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

大宋的侍者在面見過良子之後便去往倭國的公衙,在這裡他反而更顯輕車熟路,因爲原本他就是大宋派遣在倭國的使臣,倭國的公衙和大宋的不同。

在這裡辦公都是席地而坐的,大宋的官員並沒有覺得不妥,早在漢朝也是如此,權當是恢復漢風罷了。

當使者進入公衙之後,早有官員準備好了一切,並進行交割,所有的人口耕地面積以及倭國財政賬冊統統被打包完成,都裝在了木箱之中等待搬運。

其實使者向良子說明也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即便是不說,這些東西都要打包運往大宋的,作爲宗主國,眼下的一切都是屬於大宋的東西。

所有東西都是準備好的,速度自然非常快,良子站在宮牆之上看着大宋使團的隊伍車水馬龍的離開微微苦笑,這顯然是他趙禎早已打算好的,可自己不知爲何卻始終無法對他產生怨念。

一塊上好的羊脂玉掛在胸口,這是代表屬於大宋皇室女人的玉牒,這不用於皇帝子嗣所用的天潢玉牒,而是專用以記載和證明皇帝后妃所用的玉牒。

有了這塊天潢玉牒,便可證明自己的身份,也說明自己在大宋皇室之中的文字玉牒上有了地位。

“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泰一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書秘。”良子輕啓朱脣緩緩的唸叨着,而在她身旁的女侍卻不明所以。

這是玉牒的來歷,華夏王朝早在漢代開始便使用這種玉牒書以文字記載宗室了。

帶着體溫的羊脂玉緊貼在胸口讓人感覺不到,但良子卻知道,有了這東西,自己就是他趙禎名正言順的女人,自己要風風光光的從平安京出嫁,這是天皇的出嫁,也是整個天照大神一脈融入大宋永享富貴的開始。

海東女王將會成爲她的新爵位,也將會成爲大宋合理統治倭國的開始。

在良子看來融入大宋並沒有什麼不好,倭國本就是個貧窮的國家,這裡的土地貧瘠,資源稀少,連鐵器都需要從大宋購買,而相比之下,大宋簡直就是天堂,那裡有着豐富的產出和繁榮的經濟吃不完的糧食以及強大的軍隊和無敵的水軍。

順勢而爲纔是求生之道,眼下倭國根本就沒有能力和大宋抗衡,而遼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良子相信,即便是高麗都將臣服於大宋的統治,擺脫不了倭國的命運。

而大宋所獲得的這一切都是那個男人帶來的,這些年來大宋的進補她都看在眼中,從向遼朝繳納歲貢到收復燕雲,從南滅大理到西征党項,這個王朝在趙禎的手中成爲一種無敵的存在。

良子甚至願意相信,他就是上天派來拯救華夏王朝的神!而自己即將成爲神明的女人,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嗎?

遠在大宋的神都皇宮中有着和良子一樣幸福的女人,賀蘭雪這個曾經的西夏太后緩緩的摸着自己鼓起的肚子,她能感受到有一個小生命在其中鬧騰,每一下都給了她以巨大的幸福感。

趙禎站在她的身邊,輕輕的摸着她的肚子,感受孩子在裡面的拳打腳踢,笑嘻嘻的開口道:“這小傢伙看來也是個男孩,頗爲鬧騰嘞!”

王語嫣在一旁笑道:“可不是?也不知是誰說女兒好的,本宮這嫡母到是希望天家再添龍子!”

賀蘭雪紅着臉道:“臣妾誤解皇后娘娘了,臣妾心小,還望娘娘恕罪。”

王語嫣嘆了口氣道:“總覺得本宮擔心這擔心那,其實都是你們自己瞎操心,本宮是一國之母,六宮之首,官家子嗣越多功勞便越大,旭兒和昀兒如何你們又不是沒瞧見,官家更是護着所有人,誰要是敢有歪腦筋,瞧官家不剝了他的皮!”

“那是!朕的孩子那一個不是頂好的?朕就是要護着他們,讓他們自己成長起來,做一個對大宋有用的人,無論是誰,都別想躺在天家的爵位上吃喝享樂,以後都要給朕好生出力嘞!”

趙禎的話讓所有人都放心,楊采薇站在邊上笑着說道:“官家,還沒給孩子起名,不知該叫什麼名字好?”

王語嫣笑罵道:“你也是高興的昏了頭,連男女都不知如何起名?”

眼前的這一幕趙禎很滿意,雖然這些女人各懷心思,但卻至少沒有後宮中的那些亂七八糟,有什麼都大大咧咧的說出來,比什麼都強。

“名字朕已經相好了,若是男兒便取名趙晅,這晅字同宣,如太陽四周之暈氣,取光明,美好之意!”

“父皇,父皇,若是個小女女呢?!”靈兒在一旁好奇的問到,她做夢都想要一個妹妹……

趙禎想了想道:“若是女孩,便叫她娢,取寧靜之意,和你的脾氣恰恰相反,哈哈哈!”

“父皇就是喜歡取笑孩兒,連蘇軾都說孩兒這是活潑,可愛的緊!”

趙禎搖了搖頭蘇軾這小子自從喜歡上了靈兒後,原本的性格瞬間便收斂了,這次跟隨大軍在外,收穫也是頗多,聽蔡伯俙說,這小子在大定府中出謀劃策,倒是有不少好主意。

這段時間更是有不少佳作流出,也爲京城中的“業餘文化生活”提供了不少的“素材”…………當然最驕傲的人自然是靈兒,在她眼中最頂天立地的男子是父皇,然後便是他蘇軾了。

說實話,趙禎不想讓這貨那麼早回京,畢竟一旦他回京了,距離靈兒出嫁的日子便也快了,世上還有什麼比女兒出嫁更讓人不捨的事情?

在趙禎看來是沒有了,女兒畢竟是要嫁人的,一旦公主嫁人,便不好在宮中常住了,身爲駙馬的蘇軾也不好常常出入皇宮,外朝的官員可都盯着呢!

但現在靈兒的年紀也不小了,過了六月便是她十八歲的生日,已經有不少朝臣上疏,建議趙禎賜婚。

薇拉這段時間爲靈兒準備的嫁妝可不少,當然準備最多的還是王語嫣,這個宮中唯一的長公主出嫁,身爲嫡母的她可要好生操辦,而且還是嫁給蘇軾這般在大宋甚至是遼朝都名聲斐然的才子,自然要隆重大辦。

王語嫣可是忙壞了,今年將會有兩場最爲隆重的婚禮,一個是靈兒與蘇軾的,一個是大宋皇帝與海東女王的,趙禎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