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割地求和

建武九年,七月末,興元府。

徐衛這幾天整成了熱傷風,所以今天沒有去衙‘門’,留在家裡休息。傷風這個病雖是小疾,卻着實讓人厭煩。頭也痛喉也痛,還不住地流鼻涕,身上也發酸。他本來打算趁今天有空,把祝季蘭給他抄寫的筆記看看,但剛開始一會兒就放棄了。

正鬱悶時,‘門’口突然閃出一個影子。只見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只穿着一件沒袖的小褂子,底下‘褲’子都沒穿,長得是又白又胖,一雙眼睛又大又黑,正扶着‘門’,忽閃忽閃地看着徐衛。

徐衛一看他,奇怪道:“嗯?你咋跑這來了?”說着,起身繞出案桌,上前俯下身抱起兒子,頭伸出‘門’去四周一張望,嘿,怪事,這帶孩子的人也太粗心了吧?他把徐虎抱回座位,放在膝蓋上抖着玩。那小子嘿嘿笑個不停,徐衛樂了:“笑,老子都病了你還笑,笑,再笑。來,爹看看長了幾顆牙?”

徐虎似乎聽得懂這句話,爹一喊,他就大大地張開嘴,‘露’出幾顆小牙來。徐衛哈哈大笑,剛沒笑幾聲,突然感覺身上一熱,低頭看去,卻是兒子撒‘尿’了,將他的衣服淋溼了一大片。

“嘿,這小東西??,幹壞事。”徐衛站起身來,佯裝生氣道。

正在這時,祝季蘭出現在‘門’口,看到兒子在徐衛身上,臉上的驚慌才漸漸消退。快步踏入書房,從徐衛手裡接過孩子,解釋道:“奴家一轉眼,他就不見了,原來卻是來找爹。”

徐衛知她帶孩子辛苦,也沒有責怪,只是提醒道:“你一個人帶難免有疏忽的時候。”

徐虎是這府上的寶貝疙瘩,祝季蘭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自然疼愛。而張九月連生兩個‘女’兒,如今好不容易盼來個男丁,自然也是極喜歡的,所以時常想帶帶。可兒是孃的心頭‘肉’,祝季蘭哪捨得?現在聽徐衛這麼一說,趕緊道:“奴家以後小心就是。”又見徐衛身上的衣服給‘尿’溼了,遂岔開話題道:“大王可要去換一身?”

徐九還沒有回答,已聽僕人在外頭道:“大王,張機宜來了。”

話音未落,張慶已經踏入房中,祝季蘭手裡抱着孩子,遂一曲膝,算是行禮,張慶也點點頭,目光隨即落在徐虎臉上,禁不住笑了起來:“這娃是越長越討人喜歡,我那兒子一歲多的時候皮包骨,哪似小官人這般壯實?”

祝季蘭知道張慶如果沒有公事,肯定不會找到家裡來,於是抱着孩子告辭了。張慶見徐衛的袍擺上溼了一大塊,笑道:“大王不去衙‘門’理事,卻有閒心在家裡逗孩子玩。”

“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你說我這爹當得,孩子都長了好幾顆牙了,我還不知道。”徐衛嘆道。

張慶收起笑容,點頭道:“這也是沒奈何的事,川陝都指着大王,你顧得了公,就顧不得家了。”

徐衛回到椅子坐下,感嘆道:“有時候想想,要是哪一天不打仗了,我們這種人肯定就要卸甲歸田。到時候回大名府去,建座宅子,買它幾十頃田,守着‘女’人孩子,倒也過得。”

張慶往前走幾步,也坐下來,頗有些吃驚地問道:“大王這話當真?”

徐衛看着他,似笑非笑:“你說呢?”兩人相視而笑,並不言明。

張慶一抖袍擺,朗聲道:“閒話就不說了,卑職此來,是有件讓大王高興的事要稟報。”

徐衛將手一舉:“別急!我猜猜!是不是前頭又打勝了?”

“嗨,日前一戰,夏軍大敗,早嚇破膽了,哪還有心思再戰?”張慶不屑道。

徐衛想了想,又道:“那就是夏使來了。”

張慶雙眼一瞪:“大王如何得知?”

“廢話,既不是打了勝仗,那肯定就是夏使來了,否則還有什麼事情能讓我高興?”徐衛笑道。

張慶嘿嘿一笑:“還真有,楊大那撮鳥準備納第六個妾,帖子都來了,大王準備送禮吧。”

徐衛一聽,一張臉扭曲成一團,頭撇到一邊:“這廝真不是個東西!他孃的,這是納妾還是斂財啊?怎麼一窩窩地納妾?我費在他身上的禮金,起碼好幾千貫了!還讓不讓人活?”

張慶深有同感:“是極是極,我也遭了一大筆。這潑皮,收不住繮!逮個母的就想迎進‘門’!索‘性’,大王給他下道死命令,嚴禁再納妾,否則軍法論處!估計也只有這樣,才製得住他!”

“成吧,我擬個命令,你正式行文發下去,另外公告六大帥司,共同監督。”徐衛一本正經。

張慶大笑,直襬手道:“罷罷罷,玩笑不說了。大王所料不差,正是夏使到了。”

“別急!我再猜猜!”徐衛又舉起手。

“這還有什麼可猜的?”張慶不解其意。

徐衛仰頭朝天想了片刻,一拍案桌道:“王樞!是不是?”

張慶吸口氣,詫異道:“這倒怪了,大王能猜到夏使來,不稀奇,卻爲何連是誰都知道?”

“這有什麼怪的?夏使此來,必爲求和。縱觀西夏官員,只有王樞跟我有過來往,不派他派誰?任得敬?”徐衛輕笑道。

“任得敬敢來,一刀結果了他!”張慶冷笑道。“王樞已經在館驛住下了,他急得很,非要馬上見到大王不可。這不,卑職就來請示了。”

“他急?急個甚?你讓人轉告他,就說我身體不適,在家休養,讓他且住着吧,興元富饒,有的是好酒好菜招待他,咱不差這三瓜倆棗,招待他住半年都沒問題。”徐衛吩咐道。

“要真如此,王樞非得急瘋不可!現在三路兵馬圍着西平府,他一日得不到大王的點頭,党項人就一天得不到安寧。”張慶道。

“咎由自取!”徐衛哼了一聲。“當初,我誠心誠意去結好西夏,還不指望他們反金,只希望不要添‘亂’,結果党項人不領情。現在……”

王樞被晾在館驛裡足足五天,這五天裡,他最先是每天派人去宣撫處置司問,後來乾脆不顧國家使者的威儀,親自出面求見。因爲他深知,自己在興元府多呆一天,後方就多一分危險。

軍隊在前線,非是運籌帷幄的主帥能夠完全掌控的,更何況圍攻西平府的,不光是西軍,還有蕭合達叛軍以及遼軍。萬一誰等得不耐,發動強攻,如何是好?

第六天,他一大早就起‘牀’,其實壓根沒睡。早飯也沒吃,就跑到川陝宣撫處置司衙‘門’,剛下馬,就看到參議官張浚。

“張參議,今日徐郡王可來了麼?”王樞快步上前問道。

張浚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看着王樞嘆道:“王籤書不易。”雖說兩人立場不同,但王樞這份忠心體國的心,張浚還是很佩服的。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沒奈何,再難也得來。”王樞由衷說道。“萬請張參議周全,無論如何也讓在下見徐郡王一面。”

“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張浚問道。

王樞無言以對。張浚見狀,也不爲難他,側身道:“請吧,徐郡王要見你。”

王樞一怔,立即一把撩起衣襬就往衙‘門’裡走。張浚一路引着他到廳上,只見宣撫處置司的主要官員,以及川陝宣諭使鄭剛中都已經在座。

徐衛穿代表三品以上官員的紫‘色’常服,頂烏紗,束二十五兩重御仙‘花’帶,着黑皮靴。他雖受封郡王,不過郡王爲從一品,所以常服上並沒有區別,仍舊是九品以上穿青,七品以上穿綠,五品以上穿紅,三品以上穿紫,這是沿襲唐朝的規定。

見王樞進來,他直視着對方,並不故作威嚴之態,可王樞一進‘門’就感覺到無形的壓力,低着頭走到廳正中,執禮拜道:“夏使王樞,見過大王。”

徐衛也起身還了禮,並沒有說什麼。張浚又引導王樞跟其他人見了禮,着重強調了鄭剛中,然後請他落座。

“王籤書此來,想是夏主有話要你傳達?”徐衛問道。

王樞一拱手,坦承道:“回大王,昔日大王主動釋出善意,於緣邊開槯場,恢復通商,與我朝改善關係。這一點,我主是明白的。”

“既然明白,爲何還有後頭的事?”馬擴沉聲問道。

王樞此來,一懼徐衛,二怕馬擴,但事到臨頭,也只能硬着頭皮道:“實是朝中‘奸’侫之人,‘蒙’蔽我主,再加上‘女’真人彈壓,不得已,這纔有了後頭。”

“呵呵,王籤書,你我不是頭一次打‘交’道了。北夷讓麟府給党項,你們也興高采烈地接受了嘛,沒見爲難。”馬擴冷笑道。

王樞無奈道:“我主年少,朝政大事多賴輔弼大臣,這一切的事情都出自朝臣。”這也是大宋慣用的手段,凡是事情不對的,都推給大臣,皇帝是沒有錯的。

徐衛聽到這裡,正‘色’問道:“前頭的事,就不說了。宋遼派出使節前往興慶,你主爲何驅逐我大宋使臣?侮辱使者,形同侮辱國家,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你們不會不知道!”

王樞的頭上冒出了冷汗,縱使他巧舌如簧,這件事情也遮掩不過去。正當他無言以對時,張浚在旁邊替他解了圍:“王籤書,宋夏之間,百年恩怨,要說,是說不盡,也說不清的。”語至此處,又轉向徐衛道“大王,是是非非且放一旁,咱們務實如何?”

徐衛一揚頭,示意他去問。

張浚見狀,遂問道:“王籤書,你主雖然沒見我大宋使者,但相信遼使也將我方要求轉告,你們意下如何?”

王樞總算稍稍鬆口氣,答道:“我主會同朝臣相商,已決定即日起脫離‘女’真,終止藩屬關係,與宋遼結盟,共圖金國。至於,大宋提出的河西四州一府,以及與陝西接壤的九州之地,我方完全照辦,割予大宋。”

此話一出,堂上的宋臣們互遞眼‘色’,都有欣喜之狀。就連不苟言笑的鄭剛中,也喜上眉梢。想宋夏百年征伐,前後五次大戰,費錢糧何止億兆?折‘性’命何止百萬?最成功時,也就不過是宣和時間,拿下橫山一線。但隨即西軍南下平方臘,北上攻契丹,接着宋金戰爭又爆發。

党項人不斷蠶食西北領土,又將橫山一線奪回,甚至還威脅陝西。這二十年來,大宋屢屢丟地失城,但在陝西,卻是另外一番景象。西軍收復了全陝不說,如今又拿回橫山一線,甚至還有河西之地!要知道,河西這個地方,唐朝安史之‘亂’時,河西和隴右唐軍被徵調到內地平‘亂’,吐蕃人趁勢進攻。從此,河西被吐蕃人統治了六十年。

直到一個叫張議‘潮’的英雄在六十餘年後,率衆起義,驅逐吐蕃守將,收復沙州,隨後,張議‘潮’接連奪取河西州縣。並派遣使者,攜帶河西十一州地圖戶籍前往長安,敬獻唐天子。大唐在河西設置“歸義軍”,以張議‘潮’爲節度使,至此,河西重歸中國所有。此後,經歷多次內憂外患,河西地區前後堅持了一百多年,直到大宋開國,歸義軍的領袖又上表,大宋仍舊封其爲歸義軍節度使。

可惜,仁宗天聖年間,歸義軍被沙州回鶻攻滅,河西從此脫離中國。距今,又過百年。可現在,河西又重歸中國版圖,儘管河西大部分地區,現在實際由遼軍佔領,但契丹人也白紙黑字寫下了約定,承認此地是大宋領土。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西軍和陝西文武的功勞,而天水郡王又居功至偉。

王樞停了停,這才提出西夏的要求:“但我方希望和約締結之日,宋遼分別退兵,不再圍西平,至於蕭合達,也請宋遼雙方彈壓,使其後撤。屆時,三方再派出使者,共同劃分疆界。在和談期間,也請宋遼雙方,約束前線部隊,不得進一步擴大事態。”

徐衛嗯了一聲,轉向鄭剛中:“鄭宣諭以爲如何?”

鄭剛中能說什麼?一拱手道:“但聽大王裁決,下官沒有異議。”

第八百七十三章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804章 造反第79章 逼宮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191章 國士無雙宋遼威武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827章 天倫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79章 逼宮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104章 內情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八百五十七章第493章 內外洶洶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302章 粘罕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769章 朱仙鎮第219章 高歌猛進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五百一十章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636章 任得敬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260章 炸不死你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116章 太上皇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94章 退兵第四百一十六章第七百八十七章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768章 絕路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七百四十六章第118章 張憲第四百一十二章第七百四十四章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77章 韓世忠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236章 議升官第203章 徐衛前途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52章 摸營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八百四十三章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八百六十九章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129章 秘密抓捕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八百四十七章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830章 調走張浚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八百七十五章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95章 統帥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146章 升官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483章 軍閥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16章 殺!殺!殺!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609章 縱橫捭闔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四百一十八章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720章 宰相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