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

江東軍和荊州軍的目光,都集中在樊城外的明軍大營上,諸葛亮的推斷和周瑜差不多,陳默故意放出這麼大的破綻定有陰謀,所以當關羽和張飛想要趁着敵軍後方空虛的時候前去攻擊明軍後方,燒燬糧草的時候,被諸葛亮拒絕了,陳默不可能犯這麼明顯的錯。

鄧縣城外,當日陳默跟張遼等人觀望敵陣的地方,本該在樊城大營的陳默卻並未真的隨軍去往樊城,而是出現在這裡。

夜風中,木輪轉動的嘎吱聲響格外刺耳,站在望塔上,陳默面色平靜的看着斜對岸隱約能夠看到的燈火。

“王上,船隊已經備好。”張郃快步來到陳默身邊,躬身道。

“能否渡江,便在今夜!”陳默點點頭道:“對岸是什麼狀況,如今尚未知曉,儁乂渡江之後,只需謹守便可,給我軍渡河打下一處立足之地,便夠,大軍渡河之前,切莫冒進!”

“王上放心,末將縱然戰死,也不失地!”張郃肅容道。

“去吧,稍後見對岸火光亮起,便率軍強渡!”陳默看着張郃道。

“喏!末將告退!”張郃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夜色下,爲了避免讓對岸察覺,這邊只有零星的幾支火把照明,一架架巨大的投石車緩緩的向岸邊靠攏,同時有力士揹着一筐筐罈子朝這邊運送。

“馬鈞!”陳默看着遠處的江面,皺眉道。

“臣在!”馬鈞小跑着來到陳默身邊,躬身一禮。

“此處距離對岸塢堡,足有兩百步,這投石車真能投射這般遠?”陳默扭頭看向馬鈞,不確定的問道。

明軍的投石車,經過馬鈞和劉毅幾番改良,能投射石彈百二十步,這在當前來說,已經遠遠超過普通諸侯的發石機,但兩百步的距離,以前陳默都不敢想。

“回王上,若是以石彈填充投射,自然不行,但若改以火壇,份量減輕不少,能投射的距離也更遠,此前試射時,最遠距離可達兩百六十步,定能將敵軍塢堡、砲臺覆蓋。”馬鈞肯定道。

不是陳默不信,只是這距離相差太遠,諸葛亮對這一帶進行了嚴密的部署,但在這一片,對方放在岸邊的弩砲也難以跨越漢江,陳默的弩砲射程遠些,但最多能落在對岸的砲臺之上,想要將對方建設的塢堡給圈進來需要的距離更遠。

這次爲了掩人耳目,陳默讓大軍南遷,壓向樊城,爲的就是吸引孫劉兩家的目光,藉此機會暗中在此登岸,此番計策能否成功,全靠這投石車能否真的達到預期效果,也由不得陳默不謹慎。

聲東擊西這種事情,諸葛亮會,陳默自然也玩兒的頗熟,大軍壓境,後方空門大開,陳默自有佈置,但以自己的名聲,諸葛亮和周瑜恐怕不會上當,反而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主力大軍上,然後陳默趁機渡江,但這一切的前提卻是在這投石車確實能夠將對方的塢堡打掉,否則沒有意義。

陳默聞言點點頭,雖然覺得兩百六十步有些誇張,但就算不能,他這邊也不會有太多損失,當下不再言語。

投石車有十架,這麼短時間內,能夠做出十架已經是三百名工匠能夠做到的最高效率,畢竟這種巨型投石車跟普通投石車製作起來更加困難。

十架投石車被一字架設在岸邊,陳默看到投石車的車輪兩側被打了木釘,後方有幾根倒刺在確定好投石車的位置後深插進了地面,操作投石車的也並非軍中將士,而是工匠,有的在前方校對投石車的角度,有的在指揮力士扳動投石車的絞盤,調整投石車的方向。

這投石車跟以往陳默所見有很大不同,不但體積龐大,只高度就是尋常投石車的兩倍,黑夜中看去,猶如一頭巨獸。

“王上,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投射!”許久之後,馬鈞來到陳默身邊,躬身道。

“輪番投射!”陳默點點頭道。

“喏!”馬鈞答應一聲,轉而高喊道:“放!”

早已準備好的投石車旁,一名工匠將裝了火油的罈子放好後,用火把將罈子外抹的火油引燃,而後一聲令下,前方操作的工匠迅速拉開機括。

“嗡~”

夜空下,燃燒的罈子好似一顆流星般朝着對岸墜落下去,陳默站在高處看着這一幕,當那油彈破空之後,陳默的心也放下來了,以他的經驗來看,這顆油彈的落點正是對岸的塢堡。

緊跟着,第二顆、第三顆依次發射,雖然遠近略有差距,但基本上已經將敵軍的塢堡覆蓋。

這般十架投石車輪番發射過後,第一架投石車也已經重新準備好,再度發射,如此循環往復。

站在陳默的位置,能看到那油彈落地後,有的並沒有反應,但也有的直接就引燃了一片。

夜色下,守在對岸塢堡中的荊州軍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便陷入火海,天空中,一顆顆油彈落下來,不斷擴散,頃刻間便將整個塢堡四周吞噬入火海之中。

沖天的火光在黑夜中將這一帶照的透亮。

下游的位置,已經蓄勢待發的張郃看着這一幕,立刻讓三軍將士快速滑動船槳,逆流而上,朝着對岸的砲臺方向劃去,原本黑夜中行船,很難辨別方向,但此刻,對岸火光沖天,根本不需要辨別,朝着對岸衝就行了。

因爲對岸塢堡被突然攻擊,四周駐守的荊州將士都在往這邊趕,並沒有察覺到江面之上大片船隻的靠近,等到有人發現,想要阻止張郃上岸之際,已經來不及了。

張郃一手持槍一手持盾,身先士卒,當先跳上岸去,一隊前來阻攔的荊州將士殺來,張郃目光一冷,手中盾牌狠狠往前一砸,巨大的力道直接將兩名荊州軍撞的倒飛而出,張郃趁機踏前一步,大喝一聲,便刺倒一人,轉身將盾牌一砸,將一名荊州軍砸的腦殼崩裂,而後又是一聲大喝,再將一人刺殺。

後方將士眼見自家主將都拼命了,哪敢讓張郃一人殺上去,不等船隻靠穩,便咆哮着衝上岸來,雖然都是新軍,但明軍的新軍訓練之中,可是有着大量實戰的,這等場面絲毫不怵,反倒是荊州軍本就慌亂,加上張郃表現驍勇,一個個都被鎮住了,士氣被壓下來,被明軍將士一衝,瞬間潰散。

張郃也不戀戰,迅速讓人將砲臺守住,自己則帶着人開始清繳周圍將士。

江對面,陳默示意停止繼續投射,看着對岸已經廝殺在一起的兩軍,陳默讓人吹響號角,對岸留在船上的將士將船劃回來,從這邊補充兵馬過去。

爲了能夠撕開諸葛亮設的這條防線,陳默今夜除了張郃的三千將士之外,還準備了五千兵馬,爲的就是將對岸這個缺口給守住,然後儘可能撕裂,而他接下來的進攻重心也並非諸葛亮和周瑜猜測的那般以樊城爲主,就算攻不下襄陽城,他也要將襄陽北岸的這些地方拿下,讓荊州軍準備的江心銅柱徹底失去作用。

既然那鐵索橫江攔破不了,那就想辦法將兩岸都掌握在手中,進一步壓縮襄陽守軍的活動範圍。

城外作戰,自曹操敗亡之後,明軍已經沒了敵手,荊州軍這兩年雖然大力訓練將士,但這並不足以彌補雙方的差距。

更何況哪怕是數量上,對方也並不佔優,又是突然糟襲,雙方的廝殺甚至連一刻都未到,江岸邊的荊州將士便開始全線潰敗。

張郃謹遵陳默吩咐,在擊退敵軍之後,並未追趕,而是迅速指揮將士滅火,同時安排將士巡視四周,防止荊州軍反撲。

另一邊,陳默聽到對岸廝殺聲漸漸息止,立刻命令侯在這裡的工匠乘船渡河,在對岸建立屬於明軍的營寨,至少將這個缺口守住,不讓荊州軍有重新奪回的可能。

三百工匠在渡河之後,在馬均的指揮下迅速帶着士兵在四周開始設立營寨,藉着對方原本的營地,又有船隻源源不斷將原木、泥土送過來,開始搭設寨牆,用泥土將寨牆進行加固,別的不管,這寨牆卻是要先建起來,這般忙了大半夜,等到天明時分,寨牆已經在數千人的趕工下初步建好,陳默又調集了一批人渡江,運送泥土,將寨牆夯實,同時荊州軍的各路援軍也趕到了,只是到了此時,寨牆已經立起,張郃指揮將士嚴陣以待。

荊州將領率領着兵馬發起了幾次進攻,想要趁張郃立足不穩,將張郃趕走,卻被張郃指揮將士從容擋下,雙方激戰半日,互有折損,營寨卻是越發穩固。

荊州將領也知道事情不妙,早已命人趕回襄陽通知諸葛亮,而這邊,陳默見張和立足穩固之後,又派了一支兵馬,三百工匠也留在對岸,只是一個缺口,陳默便在此留下了上萬兵馬,足見陳默對這一戰的重視,而等諸葛亮得到消息時,這邊營寨已經被不斷加固,想要再奪回此地,卻是更難。

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三百六十七章 請君移駕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十一章 倒退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雲再起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七十六章 太史慈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暫安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四章 虛實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二百三十章 下地牢陳默問計,故友聚許攸獻圖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決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七十一章 閒事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楊修設計,將帥離心第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四十一章 比武奪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八章 煉獄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