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逼宮

就在徐衛率領靖綏營西進,意圖和种師道會師之時,就隔着一條黃河的東京城內,已經亂成一團。儘管城外雲集着數十萬各地王師,甚至還有部隊在源源不斷地趕來。可一百多年來,東京何曾出過這等變故?過慣了太平安逸日子的東京百姓,驚慌失措,惶惶不可終日。市面上,各種商品開始短缺,物價一漲再漲,若不是有官軍彈壓,只怕早有人開始哄搶。

宮裡更是一團亂麻,道君皇帝聽到金軍南侵之初。想到的不是召集大臣商議對策,而是沐浴焚香,祈禱滿天神佛佑我大宋。等到燕山失守,太原被圍,各路求援之書如雪片般飛到東京,趙佶仰天大哭:“大臣誤朕!”

可是,誤他的大臣們聽不到他的哭喊。朝中權貴眼下都在派遣僕人搜刮金銀,裝船南下,準備逃跑了。各府各衙的掌印堂官十有八九都不理事,政事堂上,宰相們也是每日對座,大眼望大小,束手無策。行政機構,已經近乎癱瘓。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一衆表面上忠心耿耿,言聽計從的大臣們在矇蔽他,拿他當猴耍!正當怒氣衝衝,想要拿人開刀之際,童貫帶着數萬精兵從太原逃回京城。趙佶大喜,不但沒有追究童貫臨陣脫逃的責任,反而相言好慰。但接連戰敗失地,還敢帶走精兵逃回京城,童貫犯了衆怒!臘月二十七,以太學生陳東爲首的仕子長跪於宮外上書請願,直指蔡京、童貫、李彥、王黼、朱勔、樑師成六人雖身居高位,但禍國亂民,欺瞞君父,宜誅此六賊,傳首四方,以安天下。對於幾度爲相的蔡京,趙佶現在着實窩火,再加上蔡攸不住的在旁邊挑撥,一衆爪牙死命彈劾蔡京蔡絛兩父子欺上瞞下之事。

趙佶雖怒,但蔡京幾度出任宰相,可見在他心裡還是有相當地位的。於是降詔罷免人神共憤的蔡絛,意在震懾蔡京。哪知蔡京毫無去意,皇帝遂派遣童貫去蔡京府上,讓他上表致仕。蔡京在童貫面前聞訊大哭,問道:“我今年已七十八歲,行將就木,官家爲何不肯容我幾年?必是有奸臣進了讒言!”

童貫自己都焦頭爛額,哪有還有心思管他,只三個字:“不知道。”山窮水盡的蔡京無奈之下,因爲雙目失明,只得將印章交給童貫帶回。趙佶命詞臣替他寫好辭表,蓋上印章,罷去相位,連貶三級。又將朱勔奪去一切公職,打回原籍。將王黼罷到永州安置,可王黼這廝是個溜鬚拍馬之徒,靠着認樑師成當乾爹爬上高位,爲人又極其張揚跋扈,開封府尹聶昌對其恨之入骨,派出家中武士追殺梟首,謊稱盜賊所害。李彥因爲搜刮田地,禍害百姓,民怨最大,趙佶將其賜死抄家。

一時間,朝野拍手稱快。何灌、張叔夜、聶昌、李綱等主戰派大臣接連上書,要求整頓軍隊,痛擊金軍。趙佶腦子裡根本沒有這根弦,一心想着求和,苦等郭藥師回信不得,又想派出使節。聶昌、李綱、張所等文臣冒死力諫,甚至阻擋趙佶回宮用膳。趙佶大怒,命殿前武士扯開大臣,拂袖而去。

臘月二十八,金軍抵達黃河北岸的消息傳入東京,趙佶驚怒交加,厲聲抗問:“金人安敢如此!”大叫一聲,栽下御塌昏迷。醒來後,突然降詔任命太子趙桓爲開封牧。這一舉動,讓李綱等大臣嗅到,官家這是想讓太子留守京城監國,代行天子之事。而自己,是想離京逃跑!自古以來,皇帝如果逃離京師,也就意味着有亡國之虞!

李綱情急之下,劍走偏鋒,與其好友給事中吳敏商議,逼迫官家退位!這可是捅天的大事!吳敏慎重建議說,讓太子監國率領文武大臣抗敵就是了,沒有必要逼宮。但李綱堅稱,如果當年唐肅宗不是在靈武果斷拋棄唐玄宗繼承皇位,就沒有後來大唐的復興。眼下的局勢,就如同三百年前一樣,國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必須要有大動作!並勸說吳敏,如果此事成功,抗金局面將爲之一新,天下臣民將爲之鼓舞。除了你這樣剛直不阿,忘身殉國的大臣,沒有人能擔當這個重任。

李綱之所以選擇與吳敏商議,原因在於吳敏任職給事中。給事中,以在殿中執事而得名,是天子的近臣,有顧問應對之責。由他開口,是最合適的人選。

吳敏答應之後提醒,這種捅天漏的大事,必須慎之又慎。萬一失敗,我等將萬劫不復。李綱自然明白這話的意思,想起另一個人來……

侍衛步軍都虞侯何灌府邸,較之往日,明顯戒備森嚴,執槍披甲的武士虎視眈眈,凌厲的目光掃視着經過的行人。

幾匹馬奔到府前街上停下,一個五短身材,獐頭鼠目的漢子利落地跳下馬,對身後幾名軍士抱拳:“多謝!請代徐指揮使拜謝樞密相公!”那幾名軍士應允,調轉馬頭向城外奔去。

那漢子大步上前,被何府門前武士擋住,長槍抵在胸口,厲聲喝道:“來者何人!”

“請通傳一聲,就說夏津後輩求見何太尉。”那漢子抱拳說道。

“滾!太尉近期一律不會客!”武士將槍一挺,嚇唬道。

看着眼前幾個威風八面的軍漢,那人冷笑不止:“耽誤了大事,你等吃罪不起!”

幾名軍漢一愣,好大的口氣,莫非有些來頭?商議幾句,一名軍士收了兵器便往府裡奔,不多時快步跑出,說是太尉有請,態度明顯不同。那漢子瞄了軍士們一眼,昂首挺胸步入何府。

花廳之上,何灌一身戎裝,茶几旁還靠着一柄長劍,看樣子正打算出門。自金軍南侵以來,官家非常倚重,並將宮廷衛戍之責交託到他手上。眼下時局艱難,這京城裡也是暗潮涌動。剛剛收到消息,自己長子何薊所部,已被金軍擊潰,目前下落不明,讓人好生頭痛。好在聽了徐衛建議,否則,金軍怕是已經兵臨城下了。

第640章 一頓臭罵第734章 西夏完了第125章 契丹人第676章 遼軍東來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604章 邊境衝突第110章 衝突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726章 整個世界清靜了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八百六十一章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768章 絕路第615章 養寇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50章 率部歸來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166章 金殿沸騰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34章 亂刀分屍第85章 箭雨第270章 確係牛人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646章 首倡分割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329章 收麥忙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八百七十五章第149章 佈局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八百四十三章第67章 佈局第120章 爛招第325章 一頭驢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104章 內情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三十七章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八百五十八章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76章 死戰第86章 盾陣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153章 虛虛實實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791章 唱雙簧第121章 大捷第236章 議升官第236章 議升官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八百六十七章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92章 又見援兵第七百五十一章第691章 決戰在即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649章 徐郡王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117章 好險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589章 再次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