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

徐衛很有自知之明,儘管於公是上下級,於私是堂兄弟,但這兩種關係都不足以讓徐原俯首聽命,甘受驅使。徐處仁分他的權,分他的兵,已經讓徐大非常惱火,可能正巴不得有這麼個機會,拿宣撫司和制置司一把,想讓他積極支持環慶抗戰,難。

紫金虎一支拳頭不停地在文案上捶着,堂中幕僚都盯着,等他拿主意。一陣之後,他轉過身,手指劉子羽:“你親自去渭州,督促徐原。”上回徐紹還在任時,就曾經派出劉子羽去渭州任命徐原爲都統制,讓他出兵支援鳳翔。

劉子羽表示領命,但同時不無擔憂地提醒道:“下官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說動他。”

吳玠此時插話道:“劉參議不妨跟徐經略挑明,此番韓軍發動攻勢,進兵方向只可能有兩處,一是慶陽府,一是鳳翔府。無論是環慶還是秦鳳,無論哪一路出了閃失,涇原都將暴露出來。涇原出兵,是在保自己。”

徐衛聞言贊同道:“不錯,我這個堂兄雖然跋扈一些,但在這種事情上,還是個明白人。”

劉子羽仍嫌不足:“萬一,真到了緊要關頭,徐經略就算同意出兵,但還是要端架子,下官如何自處?”

按道理來講,徐衛是陝西制置使,對各路帥守一級的武臣都有處置之權,你敢違節,我就罷免你。但現在,顯然不是動用這個權力的時候,徐九思之再三,快步回到案桌之後坐定,提起筆道:“本帥修書一封,你帶上,當面轉交徐經略。”

八月上旬,陝西戰場首先在環慶打響。慶陽北面,金韓聯軍迅速拿下懷威堡等北部三寨,把張中孚所部逼退到大順城。而南面的劉錡,雖然初戰告捷,但韓將高宛糾結三萬兵馬與劉錡激戰兩日,終於將其擊敗,被迫退往慶陽府城。

八月中旬,金韓聯軍四萬圍攻大順城,張中孚據城堅守,火速向帥司告急。但這個時候,劉光世正全力佈置府城的防務,根本分不出來兵去救,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向制置司求援。

而徐衛所在的秦鳳路戰事也是一觸即發,韓常和赤盞暉兩人已經在長安集結了金韓聯軍十二萬,這裡面光是金軍就達到了五萬規模,隨時可能越過邊界,進入鳳翔府。探聽到消息的徐衛很是吃驚,這時候他手裡有多少兵力?三萬就算把駐大散關和尚原的徐四徐五也算上,也只五萬人,可徐四徐五的守着蜀口,那是輕易能動的麼?

敵我實力相差懸殊,陝西制置司向熙河帥司發出了戰備令徐衛告誡各路帥守,此次抗戰,關係到西軍生死存亡,關係在陝西歸屬誰人,各路務必同心戮力誰敢在這次抗戰中耍手段玩花樣,我姓徐的,會用盡一切辦法搞掉他,不管他是誰

曹碑鎮,朱記關。

這座剛剛興建完成的關隘即將迎來它的第一戰。與兩年前的“朱記臺”相比,此處已是面目全新。在朱記臺和鳳鳴山之間,一道長四百餘步,高四丈,寬三丈餘的厚實關牆擋死了西進的道路。它簡直就是一個城牆的精簡版,四百步的關牆上,設馬面六處,保證沒有一處攻擊死角。在朱記臺上,工匠們動作山形和坡度,設立了三層壁壘,建立永久性的堅固工事。

各種弓弩,火器,佈置齊全。所差的,就是兵力。朱記關守將是吳玠的弟弟吳璘,現在他手裡的正軍,只有六千人。好在,秦鳳路境內剽悍的鄉兵義勇們在守土保境上從來都是積極而勇敢的,自備器械,自帶糧食,八千壯士已經雲集吳璘麾下,聽候他的節制。

此時,關上甲士林立,看不到來來往往的身影,因爲一切已經準備就緒。所有器械已經進入擊發狀態,該上城的物資早就已經就位。關前空曠的平地上,義勇們佈置了許多鹿角、拒馬、陷坑,擺出了死守的架勢。

“聽人說環慶已經開打了,咱們這兒怎麼還沒動靜?”關牆上,兩名巡弋的軍官完成任務後,靠着女牆閒聊起來。

“你閒得慌?盼着打?”同袍扭頭看了他一眼。

那軍官緊了緊刀把,冷笑道:“誰不盼?上到大帥,下到士卒,誰不想一雪鄜州之恥?誰不想打回去,替那些戰死鄜州的弟兄報仇?”

同袍拍了拍身旁那門黑漆漆的鐵炮,直起身來笑道:“仇早晚要報的,現在,我們得顧着眼前,朱記關首戰,不容有失走罷,把所有飛火炮和八牛弩都檢查一遍。”

這兩人剛走沒幾步,忽聽士卒叫道:“來了”

兩人同時側首向東,果見關前的平原上,一片黑點快速移動着。這些百戰餘生的將士非常清楚那是什麼,一名軍官當即喝道:“來人速去報予統制官人”

說話間,那片黑點愈近,已經能看出其輪廓。正是一支全速飛馳的精騎巨大的蹄聲震碎了曹碑鎮的寧靜,轟然而至不多時,這支上千規模的馬軍已經進抵至關前的障礙帶。陣前的軍官撥動戰馬來回奔走,窺視着城防。

這是敵人的踏白前軍,按常理推斷,很快,大軍就將鋪天蓋地而來那聲言報仇的軍官奔到關牆的另一頭,憑牆俯視下去,原來這朱記關的關牆之後別有洞天。一字排開的數列巨型砲車靜靜地聳立着,操砲手們還沒有就戰鬥位,但每座砲車旁已經堆放着如山般的砲石,以及裝有震天雷的木箱。

“敵襲砲手就位”那軍官放聲呼道。

並不當值,正在關牆下陰涼處躲避日頭的士兵聞聲而起,一名小兵利索地射上馬背,飛快地縱馬向西奔馳,趕去軍營報信。不一陣,那關後一片營中,就如同灌了水的蟻穴,譁一陣涌出無數人影來。

無論正兵還是鄉兵,無分你我,拔腿就跑砲手就戰鬥位;弓手搶上關牆,忙而不亂地列陣;弩手們竄上壁壘和馬面,再次檢查每一個部件;而炮兵一來,就掀開了套在炮口上的布幔和彈丸箱的蓋子。

本來寧靜的雄關突然活泛起來,嘈雜的腳步聲,呼喝聲響成一片……

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98章 面君第52章 摸營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47章 屠殺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八百一十九章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453章 總管諸軍第八百四十六章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44章 棋子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826章 選秀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498章 政變(上)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八百六十七章第302章 粘罕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461章 風起雲涌第501章 新政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207章 初到長安第464章 突火槍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八百六十六章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149章 佈局第696章 炮彈橫飛第604章 邊境衝突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620章 留子爲質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七百四十八章第71章 整編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10章 牛逼老爹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810章 翅膀硬了第八百四十三章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83章 驚變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93章 大哥第599章 金國政變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34章 亂刀分屍第115章 攀親第108章 賞賜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197章 傻了吧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813章 武力勒索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354章 準備大幹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八百三十五章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八百五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