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

“老師出手,果然不同凡響,諸葛亮那般精心部署的防線,就這般被破了!”黎丘,江東大營隨着陳默在將諸葛亮第一道防線撕的粉碎之後渡河而來,氣氛一下子變得壓抑和緊張起來,曹昂跟周瑜坐在一起,忍不住感慨道。

“子修,你還叫他老師!?”一旁的曹休有些不能忍,畢竟曹家跟陳默現在是生死大仇。

“這是事實,我這身本事雖非盡數由他教授,但能有今日之才學,確實拜他所賜。”曹昂搖了搖頭,爲周瑜倒上一碗水道:“是仇人,但師徒名分,也早已定下多年。”

周瑜點點頭道:“這虛實之間,實是難以把握,我等想要讓他按照我等的心意來樊城決戰,他順勢而爲,讓我等以爲他來了樊城,誰知他的目標卻是對岸,只是子修可知他爲何不順勢主攻襄陽?”

“大概是看過孔明先生布設的陣勢,南安防線被破在於這道防線太長,孔明先生的佈置沒有問題,但卻缺乏足夠的兵力,而陳師他最擅長的便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但破了這道防線之後,襄陽地勢都督也看過,地勢險要,本就易守難攻,孔明先生在城外佈置數砦,落子之處,看似尋常,實則暗合數理,陳師也是精通數理之人,孔明先生那些東西,他只要看過,定然清楚想要破之,便只能以人命去添補,陳師顯然不想如此做,所以只是以兵力牽制,而他在此時渡江而來,局勢又有些許不同,襄陽不可全力支持樊城,此時的樊城雖然亦是難破,但比此前卻弱了數分。”曹昂對於眼下的局勢看的透徹,但也正是因此,對陳默也越發敬畏。

不止是陳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陳默的果斷,在發現襄陽不好攻之後,便迅速轉回樊城,不給他們絲毫應變之機,當初中原之戰的算計都沒現在這般多,畢竟當時中原的地形也沒有能讓這般多用計之處。

當初箕屋山下,夏侯淵千里繞擊便是最大的變數,可惜當時陳默大勢已成,曹軍已經羸弱到極致,最終夏侯淵那驚豔一戰未能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被陳默迅速化解,如今想來,當時陳默的當機立斷也正是勝負的關鍵,哪怕遲疑一下,可能如今天下局勢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子修可有信心勝之?”周瑜點點頭,看着曹昂詢問道。

“恐怕放眼天下,也無人在面對陳師時,敢言必勝,昂能做的,只是竭盡全力!”曹昂肅容道。

“嗚嗚嗚~”

隱約的號角聲自帳外傳來,讓正在談話的曹昂和周瑜面色都變了變,這不是他們或是荊州軍的號角聲,而這裡除了江東軍和荊州軍之外,便只剩下明軍了。

“這麼快?”周瑜和曹昂同時起身,看着帳外面色凝重道。

“報~”也在此時,一名哨探飛奔而來,對着兩人下拜道:“都督,將軍,明軍大將徐晃率軍來攻樊城,如今已至城外。”

“再探!”曹昂揮了揮手道。

“喏!”哨探躬身一禮,快步離去。

“我等前去一觀!”周瑜沉聲道,他在合肥時跟明軍交手也不是一兩次了,但與陳默親自對陣,這絕對是第一回,說來也是慚愧,以前對陣的都是陳默的兒子,還被人擺了一道,這讓周瑜一直有些耿耿於懷,如今正好看看那陳默的本事。

“正有此意!”曹昂點點頭,這樣如果真出什麼問題,江東軍這邊也能及時馳援。

事實上,最大的問題也在這裡,陳默不管再怎麼分兵,所有兵馬都受他節制,而聯軍這邊,雖然佔有地利,兵馬也不少,但畢竟是兩家,真遇到事情,會相互支援,但很難做到協調一致。

現在這邊兵少,其實襄樊二城防禦是最好的,他們兩家加起來八萬大軍,如果只守襄樊兩城,勝算會大許多,現在多出一個黎丘大營,看似跟樊城互爲犄角,但實際上卻有些多餘,真正完全融爲一體,八萬人加上諸葛亮這麼多年的佈置,恐怕陳默臉諸葛亮第一道防線都撕不破。

但就像諸葛亮不可能放心讓他們入城一樣,他們也同樣不可能放心將兵權交給諸葛亮統一調度,畢竟劉備和孫權是兩家,而且劉備這次還擺了孫權一道,雙方是迫於陳默的壓力才聯手,如果沒有陳默的話,周瑜絕對不介意趁着劉備入川這段時間,將荊州整個吞下。

換個角度說,諸葛亮也不可能交出指揮權讓周瑜來統兵,那樣一來就算打完了仗,這荊州是誰的就兩說了。

相互合作,卻又相互猜忌,這恐怕也是當年十八路諸侯集結中原各鎮兵馬都沒有擊敗董卓的真正原因,如今只是兩家諸侯聯手,而且爲首者都是當世頂尖統帥、謀士,尚且互有算計和忌憚,難以想象當初十八路諸侯會是什麼景象,哪怕其中不乏曹操、臧洪這樣的有識之士也一樣難做到真正的人心齊。

兩人帶了一支人馬迅速來到樊城外,正看到兩支人馬在城外交戰。

周瑜和曹昂目光微微眯起,一旁曹休卻是皺眉道:“奇怪,那荊州軍本就兵少,怎的還敢出城作戰?”

周瑜和曹昂都沒說話,只是靜靜看着。

但見樊城之上,弩砲之聲大作,樊城下,城門大開,一支兩千人左右的荊州軍殺出,對面的明軍也分出一支人馬來戰,雙方陣勢尚未對圓,便已經動上了手,一時間亂石如雨,血流滿地。

“奇怪,樊城的守城弩砲不止這些纔對。”曹休觀望着戰局,皺眉道。

如今明軍將士已經殺到了城下,早已進入對方弩砲的射程之內,但城頭的弩砲卻是不急不緩,曹休是上過樊城的,自然知道諸葛亮的準備有多充分,眼下這個規模根本沒到。

周瑜沒有多言,一旁的曹昂卻是眯起了眼睛道:“顯然是在誘敵,不過襄陽兵馬不多,此時哪怕誘出一部分來,但也沒有必要,明軍就算損失慘重,但荊州軍折損也不少,這是以上換傷的法子,諸葛先生當不會如此做,此間恐怕還有算計。”

周瑜點點頭,沒有說話。

隨着戰事的繼續,荊州軍有些不敵,開始敗退,就在此時,又有一支荊州軍從城門內殺出,這些荊州軍不拿刀槍,只是抱着一架弩具衝出,上陣後對着明軍方向便是一陣猛射,那弩箭頗爲厲害,能夠連發十矢,一出現,便將原本已經佔據了上風的明軍殺的丟盔棄甲,開始狼狽奔逃。

“轟隆隆~”

便在此時,地面震顫,一支騎兵突然自側翼殺出,直奔對方那些弩兵而來,時機上,正是用這些弩兵箭矢射完,退後開始填裝的時機,顯然這支騎兵的目的,就是這些弩兵。

原來如此!

周瑜和曹昂恍然,諸葛亮謀的顯然就是這支騎兵,之前跟馬超有過一場較量,他們很清楚,哪怕是經過曹家衆將訓練之後,步戰水平有了極大提高的江東軍,對上這支騎兵也沒有任何勝算,這騎兵對孫劉聯軍的威脅太大,而且來去如風,諸葛亮顯然是想要誘出這些騎兵,將之一網打盡,而且如今看來,似乎便要成功了。

饒是周瑜和曹昂的心態,此刻也忍不住有些激動,若能將陳默的騎兵給打潰,對於聯軍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那明軍騎兵也當真兇猛,頃刻間衝到近前之後,根本不給那些弩兵攻擊的機會便已經闖入陣中,來回一掃,頃刻間便將這支弩兵瓦解,這些弩兵攻擊能力極強,能夠瞬間將一支強悍的明軍擊潰,但弱點也很明顯,一旦被近身,缺乏自保的手段。

前方原本追殺潰軍的荊州軍迅速回援,護着弩兵向城中後撤,明軍騎兵正要追趕,城頭上突然響聲大作,弩砲齊發,頃刻間,箭雨砲石如同雨點兒般朝着明軍騎兵落下來,損失慘重。

就在此時,樊城之中又是一聲砲響,緊跟着一支人馬殺出,兇狠的衝向這些被弩砲殺的潰不成軍的騎兵。

騎兵顯然有些抵擋不住,節節敗退,荊州軍卻是越戰越勇,緊追不捨,似乎要將這支騎兵徹底吞下一般。

就在此時,明軍陣中一聲號響,又一支騎兵殺出來,無論是指揮戰爭的諸葛亮還是觀戰的周瑜、曹昂都變了臉色。

如果兩支騎兵單獨拉出來看,或許看不出什麼不同,但現在戰場上,單是給人的感覺就大有不同,之前那支騎兵雖然也不錯,但少了幾分煞氣,而現在這支騎兵人馬雖然不多,但衝鋒起來卻是給人一種天塌地陷的感覺,似乎樊城都要被這支騎兵給碾碎一般,大有氣吞山河之勢。

說來複雜,實際上也只是片刻時間,但就在這片刻時間,這支新出現的騎兵已經完成了最後的衝鋒,如同一頭野蠻的巨獸一般衝入來不及撤走的荊州軍中,只是一個衝擊,便將荊州軍衝的潰不成軍,直接被這支騎兵貫穿。

城頭上,諸葛亮示意將士們暫緩發砲,想要等這支騎兵追擊潰兵的時候,故伎重演,將其重創,但對方卻並未追擊,衝潰荊州軍侯,迅速撤離戰場,諸葛亮雖然察覺不對連忙下令放箭,但對方已經衝倒了戰場邊緣,除了幾個倒黴鬼被砲石射殺之外,幾乎是全身而退……

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四十九章 暫安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權慌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八十章 女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七十章 得子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十三章 獵虎第五十一章 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開始便已結束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天牢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九十五章 遊說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五十一章 禮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三百章 孤城難守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六章 勾心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七十章 ‘家書’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