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新君

看着面前站立的這個猥瑣漢子,何灌不禁感到奇怪,徐衛這小子搞什麼?這樣的人都能當兵吃餉?轉念一想,也替他感到爲難,朝廷給的待遇實在太低了一些,要不是有斬級賞錢撐場面,恐怕連這樣的人都招不來。

“你是徐九部下?你們鄉勇營現在何處?你又怎麼到了東京?”何灌問道。

對方從懷裡取出一封書信,咂舌道:“小人是徐指揮使麾下都頭李貫,奉命前來東京求見太尉。若不是張樞密幫忙,險些進不來!”

“本官在問你話!”何灌皺眉道。

李貫一個激靈,趕緊雙手把信奉上:“我部與女真人遭遇,打了一仗,現已向西轉進,尋找種少保部會師。小人奉指揮使軍令,有書信一封在此,請太尉過目。”

何灌接過信,關切道:“哦?與金軍遭遇?戰況如何?”

李貫將戰況詳細報告給何灌,後者聽罷大感意外。徐衛的鄉勇營竟殲滅了一千餘金軍?確定是一千餘金軍?沒有虛報?李貫再三保證,都有敵人首級爲證,絕無半點虛假。何灌大喜過望,拆開徐衛書信讀了起來。

在信中,徐衛並無支言片語提到自己的戰功,反倒是建議何灌:女真人肯定會威脅東京,但眼下都城之外已經雲集數十萬勤王之師。金軍必然不會來強攻,多半是會提出議和條件,逼迫朝廷接受。但金軍糧草已經不濟,他與种師道會合後,金軍不知虛實,只要再咬牙撐一陣,敵必退無疑。

何灌看罷書信,一聲長嘆。難得這小子如此用心,可惜啊,你們在前頭流血犧牲,後頭盡在幹些拆臺子捅棍子的事。官家被急昏了頭,居然派郭藥師出使金營,那廝至今沒有任何消息傳回來,怕只怕……

“你回去告訴徐九,千萬不可與敵硬拼。我這邊會想辦法支援他。”何灌起身取過寶劍系在腰上,大聲說道。李貫領命告辭而去,何灌剛要出門。外頭又報來,太常少卿李綱求見。李綱?在這個檔口,他來作甚?

大宋宣和七年歲末,作爲這個國家至高權力的中樞,汴京內廷被一片投降逃跑的氛圍籠罩着。朝中重臣,包括幾名宰相在內,紛紛建議官家留太子監國,南逃江淮地區。但以李綱等人爲首的忠直之臣冒死力諫,趙佶左右爲難,進退不得。

而就在此時,壓垮這位道君皇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出現了。郭藥師奉詔出使金營後,倒也的的確確向金國二太子斡離不轉達了宋廷方面求和的意思。但斡離不此時野心勃勃,絲毫沒有議和之心。況且郭藥師初爲遼將,就與女真人作戰,後來投降大宋,再度與女真人爲敵,如今還敢來充任使節,你當我女真人的戰刀不利麼?斡離不一怒,又要來一個斬將祭旗。

郭藥師倒也有幾分膽色,面對明晃晃的彎刀穩如泰山,只一句“太子若取藥師之首,無異自損十萬雄兵”,就迫得金國二太子放下屠刀,追問緣由。郭藥師這纔回答說“兩河虛實,我盡知之,願助太子一臂之力”。斡離不疑其言,並未深信,但也沒有殺他,只是扣留軍中,散播消息,言大宋燕山副守郭藥師已歸順大金,企圖瓦解大宋軍心。

趙佶聞訊,萬念俱灰,連罵也懶得罵了,倉皇準備南逃。但哪怕在這種關頭,他也沒有忘記保持自己的“明君”形象,在給太子監國的詔書中標明,“此非左右大臣建明,出自朕意”。意思就是說,不是大臣逼我,我才命太子監國的,是我自己覺得用人不當,把國家弄到這個地步,心中有愧,纔將權力交給儲君。

可你交倒是全交啊,太子監國只是暫時的,你還是霸着皇位沒挪窩呀。朝野人心不穩,在京大臣絕大多數都在收拾行裝,準備跟隨皇帝南逃。李綱等人察覺到危險,決定立即行動逼迫趙佶退位。因趙佶只要還是皇帝,文武大臣跟隨他南逃就是名正言順的事情。如果擁立新君,誰還有藉口出逃?

給事中吳敏第一個發難,上奏請求趙佶禪位,並援引李綱的言論。可悲的是,他說動趙佶的手段必須藉助這位道君皇帝崇信的怪力亂神之說:“神霄萬壽宮所謂長生大帝君者,陛下是也。必有青華帝君(太子趙桓)以助之,其兆已現於此。”趙佶聞言,只是長嘆數聲,若有所思。後又召李綱上殿,李綱倒的確是個忠心爲國的君子之臣,刺破手臂寫下血書,言明利害關係,頓首叩求趙佶禪位。

趙佶急欲南逃,無心和這幫主戰派大臣糾纏,遂答應禪位。可詔書送到趙桓面前,這位儲君並沒有按照歷朝歷代的慣例,一推二拒三接受,而是真心不想在這個時候坐上龍椅,因爲他明白,一旦登上皇位,他老子留給他的,並不是一個歌舞昇平,四海臣服的大帝國,而是一副爛攤子!他再三推辭,甚至因爲急怒攻心而病倒。可君無戲言,九五至尊的位置你坐也得坐,不坐也得坐!

宣和七年的最後一天,趙佶命人“押”來太子,正式傳位於他,強行將黃袍披在他身上。可笑的是,當年趙家老祖宗趙匡胤也是被強行黃袍加身,可那是半推半就,心裡暗爽。趙桓卻是滿腹委曲,真心推辭。現在御袍披在身上,只等正式登基,接受羣臣朝賀,他便大宋第九代君王。

文德殿上,身披黃袍的趙桓面無表情地接受着李綱等一班主戰派大臣非正式的朝賀。這位二十五歲的新君,與其父一樣,生得脣紅牙白,風liu倜儻,翩翩佳公子,真真趙王孫。看着殿下大臣,他心亂如麻,根本不知道這個國家的前途在哪裡。

“陛下!新君即位,當升賞羣臣,大赦天下,鼓舞三軍士氣。臣等願追隨陛下,雖肝腦塗地,九死不悔!”李綱的形象,讓人很難將他和民族英雄聯繫起來。如果不是一身官袍,這位不到五十歲,滿面風霜,佈滿皺紋,鬚髮花白的老者,看起來與農家老丈無異。

第八百五十四章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四百一十八章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49章 欲擒故縱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488章 復出?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236章 議升官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209章 招討副使你奸我不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333章 回馬槍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93章 大哥第七百四十九章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258章 暗戰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120章 爛招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704章 絕望的金軍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八百七十三章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56章 論邊事第七百八十七章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613章 蕙質蘭心第146章 升官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七百四十六章第61章 恩怨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169章 西軍二十萬第214章 鐵浮屠第52章 摸營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七百八十八章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613章 蕙質蘭心第134章 徐家將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236章 議升官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770章 徐九仗義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第814章 服不服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63章 來了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118章 張憲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117章 好險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126章 闖宮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八百三十二章第155章 設伏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350章 授予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