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設伏

江松嶺。位於帝闕之東三十里外。相傳開國之初。有必“此地結廬而居,與鳥獸爲伍,青松爲伴。附近農夫獵戶時常見一紫髯長袍之人如虎豹般奔行於山林之中,高坐於巨鬆之上。至仁宗聳間,不復得見,其茅廬亦憑空消失,只餘廬邊孤鬆。於是盡皆傳言,說此公得道仙升,那顆孤鬆便是仙蹟,此地因而得名。金軍迫東京,附近居民撤散一空,方圓十數裡。唯聞飛禽走獸之嘶鳴。

此時,陽光普照,萬物待春復甦。那孤松嶺下不見任何異動,一片寧靜。忽然,西頭兩山合抱之處,冒出一面戰旗,着裘披甲的外族武士跨坐駿馬奔馳而來。蹄聲漸急,泥水飛濺,這部兵馬前頭已至嶺下,後部仍不見尾。騎士們似乎都無精打采,陣形鬆鬆垮垮,倒不像是去作戰,而是去圍獵一般。

若細看,不難現,這部騎兵外鬆內緊,所部將士不時警怯地張望四周。但又未作停留。不多時,穿過孤松嶺,直投東京方向而去。

嶺上巨鬆之下。忽地鑽出幾人,俱是全副武裝,背弓據刀,爲一個望着東面突進的女真精騎沉聲道:“此必金軍前鋒,主力定然隨後就到。作準備!”身後部屬齊聲應是,轉眼間,又消失於山林之中。

約莫半個時辰過去,果聞蹄聲大作,嶺下西頭,涌進無數兵馬。騎兵在前,步卒居後。陣形更是鬆散不堪,北方勇士似乎被這泥濘之地弄得極是狼狽。深一腳淺一腳行進着。大軍之中,一長鬚高大之老將,極爲威猛,按刀跨騎,一雙眼睛不時打量四周。見那孤松嶺上空,羣鳥盤旋不去。嘴邊露集一絲笑意。出征之前。二太子曾有密語於他,破東京之後。若金帝採納其意見,他當爲駐軍統帥。

“郭某,也來嚐嚐這太上皇的滋味!”

探頭眺望,見前頭已快通過孤松嶺,而後部還在魚貫而入。可一切正常,不見絲毫異動,難道宋軍被我陣勢嚇破了膽,竟不敢出擊?突然!兩則山林之中,戰鼓轟鳴,其聲若九天奔雷。懾人心絃!鳥羣受驚,四散飛串。郭藥師心頭一震,不消命令,早先預知情況的士卒已經飛作出應變準備。騎兵停駐不前,方纔還鬆鬆垮垮的步卒立即布成了陣式。弓手們戰鼓響起之際,已經搭箭上弦。這些百戰餘生的女真精銳,其反應之快,令人詫異。片刻之前還如同一般散沙。此時,卻化作鋼鐵長城,堅不可摧!

上至統帥藥師,下到普通士卒,人人都在四處張望,但丹鼓聲大作,卻未見一兵一卒。郭藥師眉頭緊鎖,按刀之手幾度欲拔,怎麼回事?只聞鼓聲,不見兵馬?正疑惑時,戰鼓驟停,孤松嶺下,但聞馬嘶而已。前後皆不見異動,按細作報告的情報,宋軍在此地設伏,欲以弓弩急射,步軍圍堵,騎兵衝擊。怎會……

戰鼓着起,較之先前更爲猛烈!如炸雷一般響徹孤松嶺方圓數裡,郭藥師心知此番宋軍必出!拔出佩刀,吼聲下令道:“準備迎敵!”

士卒得令,嚴陣以待,騎兵們緊攥繮繩,只待宋軍一出,便要動雷霆般的衝擊。可等了好大一陣,只聽鼓聲漸行漸遠。最後終不可聞,仍不見有匹馬單人出現。郭藥師手中長刀下垂,他隱約感覺到,事情不太對頭。望向身旁士幸,皆驚駭失色,南征以來,金軍總是佔據主動,似眼下這般狀況,還是頭一遭。此時,郭藥師不禁犯難,數萬部隊被困在此處。未見宋軍一兵一卒,卻走進不能進。退不能退,爲將一生,還從未遇過如此局面。

“報!”一騎飛馳,自東而來。還未跑到中軍,已馬失前蹄,栽倒地上滑出數步之遠。那士卒爬將起來,大聲稟報道:“報!前軍於東面七裡外遭遇宋軍,前軍兵少,不敢貿然進擊,兩軍正在對峙!”

還刀入鞘,郭藥師臉色鐵青,一言不。不是說在孤松嶺設伏麼?怎麼突然之間堂堂正正出現在十里之外?難道是要在青天白日之下,明刀明槍地與我軍決戰?宋軍只怕還沒這個膽量!思索一陣,下令飛騎傳信於後面二太子主力,也不敢揮師東進,當即命人入兩側山林探查情況,全軍不能鬆懈,隨時準備迎敵。不多時,部下來報,孤松嶺兩側山林中,別說南朝大軍,連根毛也沒有。

郭藥師聞信,臉色更加難看,莫非先前戰鼓雷鳴,只是宋軍故布疑

,意

“;比舊小千我那細作刺探到的軍情。難道是假的可如今等唾不得不,反正此次出兵,意在引蛇出洞,無論宋軍耍什麼把戲,只要你出了城,便看女真勇士如何大開殺戒!打定主意,號令全軍快前進。

七裡之地,對於兵強馬壯,已休整多時的女真精銳來說,眨眼便至。當郭藥師引大軍趕到事地點時,前軍騎兵正與宋軍對峙。郭藥師只帶幾員部將奔上前去,望向宋軍陣營時,大吃一驚!

郭藥師投軍多年,先後臣事遼、宋、金,雖然倒戈於他來說,幾同家常便飯。但此人久經戰陣,算得一員猛將,其臨陣經驗也非常豐富。可就算是他,也從未見過如此之兵。這部宋軍約有數千之衆,也未列成任何陣形,只是前後劃小一站作一團,不見鎧甲,不見器械,每人手中皆持白幡。兩側。百十座法壇林立,皆設三牲祭品。人羣之中,有一石築之臺,約丈高,插滿各色旗幟,居中一杆大旗,上書“神威將軍,六甲破敵”旗下,一人盤坐於臺上,穿大長袍,戴一尺高冠,手持一杆杏黃令旗,一動不動。

再細看這些將士。郭藥師哭笑不得。上到七老八十的長鬚翁,下到尚未成年的少年郎,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這,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六甲神兵”?趙宋天子想以此拒敵?古往今來,天下哪有如此奇聞?看來大宋果然是氣數已終,君臣盡皆毒火入魔,這等怪力亂神之事居然也有人信?

不過,那神兵之側,卻有千餘騎兵壓陣,士卒都緊緊抱着馬鞍,好似生怕跌下來一般。

忽見對方羣中奔出一人,至金軍陣前時,已兩股戰慄,難以穩立,口齒不清地喊道:“御前神威大將軍郭京,曉諭金軍將士。我今奉大宋天子,青華帝君旨意,設六甲神兵於此。爾等退去便罷,如若不然,”

郭藥師幾乎忍不住想要笑,可身邊卻有部將信以爲真,竊竊私語道:“莫非南朝真有神兵天將襄助?”

忻說太上自號道君,南朝上下習道修術者不乏其人,鬼神之事,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一聲冷哼,郭藥師從鞍上取過子,搭上箭,四周部曲見他如此,都感吃驚。只聽弦響時,利箭飛馳,那還在喋喋不休的“神兵”被一箭射中咽喉,慘叫也沒出一聲,立時撲地而亡!

“郭公神射!”將士眼見神兵也敵不過利箭,齊聲大呼。金軍這頭一吼,那邊六甲神兵中便有人棄幡而逃,郭藥師一見,立即知會前軍金將,可命騎兵掩殺!初時,女真人尚且半信半疑。畢竟這等秋夷之輩尚未開化,最是敬畏神靈。可親眼見到郭藥師一箭射殺神兵之後,再不有疑,前軍主將拔離親率麾下鐵騎動奔襲!一時間,鐵蹄踐踏大地。人吼馬嘶聲若巨雷!高臺上,神威將軍突然起身,搖動杏黃旗。口中唸唸有詞。臺下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神兵一齊動!但見!老少哭號。盡棄法幡,四處奔逃,頓作烏獸散!跑得最快的卻是那千餘宋軍騎兵。一見金軍動攻勢,立即調轉導頭,直奔東京方向而去。可就苦了落在後頭的神兵們,被金軍利箭射中,槍挑刀砍者不計其數。近八千人,讓女真騎兵一衝,便七零八落,哭爹喊娘。

郭京見狀,急下神壇!網落地,忽然感覺勁風撲面,正手捏法決似要念動咒語之際。已被一杆鐵槍透胸而過,女真騎士並不停滯,丟了槍桿,待奔過之時。握住槍頭一拉而過!可憐這極信趙官家信任,引爲救命稻草的神將郭京,六甲神兵未傷敵一人。自己就已經飛昇了,,

卻說金將拔離率數千鐵騎衝鋒過來,神兵四散逃竄。可他眼睛卻死死盯着那千餘宋軍潰騎,一馬當先,追將過去。那部宋軍騎兵,方纔還死抱馬鞍。醜態百出,此時逃命之際,卻顯出不俗的騎術來,拔離率軍猛追,可一直落後。眼見對方拐進一處山坳之中,士氣正盛的金軍毫不遲疑。馬上跟進。大有直接打到東京城下的氣勢!

可怪事就在此時生,拔離身先士卒奔進山坳之後,卻見宋軍千餘騎再次調轉馬頭,直面來敵。拔離衝進坳中,猛然驚覺!正想下令撤退時,已然是遲了!

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438章 吃酒第71章 整編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105章 內憂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52章 摸營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87章 霹靂炮第87章 霹靂炮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472章 洛水盡赤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552章 東京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394章 開刀環慶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105章 內憂第64章 官油子第八百六十六章第216章 重組陣形第471章 哀兵必勝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458章 固若金湯?不堪炮擊!第276章 難兄難弟第149章 佈局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97章 進京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250章 齊集定戎第648章 万俟卨的掣肘第539章 收復全陝第八百八十二章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90章 狗血淋頭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549章 騎兵奔襲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333章 回馬槍第613章 蕙質蘭心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365章 癡人說夢第615章 養寇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44章 棋子第八百六十二章第684章 打回家鄉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四百一十八章第八百四十四章第574章 回回炮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127章 攪局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四百一十一章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225章 下馬威第269章 堅如磐石第57章 饅頭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30章 當兵光榮 逃兵可恥第八百四十七章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八百六十一章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755章 要命的烽火臺第258章 暗戰第575章 金軍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