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圖謀河東

二月,趙桓發佈詔書,改年號爲隆興。大赦天下,升賞趙官家怎麼突然來了這個興致呢?其一是高興,皇位現在對於他來說,已經是穩如泰山,沒有任何人能夠動搖,包括住在龍德宮那位太上皇。其二還是高興,雖說兩河丟了,但是這幾年南朝已經逐漸安出靖康年間的萬般頹勢,一觸即潰,倉皇逃命的局面不再出現。其三,想通過改元、大赦、升賞的方式激勵全國士氣民心,雄心勃勃地準備“復兩河”“還故土”

從他擬定的年號“隆興”可以看出大宋天子志向不巧合的是。這今年號竟和歷史上南宋一位頗有作爲的皇帝宋孝宗年號一般無二。想要收復兩河,靠什麼?那肯定依賴前線的將士們,準確地說主要依靠陝西六路的精兵驍將。但祖宗家法對武臣的限制,使軍隊戰力低下,將領指揮不暢,這已經是朝野共識。趙桓想拔高武臣的地位。提升武臣的權力,可文官集團極力反對,詳議司議了大半年愣是沒議出個所以然來。

改元隆興之後,趙桓強行推動一系列旨在適當向武臣放權的政策,其中一條,就是陝西六路的兵權歸屬。西軍正規禁軍大概在二十餘萬左右,若算上番兵、鄉兵、弓手。這個數字還會成倍增加。而且是大宋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部隊,誰若統領西軍,誰就是大宋王朝的擎天巨柱。那麼。誰又有這個資格,這個威望,這個能力,鎮住陝西六路的驕兵悍將?李綱雖說是宣撫使,可軍隊這一塊,他是有心無力。甭管你在東京是多麼地德高望重,但在陝西這塊地盤上,沒有多大意義。

有人推薦了自太原撤軍回陝西。目前駐紮在鳳翔府的种師中。認爲他是種家將碩果僅存的一位,在西軍中資格老,威望高,且戰績輝煌。可以服衆。但趙桓始終不表態。徐紹專門探了口風,官家才說出一句“廉頗老矣”七十歲的老人家,恐怕擔不起這個重傷。

既然种師中不成,那徐彰如何?他是西軍宿將,粘罕大軍陷洛陽後。他火速趕往前線擔任陝西五路制置使扭轉戰局。如今在止。東不但掃蕩賊寇,而且大敗高世由的叛軍,若論自靖康以來的戰績,數他最高!最重要的是,徐家現在可以說是一大將門,徐原、徐勝、徐衛等徐家子弟都在陝西!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最合適不過了!

趙桓不置可否,就此事問於詳議司諸臣。徐紹已經擔任樞密使近六年,地位無人能撼動,除了皇帝對他的信任,以及自身的才能外,靠的就是謹言慎行,不張揚,不跋扈。爲避嫌,他沒有表態。折彥質、許翰等人均表示支持,耿南仲說了一句“徐少保雖有勇略,威望加諸六路。然年已六旬,且有疾,恐不堪重負。”趙桓一聽,也作罷了。

這一日,剛剛榮升“侍衛馬軍都虞侯大安軍承宣使”的徐衛還沒來得及接受部下祝賀,就帶着楊彥並親兵百十餘名趕到解縣治下的東鎮。徐衛裝扮可謂隆重,沒穿鎧甲,而是身着五品硃紅官服,頭戴烏紗。腰扎金帶,與初到宋代時比。少了幾分清秀俊逸,多出了一份沉鷙從容。

而身旁的楊彥,似乎變化不大。雖說少了一隻眼睛,可還是一個,翩翩郎君,俊秀非凡,即便常年征戰沙場,曬得黑些,仍舊是舉筋白目向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要說這麼個美男子,是個殺人不眨眼,刻悍絕倫的戰將,不知內情的人還真不敢相信。

“哥哥是朝廷指定的河東義軍領袖。他不過是一府義軍總管,何必自降身份來迎?”楊彥一路上沒想通這件事情。九哥對身份不及的人客氣,倒也不新鮮,比如楊再興。可人家那手段,萬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地,上山能打虎,下海擒蛟龍,理當如此。馬擴算老幾?值得幾次三番行尊降貴?

徐衛不時望向前方,隨口道:“你不懂,咱們從夏津出來,雖說打了幾場勝仗,可見識畢竟不廣。他從前遊走於各國之間,見識超羣,若能得他相助,於我大有稗益。”

楊彥略皺一下眉,隨即一晃腦袋道:“那就讓他到我們虎捷來!”

“有的人錢能買到,有的人官能收到,但還有的人既不重名也不重利。是最難網羅的。”徐衛語氣裡頗有幾分無奈。現在他的麾下,雖不說猛將雲集。但王彥、吳階、張憲等輩,都是足以獨擋一面的將才。可他一直覺得缺乏點什麼,後來想明白,是一個能謀篇佈局,着眼於四海的人。馬擴無疑是上上之選,只是可惜,此人性情孤傲,極難親近。徐衛多方打聽,馬擴之所以不願回朝廷任職,甘心作個義軍領袖。可能是因爲他在真定任職時,被自己人陷害,坐了大牢。原因據說是因爲他和其父馬政,奔走了宋金之間,促成了“海上之盟”此事。如今已經被國人當成是導致女真澗書曬細凹曰混姍)不一樣的體蛤”、說閱讀好去外禍根!而馬政馬擴父子,也讓國人頗多不諒。因此心究罰或者是害怕回到朝廷後,又遭陷害。

況且,當年指示他父子二人出使女真的趙估,如今已經退位,其他如蔡京童貫之流,早已歸西,誰知新君對他是什麼態度?

正思索時,前頭響起一片蹄聲。徐衛尋聲望去。只見百十步外,一彪人馬風一般捲了過來。那馬上騎士。個個剩悍,人人英武,尤其是當先一個,頭上戴頂對角拈邊巾。身上穿件單綠長襖,外面罩着鐵甲,腰裡懸口長刀。雙眼炯炯,麪皮黝黑,堅韌似鐵!不是馬擴是誰?

徐衛打馬上前,老遠就拱手笑道:“子充兄,多日不見,兄長別來無恙?”

馬擴大概怎麼也沒有想到徐衛居然從定戎城跑到這解縣邊上來迎接。勒住繮繩,抱拳道:“子昂何必如此?太見外了。”說罷,回頭喝道“你等還不快來參拜我河東義師的父母官!”

話音一落二隨他而來的數百人紛紛滾下馬鞍,面對久仰其名,未見其面的小樞相”大禮拜上。徐衛大袖一揮:“不必拘禮,請起。”

當下,兩幫人馬合作一處,直奔定戎而去。一路上,馬擴見定戎境內恢復很快,不禁對徐衛這小老弟高看一分。從前只認爲他出身將門。能怔慣戰,現在看來,還是個稱職的守牧。

馬擴此來,是親自送河東義軍中挑選出來的統兵官到定戎受習,此外。也有些情況需要當面跟徐衛交流討論。入了定戎城,楊彥自領了河東義師軍官去大營報到,馬擴急着要跟徐衛談事,卻讓後者一把拽到酒樓。

“我說徐知軍,徐總管,現在河東黑雲壓城,哪還顧得上喝酒吃肉?”馬擴的語氣裡透出一絲不滿。

徐衛取了烏紗放在旁邊,招手道:“就算天塌了來,飯也要吃不是?河東能有什麼事?無非就是女真人想推個愧儡出來嘛,李植還是高世由?”

馬擴一聽,趕緊拉開椅子坐下,問道:“怎麼?子昂也有所耳聞?”

“鬧得沸沸揚揚,朝廷派了兩批使節毒詢問,一個沒回來。”徐衛笑道。

“不用說,鐵定被扣留了。女真人想在兩河更立異姓,必然從李植高世由中挑選一人,依你之見,會是誰?”馬擴問道。

夥計送來了酒菜,徐衛命他掩上房門之後,提起酒壺一邊斟酒一邊搖頭道:“這個兄弟還真說不準。李植從前是威勝知軍,河東這片他熟,而且是武臣,知兵能戰。高世由投降之前,身份地位許是顯赫些。這兩年藉助環境和地利,擴張的步伐很快,手下人馬更多。不好選。”

馬擴一陣沉默後,正色道:“依我看,高世由機會更大一些。”

“何以見得?”徐衛將酒杯送到他面前桌上。

舉起杯來,跟徐衛碰了一下。放到嘴邊卻沒喝,馬擴道:“寄世由是以西京留守兼知河南府的身份投降,而且是文階,如果用他,對於籠絡兩河士人,退隱官員,會方便許多。而人才。正是眼下女真人所急需的。”

徐衛喝下一杯,讓酒在胸肺間浸染。不多時渾身舒坦,寒氣一掃而光。馬擴之言不無道理,可李植能答應麼?他現在控制着河東半壁,如果高世由上臺,絕容不下他。而女真人如果推高世由上臺,也就說明放棄了他,李植武人出身,會坐以待斃?他肯定會有所舉動。當初,女真人看重李植是河東武臣,而且是主動投降,還帶了兵馬,又熟河東情況,遂命他搶佔河東。高世由投降後,又看重他身份顯赫,“號召力”強,命他侵吞河北。只是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一山二虎”的

當他把這層意思說出來之後,馬擴點頭表示贊同:“不錯,我預料。在金國內部確定人選之前,李植必有動作,甚至可能和高世由火併!”

“那可是個機會”徐衛放下酒杯,目光變得凌厲起來。

馬擴注視着眼前這今年輕人。試探着問道:“子昂所謂的機會是指?”

徐衛目光頓時爲之一斂,輕笑道:“子充兄這是在考驗兄弟?你駐軍昭德府,離威勝軍最近,李植有什麼舉動,子充兄是最先知道的。想必來定戎之前就已經胸有成竹,又何必故意爲難我?”

馬擴聞言大笑,搖頭道:“徐子昂啊徐子昂,當初在五馬山,我是真看走了眼。好極好極,陝西有你這樣的干將,應該不至於淪陷。”

徐衛着實吃了一驚!馬擴竟然預料陝西會淪陷?歷史上,趙構在南邊繼承了皇位之後,用張俊宣撫陝西,富率一戰,西軍慘敗,以致傷筋動骨,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恢復元氣。吳家兄弟收拾起西軍殘餘,卻只能退守四”如同諸葛孔明一般。縱有雄心壯志,卻六出祁山而無力匡扶天下。自己知道這些,那是因爲穿越,預知歷史。而馬擴也曰山江一點。此人醜識才志。委實在自己之上!門…

按住心中激動,徐衛漫不經心的笑道:“子充兄擡舉我,陝西六路。精兵數十萬,猛將百千員,更有宣撫相公坐鎮,可謂是固若金湯,哪有淪陷一說。”

沒料到,馬擴一聲冷哼,將酒杯重重頓在桌上:“精兵猛將是不少。可李宣撫稱得上賢良之臣,若守牧一方,足可造福百姓。但不要忘了,他也不過是書生之輩,既不知兵,亦不懂戰!況且,西軍這幫人跋扈了一百多年,他能鎮得住?不怕你怪罪,就是你叔父徐紹來了。西軍都不一定賣他面子。”

這話未免說得有些尷尬了,徐衛雖然也覺得面子上有點傷,但心裡卻明白,馬擴說的是實話。你看看咱們陝華路這位曲大帥。在涇原跟大哥鬧得不愉快,李綱爲了籠絡他,好心好意將他調到陝華來作帥臣,連許給自己的華州給讓了他。他不也沒領情麼?一來就打河東義軍主意。

提起酒壺,又替馬擴滿上,徐衛笑道:“這也是實情,只是輪不到我徐九管,咱們還是說說河東吧。”

馬擴看他一眼,可能也感覺自己剛纔那話說得有點過了,打着哈哈道:“徐總管莫怪,我對樞密相公絕無不敬之意。”

徐衛不介意地笑了笑,請教道:“如果李植心中不服,有所動作,甚至和高世由火併,我們陝西方面該當如何?還請子充兄教我。”

“罷了,你不願說我說,左右咱就是這張嘴惹的禍。”馬擴冷笑一聲,喝下了酒。之後。點着桌面打開了話匣子。

“一山不容二虎,一朝斷無二君。當然,僞朝,僞朝。李植是武臣出身,論算計或許不如高逆。但狗急尚且跳牆,何況李植之輩?陝西應該作兩算,第一,策反。只要有可能,盡一切力量拉攏李植。他和高世由的屈膝投降不同,此人目不識丁,於大義節操看得淡,只憑意氣用事。他當初投降,就是因爲幫折可求說了話,屢次遭到範訥侮辱,一氣之下降了金狗。如果朝廷能對他既往不咎,或則有希望拉攏。”

“第二,如果策反不成。

那就做第二手準備,往死裡整。不但整他,也整高逆!他如果揮軍往河北打,那我們河東義軍全力配合他,不管他願是不願。他若是不打,我們也打!就說是奉了他的命令。逼也逼得他打。如此一來,等到李植完蛋,高世由也不會好過。陝西方面則可乘亂圖謀河東,豈不是一舉兩得?”

徐衛本來是個沉得住氣的人。可此時,聽完了馬擴的話後。端着酒杯的手不禁有些微微顫抖。說句實在話,他也想到了拉攏李植,趁機以圖河東,卻沒想得馬擴這般全面。

試想,河東南部,現在是義軍控制。李植的佔領區域,是威勝軍以北,代州以南。如果他不接受拉攏。引軍往河北火併,那麼戍守府州的折家軍,就可趁勢南下取太原。左右現在党項人也被打退了,暫時沒有了後顧之憂。嘟延的張大帥,可引軍攻佔慈紛各州。四哥和自己,甚至陝州的姚平仲,則可出兵河東,混水摸魚。

“佩服。”徐衛由衷地說道,“實在是佩服,子充兄,我敬你一杯。”

馬擴擺擺手,笑道:“這都是雕蟲小技,不足掛齒。”話到這裡。臉色突然一變,“不過我提醒你。西軍內部的不團結,可能會影響此如陝華這位曲大帥,搞不好一到河東,先不收復失地,專打我河東義軍。”

徐衛知道,他這是在爲當日平陽義軍遇襲一事耿耿於懷。其實,自己也爲這事窩火好久,但曲端到底是一路帥臣,自己身爲河東義軍總管,必須維持義軍對陝西的信心。否則,後果堪憂。在曲端面前,自己可以據理力爭,絲毫不給他留情面。但在馬擴面前,萬萬不能實話實說。

“呵呵,子充兄勿憂。當初平甄義軍遇襲一事,都是河中府張家兄弟作的亂。兄弟我當時實在火冒三知

“說起這個,河東幾十萬義軍。誰不叫聲好?誰不喝彩聲?都說徐總管實實在在是咱的父母!平陽義軍一遇襲,徐總管盛怒之下,提大軍親赴河中,繳了亂軍的械,將那張中彥綁了回去。據說打了個半死?”馬擴笑問道。

這些上,捕風捉影的事就是這麼來的,芝麻都傳成了西瓜。徐衛苦笑道:“兄長認爲呢?”

“不能夠,你沒那麼笨。”馬擴大笑道。

“這不就結了?”徐衛亦笑。

剛笑完,就發現馬擴神色異樣地盯着他看,看得他心裡直發毛,忍不住問道:“兄弟臉沒洗乾淨?”

馬擴搖了搖頭,一本正經道:“我若是李宣撫,現在就提你作陝華路大帥。”()

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342章 又一個秦檜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660章 公道在人心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804章 造反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125章 契丹人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66章 長輩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782章 另一場戰爭第426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32章 天仙還是狐仙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七百五十一章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266章 朕意已決第333章 回馬槍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八百六十八章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693章 天威難測第20章 知府的垂青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五百一十一章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561章 東進壺口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84章 橋不能燒第157章 圖窮匕見第302章 粘罕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303章 捲土重來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513章 突來之戰第120章 爛招第八百七十三章第60章 榮歸第447章 君前留對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546章 出奇制勝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10章 牛逼老爹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335章 離奇事件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141章 定情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88章 漢奸第465章 狐皮大氅第八百六十八章第679章 劃分地盤第46章 死戰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274章 知軍夫人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435章 整合西軍第68章 美女第828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第214章 鐵浮屠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827章 天倫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16章 殺!殺!殺!第728章 將二代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550章 竟收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