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日之戰役(上)

人間五十年,與天相比,不過渺小一物。

放眼天下,海天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

然,皇明之武運,必然長久。

此國者!

公公之武運,也必然昌隆。

此三千年一出之聖人!

“徵日之戰,爲我中國從未有過,今吾之寶刀東向,誰人敢纓其鋒?諸君須加奮勉,千歲峽一旦掃蕩,則日本海內我便稱尊,千古史書,你我皆有名。”

武運昌隆的魏公公仰望天空,任由那日芒刺入雙眼,絕不睜眼。

一呼一吸之間,都有大逼格。

十數息之後,公公虎目睜開,天色爲之一變。

西南上空,一朵烏雲壓住了太陽。

烏雲之下,又有一隻信天翁在展翅飛翔。

“海事,在此一戰!皇軍之命運,在此一戰!皇明之國運,更在此一戰!”

“叭”的一聲,公公摺扇打開,環顧衆將,發出鶴音:“吾之寶刀,早試人間深淺,諸君有誰能持此寶刀取那李旦首級!”

言畢,老九捧來公公之佩刀。

“末將願效死!”

第四聯隊長山本幸二踏步而出,接過那把刀柄刻有“一本”二字的寶刀。

“一爲萬物之始,本立而道生。一本賜你,盼你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公公凝神,鄭重躬腰:“李旦之首級,拜託了!”

.......

十月二十三日,由魏公公親自命名的“日之戰役”爆發。

日之戰役分爲兩步實施,第一步由聯合艦隊襲擊掃蕩千歲峽海域的李旦船隊;待掃清海面之敵後,近衛師團登陸攻打李旦老巢土原城,以徹底擊潰李旦勢力。

聯合艦隊方面由參謀長官沈有容親自指揮作戰,動用主力戰船152艘,官兵5000餘;陸軍方面則出動近衛師團第三、第四兩個聯隊,官兵8000餘。

綜合各方面消息,大本營判斷直屬於李旦的海船大約在百艘左右,另有附屬於其的海商勢力船隻數十艘。土原城所屬日向國軍力則可以忽略不計。

兵員方面,李旦部大抵在一萬一千人至一萬五千人左右。總體實力不如皇軍,但佔據地利人和等因素,因此不可輕敵。

戰前,魏公公做動員講話時指出,對李旦部皇軍要做到戰略上藐視,但戰術上卻一定要重視。

“動作一定要快,海軍一旦得手,陸軍必須馬上登陸,以摧枯拉朽之勢佔領土原城!”

根據魏公公指示精神,大本營微調了作戰方案,從第三、第四兩個聯隊各調一個大隊官兵擔負“阻敵”任務。

阻之敵便是有可能從鶴丸城方向馳援李旦的薩摩軍隊。

戰役爆發之前,直屬於李旦的海船就已發現聯合艦隊的先頭部隊,但對方並沒有上前接觸,而是掉頭回去。

前線指揮官沈有容判斷那幾條海船很有可能是回千歲峽通風報信,爲避免李旦收到消息提前準備,增添皇軍進攻之不利和傷亡,沈有容當即立斷不再等侯後續部隊趕到,提前向千歲峽發起進攻。

這個決定得到了近衛師團第四聯隊聯隊長山本幸二的支持,當他將決定通報官兵時,第四聯隊上下爆發出歡呼聲,鬥志十分的昂揚。

原因便是第四聯隊擁有大量日籍官兵,中隊長以上的軍官更是佔了四成。這一次皇軍徵日對這些日籍官兵的意義更爲重大,勝負將決定他們是以何種面貌回到故鄉!

是懦夫,還是英雄,全在此戰!

“升帆,最大速度!”

在沈有容的指揮下,由65艘大小戰船組成的聯合艦隊先頭部隊緊隨日軍海船之後,於二十三日凌晨突入千歲峽。

明軍船隻的突入讓海上的日軍船隻大爲驚惶,他們還未發出警報,明軍船隻就開始了進攻。

沈有容旗令諸船不得放炮,而是加快速度向敵方船隻靠去,通過擲投手雷及使用“火龍出海”等火器焚燒敵方船隻。

如此戰術便是因爲海上炮擊命中率太低,且己方戰船數量不佔優勢,因而火攻攪亂敵軍是最有效的制敵辦法。

與此同時,隨先頭部隊出發的第四聯隊在聯隊長山本幸二的指揮下,士兵手持火銃近距離銃射敵方船隻人員,並向日軍船隻發射大量火箭。

一時之間,海上火光大起,硝煙瀰漫。

日軍倉促迎敵,難以聚集船隻,很快就被沈有容部突破切斷。

明軍的主力戰船福船相較日軍的戰船明顯船體更大,船身更高,因而各福船指揮官利用船大船高的優勢,強行撞擊日軍船隻,並居高臨下將大量的火藥投擲到敵方船隻之上,以此手段接連焚燬敵船三艘。

這一幕似曾相識,卻是二十年前皇軍前身吳淞水營、廣東水師在朝鮮海域對日軍水師攻擊的翻版。

聯合艦隊副參謀長官、原吳淞水營千總許大有帶領十數艘八重虎快船在日軍船隻撤退方向廣佈箱式水雷。

這些當年魏公公花費重金購置,卻一直沒有用於實戰的大傢伙們終於發揮用途。

接二連三的爆炸聲中,至少有六七條日軍船隻被水雷炸燬。

某些區域,雙方船隻混在一起,炒豆般的銃聲不絕於耳。海軍官兵英勇無畏,在陸軍官兵銃擊的掩護下將大量甩鉤扔在日軍船隻之上,強行拖拽,使日軍船隻彼此不能呼應。

李旦部下多是海盜和浪人,海上劫掠十分有經驗,心性也十分兇悍,但終究不是皇軍之對手。

一個多時辰後,海上戰況便已分明。

李旦部要麼扯帆逃跑,要麼就棄船跳海。海上到處都是正在起火焚燒的日軍戰船。

聽到動靜從城中騎馬趕到海邊的李旦被海上景象驚呆,隨即氣急敗壞,大罵前些日子到他這裡勸降的明國使者無恥,同時也罵祖國的朝廷和軍隊無信。

但罵這些又有什麼用呢,他的海船大部被毀,已經沒有了在海上和明軍爭鋒的實力。

在部下的勸說下,李旦不得不下令所有人員龜縮城中,同時派人向日向國及鄰近的鶴丸城求援。

“告訴島津忠恆,如果他不來救我,明國人下一個必定拿他開刀!”

明軍的攻擊讓李旦錯判明朝是要以薩摩爲徵日基地,因而他和島津忠恆都是一個繩上的螞蚱,誰也跑不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富士山,咱來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要他生便生,要他死便死第三百零一章 厲害婆娘秦良玉(五更)第七百六十七章 日本國太上皇第一百五十三章 平埔殲擊戰(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公,您在哪啊!第九百二十四章 再這樣,朕不饒你!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閹不立危牆之下第四十八章 命中有大富貴第二百二十八章 八旗東進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東大捷 萬曆掃穴第六百五十一章 集體打包跟咱家走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去東宮第六十三章 你是什麼人?第七十二章 情操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後,你就是駙馬爺第五章 追兵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養虎才能爲患第一百章 大佬,你受驚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什麼替明人效力!第八百八十七章 公公的講話要牢記第二百章 大明不會拋棄我們!第一百八十章 京都不祥事件第五百八十四章 假太監都該剮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吃他娘,穿他娘,魏公來了不納糧第三百三十四章 配合,配合,再配合第一百八十四章 帝國行的是皇道第五十章 以前叫人家大人,現在叫人家混蛋第三百二十九章 萬曆朝的奪門之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少年有爲魏良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要奪門了?第二章 好男兒當殺奴第一千二十三章 我負天下人,也不負你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的個人意見——一張揭貼第八十章 浩然正氣由臉而生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人昨能不喝酒第七百零一章 關咱個屁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陛下,好皇孫啊!第二百二十六章 奴才明白!第四百一十五章 魏公公留步第一百零三章 放蕩了一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親兄弟明算帳第二百一十八章 葉赫最後的機會第二百二十章 奴酋在哪!第五百六十四章 風聲雨聲不如數錢聲第三十三章 我交定你這朋友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乾爹給我什麼見面禮?第一百三十九章 虎太監!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糞是好東西第五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 千歲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錦衣衛第九百零七章 豐城貴人第九百九十四章 貴妃爲人老道第六十章 三裡鋪絞肉機(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讓兵權第三百三十五章 閣下,是時候取旨意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衝冠一怒反了吧第九百章 英明神武魏公公!第七十一章 你敢詛咒小爺!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國部隊第二百二十章 東方教主第六百四十九章 十三太保有沒有?第九百五十五章 當爹的德性第七百九十四章 咱家給你寫一道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四司八局(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朕做擔保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沒錢不要緊,可以去借嘛第八百一十一章 讓世界無路可走第三百六十章 母舅提過你第七百五十八章 御賜飛魚服第六百四十一章 老大死了,你就是老大第八百八十章 咱家,分文不取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是想叫皇爺找屎麼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後,你就是駙馬爺第四百三十五章 公公有話屋裡說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公出新書(重發,已訂勿訂)第一百零四章 近衛師團組建(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公家的事,都好說第八十九章 甲等師團第九百零五章 悄悄的跑,打槍的不要!第六百八十章 咱家真的很爲難第三百五十二章 又輸了個精光第七百四十章 剌魏第二十六章 公公,是真心要殺韃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皇爺,我是有個二叔呢第六百零六章 來人啊,給陳公公聽個響第八一十章 終是見彩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我信你有個鬼第二百八十一章 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七百零六章 讀書識道理,勞動最光榮第二百五十六章 裁撤驛站 內廷堪驗第四百八十五章 咱家這賬怎麼算第六百四十五章 先生,完了,書院完了!第九十七章 倭國鎮守中官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海關軍變第八百一十六章 頑抗者必殺第一百四十一章 甲等第一(四更)第二百五十六章 西進阿布達裡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