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真會來事

趙謹不禁開始有些緊張起來,他之所以想要議和,不僅僅是因爲劉家,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打仗。之所以不想打仗,也不是因爲不想收復失土,而是因爲他不懂戰爭,也沒有面對戰爭的經驗,所以他害怕。

何止戰爭?就連作皇帝他也怕,因爲他不會,他壓根就沒想到過有一天兄長會英年早逝,他壓根就沒想到過自己有一天會登上皇位。這一切都來得那麼突然,以至於好幾年過去了,他都還沒法適應這個角色,只能讓自己裝得像一些,像一個皇帝。這也就不難明白他爲什麼會縱容劉鳳娘,在他看來,至少劉鳳娘腦子還算活,能有主意。

一想到萬一徐衛沒討到便宜,反破壞了宋金和約,他就如坐鍼氈,問道:“那,現在讓徐衛撤軍還來得及麼?”

折彥質搖了搖頭,似乎都不屑於回答這麼外行的問題。

皇帝更急了,不住地嘆着氣:“這可如何是好?徐衛此次確實太草率了,太草率了。”

折彥質卻沒有順着皇帝的話往下說,他不願在此時給徐衛落井下石。不是因爲私誼,而是因爲,如果整倒了這面主戰派的大旗,對國家有什麼好處?對摺家又有什麼好處?再者說了,只要徐九這回無功而返,朝裡的口水都能淹死他。在自己的印象中,徐九有時用兵雖然大膽,但不是個愣頭青,此番怎麼就讓豬油蒙了心竅?自作孽……

正想着,皇帝突然問了一句:“折卿,倘若徐衛此番無功而返,女真人會報復麼?”

“回陛下,這卻難說。完顏亮方纔奪了大位,或許暫時不會有動靜,等到地位穩固再行報復;也有可能爲穩固地位,鋌而走險。”折彥質道。

趙謹一聽,頓感頭大,連聲道:“太草率了,太草率了,徐衛怎就……”

話沒說完,忽有內侍進來稟報道:“官家,徐相求見。”

趙謹正煩躁,但畢竟是徐良,擁立他登基的功臣,只得耐着性子道:“宣。”

片刻之後,只見徐良快步入內,正欲大禮參拜,皇帝已道:“免,何事?”

徐良當然聽出來了皇帝語氣中的不快,裝作不知,道:“回陛下,方纔接報,武威王已撤軍回陝。”

此話一出,皇帝和折彥質同吃一驚,趙謹愣了半晌,纔回過神來問道:“結果……”

“武威王派遣川陝宣撫處置司準備差使吳拱來行在面聖奏達,人正在宮外。”徐良道。

“那還等什麼?快宣!”趙謹急不可待。

折彥質打量了徐良一眼,也沒看出什麼來,心中暗道,徐衛這是搞的什麼名堂?不快馬加鞭送信給江南,卻專門派員前來,難道是……各種可能在腦子裡在打轉,折王也一時摸不準。但他相信一點,事情的結局絕對不會像徐衛預想的那樣順利。你擺兩路兵馬往邊境上一放,金國就嚇得服軟認栽?金軍還沒有落到那步田地吧?

君臣三人各懷心事時,內侍已經領着一人踏入勤政堂,二十多歲年紀,穿綠袍,一直低着頭,大步入堂之後,納頭就拜:“臣川陝宣撫處置司準備差使吳拱,叩見陛下,吾皇萬歲!”

“你是……吳玠之子?”折彥質想了起來。

吳拱仍未擡頭,回答道:“正是。”

皇帝纔不管什麼無玠有玠,立馬問道:“前線戰況如何?”

“啓奏陛下,徐宣撫命兩路兵馬分別攻金,兵不血刃卻奪取多城,金軍望風而逃,無心抵抗。”吳拱道。

折彥質一聽沒對,聽這口風,好像很順利啊?皇帝心頭咣咣那個跳,追問道:“然後?”

“完顏亮弒君篡位,金國大亂,他自知無力抵抗王師,慌忙派遣金國尚書左丞李老僧爲使,前往興元府見徐宣撫。宣撫相公得到朝廷批准之後,接見了他,並命宣撫判官張浚爲代表,與之談判。”

張浚是朝廷派到陝西的,也就是皇帝的耳目,儘管當今皇帝可能沒太當回事。徐衛命他爲代表,也就撇清了自己。前些日子,先讓張浚以宣撫處置司名義上本,而後他自己纔有個人名義上本,也是有原因的。好讓朝廷知道,張浚仍在盡忠職守,“監視”着自己呢。

“女真人爲求大宋退兵,許以重利,情願送上財貨,馬匹,負擔王師出征的全部開銷。”吳拱說到這裡,有意頓了頓。

趙謹頓上喜上眉梢,霍然起身道:“當真?女真人不但沒反擊,更,更情願送上財貨馬匹?那,就是說這事已經了了?”

“回陛下,還沒有。徐宣撫以復金帝大仇爲號召,豈能爲小利而忘大義?我方正告金國,宋金方纔締結和約,結爲兄弟之邦,金帝年長,乃我大宋天子之兄!完顏亮身爲臣子,弒其君,便是大逆不忠!害我朝天子之兄,便是陷吾皇於不義!徐宣撫身爲宋臣,受皇恩替天子守牧一方,絕不退兵!”

儘管已經知道了結果,可皇帝聽到這裡還是不禁扼腕:“女真人既以送上財貨馬匹,正該見好就收纔是!怎地……”

“回陛下,徐宣撫自然清楚所謂爲金帝復仇云云,只是口號,實則爲國謀利。想我大宋物產豐富,國富民殷,也不差這點財貨。遂向金人討還太原!”吳拱臨行之前,絕對是被耳提面命了的,否則,他這故事不會講得如此曲折,每每停在要緊處。

徐良已經提前知道了詳情,心中暗自得意,倒是皇帝和折彥質一下子繃緊了皮,幾乎是同聲問道:“金人答應了?”

“賴陛下洪福,西軍威武!金國被迫答應!現在,王師已經進駐太原城!河東除少數幾州外,已宣告光復!重沐聖上恩澤!”吳拱朗聲道。

趙謹臉上帶着驚喜的笑容,緩緩落座下去,一時竟不說話了。折彥質此時在旁問道:“那金人是何反應?”

“李老僧代表完顏亮表示,將以宋金和約爲準,再與聖上序齒,永爲兄弟之邦。”吳拱道。

折彥質面無表情,不再詢問了。徐良此時方纔進言道:“陛下,此番兵不血刃,便得回太原重鎮,又收下金人所獻財貨馬匹,此誠爲宋金事變以來未有之先例。”確實,想當年宋金交戰,盡是女真人在勒索錢財,這回倒掉了個個。

“武威王一出手,果是不凡吶!”趙謹笑道。心中也慶幸,沒聽旁人亂說。徐衛這般厲害,女真人都怕他到如此地步,何愁金軍再來攻?朝中那些人,居然還有動徐衛念頭,說什麼要收兵權,就這陣勢,你收試試?笑的是女真人!就拋開抗金不說,徐衛麾下兵多將廣,實力又如此雄厚,真要動他,那得出多大的亂子?還是小心安撫,讓他全心全意爲國盡忠纔是上策。

吳拱等一陣,見皇帝和宰相都沒有說話,這才繼續奏道:“此次臣受徐宣撫派遣來行在,一是向聖上稟報,二是帶來女真人所獻錢一百萬緡,各色珍貴皮毛兩千餘張,另有良馬三千匹在江北,聽朝廷調度,分配諸軍。此外,金人爲示好大宋,將昔日僞韓之樞密使高孝恭遣返,此番徐宣撫也命臣將高逆押解赴行在,聽侯陛下發落。”

徐良適時地補充一句:“高孝恭乃僞韓高世由之弟,昔年佔領大名府時,多行不義,甚至將徐氏祖墳挖掘。徐衛之父,臣之伯父,故太尉徐彰就是因此事含恨而終。”

皇帝不知道這段往事,聽罷怒道:“豈有此理,叛國已是不赦,竟還作下如此勾當!”頓了頓,又笑道“既是川陝宣撫處置司與金國談判,這所獲,川陝留下便是,何必送來行在?川陝財政自給,朝廷也不曾下撥過。”

“啓奏陛下,徐宣撫對臣言,此番與金人談判,雖是川陝出面,然得朝廷批准在前,便是代表朝廷。所獲,亦是金國獻於大宋,理當上交,川陝怎敢私留?”吳拱十分得體地回答道。

趙謹十分高興,早沒了先前那股晦氣相,嘖嘖連聲之後,又道:“縱使如此,那高逆也算是與武威王有殺父之仇!所謂不共戴天是也!徐王本有處置大權,殺之以報父仇便是,何必再押解來行在?”

“回陛下,徐宣撫命臣奏達天聽。高逆叛國在前,助紂在後,此乃公事。掘徐氏祖墳,乃是私仇。徐宣撫身爲朝廷大臣,雖有處置大權,但不敢擅殺,只是請陛下爲徐家作主。”吳拱道。

這話聽在皇帝耳朵大爲受用!你們誰說徐衛跋扈?看看人家這事辦得,非常體面嘛!談判所得財貨,全數上交,分文不留,還倒貼運費。連自己家的仇人也不敢擅自處置,倒是讓朕作主,這就叫事君得體,這就叫忠心,這就叫尊重朝廷!威名暴於南北,忠義著於四海,這話不是亂說的。

折彥質在旁邊聽得暗暗心驚,徐衛這是要幹什麼?我認識他也不是三年五載了,從前沒覺得他這麼會來事啊?

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88章 漢奸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113章 擴編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七百四十六章第八百八十三章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七百四十五章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545章 虎牢關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52章 摸營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501章 新政第八百七十七章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278章 曙光乍現第45章 遇襲第87章 霹靂炮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93章 大哥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649章 徐郡王第663章 起兵勤王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七百四十三章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50章 率部歸來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1章 徐家老九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85章 箭雨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五十一章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284章 種家軍第15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41章 抱大腿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7章 遼國完蛋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八百三十五章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八百六十六章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483章 軍閥第86章 盾陣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489章 驚變第42章 小螞蚱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573章 革新戰法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56章 論邊事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613章 蕙質蘭心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41章 抱大腿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577章 攻破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