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

北邙山,母親的墳墓旁,又多了幾處新墳,開元七年,蔡琰因病故去,而接下來的幾年,雲思、娟兒、貂蟬也相繼離世,陪了自己半輩子的女人一一故去,書院的皇子皇孫們能夠明顯感覺到他們的皇爺爺越發沉默少言,又不知該如何勸解,到了開元十年,典韋病重,陳默親自守在榻邊,也不說話。

“家主,老將怕是不行了。”典韋躺在榻上,一頭白髮下,滿是褶皺的臉上,依稀能夠感受到那股兇悍,看着默默地幫自己熬藥的陳默,典韋張了張嘴,呵呵笑道。

房間裡,除了陳默之外,典滿也回來了,只是默默地站在一邊,不敢說話,哪怕陳默如今早已不是皇帝,也沒人敢在陳默面前放肆。

“莫要胡說,把藥喝了,你身子健朗,會好的,這還沒到八十呢,怎會不行?”陳默一邊給典韋喂藥,一邊開口道。

自妻妾相繼離世後,他越發沉默寡言,此番能開口,倒是讓典韋有種受寵若驚之感。

“家主,老將記得你說過,老將若是沒了,你不會傷心的。”典韋喝完了藥,但病情卻並無氣色,躺在榻上,喃喃自語道。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你隨我半生征戰,護我半生安泰,我又如何可能不傷心?”陳默搖了搖頭:“這些年,故人相繼離世,我原以爲我已習慣了生死離別,但如今看來,我高估了自己,人活得太久,真的未必是好事。”

“老將如今卻希望家主當日所言是真的。”典韋哈哈一笑道:“老將這些年跟在家主身邊,沒人比老將知道家主心裡的苦,本想由老將給家主送終,沒想到到頭來還是走到了家主前面!”

“莫要胡說,想給我送終,便多活些時日。”陳默嗓子有些疼,有什麼東西堵着,上不來也下不去,很難受,聲音也變得沙啞起來。

“老將也想,只是等不到那日了,家主恕罪~”典韋搖了搖頭,呼吸漸漸弱下來。

陳默默默地坐在典韋榻邊,看着典韋沒了聲息,枯坐良久之後,突然笑了,雖然是笑,但周圍的人都能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心酸,良久,陳默伸手,幫典韋整理了一番遺容後,澀聲道:“你這輩子闖了多少禍,我何時怪罪過你?”

陳默坐在典韋身邊,絮絮叨叨了許久之後,站起身來,身子突然晃了晃,在衆人的驚呼聲中,突然暈倒過去。

……

再度醒來時,陳默發現周圍的環境有些陌生,皺了皺眉,看了看四周,這裡是皇宮?

“典韋!老典!老……”陳默起身習慣性的喊道,只是喊道最後,沉默了。

“陛下~”一名宦官匆匆進來,見到陳默醒來,連忙躬身一禮道:“陛下有何吩咐?”

“我已退位許久。”陳默皺眉看着宦官道:“安敢胡言?”

“陛下息怒,此乃當今陛下之意,在宮中,您纔是唯一的主人。”宦官連忙道。

“無事了,你且下去吧。”陳默揮了揮手,起身道。

“喏~”小宦官摸不準陳默的心思,不敢違拗,躬身一禮之後,小步退出宮殿。

陳默看了看四周,這是他昔日住過的宮殿,打理的倒是不錯。

不一會兒,陳晉跟着甄宓、孫尚香匆匆進來,看到陳默,連忙下拜道:“兒臣參見父皇。”

“爲父昏迷了多久?”陳默詢問道。

“一日。”甄宓幫陳默整理着衣襟,一邊絮絮叨叨道:“太醫令說夫君傷心過度,最好先離開些時日,散散心,免得睹物思人。”

“典韋的葬禮我還要主持,他跟了我半生,這最後一段路,我得去。”陳默搖了搖頭道。

“父皇放心,兒臣已經着禮部操辦此事,典侯是父皇舊臣,也是我朝功臣,如今典侯去世,這後事自然得風光一些。”陳晉笑道。

“這宮裡我就不留了。”陳默點點頭,看着陳晉笑道:“我兒這些年做的不錯。”

開元五年開始,天下徹底恢復穩定,這五年來,陳晉修養民生,鼓勵民間工坊,這五年來,大明國力蒸蒸日上,陳晉也被評委治世之明君,大漢朝在這天下的烙印,這麼多年下來基本已經沒了。

“父皇!”陳晉連忙上前兩步,拉住陳默道:“父皇,兒臣知道,母親離世,將軍們一一故去,父皇心中難受,但父皇難道就沒有牽掛?如今旼兒他們已經開始入仕,徵弟和睿弟如今已有功業在身,每年回來之後,少來皇宮,卻都奔着書院去了,這皇宮裡,也沒了往日那般歡快,父皇,不如今年便留下來,父皇能念舊部,能念母親,難道父皇便一點都不念兒臣麼?”

天子快樂嗎?

要看你怎麼當?若是當個昏君,其實還是很快樂的,但若想做個有作爲的天子,其實挺苦的,昔日陳默在宮中時,陳晉是太子,每年宮中都很熱鬧,陳徵、陳睿回來了會入宮,蔡琰等一衆妻妾也會將宮中打理的井井有條,但自陳默離開洛陽,在北邙山建了皇家書院之後,偌大皇宮,就突然變得冷清起來了。

每年陳徵和陳睿回來,也是拜訪過他之後便去北邙山書院陪伴陳默,陳晉忙於政務,偶爾抽出時間去看看也是來去匆匆,陳家三代的子弟每日裡被陳默訓得叫苦連天,但就是喜歡往那邊跑,時間久了,陳晉也開始羨慕陳默,皇家書院雖不及洛陽皇宮奢華,但在那裡卻有家的感覺,皇宮雖大,但給陳晉的感覺卻是冰冷的。

陳默默然半晌之後,看着陳晉點點頭道:“也好,等典韋下葬之後,今年便在宮中過年關吧。”

“多謝父皇!”陳晉聞言大喜。

“去做正事,莫要耽誤了國家之事。”陳默擺了擺手,讓陳晉告退。

接下來幾日,陳默大多數時候都是陪着甄宓和孫尚香兩個夫人在宮中游玩溫存,失去的多了,對現在還有的就會倍感珍惜。

典韋的葬禮來的人不少,但除了武義、餘昇、崔耿、趙雲、劉毅、荀攸、徐庶以及馬超、龐德等幾個熟面孔之外,多是生面孔,五年過去,朝廷已經不再是他所熟知的那個朝廷。

“少年人不錯,有當年子龍風範!”給典韋辦完了葬禮,陳默跟一羣老將在一起坐坐,如今沒了君臣身份,偶爾和這些昔日老將一起喝喝酒,也依稀能找到幾分當年的感覺,看着趙雲身邊一名英氣勃勃的將領,陳默笑道:“這是子龍之子?以前未曾見過。”

“陛下,此乃雲三年前前往天水平定羌亂時,覓得的人才,名喚姜維,算是末將弟子。”趙雲連忙起身,對着陳默一禮道。

“不錯,不錯,文武雙全,他日必是我大明棟樑,他日成就,不會下於子龍!”陳默跟姜維聊了幾句,發現這姜維不但將略不俗,於學問上也頗有建樹,微笑道。

“陛下謬讚。”姜維連忙躬身道:“末將怎能與汴侯相比?”

“莫要妄自菲薄,我等的時代已經過去,若這世上,下一代都不如上一代,那我大明危矣。”陳默擺了擺手,感慨道:“正是因爲這天下每一代都有爾等這些英傑,我中原才能強盛不息,外族不敢來犯。”

年紀大了以後,陳默現在開始喜歡提攜一些年輕人,當然,這年輕人得他看得上才行,就比如前些年諸葛亮帶着侄子來拜會,他那侄兒就不錯。

又跟趙雲他們暢聊了許久之後,陳默纔跟衆人告辭回了皇宮,這一回去也不知何時才能見面,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情做,反倒是陳默這些年除了教教書、研究研究火藥和蒸汽機之外,沒什麼事兒做。

這一年,陳默帶着甄宓和孫尚香在宮中過得,年關過後,開元十一年,衆人再度忙碌起來,陳默和家中人約好,以後每年年關都在宮中過之後,這才離開洛陽,回道了北邙山。

如此又是五年過去,趙雲、荀攸走了,武義和餘昇也老的不能再動了,陳默除了年年回洛陽過年之外,基本很少外出,不過有甄宓和孫尚香陪着,又有兒孫環繞身邊,要說多苦也不至於,只是已經年過七旬的陳默依舊整日帶着一幫重孫在田裡耕作,多少讓家人有些擔憂。

陳默的妻子鍾,最年輕的孫尚香也五十了,但陳默卻沒有再娶,這麼大年紀了,陳默想要的是陪伴而不再是新鮮,尤其是四個妻妾先後被他送走之後,陳默對於這方面的心思也就淡了許多。

只是讓陳默沒想到的是,比自己小了十歲的甄宓卻是先他一步走了,開元二十年,陳默帶着孫尚香,默默地坐在甄宓的墳前發呆,他現在越來越喜歡清淨,哪怕是重孫們,陳默也不太想搭理。

開元二十六年,陳默如同往日一般在忙完了一天的事情之後,來到妻子們的墳墓旁發呆。

“父皇。”陳晉不知何時來到陳默身邊,看着陳默的樣子一陣心酸。

“怎麼來了?國家大事處理完了?”陳默皺了皺眉。

“父皇您忘了,孩兒已經將皇位傳給了旼兒,今日朝中事情已經處理完,孩兒準備來這裡陪陪父皇。”陳晉笑道,整個人看上去輕鬆了不少,已經六十的他,看上去卻比陳默小不了多少,這二十多年的操勞,讓他透支了太多。

“也好,旼兒不錯,可擔大任。”陳默點點頭,看了陳晉一眼道:“既然你來了,爲父準備出去一趟,這裡的東西你莫要亂動,有危險。”

“父皇,您要去何處?”陳晉愕然道。

“去拜訪一位故友,很久沒見了,早該去看看的。”陳默看向遠方,嘆了口氣道:“趁着如今還能動,去看看。”

“孩兒陪您去,徵弟和睿弟也來了,我們兄弟三人陪父皇一起。”

“也好!”

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七十四章 知音難覓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七章 山賊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十六章 鄉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三百五十章 荊州易主(完)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數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六十七章 機會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十一章 倒退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陽戰火第七章 山賊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