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威武

宋遼威武

“馬參謀留步。”第一輪會商結束後,馬擴步出堂外,鄭剛中急忙追了上來。

“鄭宣諭有事?”馬擴回身問道。

鄭剛中的不滿都掛在臉上,責怪道:“怎麼提出這般要求?人家損兵折將打下的河西四州,怎肯拱手相讓?能取九州一府之地,已是了不得了!徐郡王怎這般安排?”

馬擴輕描淡寫道:“大王自有考慮,鄭宣諭不必着急,契丹人會答應的。”

他沒有胡說,在宋遼雙方談判結束時,蕭朵魯不果然就答應了這個要求。先,河西四州現在的實際控制者是遼軍,既說約定最終歸宋,但有那是在戰爭結束以後。也就是說,要等到大宋收復中原、山東、兩河,大遼收復全部國土時,河西四州才還歸……鬼曉得是猴年馬月?就算真到了那時候,局勢是個什麼樣子,誰知道?到時再說吧。

其次,徐衛讓遼軍取河西四州,他自己取西涼,是有原因的。西涼府一來距離熙河路近,二來又是河西走廊的東端。西軍卡在西涼府,遼軍拿着河西四州又有何用?

最後,現在對於契丹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取得立足之地,這一點他們現在已經作到了。接下來,就是迫使西夏反水,然後準備復國!

對於馬擴提出了的另外一條路線,瓜分西夏,契丹人不贊同。這裡面自然有其考量在,但或多或少,契丹人還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畢竟他們曾經跟党項人關係不錯。

宋遼雙方談妥,這纔給党項人送去消息。而此時,党項人還急切地盼望着女真人出來主持公道。

不難想像,當金國朝廷聽聞宋遼聯手進軍西夏時,其震驚可以說是無以復因爲在中原戰場擊敗宋軍北伐而帶來的那一點點喜悅,頓時被消除得乾乾淨淨。金帝完顏亶,召集宗弼等輔政大臣緊急磋商,要求儘快拿出對策。

可直到宋遼雙方談完,金廷都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有人主張出兵援助西夏,打擊宋遼的囂張氣焰;也有人建議,趁宋軍新敗,再次集結重兵進攻襄漢,逼徐衛把注意力放到中原來;還有人認爲,乾脆不管,現在我們自己麻煩一大堆,哪有閒心去管党項人的鳥事?

作爲把持朝政的權臣,完顏宗弼在大臣們各抒己見時,卻沒有作出任何表態。這事確實讓他爲難,在對宋戰爭中,金軍要麼失利,要麼無功,這對整個大金國的影響非常壞。幸好,去年烏延蒲盧渾挫敗了宋軍的反攻,才挽回一些顏面。

沒想到,現在徐衛竟又攛掇了契丹人,合起來欺負党項!按他一貫的作派,肯定是馬上提虎狼之師進入夏境,將宋遼兩軍驅逐出去。可宗弼明白,現在大金國暫時沒有這個能力。連年的征戰,讓女真人消耗很大,不僅僅體現在將士陣亡,戶口減少上,也不止於耗費甚巨,入不敷出。更重要的是,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這些年大金國將精力都放在南侵上,忽略了內政。

正因如此,才導致兩河民變迭起,北方時有叛。自從第二次進攻襄漢失敗,無奈退兵以後,宗弼就他的心思都放在內政上。打算大刀闊斧的改革,以穩定女真的統治。比如,去年到今年這一段時間,他就頒佈了許多法令,禁止擄漢人爲奴;禁止隨意屠殺奴婢;取消“剃不如式者殺”,改以黥刑;解散部分兩河籤軍,使其歸耕田畝之中;又減兩河之稅三成;並開始在金國朝廷中,扶持漢官。

宗弼所作的這一切,很容易就看出來,他是爲了緩和民族矛盾,展生產,鞏固大金國的統治。

可徐衛從出大名府那一天開始,就注意要給大金國搗蛋。你這剛要休心養性,好好治理國家,不打算再打架了,他就喊來幫手,一齊欺負你的弟。

兀朮現在幾乎對徐衛恨不起來了,因爲如果要去恨徐衛,遲早被氣死。從他二哥斡離不被阻紫金山開始,徐虎兒已經不知道壞了大金國多少好事了。要出來,估計都能成冊。

當金帝完顏亶詢問他對策時,宗弼頗有些無奈地回答說:靜觀其變。這等於是宣告大金國不會出兵援助党項人。

七月初,宋遼雙方的使者同時出現在夏都興慶府。此時,党項人還不知道他們被女真宗主拋棄了,李仁孝下令,拒絕接見宋使,驅逐宋使出境。這在外交史上,絕對是個異數,自古以來,拒絕使者提出的要求,經常有,可很少有連使者都不見的。

但李仁孝念着原來跟契丹人的關係,還是勉強接見了遼使。可是,當遼使提出割河西和橫山一線時,李仁孝大怒,拒絕這一“無理”要求,讓遼使也哪來哪去。

他這一舉動,觸怒了徐衛,立即以西夏辱其使者爲由,命涇原王稟徐成二帥兵出威州,與此同時,遼軍的鐵騎也經過西涼府,直撲應理。而割據一方的蕭合達聽聞宋遼聯手,喜不自勝,徐衛根本沒叫上他,這位也激動得出兵兩萬,從夏州攻往西平府。

七月中旬,遼軍破應理,應理即後世寧夏中衛。破應理之後,三路兵馬迫近西平府。坐鎮此處的任得敬大驚,一面飛馬報告夏都,一面堅守城池。

亡國之期到了!

這是西夏大臣們聽聞噩耗的第一反應!宋遼兩路兵馬,外加蕭合達一路叛軍,三路逼進西平府,距離國都興慶府已經不遠!李仁孝沒盼來金軍,卻引來三路虎狼,這位年輕皇帝六神無主,問計於晉王察哥。

察哥是夏崇宗李乾順的弟弟,也就是李仁孝的叔叔,多謀略,有勇力,長期握兵,戰功顯赫。見國難當頭,這位大王拍案而起,主動請纓要領兵到西平府去迎敵。他的態度,使得西夏君臣們看到了希望,李仁孝命三萬精銳,由察哥統率,往援西平。

出征之時,李仁孝親自出城相送,臨別之際,他拉着察哥的手泣道:“願皇叔念祖宗創業不易,勉力維持。”

察哥卻豪氣萬丈地表示:“臣去去就還。”語畢,飛身上馬,引萬軍出征,其英勇如昨。

察哥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爲他確實有這個本錢。在宋夏戰爭中,他戰功彪炳,被後世譽爲“大宋神將”的原熙河經略安撫使劉法,就是敗在他手裡,也死在他手裡。這次西夏國內暴,也是由他出兵平叛,很快就平息事態。

總之,察哥這位沙場宿將,引着三萬精銳馬步軍火增援西平府。等他趕到時,三路兵馬已經在西平城附近紮下營寨,作圍困狀,只是並沒有進攻。

察哥抵達以後,連氣都沒喘一口,就下令進攻。離他最近的,是從夏州趕過來的蕭合達部。所以,蕭合達便成了他第一個攻擊對象。

兩軍對陣,察哥放兩千“平夏鐵鷂子”直衝蕭合達中軍,步軍緊隨其後掩擊。蕭合達的部隊雖然也不乏悍不畏死之卒,可惜他們沒有宋軍那樣精良的遠程器械,被鐵鷂子一衝,陣形散。

隨後夏軍步兵壓上,捉對廝殺。蕭合達急令重組陣形,察哥卻不給他機會,親自率領精騎從側翼攻入,蕭合達部潰敗。因爲戰事結束得太快,以至於涇原軍聞訊趕來助戰時,只看到蕭合達已經跑得沒了蹤影,而察哥的部隊已經順利進城,與任得敬合師。

王稟和徐成認爲,夏軍挾勝之威,明日必來應戰,遂聯絡遼軍,約定明日合力擊潰夏軍。統領遼軍前來的,是耶律大石的護衛耶律鐵哥。護衛,就是禁衛軍的軍官,而耶律鐵哥,在此次東征大軍中,充任都監。其人號稱萬夫莫當,能手格猛獸,勇冠三軍。在大石西征立國的戰爭中,屢立奇功,極被倚重。

此番,他引萬騎,輕取應理,直逼西平府。見宋軍來約,他痛快地答應。當天,宋遼兩軍後退三十里,養精蓄銳,以備大戰。

而城西平城裡,察哥也對任得敬說,我牛刀試,便一舉擊潰一路。明日隨我出城,招滅來犯之敵。他大敗蕭合達時,任得敬在城上看得真切,只見晉王的軍隊銳不可擋,認爲取勝的把握很大,遂也滿口答應。

次日,晴空萬里。一大早,刺眼的陽光就毫無遮掩地覆蓋大地。到了上午,那毒辣的日頭能把人的頭皮烤得生疼。

率大軍出城的察哥對任得敬說,敵軍不習這氣候,必敗無疑。後者也是信心滿滿,催促部隊快行。

當他們看到宋遼聯軍時,征戰一生的西夏晉王,也不禁爲眼前的景象所震驚。宋遼兩軍,雖然兵力上並不佔優勢,但其軍容之整肅,步伍之嚴謹,實不多見。

涇原軍兩萬兵直面夏軍,而遼軍的萬騎擺在側面,虎視眈眈。察哥雖驚,但卻沒有動搖信心,他窺視敵軍軍容之後,讓任得敬去對付涇原軍,他自己進攻遼軍。

任得敬從前是西安州的通判,而西安州歸涇原路管轄,如今遇上“老東家”,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他爲先聲奪人,率先起進攻。

他手裡有七百重騎兵,也學昨天察哥的戰法,先把重騎放出去衝一陣,等敵陣形散,步軍壓上廝殺。可涇原軍號稱陝西六路兵力最雄,哪是蕭合達可比?七百鐵鷂子地雷霆萬均之勢壓過來,涇原軍的嚴陣不爲所動。

敵進三百步,神臂齊射,兩百步,g子弩踏張弩輪番射殺,奔到近前,涇原軍中響起連竄的呼嘯聲。一條條火龍竄出,猛烈的爆炸聲響徹戰場!戰馬受驚處敵竄!等到鐵鷂子撞上涇原軍的嚴陣時,恰似撞上一堵銅牆鐵壁!

很快,這些重騎就失去了機動性,被涇原步軍團團圍住,上挑兜鍪,下砍馬足,不一陣,便淹沒在人海之中!

任得敬在陣中目睹此慘狀,驚詫莫名!他派出的步軍,此時仍舊嚎叫地衝向了對方。結果可想而知,漫天的箭雨把任得敬的心澆得冰涼。看着步軍成片成片地栽倒,短兵相接之時,又被涇原軍迅兩翼鉗擊,他知道這回禍事了……

而另一頭,察哥集中了任得敬部的輕騎,卻不急着用。他觀遼軍盡是馬軍,必然先制人,遂結嚴陣,擺強弓而待。

果然,遼軍兵分兩路,直cha兩翼。其度之快,協調之密,爲察哥平生所僅見。夏軍士卒們甚至還沒回過神來,敵騎已經入弓箭射程範圍。但遼軍並沒有直接衝擊夏軍嚴陣,而是輪替騎射侵擾,其陣形。

遼軍的戰馬,出自西域良種,根本不是夏軍或西軍所用的河曲可比。其馬身形高大肢有力,度快,耐力強,很快就將察哥的軍隊擾得魂不堪。

察哥見狀,急令馬軍出擊,精騎截擊來犯兩路,鐵浮屠直衝遼軍主陣!一場罕見的騎兵大戰在西平府外上演。

夏軍的精騎,都是經過無數血戰鍛煉出來的精銳。可他們跟遼軍騎兵一交手,才現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對方騎術之精絕,戰馬之優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往往一合之後,夏軍騎兵正重陣隊形時,對方已經開始回擊。

而衝向遼軍主陣的鐵鷂子就更鬱悶了。遼騎一見重騎兵衝過來就跑,他們的馬快,鐵鷂子根本追不上,就一直攆在屁股後頭,而遼軍騎兵趁勢回頭還射。奔出一段距離,鐵鷂子的度漸漸跟不上,只能停下來。

他們一停,遼軍馬上打個轉追回來。重騎兵一旦失去機動性,就只能等着捱打,於是乎,被逼無奈,只能再跑起來。如此反覆幾次,鐵鷂子終於扛不住了。他們被遼軍包圍,切斷了退路……

這場大戰,雙方投入兵力過七萬步騎,按說是一場大規模的會戰,應該從早打到晚纔是。可沒到午飯時間,夏軍就兵敗如山倒。鐵鷂子幾乎全軍覆沒,輕騎也損失巨大,至於步軍,那更是慘不忍睹。夏軍潰退回城時,已經找不到建制,被宋遼兩軍的騎兵追在後頭,丟盔棄甲!

察哥被親軍保護着逃回城裡,驚魂未定。此時,他才終於認識到,西軍早已不是他幹掉劉法時那個模樣了,而遼軍,則比其亡國之時更爲強大!

他引以爲豪的平夏鐵鷂子,在宋遼兩軍手裡,根本不算甚麼!宋軍有強弩,有嚴陣,有火器,鐵鷂子難以對其構成威脅。而遼軍,則有快馬,鐵鷂子去打他們,簡直就是送死!沒法子,這仗沒法打!

次日,蕭合達聽聞宋遼兩軍戰勝,又集結部隊回來,三路兵馬合圍西平府!消息在這今天下午傳入興慶皇宮,李仁孝駭得面無人色!晉王察哥,是西夏的戰神!戰神卻一陣潰敗,這還怎麼整?

西平府被圍,如果不去救,一旦西平府失陷,那麼國都興慶府就將直面威脅!李仁孝完全失去了分寸!求救於金國,至今不見迴應,橫山一線,河西州府,又陷於宋遼之手,難道真是天要亡我大夏麼?

此時,朝中以王樞爲的大臣提醒皇帝,女真人至今沒有援兵過來,看樣子是不想淌這渾水,我們被大金國拋棄了!

這種話,對李仁孝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他無法想象西夏失去了大金國的庇護之後,會是個什麼樣子。南面有幾十萬精銳的西軍,現在西面又來了契丹惡狼!党項人還能靠誰?

王樞等趁勢提出,莫如就從了遼使的建議,割地吧,反正這些地區,現在已經不在我們手裡。但李仁孝卻擔心一西夏割了地,宋遼仍不罷手,如何是好?

王樞自侍跟徐衛有個交集,主動請纓作爲使者,去陝西會見,以求宋遼罷兵。李仁孝很猶豫,先是割地,宋遼要橫山和河西十幾個州府,這可是大夏的命脈所在!一旦丟失,大夏就完全受制於人了!

其次是脫離大金國,西夏跟女真接壤,倘若大金國聞聽此訊,興師問罪,倒黴的不可能是宋遼,還是咱党項?

正當他不決之時,又聽聞宋遼三路兵馬合圍西平,晉哥察哥和他的外祖父任得敬危在旦夕!經此一嚇,李仁孝再不敢猶豫,遂以王樞爲使,前往興元府拜會徐衛,答應割橫山至河西十餘處府州,並宣佈即日起,脫離與大金國的藩屬關係,加入宋遼這一陣營,共同對付女真!

王樞火出,先趕到西平府,亮出自己議和使者的身份,見到了涇原帥王稟,和遼軍都監耶律鐵哥,備說西夏願意割地,願意脫離女真的意願。請兩軍暫緩用兵,一切等待徐郡王裁決之後,再作計較。

王稟和耶律鐵哥本就爲此而來,當然表示同意,保證只圍城,不進攻。王樞稍稍寬心,帶領使團馬不停蹄地入陝西,趕往興元府。而徐衛此時,正在佈置在西涼府設置行政機構,開始司儀行政的事情。

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361章 交底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776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三十六章第366章 民變第182章 糾結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76章 死戰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606章 納妾記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305章 坐地起價第694章 疑人不用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141章 定情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43章 蔡大忽悠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28章 閻王與小鬼第344章 力拔千鈞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95章 統帥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487章 權臣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八百三十八章第七百四十九章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95章 統帥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八百三十六章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64章 官油子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44章 棋子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126章 闖宮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八百五十五章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74章 禽獸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58章 報捷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155章 設伏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617章 面具戰將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333章 回馬槍第121章 大捷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八百七十二章第214章 鐵浮屠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253章 約期會戰第759章 終於回來了你奸我不第63章 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