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風起雲涌

||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訥聽出他譏諷!頭惱怒。盅用女真語對斡離不暖舊:“太子郎君,越是臨近大戰。越需謹慎小心,否則一子錯,滿盤輸。郭藥師此人先臣事於遼,後背遼投宋,再棄宋奔金,足見其轉面無恩,奸滑至極,此等人不可重用。他今急欲立功,因此鼓動太子,萬望三思啊。

斡離不此時異常心動。去歲南下被阻,讓他飲恨黃河。今番捲土重來,出征之前曾立下誓言。必破東京!眼下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宋軍既想伏擊我,想必會傾巢而出。我若能將宋軍主力殲於城外,那麼東京與一座空城何異?左右我糧草充足,只要打敗伏擊之師,便廣造器械,全力扣城,待西路粘罕大軍過河,天下便定矣。

但王訥所言也不無道理。獸窮則搏這是常理,山林裡的猛虎受傷垂危之際常會聚集最後力量起致命一擊。大宋自然算不上猛虎,但卻有徐衛這樣的幕兒替它在前張牙舞爪,別一不留神讓小老虎撓得滿臉是傷,

“我且問你,你回來時。可曾見到宋軍調動?”擇離不思之間三,還是決定謹慎一些爲好。大戰已到最後關頭,更應戒驕戒躁。

“稟太子,卑職在城中。已見宋軍步騎調動頻繁。脫逃出城之後,不敢太過靠近孤鬆玲。但一路上卻見蹄印遍地,腳印密佈。

細答回答道。

斡離不聞言失色一變。重重一掌拍在面前桌上,吼道:“那你又說察看過孤松嶺地形?。

那細作聞聽解釋之後。慌忙跪地請罪道:“實是,實是小人在城中探聽得知,並未親眼察看。但路上有大軍行進痕跡確實不假,小人敢以項上人頭作保!”

王訥立即抓住這個機會。進言道:“太子,此人言辭矛盾,不可深信”。

郭藥師一聽,心中暗罵一聲,也說道:“太子,此人之所以冒稱。想是貪功心切。但他是我多年部下,值得信任。若太子有疑慮,可遣前鋒踏白先行偵察。”

“傳我軍令,命前軍踏白放出遊騎偵察,一是刺探宋軍動向,二是察看孤松嶺地形。全軍就地歇息,整頓器械,以備大戰”。斡離不思索一陣,大聲下令道。此去東京只六十里,至孤松嶺當有三十餘里,雖道路泥濘不堪,按南人說法。不到一個時辰便可往返。還是探聽清楚再行動。

命令下達以後,各將都出帳準備,斡離不獨留下郭藥師與一名金將及一漢官。

來到帳口,遠眺東京之郊,金國二太子躊躇滿志,以手虛指東京道:“南朝山河如此錦繡。趙宋既不能守,按他們說法,便是天命歸我大金,你以爲如何?”

郭藥師聽完解釋之後笑道:“太子所言甚是,趙宋立國一百六十餘年,國柞已終,氣數已盡,這錦繡山川早早晚晚當盡屬女真。”

斡離不亦笑,眼中光芒漸盛,忽地回過來,直視着他。沉聲問道:“若破東京,則再河之的盡爲我有,當如何處置?”

郭藥師聞聲一怔,二太子深謀遠慮啊,東卓未克,便已想到如此治理所掠之地。坦白地說。這個問題自己到是從來沒有想過,若按南人慣便,凡佔一城一地,也當委派駐軍官吏,司儀行政。可女真人長於攻伐之事,理政治民非其所擅。再者,女真族人不過數十萬,大宋子民何止千萬?數十萬人想要統治億萬之民,確實是個大難題。想了一陣,將問題推了回去:“太子郎既垂詢下臣,想必已胸有成竹。”

斡離不朗聲一笑,卻又嘆了口氣,沉聲道:“不瞞你說,國中對此事爭論已久。粘罕等人必欲滅宋,效攻遼之事,盡收其地。然大宋疆域之闊,百姓之多,實在難以想像。我女真起于山林,伐遼至今,也才十二年。若論打天下。捨我其誰?可治天下,非我所長。再有,連年用兵,死傷較多,破東京北還之後,我朝當休養生息,然已的之地,總不能雙手奉還。而我朝欲圖數年之太平,兩河之地就不能再起風浪,這個問題迫在眉睫吶

郭藥師沉默不言,那旁邊一直聆聽的金將突然說了幾句什麼。此人乃金軍中六部路都統。名撻懶,漢名完顏昌。兩次攻宋,皆隨二太子麾下。與女真人一貫的高大不同,此人身長不過七尺,寬額高鼻,卷鬚茂密,但其性溫和,與各族同僚相處融洽,尤其和郭藥師過從甚密。

“都統的意思,待破了東京,也不必殺擄宋帝,仍置於京,保留皇帝尊號,替我大金統管的方。只需裁去軍隊,稱兒納稅,凡我女真所需,儘可取自南朝。並分遣軍中大將駐兵於南,如此一來,便可長久相處。漢官解釋道。

郭藥師聽罷,大感驚奇!本以爲女真人只會沙場征戰,沒想到也有如此見識!女真族不過數十萬衆,若想強行管治大宋領土臣民,定然力不從心,以南制南,方是上策!只不過被撻懶搶了這風頭,讓他心裡多少有些吃味,細想片刻,笑道:“臣還有一策,太子可效漢時匈奴,令趙宋進宗室女以行和親之事,這樣便可掩蓋諸多問題,讓南人欣然忘

斡離不聽聞之後大喜!等破了東京,當立即向金帝奏明此事,萬不能用粘罕等人之策!若非要擄殺趙宋二帝,接管地方,只會激起南人反抗,到那時,便真是烽火連天,年年不休了。金帝若用我言。非但大宋與亡國無異,對我女真還大有益處!一時間,信心滿滿。粘罕至今未過黃河,已輸我一看,料想北歸之後是說不上話的。又商議一陣,便留撻懶藥師於帳中用飯食,還未吃罷,前軍已傳回消息。稱孤松嶺位於汴渠與五丈河之間,兩側皆有山谷掩護,中間平坦之地長寬約百十丈,可過萬軍。但由東往西的入口狹進易退難。若要繞過,便需順着汴渠,十分不便。此地,確是伏擊絕佳所在。未免打草驚蛇,士卒不敢太過靠近,但遠眺兩側山谷,皆見鳥不落林。

鳥不落林,必有伏兵!

聽完情報。與師撻懶二人不約而同將目光望向二太子六隻見斡離刀兒一炬,神色冷峻,扔了手中未啃完肉骨,緩緩起身,眼睛,死死盯住東京方向!伸出右手。搭上刀柄,二太子將牙一咬,奮然拔出!只見龍吟聲聲,彎刀出鞘!

二人同時起身,紛紛力勸進兵!

“太子郎!宋軍既設伏,必擊我主力!下臣建議,令前軍先行,通過宋軍伏擊範圍。由下臣統弱旅於後,佯裝主力。太子親提虎狼尾隨!一旦前軍通過。宋軍便會攻擊我部,到那時,前軍返擊,太子猛進。我再於中心突圍。使宋軍腹背受敵!如此,大事可成”。郭藥師激動得難以難當,說話都有些顫抖了。

何止是他?斡主不握刀的手也微微顫動,此戰,將決定二次攻宋能否克盡全功!宋軍雖衆,然徒有其表,如土雞瓦犬一般!若不是因道路不堪。我只八千騎。可破其十萬之衆!

當下,依從郭藥師之計,令前軍先行,命郭藥師統步卒弱騎兩萬,打太子旗號佯裝主力,自己親統精銳萬餘尾隨於後。

“號令全軍!飽餐一頓,起兵開拔!破東京,亡趙宋,在此一舉!”命令一下。三軍雷動!女真勇士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着打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仗!等破了東京,自有金銀如山,美色如雲!試問天下,還有何人敢擋女真鋒芒?

與此同時,杞縣。

該縣守軍今日信心大境,士氣昂揚!皆因杞縣乃當其衝,接連遭到金軍數次強攻,張憲率部死守,好幾次金軍都登上城樓,若不是他身先士卒,頑強反擊,杞縣恐已陷落。可今天,都指揮使徐衛親統大軍前來。不但有楊彥的重甲步卒,更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虎捷鄉軍的士卒參軍以來。可從未見過如此之多的騎兵。近兩萬部隊開進這小小縣城,無論軍民。盡皆膛目。難道,都指揮使是要與金人決戰麼?

“張憲,乾的好!”徐衛入城之後,見官兵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心知張憲不負衆望,遂不吝稱讚。

張憲一路陪同進城,聽了這句話,到也不謙虛,直接把憋在心裡的問題提了出來:“都指揮使,你這是”非但都指揮使來了,還有吳階、楊彥、馬泰、杜飛虎、李貫等人,除此之外。又有幾員戰將並不認得,如此之大的陣勢,意欲何爲?還有那支規模龐大的騎兵,哪裡來的?徐衛卻不回答。直接跨進了縣衙正堂。身後衆將魚貫而入,杞縣知縣陪同在側。請徐衛上座,謙辭一番後,徐衛坐上大堂,令諸將各自落座。一時間。鎧甲鏗鏘。刀劍作響,這縣衙大堂一片肅殺氛圍!知縣一見。也陡覺底氣十足,如此之多的兵馬進駐我縣。夫復何憂?且小徐官人紫金山一戰成名,朝野上下均譽爲“將種”真乃少年英雄,國家長城!

徐衛高座於上,環視下諸將,神色沉穩,目光閃動。衆將也都望向他,一絲不芶,等候命令。深深吸上一口氣,徐衛按壓住心頭激動,今日之事,將決定此次抗敵之成敗,決定東京之命運,也牽繫他自身的榮辱,徐家的興亡。勝則扭轉乾坤,敗則萬劫不復,不容有失啊。

女真人戰力遠在宋軍之上,虎捷鄉軍雖練日久,畢竟未經戰陣,若消極防守。將十分被動,且又爲朝廷所不許。因此,只能劍走偏鋒,險中求勝!豪賭一把!

“衆將聽令!”一聲虎吼,響徹大堂。

“在!一衆將官轟然應聲。

“今日之事。干係重大,我就不再贅述。在此。僅重申軍法!此役,但有畏敵不進。戀戰不退,臨陣脫逃,貽誤戰機者,不論是誰,定斬不饒!”

徐勝排座第一。望見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年僅二十,便節制如此之多的戰將。且極具威儀,令人膽寒”中很是驕傲,也忍不住隨同衆將齊聲吼道:“遵命!”

徐衛緩緩點頭。略一沉吟,當即下令道:“入夜以後,各部飽餐。請徐大人及御龍直兩位指揮率所部騎兵兩千,虎捷鄉軍騎兵三千餘,京畿禁軍騎兵兩千,合作一處。人銜枚馬縛口,馬身塗泥,作爲先鋒!

“得令!”徐勝及兩員部將起身抱拳道。

徐衛起身還禮。繼續部署:“吳階率三千弓手並一千步卒,帶火器柴草。與騎兵一道行進。”

“得令!”吳階起身應道。

“楊彥,率所部三千重甲與杜飛虎隨我殿後。若攻勢不順,則立即參戰。若一切順利,則準備應變。李貫,多派細作沿途探風,一旦有變,則鳴鏑示警。

三人起身領命。安排妥當之後,便遣衆將各司其所有人走後,徐衛仍坐於案後,若有所思,眼光瞥見一人仍在堂下。卻是張蕪

“有事?”徐衛問道。

張憲面色一凜。快步上得前來,十跪一拜:“都指揮使!各將都有任務,何以獨獨落下卑職?憲請纓出戰!”

徐衛故意笑道:“我帶來兩萬馬步軍,盡數派上用場,可沒兵分

“不需都指揮使增兵,卑職自率所部兩千步卒出城,請大人下令。”張憲大聲吼道。

徐衛從案後起身,上前扶起他道:“好!就你命你率兩千步卒,護衛吳階弓手!”

張憲一聽。杞縣在虎捷鄉軍防區最前端,一直以來打得最是英勇艱苦,如今都指揮使卻命我護衛吳階?這不是,

見他面露難色。徐衛沉聲道:“怎麼?不痛快?”

張憲一怔。趕緊拜道:“不敢!卑職遵命!”

拍拍他肩膀。徐衛說道:“不要小看這差事。有得你拼殺。張憲再拜領命而去。

出了衙門大堂。立在檐下望向東方,徐衛下意識地摸向胸前鎧甲,那裡藏着种師道去世前給他的書信。

“勝敗,在此一舉了。

推薦小說:

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宋閥VIP。閱讀更多精彩小說請返回首頁

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793章 角力第121章 大捷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58章 報捷第73章 小種經略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256章 八方支援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121章 大捷第640章 一頓臭罵第41章 抱大腿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826章 選秀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794章 徐母去世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108章 賞賜第90章 狗血淋頭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二十章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68章 美女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76章 死戰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00章 政變(下)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六十九章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一十二章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22章 驚動皇帝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319章 震天雷第302章 粘罕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八百五十章第211章 重大發現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357章 一樣文官兩種本色第240章 挖祖墳第584章 秦檜來拜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八百三十六章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597章 九月心結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97章 進京第793章 角力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605章 與衆不同第502章 陝西制置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483章 軍閥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707章 兀朮第809章 驚動川陝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551章 送禮撒離喝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109章 威望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八百七十章第171章 拿下滑州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669章 斬首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