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之戰役(中)

“閣下,第四步兵聯隊官兵及本人有十足的信心奪取土原,還請閣下允許我第四聯隊立即發起登陸作戰!”

海上,步兵第四聯隊的聯隊長山本幸二正在向聯合艦隊參謀長官沈有容請戰。

根據大本營戰前的指揮任免,擔任先頭部隊指揮官一職的沈有容對海軍和陸軍負有指揮之責。

換言之,沈有容就是前敵總指揮。

出於對這位參謀長官的充分信任,魏公公更是手書一道“官兵無論大小皆可斬”的字條給予對方,以此來確保沈有容對於海軍和陸軍的全權指揮之責。

“山本聯隊長有幾成把握?”

一個聯隊攻擊可能有數千衆據守的土原城,沈有容對此有些遲疑。現在已經覆沒李旦船隊,皇軍佔據海上優勢,按戰前計劃等待隨後增援的第三聯隊,攻擊土原的把握將大大提高。

但那樣也意味着傷亡會大大提高,因爲土原城的李旦部一定會趁皇軍未登陸之前加修城防備戰。

因此,如果同意第四步兵聯隊現在就向土原發起進攻,城中守敵一面無備,一面則因船隊覆沒慌亂,有很大把握能夠一舉破城。

可如果不能一舉破城,對於皇軍士氣之影響就將極大,弄得不好就會影響整個戰役部署。

“我第四聯隊全體官兵將以玉碎之絕決,向土原發起強烈之進攻,還望閣下成全!”

山本幸二堅絕請戰,認爲絕不能給予土原守敵反應時間。

沈有容思量之後,讓山本幸二召集第四步兵聯隊所屬中隊以上軍官參加作戰會議。

沈有容的意思是讓第四步兵聯隊軍官們自己做是否登陸進攻的決定,畢竟,如果現在發起進攻,第四步兵聯隊將獨自承受進攻壓力和傷亡。

如果軍官們有反對的,沈有容便將否定山本幸二的請戰,等侯第三聯隊到來,那樣可能傷亡也會增大,但至少能夠確保攻下土原城。

結果,在這次臨時的軍官會議上,百分百的第四步兵聯隊軍官都同意聯隊長率先發起進攻的請求。

軍官們所表現出來的戰意甚至比他們的聯隊長還要熾熱。

“那...就拜託了!”

第四步兵聯隊的求戰心切和昂揚鬥志讓沈有容動容,權衡再三同意了山本幸二的求戰。

隨後,登陸命令被傳遞到各船。

海軍立即組織快船並向岸上有可能藏有日軍的地點炮擊,以掩護陸軍官兵。

“必勝!”

山本幸二及第四聯隊一衆軍官在海軍目光的注視下戴上了寫有“武運昌隆”的白布條,以此證明他們對於作戰的信心和能力。

李旦在撤回土原城前在港口留了數百人,這幾百人都是隨李旦在海上討生活的福建閩南人。李旦留下他們的目的自是阻擊明國軍隊上岸,爲首者是李旦的侄子李思。

發現明軍開始派船登陸,李思立即讓人回土原城報訊,同時組織部下使用使用日本產的鐵槍進行阻擊。

第四聯隊很快和李思部展開交戰。

大隊長、原南都勳貴魏國公府家將的徐興身先士卒,終率部突破李思部,斬首上百級。

李思見狀不妙,立即帶着手下幾十號日本浪人逃往土原城,餘者不是潰逃就是向皇軍投降。

將俘虜轉交給海軍後,山本幸二率部向十幾裡外的土原城開近。嚮導是幾個閩南漢人。

土原城是薩摩藩日向國的一重鎮,日本戰國時此城曾在不少梟雄手中來回爭奪。後來李旦崛起,因對德川家康有極大幫助,故德川家康將土原城賜於李旦。這也使得土原城成了繼鹿兒島之後中國人最多的地方。

因爲中國海商(盜)們特別有錢,九州的日本人便將自己的女兒紛紛嫁給這些中國人爲妻。不少中國人都在此娶妻生子紮根,有的甚至納了七八個小妾。同時,大量的日本女人涌入這兩座城池,也使得這兩處地方的歡場生意特別興盛。僅土原城就有數千日本女人從事爲中國人服務的生意。

因此,土原城與其說是李旦的老巢,倒不如說是在日中國人的一處據點。只不過這處據點因爲幕府的特殊關係,使得在這裡的中國人倒成了幕府的幫兇。

李旦之所以拒絕宣使團的拉攏,也正是因爲他和幕府是互生互利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李旦認爲自己倒向明朝,能夠從明朝獲取的利益並不如德川幕府給他的。

而且,因爲有從前汪直的舊事,本質上是海盜的李旦等人對於自己的福國朝廷,骨子裡也是不相信的。

另外,則是李旦等人不認爲皇軍能夠征服日本。

所以,他們要是冒然向皇軍投誠,德川幕府一旦勝出必然會清算他們。

同顏思齊等參加倒幕的漢人不同,以李旦爲首的大海盜勢力屬於有家有室,幕府特權的既得利益者,他們自是不可能同顏思齊一樣果斷投向明朝,以尋求來自中國的力量幫助。

.........

第四聯隊輕裝疾行,迅速挺進土原城。

46歲的山本幸二一直行進在隊伍最前方,每向前一步,他都覺得自己離家鄉越來越近。

不但是山本幸二,所有的原侵朝日軍出身的軍官士兵們都對前進充滿渴望。

他們想念家鄉,更相信家鄉的親人。

而要回到家鄉,他們就不能失敗!

“刺刀前進,絕不言退!”

山本聯隊長的聲音在隊伍中顯得特別的震耳。

此時土原城中尚處於混亂之中,不但守軍亂成一團,城內的商人和百姓也亂成一團。

有關明國軍隊向“甲必丹”宣戰的消息早已在城中傳開,十幾裡外港口的火光也印證了這一消息。

守軍和居民紛紛討論,什麼樣的猜測說法都有,對於甲必丹能不能擊敗明國軍隊,衆人心中也實在是無底。

遠處港口的火光依舊通紅,城中人心惶惶,但尚還保持着秩序,因爲城中的人不認爲明國軍隊會在海上得手之後立即向土原城發起進攻。

李旦本人也是這麼認爲的,所以他在等侯鶴丸城的援軍。等到侄子李思逃回來告訴他明國軍隊已經上岸並向土原城開來時,李旦感到十分的震驚。

明國軍隊很快就出現在土原城下。

第一百二十七章 見面就給錢第五百八十三章 恭請皇爺校閱大明海軍疏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這人,真沒前途第三百四十五章 掙點錢,好過年第八十五章 廢品收購站第七百一十八章 撲你只街第四百二十五章 監軍太監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十七章 我不想變成李建成第一百二十章 朕怎麼有這麼個親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江浙財團第一百一十二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九十二章 三阿哥的末路(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道君皇帝的畫第八十六章 咱是瓜爾佳家的女婿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國討奴第七百六十一章 朕憑本事借的錢第四百零七章 東廠第四百八十二章 謝魏公公賞第二百五十章 嗆死辮子奴第六十章 有人要打小爺第六十九章 不願分家產的魏公公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也不這樣活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有壞人吶第五百四十二章 殿下的求知慾第九百八十四章 說說吧,怎麼回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此女日後,貴不可及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道不公道 只有神知道第一百零二章 押來押去都是蘋果第一百三十章 大哥,來新人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貝勒領哪旗?第九十四章 三阿哥的末日(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保貴妃第八百七十八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第一百章 歷史的轉折(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奴才明白!第二百六十章 祖家的冤案第五百七十六章 大內投機分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爲公公洗白白的政治任務第二百一十一章 那小子是貴妃娘娘的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親軍永遠忠誠於陛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職業造反第十一章 此去京城尋富貴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大相公膽不小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如有不從,格殺勿論第二章 請許兄幫個忙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南拓海,五省聯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你們是亂命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太爺不糊塗第四百四十七章 愛臉紅的公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怕是沒安好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炮打鎮江城第一百零三章 不要,我捨不得它第一百五十章 平埔殲擊戰(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又是一個拿白牌的第六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九十八章 簽了吧,大阿哥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第二百四十三章 討你個鬼的奸咧第一百一十二章 劈死你個狗太監第六百零三章 今之局面,系在東林大君第五百零五章 老爹的面子也不能給第四百三十一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百六十九章 下狠心的二叔第八百五十三章 調兵殺魏第三百九十九章 你過來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大恨的主人公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二十五章 小的想進宮第二百八十五章 籌碼互換第一百三十六章 魏良臣什麼來頭(三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視錢財如糞土第七十九章 忠僕第二百二十八章 難道是皇太極第一百零七章 聯合艦隊第六百二十八章 道君皇帝的畫第五十八章 司禮監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四司八局(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掌印太監掛了第十三章 許顯純第一百四十三章 虎虎虎第六百三十五章 士可殺 屎不可辱第四百六十章 死不瞑目的道兄第一百零六章 熊蠻子進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都告急 日本告急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國之基第九百三十五章 今日南都,誰家天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奴第一人第二百零九章 好一對男女第一章 能力便是男兒的刀槍第七十九章 忠僕第九百三十七章 糟老頭壞的很第七百一十九章 穿這麼好乾什麼?第五十五章 貴妃娘娘的笑話第四百八十一章 魏公公,有話好說第三章 二叔去哪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切都是油水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真是個大項目啊第三百五十八章 福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