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靖安二年,遼金之間劍拔弩張,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蕭朵魯不開始在賀蘭山以北的省嵬城集結部隊,不到一個月即集合騎兵七萬人,準備從此地出發,直接向東推進,奔向河清軍一帶。

而金軍西線的統帥僕散忠義因此前遼軍戰敗,爲防其報復,也加強了河西諸地的防務。爲避免刺‘激’西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他沒有在寧邊州增派部隊,而是在河清軍和金肅軍兩地進駐三萬餘步騎。

金遼邊境上,各族雜居,情況非常複雜。兩國的間諜細作往來奔走,互相傳遞着消息。在蕭朵魯不集兵之初,就有人向金軍報告,僕散忠義預感遼軍此來,必然不會僅僅是爲了報一箭之仇,很可能想謀奪黃河以西的諸州軍。因此一面佈置防務,一面向朝廷報告。

完顏亮收到軍報,給他下的命令是,盡力固守,小心徐衛。大金皇帝下這樣的命令,並不完全是因爲忌憚太原王,甚至他也不懼契丹人,反而是擔心,萬一西線戰事一發不可收拾,那麼南邊會不會趁此機會,揮師北上奪取河北?甚至直‘逼’燕雲?不要以爲這是玩笑,如今的大宋,若傾舉國之兵,還真有這能力!

爲了穩住南朝,完顏亮下了血本。今年四月,是大宋皇帝趙謹的生日。在南朝,皇帝的生日雖然也要慶祝,但只限於朝廷內部,不像金國。金太宗完顏晟的生日,叫作“天清節”,東昏王完顏亶的生日叫作“萬壽節”,這兩位皇帝在位時,每逢這兩個節日,都要大肆慶祝,接受外國使節的朝賀。

完顏亮才篡了位,當然還來不及把自己的生日‘弄’個什麼名堂出來。不過他推己及人,認爲大宋皇帝的生日,理當要隆重一些纔好。有鑑於些,他在三月初就提前向大宋打招呼,要派遣使臣南下,賀皇兄壽誕。在派誰爲使的問題上,他很費了一番心思,最後選了一個人。

這個人,是他的堂弟,‘女’真名叫烏祿,漢名叫完顏褒。他的父親完顏宗輔,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第三子,完顏亮的父親完顏宗幹,是金太祖的庶長子,所以兩個人,又是一對親親的堂兄弟。

不過完顏亮就是通過搞掉他的堂兄自己作了皇帝,所以,他對這個堂弟也不太放心。而且完顏褒也實在有讓人不放心的理由。他長得高大魁偉,‘性’格卻又沉靜明達,且非常擅長騎‘射’。年少時,每次出獵,許多老人就跟了去看,讚賞他的騎‘射’技術到什麼地步?“國人推爲第一”,也就是說大金國上下,沒有比他強的了。

這還不算,在完顏亮即位之前,他這個堂弟就經常跟隨叔伯們南征北戰,因爲爲人寬厚,又有本事,很得將士們的推崇。此外,他的母親李氏,出身於遼陽的渤海大族,現在遷到河北的渤海人裡,就有她許多的族人。

而最爲完顏亮所不喜的是,“東昏王”在位時濫殺大臣宗室,卻對這個完顏褒很好,封了“葛王”。綜上所述,完顏亮篡位後,雖然沒有殺這個堂弟,但對他也是怎麼也喜歡不起來的。所以,他一登即,就將完顏褒的王爵削掉,降爲曹國公,監視居住。

這次,完顏亮選定這個堂弟爲使臣,一是考慮到他宗室的身份,足以彰顯他這個“皇弟”對大宋“皇兄”的尊重,我派我堂弟來給你賀壽,夠給面子吧?其次,完顏褒外表魁偉,‘性’格又沉穩,既不會唐突生事,也不會太丟大金國的份兒。綜合考慮,數他最合適。

不過,完顏亮還是加了一個小心,派了他的心腹蕭裕爲副使,陪同完顏褒一道,帶着厚禮南下。

完顏褒和蕭裕一行抵達江南之際,正是杭州行朝裡爲是否出兵河北爭得不可開‘交’之時。徐良極力主張出兵,而且得到了首相折彥質的贊同,按說朝廷首相次相都持此議,皇帝也該沒說的纔是。

但,首先是皇帝立場不堅定。徐良當初給他一鼓動,他有些動心,覺得如果有必勝把握,收了河北也是好事。可後來朝中有大臣反對,說成事在天,戰場上沒有必勝一說,倘若戰敗,損兵折將,空費錢糧不說,還主動撕毀了和約,‘逼’急了‘女’真人,這大好的形勢就茫然無存了。趙謹一聽,也有道理,遂有些猶豫不決。此時,開府儀同三司,御營使秦檜等人也明確表示反對出兵,非但如此,他更極力遊說折彥質放棄主張。他一語道破徐良的用心,稱徐六此舉,是希望通過對外作戰的勝利,要鞏固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麟王你是明白人,怎麼吃他的‘迷’魂湯?

折彥質到底是一代名將,又是朝野享有崇高威望的功臣,本不爲秦檜所動。奈何此時,金國賀大宋皇帝壽誕的使團到了,其規格之高,前所未有。那金國正使完顏褒,與大臣們會面時,談吐不俗,舉止風雅,在拜見趙官家時,又執禮甚恭,他以金國宗室,大金太祖之孫的身份給趙謹行跪拜禮,那一幕,差點沒讓大宋朝臣們“熱淚盈眶”。

趙謹非常受用,在內廷設宴,攜皇后親自款待完顏褒,倒像是一家人。此後幾日,趙謹一見大臣,便向他們稱讚完顏褒。折彥質見此情形,心知皇帝對出兵河北已經沒有了興趣了。他若是與徐良聯手,共同堅持,或許能迫使皇帝改變主意。但折彥質到底沒有這樣作,不過,他也倒沒有對徐良反戈一擊,此後無論是朝議還是皇帝接見,他及他的追隨者們,集體失聲……

徐良震驚之餘,更加懊惱,竟想憑一己之力推動此事。結果,可想而知,當皇帝委婉地表示,不宜出兵,此事作罷之時,徐良大失所望。

五月,興元府。

徐衛這日正在接見川陝兩地的財神爺們。四川都轉運使虞祺,陝西都轉運使劉子羽,以及兩地轄下各路的轉運使都齊聚一堂,一則向宣撫處置司彙報去年財務工作,二則徐衛也想通過他們,瞭解一下川陝兩地賦稅財政情況。

四川經濟繁榮那是不用說的,特別是近年來,老百姓負擔減輕,經濟恢復較快,已經回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陝西雖然仍舊在“百萬級”徘徊,但七百多萬的財政收入,較之往年,已有明顯的提升。徐衛與各路財神相談甚歡,又尤其是他的老部下劉子羽。

“來來來,彥修,坐坐坐,許久不見你,我甚是想念。在衙‘門’裡,都說些公事,今日這宴,咱們只敘舊情,不談公事!”在太原郡王府的廳上,徐衛談笑風生,拉着劉子羽的手便要入席。

劉子羽大徐衛將近十歲,這麼多年過去,徐衛的老朋友老部下們,不是腆了肚,就是垮了臉。獨這劉子羽除了額頭上多兩條紋路,皮黑了些之外,竟一如往年風采。因此徐郡王看了他,分外親切。

旁邊張慶笑道:“彥修兄,大王平日一般不召我們來府上吃酒,今日倒是沾了你的光。足見,大王對你,可是另眼相看啊。”

“你不必聒噪,我這裡的酒你還少喝了?彥修難得來一趟,當年一班老兄弟,如今死的死,調的調,很難聚在一處了。”徐衛坐下道。

劉子羽對這話感同身受,嘆道:“是啊,想當年,大王、晉卿兄,子充兄,還有張憲、吳璘、楊彥……唉,罷罷罷,看來是老了,總是念舊。”

“哈哈,閒話休說,先喝三碗!”張慶替他兩個滿上酒,大聲說道。

此議,徐劉二人都極力贊同,一口菜不吃,硬生生三碗酒喝下肚了,都叫一聲痛快。張三一抹嘴,道:“大王恕罪,我說一句公事。去歲,陝西七百萬緡,較之往年,大有增長。這都是彥修兄的功勞,該敬一碗。”

劉子羽卻有些不安:“辜負大王的期望了。”

“這話怎麼說的?陝西財政雖然無法和四川相提並論,但要知道,陝西重建能有今日之局面,那是多少政策在扶持的?大王時常跟我們談起,對陝西不能要求太高,只要不向四川伸手要錢就是了。”張慶笑道。

“扯完了啊,愣你一碗!”徐衛道。

“謝大王賜酒!”張慶白話一句,自己把一碗喝了下去。

徐衛也陪着抿了一大口,看着劉子羽問道:“彥修,你在陝西都轉運使任上多年了,不是我忘了你,而是陝西那一攤子事確實離你不得。”劉子羽的父親劉贛,當年就曾經作過陝西都轉運使,善於理財。而陝西又是徐衛的根據,財政大事,不能假手外人,所以才把劉子羽放在陝西都轉運使的位置上這麼多年。

“哎,說好了不談公事,大王你這得罰一碗!不對,明知故犯,多罰一碗!”張慶突然叫起來。

“怎樣?我官比你大,規矩又是我定的,你說罰就罰?”徐衛瞄他一眼,嘿嘿笑道。

……

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56章 論邊事第536章 陰雲再起第155章 設伏第108章 賞賜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110章 衝突第279章 耀州告捷第284章 種家軍第八百八十章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34章 亂刀分屍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91章 援兵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91章 援兵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72章 開戰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138章 佈防第57章 饅頭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四百一十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八百六十一章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85章 箭雨第107章 怪事第四百零九章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四百零九章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八百八十一章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280章 紫金虎來了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95章 統帥第499章 政變(中)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八百四十九章第八百七十六章第328章 動粗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353章 斷絕水源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64章 官油子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133章 川陝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八百六十一章第240章 挖祖墳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434章 回家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八百三十八章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