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

陳晉回到長安時,亦是漢授三年年初,向龐德告別道謝之後,又去臧洪府上拜見了臧洪,作爲自家父親的老師,這個禮數是必須做的,在臧洪府上用過午膳之後,陳晉才揹着行囊去了長安書院。長安書院除了每年假期之外,基本是不讓外出的,外人也不能隨便進來,吃住都是由書院統一管理,爲的就是避免書院學子們受到外界打擾,這書院可是有專門兵馬守衛的。亮了書院弟子的身份牌之後,陳晉進到書院,卻發現整個書院中都透着一股壓抑氣氛。“發生了何事?”陳晉回到自己的寢室,一邊整理自己的牀榻,一邊疑惑的看向自己的室友,年紀比他大一些,已經入書院三年了,名叫郭淮,幷州刺史之子:“怎感覺頗爲壓抑?”“公子,三學紀要重修之事,難道未曾聽聞?”郭淮看着陳晉,苦笑道:“如今書院中不少學子覺得他們便是學有所成,恐怕也不會有出仕的機會,禰正平先生雖然在朝堂上據理力爭,但終究獨力難支。”陳晉的身份多數書院弟子是不知道的,不過郭淮作爲郭縕之子,自然不可能不知,甚至他被安排爲陳晉的同窗也是書院這邊安排的,爲的就是能夠保護陳晉,避免被一些不開眼的欺負。“這三學紀要,當初父親也是頗爲贊成的,不過你不在洛陽,不知道那段時間整個洛陽士人羣情激憤,父親避走滎陽,三公聯袂找上門去,有些事情,父親也很爲難。”陳晉嘆了口氣,當時他還在家中,洛陽名士不斷上門,擾了母親清淨,陳晉對此也相當惱火。郭淮點點頭:“這書院乃是大將軍一手創建,三學紀要可說是將書院進行了最完善的規整,若非有極大阻力,大將軍也不可能這般,唉~”郭淮嚴格來說也算是士人,畢竟郭縕如今爲幷州刺史,不過郭家是將門世家,郭縕在這件事上的態度也是有些搖擺不定,一方面想要以士人身份維護士人利益,但另一方面,郭縕久在邊塞帶兵,深知若是將三學紀要全盤否定,對軍中將士的士氣絕對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畢竟此前已經看到希望,如今卻又有人將這希望給徹底關閉了,無論放在誰身上,都不會好受。而書院受世家排斥的根本原因也在此處,書院學子多是寒門、有功將士之後,像世家大族子弟,家學淵源,根本沒必要將自家子弟送往書院,書院中的教授也不可能比自家更好。就像陳晉自小由陳默親自幫他打基礎,教他學問,甚至爲了陳晉能夠明白道理,帶着陳晉體會農家生活,尋常人家,可沒這個條件,陳晉進入書院之後,無論學問還是德行,都堪稱書院中最優秀的一批,這也是世家豪族看不上書院的一個原因。沒有名師,教出來的弟子沒辦法跟世家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相比,陳默把陳晉送來書院,要的也是陳晉能夠學會如何與人相處。不過讓世家感到威脅的是,從洛陽書院送入仕途的十幾名弟子,並不比世家培養出來的繼承人差,而且政績斐然,事實證明,家境固然重要,但並非主導,很多有天賦的人,只是苦於無門得入,只要給了他們一條路,他們同樣能夠走到不比世家子弟差的地步。“朝中博弈本就如此。”陳晉笑了笑道:“我覺得其實大家不必過於悲觀,父親爲書院耗費十年心血,三學紀要大家能看懂,父親如何會不明白,如今只是礙於阻礙,暫時妥協而已,正平先生如今還在朝堂上與人據理力爭,這三學紀要,肯定會重新推行的,我等只需做好學問便是。”“公子所言也頗有道理。”郭淮點點頭,他倒是不太擔心,以他的門第,將來無論怎樣也是能夠出仕的。“但人心也得安撫。”陳晉覺得自己應該幫些忙,安撫書院弟子們的情緒,看着郭淮笑道:“稍後我去用晚膳時,便與衆人探討此事。”“我陪公子一起。”郭淮點點頭道。……長安書院那邊的事情,陳默自然不會太清楚,這幾日蔡琰的情緒穩定了一些,又一年春耕到來,陳默這邊已經在主持春耕之事,朝廷的爭端也暫時落下了帷幕,西北的羌亂被徐榮和華雄以鐵血手段鎮壓下來,各郡出現的亂賊,這次陳默可沒有因爲他們的收斂而放過,既然冒頭了,那就得根除。若非這次三學紀要之事,陳默還不知道自己治下竟然還有如此多的山賊草寇,哪怕知道這些多半跟世家豪族脫不了關係,但依舊讓陳默惱怒,這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有些打臉,馬超、張繡、龐德這些暫時沒有事情的將領人都被陳默派出去剿匪。“嘭嘭~”洛陽校場,陳默手持一把弩弓,隨着機括扣動,兩箭先後發出,劃過六十步距離,精準的沒入箭靶之上,不過這兩箭在箭靶上的位置有些遠,第一箭尚能命中靶心處,但第二箭若非陳默按的穩,怕是要脫靶了。“好!”就算如此,陳默也有些高興,這是連發弩而非齊發弩,在戰場上,接連發射兩箭能夠起到的壓制效果更佳,將這匠作營送來的連發弩遞給典韋后,陳默看向身旁的馬均道:“只是這力道控制不住,第二發偏的厲害,而且一扣動機括,兩發雖是先後射出,但並不受人控制,這點上可能改進?還有能否做到三連、四連乃至更多?”“主公恕罪!”馬均連忙躬身道:“連弩機括一但扣動,便難以停止;至於更多連發,這弩身過小,無法容納那般多,若想連發,必須加大弩身,做成之後,怕是不比牀弩小。”“牀弩亦可,有這等利器,守城時擺上幾架,敵軍想要破城可就更難了,便是兩軍對壘,也能先聲奪人。”陳默笑着擺了擺手道:“德衡能做出此物,已頗爲不凡,何罪之有?傳令,賞德衡錦緞百匹,錢十萬,此物做出,有功於社稷,怎能責罰?”“多謝主公!”馬均連忙躬身答謝,這段時間,士人們搞黃了三學紀要,又開始抨擊陳默將工匠帶入朝堂的事情,馬均作爲匠作中郎將首當其衝,受到了頗大的壓力,這讓馬均頗爲惶恐。“至於朝中那些人的話,德衡莫要放在心上。”陳默安慰道:“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事情,有我!”他暫緩三學紀要之事,不是怕了這些人,只是擔心冀州世家豪族的態度影響到自己在爭奪冀州時受到的阻力太大,反而便宜了曹操,但偏偏有些人見三學紀要之事成功後,開始得寸進尺,看不清自身,開始對陳默之前設立的匠作中郎將和典農中郎將進行抨擊。對於這些人,鬧得太過了,陳默不介意直接摁死,真把自己的退讓當軟弱了?因爲三學紀要之事,陳默可是憋着一肚子氣,這些人要是再不知死活的想要進一步打壓陳默,那可就是正撞到了陳默的刀口上了。“臣多謝主公!”馬均等人感激道。“像這樣的東西多做些,利民也好,利軍也好,只要能做出來,那就是對朝廷最大的貢獻。”陳默笑道:“還有這連弩,最好兩發之間時間能夠長一些,讓人能夠重新定位,還有能夠做到三發連射更好,兩發終究還是少了些。”連弩做出來,在戰場上的效果會很好,尤其是六十步的精準射程和穿透力,這個威力可不小,兩軍對衝的時候,來上三排這樣的連弩,甚至能夠直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馬均點點頭,這兩發連弩也只是初試,雖然很難做到像陳默之前說的十連發,但三發弩的話,倒是可以進行一些修改,達到陳默的要求並不是不可能。“主公放心,下官這便去設法改進!”馬均對着陳默一禮,躬身告退。“不急。”陳默點點頭笑道:“若真能做出三發連弩,便多做一些,也讓軍中將士熟練一番。”“喏!”馬均躬身道:“下關告退!”馬均等人離開,陳默還在研究新弩,卻見典韋大步走來,對着陳默一禮道:“主公,文優先生來了。”“讓他過來吧。”陳默點頭笑道。很快,李儒快步來到陳默身邊,對着陳默一禮道:“主公,冀州來報。”“打起來了?”陳默聞言目光一亮,詢問道。“未曾。”李儒搖了搖頭,沉聲道:“袁尚命大將張郃率部前往代郡,似乎是欲奪回代郡。”陳默聞言皺起了眉頭,這不是個好消息,張郃率軍北上,可不只是代郡受到威脅那麼簡單,更代表着袁尚和袁譚之間似乎達成了共識,袁尚竟然開始抽調腹地兵馬馳援幽州?這兄弟二人若是聯手,冀州想要拿下可就不容易了。“回府!”陳默起身道,這件事,得好好研究一番。

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十六章 鄉情第八章 煉獄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二百零六章 暗鬥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二百零六章 暗鬥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十五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百四十四章 標題君請假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十一章 疑兵第八十六章 開戰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六十章 發泄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忠良可存否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議策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四章 聲音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水軍規模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一百零八章 瘋狂募兵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三十章 氣運亂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零六章 預測第一百八十五章 自作孽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六十八章 升官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五十章 軍營日常第十一章 蒼天已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八章 結交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一章 糞郎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火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十三章 獵虎第七十七章 陳登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