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

激張飛出戰,倒也是個辦法。

張遼摸索着下巴,那張飛的確臨戰不慌,而且頗爲驍勇,是員良將,但性格也的確易怒,當下點頭道:“也好,那便邀他出戰。”

對方扼守險要,兵馬也不少,若不能引他出來,想要強攻西鄂有些困難,邀其出戰,倒也是個辦法。

“派人設法覓地渡河,告知宛城守軍,我軍援軍已至西鄂,正在設法渡河,讓他們謹守城池,我軍很快便到!另外,派人覓地修補橋樑。”末了,張遼吩咐道。

宛城的情況他不知道,但宛城不能破,否則宛城若破,張遼能做的就只有退守衡山了。

“喏!”衆將答應一聲,各自離去,於西鄂一帶立營,與張飛對峙,同時派出人手覓地渡河,大軍要去宛城,西鄂是必經之路,但只是散兵遊勇的話,可以通過一些船隻甚至製作木筏直接渡河去往宛城,白河不算寬廣,只是沿途橋樑盡數被毀,還有敵軍在巡視,張遼對於修補橋樑的計劃不是太認可,費時費事,而且敵軍不會看着這邊修補橋樑,與其如此,倒不如直接攻破西鄂。

這邊安營紮寨,暫時沒有進攻意圖,另一邊,張飛回營時面對陳到詢問的目光有些羞愧,這一仗打的憋屈,兩萬大軍被敵軍幾千人給壓着打,傳出去,張飛這張老臉就沒了。

陳到也沒問這個,只是在知道戰果後,招來張達詢問道:“賊軍如此厲害?”

畢竟不管怎麼說,張飛打仗還是很有一套的,昔日敗於曹操,也是寡不敵衆,這次卻被人以少勝多,實在有些匪夷所思,就算呂布來了,也未必能夠打出這種戰績吧?

“厲害什麼?”張飛哼哼了幾聲罵道:“那張遼盡使些鬼蜮伎倆,誆騙我軍撤退,他卻趁機壓上來,若非如此,就他那點兵力,一個衝鋒便能被衝潰。”

戰場之上,勝者爲王,誰會管你用什麼手段?

這話陳到不好跟張飛直說,而且他相信張飛也懂這個道理,只是勸道:“如今將軍虧輸一陣,切不可再盲目出戰,我等謹守此處便好,只等那宛城被破,張遼無以爲憑,自當撤離。”

“叔至放心,那張遼雖然有些本事,但今日若非用了詭計,我也不會敗!”張飛悶聲應了一聲,雖然經過此戰,他對張遼已收了小覷之心,但今日這一仗,確實顯不出真本事來,只能說張遼取巧,真正兩軍對壘,自己可不怕他。

“翼德知道便好。”陳到點點頭,當下與張飛商議如何防守敵軍。

其實作爲守方,雙方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他們佔據地利優勢,只要把這個優勢牢牢佔住,便可,張遼再厲害也奈何不了他們。

不過作爲對手,張遼此時卻是迫切希望他們能夠出營作戰,次日一早,魏延便帶領着一支人馬來到西鄂大營外叫陣。

“張飛匹夫,昨日猶如芻狗一般倉皇敗逃,今日我軍前來搦戰,卻又效仿那河鱉,縮首不出,只有這般本事,也敢枉稱大將,若我是你,早就羞愧的自盡了!”西鄂轅門之外,一羣嗓門兒粗豪的漢子在營外不斷叫罵,意圖激那張飛出陣。

“叔至……”張飛那簸箕一般的手掌緊握成拳,捏的咯吱作響,扭頭看向陳到,咬牙道。

他自追隨劉備以來,雖然也有敗績,而且不少,但何時受過這等羞辱?從來只有他罵人,今日卻被人在營前叫罵而不能出手,這讓張飛如何能忍受?

“翼德,主公大業要緊,其餘的,都可以忍,你若不願聽,看去後營歇息,此處有我看管。”陳到只是淡淡的道。

“唉~待到兄長破城之日,我必手刃那張遼,以消我心頭之恨!”張飛恨恨不平的朝着轅門的方向罵了一聲,而後轉身離開。

陳到來到轅門之上,看着城外叫罵的關中軍將士,眉頭深鎖,昨日戰敗,對麾下將士本就不高的士氣打擊不可謂不大,如今敵軍如此叫罵,他們閉門不出,對士氣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只希望宛城那邊,能夠儘快破城吧。

魏延帶着人馬在西鄂大營外罵了一天,但荊州軍卻是巋然不動,魏延只得帶着人馬回營覆命。

“將軍,賊軍拒不應戰,如今看來,只有強攻一途了。”魏延看着張遼道。

張遼沒有回答,看着地圖沉吟不語,良久方纔扭頭看向魏延:“文長,我記得宛城外,河道有幾處偏窄,水流至此變得湍急無比,每年夏秋之時,偶爾還會發生水患。”

水患在南邊是比較常見的問題,魏延點點頭道:“的確有幾處是如此,不過這些地方河道雖窄,但水流湍急,想要強渡可不易。”

“道理是這般,不過此事我等知道,那荊州軍卻未必知道,他們雖然毀了各處橋樑,但初來此地,對於這一帶地形恐怕不如我軍知曉的多。”張遼笑道。

“將軍之意是……”魏延擡頭,看向張遼。

“明日我軍撤軍,沿白河向南而行,敵軍必然生疑,你讓人扮作山民,告知他們每年到了這個時節,會有一道河水改道。”張遼手指沿着地圖上白河的路線向下滑動,微笑道。

“末將明白!”魏延目光一亮,點頭道。

計議已定,當夜魏延就安排人尋着河道向南,尋找一些廢棄的山居,如果能夠找到山民就更好了,不過如今這邊發生大戰,附近的鄉里早已空了,想要找到人可不容易。

次日一早,張遼拔營起寨,沿河而下,陳到和張飛、紀靈得到消息後不明所以,連忙派人前去打探。

正午時分,有斥候回來報信,敵軍沿河而下,似乎是找到了可以直接渡河之地。

“據那山民所言,每年這個時候,河水會改道,那邊廢棄的古橋可以渡過河水,而原本湍急的河水因爲分流,不漲反而會緩下來,河面也會變窄,幾根圓木綁在一起就可以搭在兩岸渡河。”紀靈將斥候所述轉告於陳到和張飛二人。

“竟有此事?”張飛和陳到也不懂這些山川地理的學問,只是聽得有些發愣,但似乎又有些對。

“我這便率軍去追!”張飛起身道。

陳到皺眉道:“若真有此處,大軍渡河不是一時可渡,紀靈,你帶一隊人馬沿河巡視,若是發現敵軍渡河蹤跡,若渡河人少,立刻率兵攻之,若渡河兵馬過多,則立刻來報,不得有誤!”

“喏!”紀靈點頭答應一聲,轉身便走。

“那我呢!?”張飛一臉期待的看向陳到,昨日的憋屈,他很想討回來。

陳到起身盤桓幾步後,看向張飛道:“我總覺得此間有詐!”

張飛道:“但也不能什麼都不做,若真讓他們渡河,那該如何是好?這樣,叔至你領五千兵馬在此駐守,我率領其餘將士沿河追擊,我看張遼爲了大軍安全渡河,也定會派人伏擊,我便將兵馬分爲兩部,一前一後,無論哪支人馬受到進攻,另外一支都能及時支援,你看如何?”

陳到聞言,有些詫異的看向張飛,微笑道:“不想翼德還能想出這般妙計!”

張飛:“……”

突然很想走人是怎麼回事?

“如此也好。”陳到自知失言,尷尬的笑了兩聲,隨即肅容道:“此計頗妙,既然如此,翼德便領兵前去,若紀靈那邊有了消息,我會及時馳援,我等自兩岸夾擊,諒那張遼也難應付!”

“好,我這便動身!”

當下,張飛盡起大軍,讓張達爲先鋒,領一半兵馬在前,自己則帶領大軍在後,如此首位呼應,浩浩蕩蕩順着白河而下。

“這張飛,倒是有幾分道行!”另一邊,張遼和魏延得了消息之後,對於張飛這般謹慎行軍之法倒是頗爲讚賞,張飛也非浪得虛名之輩。

“將軍,如今如何應對?”魏延看着張遼,詢問道:“這般行軍,看似簡單,實則首尾相顧,我軍擊其前路,則後路相應,我軍若擊敵後路,則前軍回援,若擊其中路,則兩頭來打,不好對付!”

“這樣,文長你領一軍伏於此處,讓過前部,我領其餘兵馬在此,你但見後軍過來,便燃起狼煙,率部衝殺其衆,我見狼煙爲號,待他前部回援之際,自後方掩殺,便能將其前部擊潰,如此,我等便可得勝!”

“善!”魏延聞言,點頭笑道:“那末將這便去準備?”

“小心些,那張飛頗爲悍勇,你若遇上,當避其鋒芒,不可與之爭鋒!”張遼點點頭,隨即囑咐道。

張飛的本事,前日他可是親自領教過,張遼也算見識過世面的人物,但就他所知人之中,在勇力之上,能與張飛相抗者不多,恐怕也只有巔峰時期的呂布纔可勝之,魏延也算悍勇,但與之相比卻差了不少,至少如今的魏延,遠非張飛之敵,遇上了,跑就行了,真與之拼命,再加一個魏延都不是對手,所以張遼很擔心魏延在亂軍中被張飛給陣斬了。

“將軍放心!”魏延點頭笑道,前日張遼與張飛的戰鬥他可是見了,他得多傻纔會去跟張飛硬拼?

第一百三十章 徐州風雲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九章 甩鍋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十章 突破口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四十章 胡風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七章 太史慈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五十章 情苦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犬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九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師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四百四十六章 陳默穩坐中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四百二十八章 再議封王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六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四百四十八章 連弩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十二章 夏夜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四十章 殺人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一章 糞郎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四百七十四章 招募?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同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