的典範,否則他的宮帳前也不會有那麼多圍觀欣賞獵物的契丹人。

是的,趙禎把獵物都掛在了宮帳的圍欄上,爲的是曬乾皮毛,這些都是他的獵物,自然要帶回大宋,並且這一點誰都不會計較,即便是張儉和蕭惠都恭敬的前來祝賀趙禎。

獸頭自然要全部帶走,皮子要分給家中的婆娘和孩子,至於肉類,自然是現在就吃,圖的就是一個新鮮!

天色也不早了,夕陽西下的圍場別具一番秋色,這個時候也是契丹人準備晚飯的時候。

所以當趙禎帶着三才以及侍衛開始在宮帳前的空地上開始烤肉的時候,四周圍攏的契丹人也就更多了。

這不是普通的烤肉,而是烤虎肉,烤熊肉!平時極少能有機會品嚐,對於契丹人來說,這種味道還留存在他們對祖先的記憶裡。

契丹源自老哈河,環境惡劣,契丹人的祖先搏虎殺熊,自然有機會吃肉,可對於現在的契丹人來說,養尊處優的生活讓他們早已忘記這種熟悉的味道……

趙禎向來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待這種珍惜野味更是不能暴殄天物,尋來幾塊鐵板,這些都是遼人用來打造鐵盾之用的,上面有些還帶有粗糙的花紋。

用石塊堆砌起幾個火爐,指揮侍衛們把火點上,火苗竄起,不斷的舔着這幾塊鐵板,切幾塊肥肉往鐵板上一扔,滋滋的冒油,簡單的塗抹一下,放上醃製好的肉塊。

“刺啦…………”切得正好的肉片連肥帶瘦,在鐵板上發出誘人的聲響,也引得邊上的契丹勇士同一時間的吞嚥口水,看着肉片從原本的新鮮變成焦黃,肥肉變成透明,沾上來自西域的香料,送入大宋皇帝口中。

邊上的契丹人心中癢的難受,甚至用跺腳來緩解這種慾望,而數十人盯着趙禎,眼睛跟着他嘴巴的動作而一上一下,耿直的契丹人就是用這樣的動作表達了心中的渴望。

虎肉微微帶鹹,不用加鹽,味道甘甜之中帶有一絲不可察覺的酸味,這肉最壯筋骨,也補脾胃,益氣力,治脾胃虛弱,噁心嘔吐,瘧疾,都是極好的。

三塊鐵板烤肉,虎肉中的香氣被分吹遍了營地,連在宮帳中剛剛沐浴過的蕭撻裡也都忍不住循着香味出來,回首一瞧,便見趙禎帶着三才以及大宋的侍衛們蹲在地上,毫無皇帝威儀的吃着烤肉,不時發出滿足之聲…………

老虎很大,而熊也很大,十來個人分食虎肉的同時,三才扮作大廚,從一口大鍋中撈出一塊熊掌,用筷子捅了桶,微微點頭,又用筷子夾住骨頭輕輕抽去,一大塊熊掌如同膠制的豆腐。

熊掌裡面鮮嫩,但卻難以煮透,最簡單的辦法是用埋入石灰之中,澆水發熱褪毛,還要放入米水之中去腥,再通過長時間的蒸煮方能糜爛。

如同膠質的熊掌往放在鐵板上一烤,香氣四溢,肉香味瞬間擴散出來讓人忍不住口舌生津。

蕭撻裡驚訝的望着趙禎:“陛下居然也食熊掌?莫不是其中典故不知也?”

趙禎擡眼瞧了蕭撻裡一眼,從她嘴角得意的笑容便知道她是什麼意思,熊乃是華夏祖先的圖騰,軒轅便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爲部落。

以熊、羆、貔、貅、貙、虎六種獸爲部落圖騰,熊是六個部落的總領被看做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代表,因此漢代有很多文物上有熊的造型把熊看做是神靈。

還有便是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楚國祖先族姓羋,正是熊氏,但是因爲遠離中原,在當時中原人認爲楚國是蠻族但是國力強盛所以吃熊掌來表達蔑視,因此吃熊掌開始流行成爲當時的時尚。

趙禎拍了拍邊上的小凳,衝着蕭撻裡笑道:“坐着說話,朕不喜歡作者的時候,別人站在朕的面前!”蕭撻裡猶豫一下,最終還是在小凳上坐下,她倒是想聽聽趙禎有何“怪論”。

給熊掌翻了個面,趙禎撒上孜然和細鹽,再從小木瓶中倒出辣椒撒上,孜然的香氣混合這辣椒的辛辣,頓時讓他嚥了一下口水。

“知道爲何我華夏祖先用熊作爲圖騰嗎?並不是因爲崇拜神明,而是因爲它是力量的代表,我華夏祖先征服了它,便把它繪在了圖騰上,以此宣揚武力,這就是獵物,如何吃不得?以熊爲號,更是因爲它的強大。你契丹人以青牛白馬爲祖先,難道就不吃牛肉馬肉?!”

蕭撻裡被趙禎所的無法反駁,只能怒道:“陛下端是能言善辯,巧舌如簧!”

趙禎笑眯眯的望着蕭撻裡的紅脣:“朕的“巧舌如簧”你還沒體會過呢!”

就在蕭撻裡明白過來,柳眉倒豎,杏目圓睜之時,趙禎送上一塊剛剛烤好的熊掌肉,雖然是那麼一小塊,可味道卻說不出的誘人,彷彿一雙小手抓撓着人的口舌。

抽出腰間的小刀,蕭撻裡刀尖挑起肉塊放入最終,一股焦香混合着滑嫩在口中擴散開,讓人都捨不得嚥下去,這中感覺就像是熬煮稀爛的牛筋,入口即化……

待她睜開眼,便瞧見趙禎的壞笑,剛欲發怒,便瞧見他嚴肅的表情指了指熊又指了指邊上被剝皮的狼。

“你知道嗎?現在的宋遼就如同熊和狼,狼雖然兇狠,但卻不是熊的對手,雖然能一時佔據上風,但卻終歸會被熊所打敗,兩者之間的底蘊不同,基礎賢才更是巨大,狼沒有希望的!”

又是這套說教,蕭撻裡發現只要她和趙禎在一起說話,總是會被趙禎灌輸遼朝沒有希望和出路的觀點,時間長了,她自己都覺得有些沒底氣……

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