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

“主公,公達先生如今便住在了文卿先生府中。”李儒將手中的工作做完,提了一嘴荀攸的事情。

陳默對荀攸上心也不是什麼秘密。

“知道了,如往常一般便好,莫要安排人跟蹤或是監禁。”陳默點點頭,隨即囑咐了一句,是個人都不想要被監視,更何況荀攸這樣的人才,看得太緊,反而會讓荀攸反感,這幾天的接觸來看,荀攸對自己還是比較看好的,如果派人跟蹤、監視,說不定會適得其反。

“主公放心,在下知道。”李儒點點頭,如今的陳默對人才還是有着足夠吸引力的,甚至朝中不少昔日反對陳默的公卿,如今都漸漸站到了陳默這邊,這可不只是陳默魅力的問題,也有利益相關,陳默對世家的態度一直是保持拉攏的同時進行限制,但這限制的同時也會給另外一些好處補償,逐漸將這些世家捆在自己這裡,成爲自己的支持者。

再加上陳默如今的勢力已足以跟袁紹比肩,自然也能吸引到更多世家的支持,荀氏應該也不會例外。

就李儒所知,荀家在曹操處有荀彧,在袁紹處有荀諶,陳默這邊雖然也有荀棐和荀表,但這兩人,在荀家的分量是比不上荀彧和荀諶的,而在陳默這邊的地位也比不上荀彧和荀諶在曹操和袁紹那裡的地位。

以陳默如今的勢力,荀家至少也該有個足夠分量的人物在這裡纔對,荀攸來的恰到好處,未必沒有荀家的意思在其中。

當然,這些只是李儒的推測,是否真是如此,李儒也不敢確定,只是如今那些大家族都在做這樣的事情,李儒猜測荀家也會如此纔對。

“入冬之後,伯寧送來一份書信,今年雲中一帶匈奴人有些不老實,不過被郭縕給鎮壓了,這新任匈奴新任單于欒提呼廚泉文優可有了解?”陳默沒再管荀攸的事情,每年秋冬之季,就是匈奴、鮮卑最活躍的時候,不過匈奴盤踞在河套之地,水草豐茂,按理說,不該沒事找事纔對,但最近匈奴人開始襲擾雲中,陳默覺得有些不太對。

“呼廚泉乃於夫羅之弟,主公可有印象?”李儒點點頭回道。

“自然,當年這於夫羅在我麾下一段時間,後來被騸了,聽說還在天子身邊服侍過一段時間?”陳默點點頭,對他來說,於夫羅別看是南匈奴單于,但當時單于之位被奪,有家不能回的於夫羅也就是個小人物,跟當時的白波賊混在一起,最大的貢獻,恐怕也只是給陳默提供了一批悍不畏死的匈奴騎兵。

不過那批匈奴騎兵現在死的也沒幾個了。

“怎的?這呼廚泉要爲其兄長報仇?”陳默挑眉道。

“是否報仇不知,不過據云中細作來報,最近兩年,南匈奴與拓跋鮮卑部往來密切,去歲於夫羅之子曾想率部寇掠關中,被華雄將軍擊退,華將軍一直追到美稷,奪回牛羊戰馬數萬之事,主公當記得吧?”李儒笑道。

陳默點點頭,去年華雄帶回來的牛羊戰馬數以萬計,算得上一場大勝。

“在那之後,呼廚泉不敢南下,便開始移居雲中一帶,與拓跋部往來密切。”李儒道。

“拓跋部在西部鮮卑之中,並不算太強。”陳默去過雲中,也瞭解過一些西部鮮卑的事情,現在西部鮮卑之中,勢力比較出衆的是沒鹿回部,族長乃竇氏,拓跋部跑到雲中附近,顯然是有如匈奴一般,佔據一塊土地休養生息的打算。

不過南匈奴能夠佔據河套這麼多年,是當年漢庭將河套之地封給了南匈奴,而南匈奴也是內附進來的,可不是打進來的,這拓跋鮮卑難不成還想強搶漢家疆土不成?

“派人弄清楚他們要做什麼。”陳默皺眉道,匈奴也好,拓跋部也罷,陳默是不怎麼在意,但若兩家聯起手來,就不得不重視了:“鮮卑那邊,最好設法挑撥其內鬥。”

打仗紀律鬆散,戰力也堪憂,但這些草原民族擅騎射,來去如風也讓人很頭疼,想了想,陳默又道:“派人告訴那欒提呼廚泉,讓他回來吧,這河套之地是大漢封給他們的,只要他們願意繼續做屬國,沒人會爲難他們。”

“主公是想……”李儒不確定的道。

“放近了打,太遠的話,太耗糧草,最好幫他們定居下來,若呼廚泉乖巧些,讓他修養,若他敢亂動,就換個單于。”陳默扔下手中的筆,皺眉道。

如今陳默的主要精力放在羌人和馬騰、韓遂身上,就算真要對匈奴或是鮮卑動兵,也不可能有太大聲勢,最好能夠速戰速決,所以拉近一些,先安撫,真要動手也方便一些。

“喏!”李儒點點頭,這辦法的確不錯。

呼廚泉繼位單于不久,收拾上幾次,令他威望全失的話,匈奴對付起來就容易多了。

至於鮮卑那邊,陳默的確有些鞭長莫及,能夠挑動鮮卑內鬥的話,短時間內,也沒辦法來這邊搗亂。

“可惜,能敗卻不能滅!”陳默有些遺憾,鮮卑、匈奴擊敗容易,但想要消滅卻幾乎不可能。

“此事也非主公一人所想。”李儒寬慰道,從古至今,邊患一直都存在,不知多少人想要徹底滅絕胡人,強如秦始皇都未能將匈奴徹底根除,大漢四百年來,與匈奴、鮮卑的戰爭也不少,但最多也只是令其元氣大傷,匈奴衰敗,便有鮮卑崛起,就算現在把鮮卑也打的不行了,還會有其他民族崛起,大漢很難將草原也納入大漢的版圖,除非建更多的長城,把整個草原都給分割成一片片的,但這恐怕比滅絕胡人都難。

“不說這個。”陳默點點頭道:“徐州局勢如何?”

“劉備已經開始嘗試與袁術結盟,只是具體能否結成尚未可知,不過孫策在得了護漢將軍之號後,已經開始籌備攻打吳郡,袁術派往江東的太守也盡被孫策架空,這孫郎確如主公所言,頗有手腕,待其一統江東之後,或許真能取代袁術。”李儒感嘆道。

到時候孫策與劉備聯手,曹操再想攻破徐州可就難了。

“曹操攻徐州,恐怕便是袁孫交手之時。”陳默嘆了口氣道:“劉備怕是守不住。”

理想狀態自然便是劉備跟袁術聯手擋住曹操,但陳默很清楚,這點很難,若孫策跟袁術正式開戰,劉備是幫袁術還是幫孫策?或者他根本無暇插手,曹操肯定會趁此機會攻佔徐州,到時候孫策取代袁術也好,或是袁術滅掉孫策也罷,都無力再跟佔據了徐州的曹操作戰,到那時,中原三足鼎立的局勢就徹底穩了。

陳默便是有心插手,恐怕也阻止不了,曹操已經在陳留、許縣一帶駐軍,防的就是陳默出兵襲擾其後方,而陳默這邊,也要處理馬韓之事,只希望劉備能夠撐到陳默滅掉馬韓,到時候,陳默還能出兵陳留、潁川,牽制曹操,爲劉備分散一些壓力,怕就怕劉備根本撐不到那時候,便要被曹操所滅。

“主公,若此時呂布能夠出兵襲擾汝南,或許比更有效一些。”李儒躬身道。

呂布?

陳默聞言思索片刻後,點頭道:“這個倒是可以一試,不過……聽聞呂布在南陽四處招賢,招的如何了?”

“根據南陽細作來報,有不少勇武之士來投,其中有黃巾餘黨。”李儒笑道。

“也是,以溫侯之勇名,確實會吸引來不少武將,但……”陳默點點頭,有些好笑道:“我記得他是要招賢才對。”

呂布的榜文陳默看過,意思很明確,是希望能夠招到有識之士相助,管理南陽纔對。

“南陽士紳,怕是不願相投。”李儒搖頭道,別說呂布如今實際上相當於一個南陽太守,就算當初董卓權傾朝野之時,也沒見什麼士人來投,依附董卓的,多半另有目的甚至直接就是想要接近董卓加以相害,曹操、王允皆是如此,陳默也是借董卓之勢爲自己牟利,如今呂布招賢,能有人投纔是怪事。

“但他若連後方都無人幫其料理,如何有能力出征曹操?”陳默搖頭嘆道:“我來幫他一把!”

“主公欲派人相助?”李儒驚訝道。

“你願意去?”陳默反問。

“這……”李儒聞言默然,自然是不願意的,長安待着多舒服,他跟呂布可沒多少交情,就算有,呂布是塊什麼料李儒很清楚,打仗還行,但若爲主公,這人並不適合,哪怕暫時輔佐,李儒也不是太願意。

“你與呂布怎樣說也同朝爲官,你都不願,何況他人?”陳默搖了搖頭道,陳默身邊能夠獨當一面的謀士,就這麼幾個,賈詡、李儒、徐庶、滿寵,哪個放出去都不捨得,荀攸現在都沒投效呢,就讓人家去呂布那裡,這等於是把荀攸往門外推,沒這麼做事的。

“那主公之意是……”李儒有些不確定的看着陳默。

“自有妙計!”

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一百零三章 拜訪蔡邕第三十三章 別離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十章 黑子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二十四章 斷後第二百六十六章 破軍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十二章 商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七十一章 冷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二百零六章 暗鬥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二百六十章 難以接受的結局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六十九章 晚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九章 甩鍋第四十章 殺人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五十章 情苦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章 殺人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三十八章 深入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八十章 夢中戰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三百八十七章 雙張鬥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五十二章 有喜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端倪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