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

荊州軍的攻勢更加兇猛了,幾乎是不計代價的想要攻入宛城,守城的壓力在不斷增加,每日從城頭送下來的傷兵讓比往日多了許多。

昨日收到了張遼送回來的消息,朱升和崔耿都知道,劉備這是急了,想要在張遼突破攔截之前,先一步攻入宛城,所以戰鬥雖然激烈,但城中衆將卻是很穩,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就是看誰先撐不住,雙方的主力都在攻殲,他們有堅城之利,但西鄂有什麼?雖然地勢險要,但並非堅城,也並非不可戰勝。

這個時候,他們不用戰勝劉備的主力,只要比西鄂的荊州軍堅持的更久就贏了。

不過這一切,跟崔耿關係不大,如今城中的指揮權已經交給了朱升,宛城每日戰火連天,崔耿卻是閒的發慌,雖然朱升不時也會來找崔耿討論如何更好地防守,崔耿會給一些建議,但也僅此而已,崔耿自己辭去了將位,以此換取了宛城衆將的團結,這個時候縱然誤會解除,他也不可能重上戰場。

宛城,崔府,這是陳默給崔耿在宛城的府宅,很大,宛城中的崔氏族人,也被崔耿集中安置在這裡,如今他無事在身,正好藉此機會梳理一下家族。

“伯倫,我知道是我錯了,但你罵也罵了,罰也罰了,還不消氣?我畢竟是你叔父,非你晚輩!”崔權看着崔耿皺眉道:“你就一點都不爲家族着想麼?”

崔耿看了看崔權,搖了搖頭嘆息道:“以崔氏如今的樣子,就算我真的幫你們弄到官位,也只會耗盡崔府的氣運。”

“你分明就是不想幫族中出力!”崔權冷哼道。

“到現在,阿叔還不懂悔改麼?”崔耿看着崔權,神色冷了下來:“你以爲,你如今能活着站在這裡,是誰出的力?”

崔權沒有說話,他很清楚,若非崔耿,自己現在被殺都是小事,很可能累及家族。

“你們以爲,把你們都送上官位,讓你們做了官,你們就是士族了?”崔耿看向這些人,搖頭嘆道:“以縣令爲例,一個縣令要做何事,你們知道?縣中有哪些政務?稅賦該如何收取?如何查賬?如何平衡百姓與當地士紳的關係?如何知道衙署中的吏是否存在欺上瞞下,今日大家都在,誰與我說說這些事如何處理?誰能說出來,此戰之後,我便立刻與朝廷舉薦他入仕。”

崔氏族人聞言面面相覷,這些他們哪裡知道,就算讀過些書,但這些事情,書裡也沒教啊?

“身在其位,自能知曉其中道理。”崔權不忿道,此時沒了性命之憂,崔氏族長的架子又端起來了。

“那要多長時間?既然你現在沒這個能力,朝廷憑什麼要拿一縣之地,萬民生計讓你來學?”崔耿瞪眼道。

見崔權不說話,崔耿看向崔氏族人皺眉道:“我自出莊去往洛陽之後,三年學兵,兩年征戰,十年理政,做過主簿,當過縣丞,也做過縣令,纔有今日,主公雖然沒有做過縣令,但他自幼與其恩師學習縣務,對一縣之事瞭如指掌,你們看來縣令不過小官,你們可知,主公最重的就是縣令?如今朝中實缺,多是政績出色的縣令提拔起來,換做你們,我看讓你們做三年縣令,我崔氏一族也該滅族了!”

崔耿自入南陽以來,對自家族人向來寬和,除了不給官職之外,其他方面,要錢要糧,只要崔耿有的,都會盡量滿足,族中有人想行商也好,求學也罷,崔耿都會盡己所能幫忙,像今日這般疾言厲色,還是第一次,也是此刻,崔耿給自己族人的感覺,纔像個征戰沙場的將軍,渾身上下充斥着一股軍旅之氣,讓人望而生畏。

不過想想崔耿這些年能坐上如今的位子,固然有陳默的提攜和扶持,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肯努力,肯去學,否則跟隨陳默最早的人多了,爲何除了餘昇、崔耿還有鍾雲之外,其他人沒能升上來?

“兄長所言,未免太過危言聳聽,就算做不好,最多免官,也不至於連累宗族吧?”一名族人遲疑道。

“是麼?我崔氏也算豪族,平日裡如何打點衙署關係,不用我說,爾等也該知道吧?但什麼錢能拿?什麼事能辦?你們有幾個知道?”崔耿冷冷的看向這些人道:“你們以爲,族中入仕的子弟多,那就叫士人了麼?昔日宦官子弟,入仕的也多,他們算哪門子士人?”

一衆崔氏族人聞言,有的面有不忿,有的露出深思之色。

崔耿見沒人說話,嘆了口氣,緩緩道:“這般與你們說吧,想要躋身士族,你得有本事,不一定要做官,但你得有這個本事,而且讓人認可才行,不是當了官就夠了,如今這亂世想入仕途容易,但想躋身士族卻很難。”

“這是爲何?”一名年輕人意外道,亂世不是更容易躋身貴族嗎?

“爲何?因爲這亂世之中,最多的就是似你們這般不想學本事,只想依靠旁人入仕的人,我不同意,竟然便想勾結外敵。”說到這裡,目光冷冷的瞥了崔權一眼道:“你們以爲,我若真的死了,崔家就會崛起?劉備不會因爲你們投敵而高看你們一眼,若南陽失陷,主公的怒火第一個燒到你們身上,昔日鮑庚戰死邊關,賊裘辱其屍身,烏丸一族差點因此族滅,崔氏比之烏丸如何?劉備比之烏丸又如何?”

戰場之上刀劍無眼,若崔耿死在戰場上,陳默雖然會心痛,但不會報復某人,戰場有戰場的規矩,生死各安天命,沒人能夠例外,但如果崔耿是被人陰謀害死的,你看陳默會不會不管?

崔權聽得冷汗直流。

“阿叔,族長之位,你不適合再做,若真爲我崔氏一族好,你現在該做的不是借我名義招搖撞騙,而是該借我名義,多爲族中出色子弟找些好老師拜入門下,或是送入軍中、地方歷練,官員做不了,但若想爲吏,入書院讀兩年書,只要不是太差,入衙署爲吏卻是不難,我們這一代或許不能躋身士族,但只要這般不斷積聚下去,三代之內,總能出個人物,到時候,家族底蘊有了,仕途也有了,就算我們不說,別人也會將我等劃入士族之列!

而你卻只想着以我名義爲家族謀好處,卻不知這些好處,都是拿我的名聲換來的,雖暫時得了好處,卻是自毀根基,待我百年之後,也是崔家滅亡之時。”

崔耿本來不想插手族中事物,他如今主要的精力是要爲陳默征戰四方,建功立業,但他不想管,整個崔氏卻是因爲他的名氣反而弄得烏煙瘴氣起來,甚至崔權都想勾結外敵了,再不管,崔家滅族也不遠了。

“伯倫,你便是如今身處高位,但在這崔氏一族,也是晚輩,沒資格廢族長!”崔權聞言卻是怒了,國有國法,族有族規,崔耿雖然官位高,但也沒資格換族長啊。

“不換,可以,但崔氏一族與我再無瓜葛,我不想被拖累,我崔氏若再由你執掌,必亡!”崔耿卻是一改忍讓,冷冷的看着崔權道。

“伯倫說的不錯,他沒資格,我們科有資格?”幾名老者從門外進來,冷冷的看着崔權。

“宗老!?”崔權愕然的看着這幾名老者,都是他父輩乃至祖父輩的人物,在外面或許沒什麼地位名聲,但在崔氏一族,這幾位宗老聯合起來,要換族長也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太叔公!”見到來人,崔耿也連忙起身行禮。

“伯倫所言不錯,我崔氏一族好不容易出了伯倫這樣一位後生,卻差點被你毀了,更差點毀了我崔氏宗族,你再繼續擔任族長,還不知我崔氏要被你敗到何地步?”太叔公伸手拍了拍崔耿,看着崔權冷然道:“從今日起,便由伯倫爲我崔氏一族族長,諸位可有異議?”

一羣人雖然神色各異,但畢竟太叔公都說話了,再說崔耿無論地位還是本事,遠在崔權之上,由他來做族長,也合理。

“太叔公,我……”崔耿聞言苦笑着看向太叔公,這一句話,就把自己給綁在崔家了,他還沒有拒絕的理由,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伯倫啊,我知道你有大事要做,放心,我崔氏不會成爲你的負累,以後崔氏就按你說的做,至於未來能否如你說的那般,就看我崔氏一族的造化了。”太叔公微笑着在崔耿的攙扶下坐下來道:“至於崔權,這次的事情,得嚴辦,否則就算你把這事擺平了,大將軍那裡也會覺得你徇私。”

家族利益高於一切,崔權這次可是通敵之罪,就算沒成,但這也是犯忌諱的事情,崔權既然威脅到家族的未來,那就只能犧牲崔權了。

崔權在一旁聽得面色慘白,顫了顫道:“叔公,我……”

“就這般定了,看看你這些時日做的事情!”太叔公冷哼一聲,崔家之事,至此也算落下帷幕,至於崔權的下場,已經註定,除了他家人之外沒人會在意。

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四百六十七章 覆滅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四百四十章 聚將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六十七章 州牧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一章 將來的可能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三十七章 天子的籌謀第五十三章 荀爽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七章 山賊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四百三十四章 鉅艦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書坊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三百七十六章 曹操退走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十五章 變味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七十章 推薦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默教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十六章 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