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

三才一路上都不敢說話,生怕得罪了官家,但趙禎並不在意這些小節,說實話,自己也不過是莞爾一笑,用一個女人換取一地的殖民,這對大宋來說都是絕對划算的買賣。

和西夏不同,倭國地處海外,大宋只要控制某些地區便可以,同樣因爲島國的原因,倭國不需要被納入大宋版圖,只需要殖民就好,而且這是個一本萬利的計劃。

既不用付出太高的軍費,又在禮法上名正言順,關鍵是不會死太多人!

無論在任何時代,只要不死人,便沒有多少指責裹挾而來,尤其是現在,趙禎深知封建時代的大宋有着多麼變態的道德標準,只要上升到國家的程度,那麼即便小事也會遭到口誅筆伐。

相反霸佔土地,奪人妻女之類的事情在民間時有發生,卻不受重視,這便是一種麻木的悲哀,上層的屁股決定了腦袋,他們只會看更高層次的東西,而對基礎的民生漠不關心。

最主要的是,他們這些朝中官員關心不過來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何況他們也是利益中的一環不是嗎?

也已經深了,明日還要早朝,三才小心的望着趙禎,他發現官家今夜的表情不同,不對,不是今夜,而是每當明月高懸,星光璀璨的時候官家的心情都不太好。

三才哪知道,這深邃的夜空會讓人想起許多往事,趙禎的思緒早已飄走,就如同遮月的雲飄向遠方。

“官家已經三更天了,該就寢了。”

趙禎微微搖頭:“朕還有事,沒給蔡伯俙下旨,擺駕勤政殿。”

三才欲言又止,他了解官家的脾氣,說出來的事,便極少有可能改變,今夜勤政殿的的燈火怕是也不會熄滅了,往日裡官家只要進了勤政殿便一晚上不會出來,即便是皇后娘娘去請也沒用。

最好的結果便是官家就寢在勤政殿,否則一定通宵達旦不得將歇,爲此後宮的一衆妃嬪在用膳的時候說過好多回了,可結果官家依舊如此。

三才知曉官家也想回宮安寢,可政事實在太多,往往忙着忙着便已經到了佛曉,再沐浴更衣用膳之後便已經到了上朝的時間了,散朝之後官家纔得到一點空閒小睡片刻。

所以午膳往往匆匆了事,而下午既要考校皇子學業,又要帶着他們出宮或是在後苑嬉戲,政事不多的時候官家無事,可這些國事總突然便至,而且如同說好的一般全趕在一起!

當然官家不得安寢,朝中的相公重臣們也是一樣,兩府三司的相公們,刑部,審刑院,御史臺,諫院,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戶部,鹽鐵,度支……等等各司長官都要隨叫隨到,即便是午夜官家傳喚也必須對奏。

最近官家忙着革新兩府三司,這是一件耗時又耗神的事,三才繼而有些埋怨蔡伯俙,這個沒眼力的在這個時候又來添亂,得了,這下官家一夜都別想睡!

勤政殿的門口已經站了數位後宮嬪妃,顯然這是王語嫣來“逼宮”了,三才臉上露出喜色,但隨即如變臉一般露出惶恐,最少要表現的這樣。

“官家,娘娘們來了……”

趙禎瞥了他一眼,這貨還挺能裝:“朕早已看見了,你纔看到?能擋就擋,實在不行朕再上……算了,還是朕親自來吧!你這沒用的也擋不住……”

三才憨笑着道:“奴婢可攔不住,包相公怎說來着?哦!……無理不得辯,幾位娘娘也是爲了官家着想,偌大的江山即便官家是鐵打的也經不起這樣的操勞啊!”

趙禎擺了擺手,望向眼前黑夜中的一抹“亮色”這才叫做秀色可餐,異域風情的金髮薇拉,熟透了的楊采薇,傾國傾城的賀蘭雪,以及聖潔如雪蓮的中宮皇后王語嫣。

稍稍尷尬的望着一幫佳麗,自己確實有些冷落人家了,大宋的後宮氛圍其實相當不錯,幾乎沒出過什麼善妒的女人,“宮鬥戲”也就自然從未上演過。

即便是劉娥那般的人物也是想着如何扶持大宋江山,並且以太后之制厚待了自己的生母,對於這個朝代的女人,趙禎無話可說,她們既包容又開放,既知書達理又善於交際,可以說一點也不輸與後世女子的優秀。

“喲!都沒睡啊!在勤政殿門口乾嘛?若是被相公們看見了,可說不清楚了……早些就寢去唄!”

王語嫣還沒說話,賀蘭雪這位曾經的西夏太后便開口了,聲音猶如百靈般清脆,卻讓趙禎聽着有些尷尬:“官家明知故問,若是您回宮了,我等何須堵在勤政殿的門口嘞!”

趙禎笑了笑,笑容中稍稍有些無奈,他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極爲聰明的人,也不是一個最適合做皇帝的人選,處理朝政的能力稍稍差了一些,於是自己只能靠時間去彌補。

但今晚是跑不掉了,趙禎只能開口道:“也罷,朕進殿給蔡伯俙下一道旨意之後便去就寢,你們也速速散去吧!這晚上睡眠不好,可是極爲影響皮膚的,衰老就在不經意之間嘞!”

衆人自然知曉他在攆人,王語嫣笑着給了個臺階:“姐妹們都回去吧!今夜官家不會再留宿勤政殿了,只需讓宮人伶俐些,待官家去了好生伺候着便是。”

趙禎笑了笑,趕緊進入勤政殿,這裡纔算是安全區,後宮爲了避免干政的嫌疑,嬪妃們在禁中何處都去得,唯獨勤政殿不可入,否則便是違背祖宗之法,但唯獨皇后例外,只不過王語嫣在這一點上做的極好,從無逾越。

三才已經開始研磨,上好的麝香小御團,在端硯上輕輕化開,麝香獨特的增強作用使得原本的墨香更加怡人,趙禎提筆蘸墨在密旨上寫下:“殺才狗膽,此等大事若是讓朝臣知曉,必會引起非議朕比被駕於火上,你也脫不得干係。”

趙禎先罵了一通,隨即筆鋒一轉寫道:“但事有例外,若倭國公主真欲,尚儒家,學華夏,入教化,也不無不可…………但一切行事需萬般小心,若有差池前功盡棄矣,切莫忘卻差遣,朕給你的文資可殊爲不易!”

趙禎寫好便起身,走出殿門時微微苦笑道:“派人把信送去,這下朕是真的要向皇后賠不是了。”

今日請個假,家中有事,明日依舊兩章哈!

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