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

“元常,你可害苦我了!”當夜,司徒府中,鍾繇已經告知荀攸陳默明日親自來訪之事。

爲表誠意,陳默是依足了禮數,先拖鍾繇送了拜帖,明日親自登門來訪。

“只是見上一面,公達若是不願,不應便是。”鍾繇笑着勸道。

“哪有這般簡單?”荀攸搖了搖頭道:“聽聞陳默此人行事不擇手段,此刻這司徒府外,怕不是已經佈滿了暗探。”

“看來公達對將軍有所誤會。”鍾繇搖了搖頭笑道:“陳將軍此人行事,或許不拘一格,但在待人接物之上,卻是叫人無可挑剔,他既然如此應我,便不會食言,公達與陳將軍也有數面之緣,怎的對他如此排斥?”

荀攸猶豫片刻後,苦笑着搖了搖頭:“實不相瞞,文若已然送來了書信,邀我輔佐曹公,以家叔之才,他既然認準了曹公爲明主,曹公此人當非常人也,此事恐怕……”

說到這裡,荀攸看着鍾繇道:“元常,實不相瞞,我此番前來,本是想請你與我同去鄄城,輔佐曹公。”

“孟德或許亦是人傑,但繇可向公達作保,陳將軍亦絕非等閒,你此番來關中,可看見關中之民生如何?”鍾繇笑問道。

“尚可。”荀彧回想了一下,思索道。

鍾繇是經歷過關中從破敗一步步興盛起來,自能感覺陳默之能,但荀攸這次是從荊州過來的,而且他也曾遊學於關中,陳默恢復關中民生也不過兩載,雖然比之李郭之時好了不知多少,但與關中興盛時相比,還是有些距離的。

“那是公達未曾見過兩年前的關中,李郭二賊相爭,西涼軍閥割據,以掠民爲生,關中可說赤地千里,然這短短兩年時間,便在陳將軍治理下恢復生機,這般本事,放眼天下怕也難尋第二人。”鍾繇跪坐下來,看着荀攸認真道:“中原之事,朝中也常常討論,曹孟德於五年間有如今偌大基業,的確不凡,然不說其能是否能比陳將軍,單以局勢而論,北有袁本初稱雄北方,西有陳將軍虎視中原,南有袁術,東有劉備,實乃四戰之地,雖攜陛下,然亦難破困境,而陳將軍如今雖名聲不顯,然關中乃龍興之地,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而陳將軍本身文武兼備,心懷仁義,而且,孟德如今已年過不惑,而陳將軍方纔及冠!”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哪怕曹操跟陳默差不多,但曹操比陳默老了將近二十歲,以天下如今的局勢,中原三分格局已定,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分出勝負,這樣的情況下,活的長的那個,自然是最有優勢的。

別說跟曹操比,放眼天下諸侯,在年齡上的潛力哪個能跟陳默相比?就算把孫策勉強算成諸侯,跟陳默同歲,但陳默如今是雄踞關中,已是中原三雄之一,而孫策不過據有一郡之地,了不起也就是個江東霸主,如何比?

荀攸沉默了,年紀有時候是優勢,但在條件差不多的時候,年紀太大也會是劣勢。

“況且,就算公達不願輔佐,然此番陳將軍可是依足了禮數來見,他身爲一方之主,這番也算以禮相待,公達卻避而不見,也是失禮於人。”鍾繇笑道:“見上一面,又有何妨?”

現在的陳默可不是當初去潁川訪賢時的身份,關中之主,輔朝重臣,陳默依足禮數來見,這個時候避而不見,理虧的可不是陳默,而是荀攸。

荀攸聞言苦笑搖頭:“也罷。”

“不會後悔的。”鍾繇微笑道,對於陳默的魅力,鍾繇是見識過的,整個朝堂之上,哪怕看陳默不順眼之人,也不會太討厭陳默,畢竟大多數時候,陳默都是笑臉迎人,態度也會放的很低,他要的是實利,面上的事情,只要不是太過分,陳默多數能夠幽默化解,當然,也有那種給你三分臉面就飄的,對於這種人,陳默收拾起來可是毫不留情的,旁人也不會說什麼。

畢竟大家都是士人,說話做事講究留些分寸,人家給你臉你蹬鼻子上臉那就是自己找不痛快了,這時候陳默動手收拾,就算看他不爽的人都不會阻止。

不過真得罪了陳默,那可就是萬劫不復,陳默一出手,那可不只是自己小命的問題,更會教你身敗名裂。

對於鍾繇先斬後奏的事情,荀攸也只能忍了,就如鍾繇所言,以陳默的身份跟自己依足了禮數,自己若避而不見,反倒顯得小氣和沒教養,再說荀家與陳默還是有些交情的,自己兩位叔父,荀表、荀棐都在陳默手下任職,加上鍾繇將陳默誇讚一番,荀攸倒也生出些興趣來。

次日天明,陳默帶了親衛來到司徒府來見,鍾繇自然是親自相迎,又將荀攸正式向陳默介紹。

“說起來,與公達先生也非初見,昔日大將軍府中,公達先生言論至今記憶猶新。”陳默說到當日荀攸的一些言論,拿來品評一番,忍不住讚道。

“不想那些事將軍還記得。”荀攸對着此刻的陳默,沒辦法生出半點排斥。

不說雙方的交情,單說幾年前你說的話人家能一字不差的說出來,這種被重視的感覺很難讓人排斥。

鍾繇倒是見怪不怪,陳默那種恐怖的記憶力,不是跟陳默共事的久了很難體會,他是麻木了,看到荀攸一臉感動的表情只是覺得有些好笑。

當然,這也只是對陳默生出好感,要讓荀攸就因此而留下,那是不可能的。

“家師曾說過,人這一生,一人所學終究有限,當善取他人之長,方能更進一步,公達先生之言論,暗合大道之理,是以言猶在耳。”陳默微笑道。

“但不知將軍自比曹公如何?”荀攸笑問道。

“兄長乃當世人傑,我知先生所問,若說本事,我與兄長怕是難分勝負,各有優劣,但若以如今之勢而言,孟德兄雖有天子之大義,然如今天下紛亂,其四面皆敵,連年征戰,而默雖年幼,但關中安泰,以長遠而論,孟德兄恐不及我久長。”陳默微笑道:“當今天下,中原三分,雖不願見此僵局,但恐此局必曠日持久,孟德兄若不能儘快掃平徐州,恐怕難與我爭!”

當今中原三雄鼎立,三雄如今也各有後患,袁紹還沒將公孫瓚徹底解決,陳默這邊也有羌患、馬騰、韓遂之患,但若說後患最大者,確實非曹操莫屬。

不說徐州劉備、江淮袁術,南陽呂布打豫州可比攻打河洛或是關中順手的多,處於最中間也是捱打最多的位置,如果不能迅速平定徐州,曹操幾乎沒有對外出兵的能力,兵馬在多都得用在四面防守上面。

這點來說,陳默還真沒黑曹操。

兩人又以當今天下局勢做了一些推演,之後又說到治理方面的問題,還有如今關中一些法令的優劣,談興倒是漸漸起來,荀攸在考教陳默,陳默自然也在考教荀攸。

不過這次,鍾繇還真沒推薦錯人,荀攸謀略、治理方面都頗有見解。

另一邊,荀攸對陳默其實也是早有耳聞的,陳默有兩篇詩賦流傳,能看出陳默是比較務實的那種,而且陳默早年在洛陽的名聲也並非都是惡名,當初荀爽、盧植對陳默可都是非常看重的,更別說如今已經成了陳默老丈人的蔡邕。

只是後來董卓入京之後,陳默跟了董卓,現在回想,其實陳默也沒怎麼助惡,從大義上來講,陳默當時尊奉的也是朝廷的命令,說白了,當時其實也就是一個站隊問題,王允當時不管怎麼說,也是投了董卓的,怎不見人罵他?還是當時陳默的人脈太淺,大家就是暗中有什麼聯絡,也不帶陳默,陳默等於是給排斥在兩個圈子之外,那種情況下,陳默都能一步步走出來達到今天的地步,其實如今想來,也是挺不容易的。

對於陳默的邀請,荀攸沒有拒絕,也沒有接受,決定再在長安留一段時間,荀棐和荀表如今都在長安,這裡自然有荀攸的容身之處。

接下來自然也不全是考教,鍾繇設宴款待二人,三人不再談論政事,開始探討一些學問或是說說各地風土人情,荀攸辭官之後,去過巴蜀,到過荊州,各地風俗倒是瞭解頗深,陳默對這些似乎也頗有興趣,三人一直暢談到夜深,陳默方纔告辭回府。

“如何?”鍾繇送走陳默後,看着坐在席上沉思的荀攸,微笑着詢問道。

“確有雄主之姿。”荀攸點點頭,跟陳默會面倒是有些意外之喜,原本是想說服鍾繇跟自己一起去投曹操,如此一來,至少鄄城朝廷裡,也有個三公坐鎮,不會看着那般寒酸,但與陳默一番暢談,倒是讓荀攸有些遲疑不決起來。

“還在爲孟德之事煩憂?”鍾繇笑問道。

荀攸點點頭,基本上,自己原本已經是準備答應曹操了,現在又遇上陳默,讓他有些難以抉擇。

“此事我無法助你絕斷,或者就如公達所言,再多留些時日。”鍾繇笑道。

“也好。”荀攸點點頭,準備再看看。

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十九章 祁縣一夜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途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二百零三章 袁術末路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趣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六十一章 要挾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動如山第十三章 結案,誰人無罪?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三百二十二章 太學院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二十四章 搶糧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十二章 夏夜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三章 人才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四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六十六章 夜下第六十一章 抄老窩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四百二十章 陳晉與江東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十九章 教授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十章 黑子第四十八章 雲思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十九章 董卓第四十章 衝突第四百三十章 規矩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零一章 大雪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三十六章 俘虜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征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五十章 情苦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自掘泔水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十三章 獵虎第四十二章 噩耗第三百二十九章 孫策出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小插曲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備退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四百九十六章 傳位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十六章 設宴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一百零七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