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共謀袁紹

睢陽,曹府。

“伯道答應了?”曹操有些詫異的看向陳珪,原本他雖然想拉陳默下水,一起對付袁紹,但也沒想過陳默會這麼痛快的答應,陳默應該不會太顧念陳家的情分,而且陳家也沒理由全心全意的幫自己纔對。

“伯道確有此意,不過伯道不準備與明公合兵一處,伯道準備兵出幽州,先下代郡、上谷兩郡之地。”陳珪躬身道。

簡單來說,就是各打各的,陳默自幽州出兵,那裡相對薄弱,但如果陳默出兵,肯定能夠分走袁紹的大股兵力,同時陳默也有足夠的退路,如果曹操沒有如同約定的一般出兵的話,陳默會立刻止步,代郡、上谷一帶多山,又臨胡地,陳默吞下這兩郡,如果曹操這邊沒有表示,陳默會立刻住手,如果曹操動兵的話,袁紹在幽州勢力終究薄弱,陳默會趁勢席捲幽州,不管曹操這邊有沒有戰果,陳默那邊都不會吃虧。

曹操何等人物,很快明白了陳默的打算,就算最後退兵,若是袁紹追究的話,這邊兩家結盟,袁紹也不敢過分相逼。

“有勞漢瑜公走這一趟。”曹操微笑着對着陳珪道。

“不妨事,陳家既入明公麾下,力所能及之事,老夫自不會推辭。”陳珪搖頭笑道:“若無其他要事,請容老朽告退。”

“漢瑜公慢走。”曹操連忙起身相送,自得徐州之後,陳登依舊是廣陵太守,陳珪在擔任了一段時間徐州刺史之後,便被招入朝中,擔任太常,這是曹操拿幷州牧跟陳默換來的,名義上是升遷,實際上陳珪的身份是人質,用來鉗制陳登的。

但只要陳登那邊沒有異動,曹操對於陳家還是十分親善的,一來陳家的影響力擺在那裡,二來嗎,也算給陳默個面子。

“明公莫要再送,老夫告退。”來到門外,陳珪謝絕了曹操繼續相送,告辭離開。

“主公,若是如此的話,便等於我軍與袁軍主力抗衡,陳默卻只是面對曹軍偏師,便是最終得勝,我軍無力再進,而陳默卻極有可能得幽州之地。”重新回來,程昱皺眉道。

曹操點點頭,這是顯而易見的,陳伯道何時做過吃虧的買賣?重新坐下來,曹操看了看一衆謀士,笑問道:“諸位有何看法?”

“看似是聯盟,但事實上正如仲德所言,陳默只需動用偏師,便可輕取幽州,我軍卻要在此面臨袁紹主力攻伐,便是得勝,也難有太多好處。”荀彧搖了搖頭嘆道:“果然不好算計。”

當初決定算計陳默,也只是想試一試,但結果……並未出人意料,陳默跟之前的對手顯然不是一路貨色,袁術也好,劉備也罷,真說到這算計之精明,大局掌控,都無法與陳默相比。

“奉孝?”曹操扭頭看向一旁的郭嘉,這一仗,他想打,雖說如今沒有明面上的戰爭,但治下世家豪紳,多心向袁紹,曹操對地方的掌控權在不斷被袁紹蠶食,如果繼續這般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他沒辦法效仿陳默,必須贏上袁紹一場才能將這劣勢補上。

郭嘉笑道:“此番只是試探陳默是否有相同意向,畢竟袁紹勢大,主公與那陳默任何一方,都無力獨自抗衡,而袁紹在士人之中的聲望,無論對主公亦或是陳默都深受其害,既然如今陳默有此意向,自然還可再談。”

北方三雄,若論出身,陳默和曹操加起來都比不上袁紹,這也是很多士人心向袁紹的主要原因,但天下格局到如今,雖然出身依舊重要,但對於君主而言,已經過了以出身論英雄的時代,袁術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在最重要的反而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扭轉士人對曹操和對陳默的形象,兩家聯手,敗袁紹一陣,無論對曹操還是對陳默都有好處,如今陳默顯然是想把袁紹往死裡搞,曹操替陳默抗揍,這顯然不可能,以郭嘉對陳默的瞭解,除非此人壓根就沒有收拾袁紹的打算,否則,這只是拿來嚇人的。

“還能談?”程昱看向郭嘉。

“仲德雖有經天緯地之才,但爲人太過實誠了些,那陳默又非蠢材,這般做法,只會讓這次聯盟談崩,主公不可能答應,陳默如此做法,只是想要掌握先機爾。”郭嘉笑着點頭道。

曹操微笑頷首,這也是他喜歡郭嘉的原因,不會太過循規蹈矩,總能抓到問題的關鍵,現在的問題,不是看陳默開出什麼條件,而是看陳默是否有意搞袁紹一把,曹操一人獨抗袁紹自然吃力,但若陳默肯一起搞,兩家聯手,實力卻在袁紹之上。

……

數日之後,洛陽,陳府。

把玩着手中的竹簡,陳默目光卻是落在堂下的陳羣身上:“長文,之前伯父前來,我已說過,聯手可以,但我的意思已經告知孟德兄,如今再來談此事卻是何意?”

“長陵侯所言之策,並非互利,便是勝了,我主也無任何好處,反倒是長陵侯能得幽州之地。”陳羣搖頭笑道:“曹公誠心與長陵侯結盟,攻抗袁紹,長陵侯若是也有此意,何不以誠相待?”

“但從孟德兄的條件來看,我並未看到誠意。”陳默笑着反問道。

按照曹操原本的計劃,本就是將陳默當成個陪跑的,好處撈不到多少,但袁紹的仇恨卻是拉了不少,贏了曹操聲威大震,而陳默在聲勢上好似成了曹操的附庸一般,雖然實際上不是如此,但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如今陳默還在廣招賢才,這麼大的事情,最終卻在別人心中留下個附庸的印象,還有誰願意來投?

陳羣有些尷尬,最初的條件,他自然看過,看似兩利,但在名聲上,實際上是曹操佔了上風,這東西看着很玄乎,但到了陳默和曹操這種地位,名聲就代表着對人才的吸引力,無論是曹操還是陳默,對這聲威的看重甚至高過地盤。

地盤沒有可以打,但這聲威沒了,腳步就會慢,人才就會少,他們地盤已經足夠大,聲勢上的東西纔是他們真正要爭得。

但問題是,陳默顯然沒有那麼好糊弄,現在反過來要實利,曹操拿名,陳默得利,曹操扛揍,陳默吃肉,雖然最後聲勢上,的確是曹操得利,但陳默卻在實際上拿到了幽州,實際力量獲得提升,幽並涼三州雖然貧瘠,但卻是出強兵的地方,而且也是整個大漢主要馬源,陳默若連幽州都得了,等於整個控制了大漢的戰馬資源,以後曹操要練騎兵,還得看陳默的臉色,自然不願。

“此事我主也說了,是他思慮不周,此番羣前來洛陽,便是與長陵侯商議此事。”陳羣肅容道。

曹操這次,顯然也不準備再跟陳默玩兒虛的了,兩家不分大小,合力與袁紹相抗,若能勝之,陳默、曹操都可得名,同時也震懾之下那些對袁紹心懷念想的臣子,袁紹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般強。

陳默聞言笑着點點頭:“既然如此,此事長文便與元直、文優交涉,此事由他二人負責。”

陳默看向坐下的李儒和徐庶,李儒擅長此道,徐庶算是跟在李儒身邊學習,他如今才能雖然不錯,但在交涉上較爲不足。

“喏!”李儒、徐庶出列,躬身一禮,隨後兩人對陳羣露齒一笑。

陳羣看着這兩人的眼神,有些發慌。

談判的事情就這樣定下,曹操那邊肯定有其底線,而李儒和徐庶,就是不斷試探這個底線,兩家如何出兵,出兵多少,負責哪片區域,從大方向上到細節,曹操還恬不知恥的跟陳默借糧,這糧要是借出去,多半是還不回來的,曹操拿什麼來彌補?

從戰局上到朝廷官位的劃分,陳默這次主要是要河內太守之位,還有河內的各縣縣令之職、縣尉之職一應官員冊封陳默是都要的,同時這一仗,曹操和陳默都有意將袁紹大將軍之位削去,而陳默這邊讓出三公之位,但大將軍之位陳默卻想要。

畢竟這大將軍太重要了,劉宏在世的時候,大將軍何進就有調動天下兵馬之權,甚至有時候能代替天子處理國事,若陳默得此位,在大義上是有資格跟曹操那邊的朝廷分庭抗禮的,就如如今的袁紹一般。

當然,這個職位曹操也想要,一個空有其名的三公之位換取大將軍之位,曹操自然不願,況且以陳默的年紀,也不適合擔任大將軍。

到最後,大將軍之位還是留給袁紹,陳默得驃騎將軍之位的同時,司隸校尉也歸陳默,可以由陳默冊封,而曹操這邊,需要衛尉之職。

這次談判,一直持續了五天,最終雙方決定以濮陽爲界,濮陽以西,陳默負責,濮陽以東,曹操負責,同時陳默在雲中的軍隊需在代郡一帶遊弋,威懾袁紹,至於是否進攻,那就看陳默是否有這個本事了。

雙方約定在建安五年秋收之後一同出兵,寫下盟書之後,陳羣才告辭離去,去向曹操覆命。

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六十章 獲罪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十七章 路遇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三章 英雄必問出身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三十二章 議東征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五章 緩一緩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三十一章 攔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戰樊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辯朝堂公卿吐血,聞噩耗陳默離京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一百零一章 得失第六十六章 長安破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十三章 奇貨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傳位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四百零二章 雪恥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七十二章 授業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二章 病倒第九十章 夜亂長安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家事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一百四十四章 年輕氣盛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六章 勾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海艦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助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八十章 賤骨頭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第四十一章 奇怪的奴隸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目第一百六十章 遷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二百四十章 藏鋒於內,出必見血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七十一章 冷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四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承擔第六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