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

遼朝的內亂成爲擺放在張儉和蕭太后面前的最大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遼朝便隱藏着一個禍端,現在大遼需要的是上下一心重整旗鼓,不過眼下他們已經佔據了主動。

五萬皮室軍精銳在遼朝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內有蕭滿的接應,外有大軍的阻截,可以說這一戰必勝無疑。

但此刻負擔最重的人卻是蕭滿,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蕭家驕傲,這個曾經被打入地獄的狂徒,這個一心想要回到上京城的瘋子……

的確爲了回到上京城,爲何迴歸自己想要的生活,蕭滿打算以帝王的鮮血爲代價,他知道只有立下極大的功勞纔有可能得到太后的赦免,從這個奢華的監獄中離開。

於是他便要有一個詳細而把自己摘乾淨的計劃,蕭滿不蠢,他可不會把自己變成真正的犧牲品,他要的是回到上京城,而不是身首異處!

他還要留着性命去享受榮華富貴和上京城中的權利,豈能愚蠢的一腦袋扎進去,調用整五萬皮室軍算什麼?說不得自己還會被那身份說不清道不明的使者給弄死…………

蕭滿經過之前的變故早已不是那個輕易相信別人的傻小子,他很快便用自己的所學謀劃了一個完美無缺的計劃,擒賊先擒王,最不希望看見耶律洪基出現的人自然是上京城衆中的那位。

只要殺了他,無論是眼下的危局還是上京城中的太后都會解除危險,而如何殺掉耶律洪基就更簡單了,殺人並不是十分複雜的事情,尤其是當這個刺客得到了他的信任,那就更加簡單了。

不過蕭滿不會自己操刀,他要自己最信任的人做這件事,於是便派出自己的心腹親兵,每一個契丹貴族都會有一個或是數個武藝高強的親兵,他們是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自衛的手段,這種傳統已經持續了數百年。

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這個時候就可以讓他們執行自己的計劃而最簡單的便是把這些親兵送給耶律洪基,這也是遼朝的傳統,把自己最得意的勇士獻給強者,這是一種順從的表現,亦是一種尊敬。

而現在耶律洪基最缺少的便是這種高強的戰力,隨着耶律賈的奔走,耶律洪基身邊的戰力也越來越多,但蕭滿相信,自己手中的勇士纔是最勇武的,他們是來自草原深處的韃靼,這些人各個孔武有力,騎射第一,是難得一見的勇士和草原騎兵。

巴圖便是其中最爲強大的存在,沒有人能拒絕他的忠誠,擁有他成爲親兵是一種驕傲。

巴圖果然不負蕭滿的“厚望”一番弓馬技藝出神入化,一個人便用木箭罷黜了十名勇士,這樣的騎射實在是讓人歎爲觀止,耶律洪基更是大爲讚賞,指着巴圖對耶律賈和蕭滿道:“他是草原上的雄鷹,是朕的斡魯朵!”

蕭滿連忙上前對巴圖道:“陛下如此看重你,這是天恩,還不趕快叩謝?!”

巴圖並不依從,反而是指着蒼天道:“巴圖的一生之追隨您一人,這是向長生天起誓過的,如何能侍二主?”

他的話讓衆人肅然起敬,即便是一個奴隸也有自己的尊嚴,這樣的人堪稱勇士中的勇士,蕭滿也是頗爲感慨,轉頭對耶律洪基說道:“陛下,巴圖的文書我沒有帶在身邊,但陛下貴爲大遼之主,您可以赦免他奴隸的身份,還請您還他自由!”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耶律賈在一旁微微點頭的同時也放下心中懷疑和防備,可見這蕭滿向陛下敬獻勇士不是有備而來:“陛下,若是這巴圖勇士重獲自由,您可招他爲先鋒將軍!”

如此周全的法子耶律洪基豈能放過,而眼下他最卻的便是人才,眼前的巴圖確實是作爲先鋒將軍的不二人選,既然蕭滿忍痛割愛,他自然要笑納。

緩緩起身單手扶着巴圖的肩膀道:“大遼的奴隸,朕乃是大遼的主人,如今便賜你自有,帝王金口玉言,出口成憲,不可違背!”

這是一種契丹的古老儀式,帝王和族長確實有直接給予奴隸自由的權利,而從名義上來說,巴圖已經獲得了自由。

一邊是自己的舊主,另一邊是恩人,巴圖最終選擇了耶律洪基這位給予他“新生”的恩人,而蕭滿則有些寂落,耶律賈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斷,對蕭滿的懷疑也徹底消失拉着他的手道:“你的忠誠比地下的黃金還要真,這巴圖乃是強大的勇士自當成爲陛下的爪牙,沒有什麼好難過的,”

蕭滿尷尬的笑了笑:“陛下能看得上巴圖是他的福氣,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只不過多年陪伴身邊的獵犬消失,心中難免還是有些不舒服。”

看來他不過是把巴圖當作了一隻忠犬來對待,耶律賈在心中鄙視了一下蕭滿,這樣蕭家的浪蕩子難怪會有今天,無論是誰對他好都沒用,他的心中只有自己而已,以後利用他也要小心被他反噬一口。

和耶律賈不同,耶律孝出生軍伍,心中有一種戰場上得來的直覺,始終覺得這個名叫巴圖的勇士有些不太對,他看人的眼光就像一柄刀子,鋒利的刀子。

即便是看向陛下也是在打量着咽喉,眼睛等致命部位,這是一種不好的感覺,耶律孝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陛下和耶律賈,但他的話遭到了耶律洪基的鄙視:“只有真正的戰士纔會如此,多年廝殺留下的習慣使得他總歸把眼睛盯在別人的要害上,你還不到家!”

耶律洪基的話說的好似有些道理,但很快他就爲自己的話付出了代價…………

巴圖這樣兇猛的草原勇士豈能是蕭滿能駕馭的,也不是他能控制的,只要他想離開,隨時都可以離開,但他之所以留在蕭滿的身邊,就是名正言順的留在遼朝,他要完成自己的使命,爲死去的族人復仇。

而事實上眼前的這個大遼皇帝就是自己的仇人!

真是天賜良機,原本巴圖還想自己怕是一輩子沒有機會前往上京城了,可現在遼主就在自己的眼前,還給了自己自由之身,這難道就是上天的旨意嗎?

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